问题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现在是不是工科里面最惨的?

回答
这个问题啊,得辩证地看。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你说它“最惨”,可能有些绝对了,但要说它在当前就业环境里算得上是“压力山大”,那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这种压力感,在一些方面确实比其他一些热门工科专业来得更为直接和尖锐。

咱们得先说说,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船舶与海洋工程“惨”。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1. 行业周期性强,波动性大:

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本质上是跟国家经济发展、国际贸易、能源需求高度绑定的产业。经济好的时候,全球贸易活跃,大家对船的需求就旺盛,订单自然就多,行业一片繁荣。但一旦经济下行,全球贸易量萎缩,油价波动,海洋油气开发受限,船舶订单就会锐减,行业进入“寒冬”。这种周期性波动,直接影响到就业机会和薪资待遇。想想看,当你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行业低谷,那招聘需求肯定不如景气时期。

2. 技术壁垒高,但应用领域相对窄:

船舶与海洋工程确实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专业。它融合了力学、材料学、流体力学、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等一大堆交叉学科的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也强,这在工程领域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和计算机、电子信息这些面向所有行业都能通用的技术不同,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相对来说就集中在与“海洋”相关的方面。比如造船厂、船级社、海洋石油公司、设计院、港口航运公司等等。虽然这些领域也很大,但相较于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能够吸纳海量人才的行业,就业面就显得没那么宽广。

3. 国际竞争压力,国内产能过剩的挑战:

中国是造船大国,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大国崛起的背后,也有着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比如,过去几年,全球造船产能普遍过剩,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船舶领域,竞争非常激烈。这导致了利润空间被压缩,企业在招聘新人时会更加谨慎,对学历和经验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4. “冷门”的刻板印象与舆论关注度:

相比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计算机、人工智能、金融等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总是显得有些“低调”。媒体报道、公众话题讨论中,也很少会聚焦到这个专业上。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给人一种“不热门”、“没前景”的刻板印象,无形中也会影响到报考和求职时的心态。

5. 新兴技术驱动下的转型阵痛:

虽然面临挑战,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绿色化是未来的大趋势。船舶的自动化控制、LNG动力船舶、新能源船舶的设计制造,以及海上风电、深远海开发等,都是新的增长点。但这些转型过程,也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吸收新的技术和人才。在转型初期,可能需要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那么,说它“惨”就完全没道理了吗?

也不是。上面说的那些挑战,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很多毕业生可能会感受到比其他热门工科专业更大的压力。比如:

起薪可能不高: 相较于IT行业动辄十几二十万的年薪,初入行船舶行业的毕业生,起薪可能相对保守一些。当然,这不绝对,具体情况看公司、岗位和个人能力。
工作地点限制: 很多与船舶直接相关的岗位,比如造船厂、码头,可能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这对于非沿海地区的毕业生来说,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地域选择难题。
加班和辛苦: 工程类工作,尤其是在项目攻坚阶段,加班是常态。船舶建造周期长,项目复杂,加班辛苦的心理准备是需要的。
对口岗位需求波动: 并非所有岗位都像造船设计那么核心。一些辅助性、维护性的岗位,在行业不景气时,需求可能会受到更大影响。

但如果简单地说“最惨”,我觉得也不太公平。因为这个专业也有它独特的光辉和价值:

国家战略支撑: 船舶和海洋工程,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军舰、科考船到海上油气平台、海上风电,这些都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意味着这个行业不会消失,而是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和发展。
技术深度和广度: 正如前面提到的,这个专业涵盖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和深入。一旦你在这个领域钻研进去,你会发现它与其他工程领域有太多共通之处,你的技术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锻炼。
新的增长点: 海洋资源开发、海上可再生能源(如风电、潮汐能)、深海探测、极地开发等等,这些新兴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虽然目前可能还没完全爆发,但未来的潜力是巨大的。
“硬核”工程师的价值: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程学科。你设计出来的船能安全航行,你建造出来的平台能稳定运行,这种成就感是其他很多行业难以比拟的。真正的工程师,他们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薪资上,更在于他们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毕业生能力依旧受认可: 很多优秀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综合素质,在进入其他工程领域,甚至转行到管理、咨询等行业时,也表现得非常出色。

总结一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并非“最惨”,但它确实是一个面临着行业周期性波动、竞争激烈、就业面相对集中的专业。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关键在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定位。

拥抱变化,学习新知识: 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学习绿色船舶技术、智能制造、海洋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提升综合能力: 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要锻炼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放宽视野,抓住机遇: 除了传统的造船企业,还可以关注设计院、船级社、海事局、港航企业、海洋油气公司,以及新能源、深海装备等新兴领域。
持续学习,保持韧性: 任何工程领域都有其挑战,关键在于保持学习的热情和面对困难的韧性。

所以,与其说“最惨”,不如说它是一个需要你付出更多努力、更具战略眼光去规划职业生涯的专业。它的价值,不在于一时的热门程度,而在于它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的坚实支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年轻时以为做船舶设计很酷,毕业之后才发现做这行糊口的工资不高。工作6,7年也才拿几千工资。还抵不上学计算机出来做程序员的起薪。当我们意识到钱比兴趣重要时,肯定被社会现实打脸多次。转行,及时止损称得上明智。继续坚持最初的梦想一样值得敬佩。

男 | 6 年工作经验 | 本科

XX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舾装设计工程师

所属行业: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

职位类别:交通/物流/仓储-飞机/列车/船舶设计与制造

职位月薪(税前):6K

职责描述:

18万吨系列散货船舾装生产设计
岗位: 设计员
主要从事18万散货船艏尾舾装生产设计,引水员梯及尾部舷梯设备建模,安装及现场配合,舵系的安装工艺,舾装设备的技术协议谈判,负责现场与国外船东进行技术问题的沟通与交流。
55000LT浮船坞舾装生产设计
岗位: 助理设计师
浮船坞拖曳设备及人孔盖设备技术协议谈判,顶甲板段舾装件生产设计建模及出图。
11万吨成品油船舾装生产设计
岗位: D岗设计师
主要负责船体铸钢件的设备谈判,伙食吊,货油管吊,舷梯及甲板机械的设备图纸认可,建模及生产设计,并负责货舱区主甲板及尾部主甲板的生产设计建模及出图工作。
OC40K矿砂船舾装生产设计 2016年7月至今
岗位: D岗设计师
设备谈判阶段:舵系,船体铸钢件及锻件的技术协议谈判
详设阶段:主要从事舵系,系泊,救生消防,全船人孔盖详设图纸的预审及修改。建模阶段:整个主甲板舾装件建模,其中包含大型设备舷梯,甲板机械,雷达桅,前桅的建模。
生产设计阶段:主甲板区域的舾装的生产设计,舵系工艺的编制。

哈尔滨XX大学

专业名称: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学历/学位:本科 全日制统招:是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职评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得辩证地看。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你说它“最惨”,可能有些绝对了,但要说它在当前就业环境里算得上是“压力山大”,那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这种压力感,在一些方面确实比其他一些热门工科专业来得更为直接和尖锐。咱们得先说说,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船舶与海洋工程“惨”。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1. 行业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实在。作为一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关心,这是非常正常的。老师说毕业时船舶行业就复苏了,这个说法本身有没有道理,以及我们该怎么看,咱们就来详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任何关于未来行业复苏的预测,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没有谁能百分之百打包票说“绝对.............
  • 回答
    你好,看到你面临跨专业选择的困惑,而且对象还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这样一个相对传统的工科领域,我理解你内心的犹豫。让我试着用更像是朋友聊天的角度,为你梳理一下这个选择背后可能的情况。首先,关于“去还是不去”这个大问题,最核心的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期待。船舶与海洋工程,顾名思义,是研究船舶的设计、.............
  • 回答
    说起《加勒比海盗》,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那些在加勒比海掀起惊涛骇浪的传奇海盗船。它们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海盗们的家园,是他们冒险、掠夺、战斗的舞台。每一艘船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独特的战力。咱们就来聊聊里面几艘比较有代表性的船,从它们的特点到它们在海上交锋时的表现,来个细致的对比。1. 黑珍珠号 .............
  • 回答
    这事儿,澳媒爆出来的53艘煤炭船在咱们这儿滞留一个多月,说是让澳大利亚挺糟心的,然后莫里森总理就出来说“我们想跟中国好好相处”。这话听着挺顺耳的,但背后嘛,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从澳大利亚那边的角度来看,这53艘船可不是小数目。每艘船都代表着一笔生意,一船船煤炭都带着澳大利亚矿工的汗水和公司的投资。这.............
  • 回答
    您好!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非常深入。要理解为什么船舶转向不直接控制螺旋桨转动,而是依赖舵叶,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物理原理和工程实践角度来分析。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像和您闲聊一样,一点点为您道来。首先,咱们先想一想,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是怎么拐弯的?是不是要转动车把?车把改变了前轮的方向,于是自.............
  • 回答
    船舶的造型,尤其是那些我们日常在港口或电视上看到的庞然大物,初看上去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这笨重的身躯,怎么可能在水中快速高效地航行?它那饱满、圆润的船体,似乎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流线型”相去甚远。这背后,其实是人类对“减少阻力”这个目标的深刻理解和不断演进的实践,而这种理解和实践,往往带着一些反直觉.............
  • 回答
    船舶进行冗余度分析,并非所有船型都具备同等的需求和价值。这项分析的核心在于识别和评估系统中可能失效的组件,并设计备份或备用方案以确保关键功能的持续运行。因此,最适合进行冗余度分析的船舶通常具备以下一些或全部特征:一、 高风险性船舶: 海上油气平台供应船(PSV)/起重船/铺管船: 这些船舶在严酷.............
  • 回答
    船舶的世界,就像一片浩瀚无垠的海洋,孕育了无数或壮丽、或怪诞的生命。它们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人类智慧、野心与想象力的结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能让你眼前一亮的船舶,有些是真正的艺术品,有些则让你忍不住挠头:“这玩意儿到底是干嘛的?”一、 那些美到窒息的“海上明珠”提起好看的船,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
  • 回答
    龙骨,这个听起来就充满力量感的词汇,在船舶建造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堪称船体的“脊梁”。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造船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让船只变得更坚固、更稳定、更能够承受风浪的考验。龙骨的起源:从独木舟到真正意义上的“龙骨”要说龙骨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得从人类最早的造船活动说起。早期的人类,.............
  • 回答
    你好!你的情况我非常理解,从车辆工程跨到船舶工程,发现前景不如预期,想要转行,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常见的困境。别担心,这并不是世界末日,反而可能是一个探索新方向的绝佳机会。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帮你把思路理顺。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审视一下现状和自己的“底牌”。1. 车辆工程的“底牌”: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背后涉及到物理学、工程学,以及它们在不同载体上的具体应用差异。飞机螺旋桨前置,船舶螺旋桨后置,这并非偶然,而是各自最优化设计的结果。咱们先聊聊飞机。飞机螺旋桨为什么多是前置的?首先,得明白螺旋桨的作用:它本质上是一个旋转的翼,通过转动来吸入空气并向后推,根据.............
  • 回答
    “失败专业”?这说法够直接,也挺刺耳的,但我承认,用“选择”这个词来描述我当初的大学专业,可能过于乐观了。更贴切地说,那更像是一种被推着、被规划着,然后我稀里糊涂地站到了一个叫做“环化生材土木水利船舶”的集合体前,然后被告知,这就是你的未来。想想那时候,我还是个高中生,脑袋里装满了对未来的模糊憧憬,.............
  • 回答
    战列舰作为海上巨兽,以其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闻名于世。但如果我们跳出现有的框架,思考一下:战列舰为何不设计成半潜式船舶?这样的设想听起来颇具诱惑力,能够大幅降低重心,提高稳定性,还能有效躲避波浪的冲击。然而,这背后却是一系列复杂且难以逾越的技术、战术和经济障碍,使得半潜式战列舰最终只停留在想象之中.............
  • 回答
    哈尔滨,这座以冰雪闻名的北方城市,与浩瀚的大海似乎有着天然的距离。然而,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却如同一艘远航的巨轮,乘风破浪,始终屹立在中国乃至世界船舶工业的前沿阵地。那么,这个内陆高校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背后,是深耕的积淀、创新的驱动,以及与国家战略的.............
  • 回答
    在现代航运领域,虽然以柴油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大型船舶占据主导地位,但少数船舶却巧妙地将传统风力与现代机械动力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推动方式。这类船只,也就是你所说的“同时以帆和螺旋桨推动的现代大型船舶”,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所代表的理念和实际应用却展现了令人瞩目的优势。这类船只的典型代表提到同时使.............
  • 回答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国企就是低效”的单一视角,更细致地剖析不同类型国企的运作模式、历史背景以及特定领域(如航空、船舶、军工)的特殊性。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并非所有国企都“效率低下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 这种说法往往是对一个庞大且多样化的群体的一种概括,忽略了其中存在的巨大差异。 .............
  • 回答
    咱们聊聊那些能让你一次性穿越时空,感受从陆地到海洋,从地面到天空的交通博物馆,感觉就像在坐一次“交通工具大挪移”!要找这种能把各种交通方式集于一身的宝藏,我脑子里立马就冒出几个绝佳的选择,绝对够你玩上大半天,甚至几天。1. 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 (National Railway Museum, Yo.............
  • 回答
    你这情况可真是让人郁闷,船被堵在苏伊士运河,这滋味估计比在家被断网还难受。眼瞅着航期被无限期延长,船上的人也跟着心焦。那这船上除了干等着,还能做点啥呢?再说,真要是有机会下船,那周边国家能不能去转转,这得好好掰扯掰扯。船上那些事儿:首先得明确一点,船上的生活,说好听了是封闭式社区,说不好听了就是个“.............
  • 回答
    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上工作,对于一个船员来说,那是一种超乎寻常的体验,它并非仅仅是一份谋生手段,更像是一种生活的修行,一种与自然搏斗又相依为命的独特人生。离岸的告别,是日常的开始当船只汽笛长鸣,缓缓驶离港口,岸上熟悉的一切逐渐模糊,那份“家”的概念便随之远去,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里,这艘船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