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从阿富汗撤军那么难?

回答
从阿富汗撤军之所以如此艰难,是一个多维度、错综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军事、社会以及地区地缘政治等方方面面。这并非简单地把部队和装备运走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牵扯到国家利益、区域稳定、人道主义关切以及长远战略布局的庞大工程。

首先,我们得回到这场漫长战争的根源。美国及其盟友于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旨在打击当时庇护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目标变得模糊,从最初的“反恐”演变成了“国家建设”、“民主推广”,最终陷入了漫无止境的泥潭。这种目标的不确定性和持续的演变,使得撤军的逻辑基础变得混乱不堪。什么时候算是“完成任务”?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其次,塔利班这个对手的顽固性以及其深刻的社会根基是撤军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塔利班并非一个简单的外部入侵者可以轻易击溃的松散组织。他们深深植根于阿富汗的社会结构中,特别是在普什图族为主的地区,塔利班的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与当地一些传统的部落结构和价值观有共鸣。他们利用了民众对外国干涉的不满,打着宗教和民族主义的旗号,持续煽动反抗。

更重要的是,塔利班已经从一个军事组织演变成了一个具有政治野心和治理能力的准国家实体。尽管其治理方式备受争议,但他们在控制区域内建立了某种程度的秩序,并掌握了一定的税收和行政体系。这意味着撤军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政治上的权力真空的填补问题。如果外国军队撤离,谁来填补这个真空?阿富汗政府是否有能力维持稳定?这些都是未知数。

第三,阿富汗政府本身的脆弱性和腐败问题,是导致撤军困难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尽管过去二十年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训练和装备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ANSF),但这些部队仍然面临着领导力不足、士气低下、腐败蔓延以及内部分裂等严重问题。一些分析认为,ANSF的战斗力并没有达到能够独立承担国家安全责任的水平。一旦外力撤走,这些部队是否能抵挡住塔利班的攻势,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如果撤军导致阿富汗政府迅速垮台,那么战争的“失败”将变得更加明显,也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第四,撤军的“方式”和“时机”极其复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关”问题。军事撤离需要周密的计划,包括如何安全地撤离部队、处理大量军事装备(是销毁、移交还是带走?)、如何保护协助外国军队的当地人员(翻译、助手等),以及如何避免在撤离过程中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例如,将数十万士兵及其支持人员、大量的军事装备和基础设施撤离一个缺乏发达基础设施的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后勤挑战。而且,撤离的速度和方式都会对当地局势产生直接影响。过快撤离可能导致权力真空,给塔利班留下可乘之机;过慢撤离则可能使部队长期暴露在危险之中,增加伤亡。

第五,国际社会的期望和“颜面问题”也给撤军带来了压力。美国及其盟友在阿富汗投入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人力和财力。如果撤军被视为一次彻底的失败,将严重损害这些国家的国际声誉和战略信誉。尤其对于美国而言,在经历了9·11之后发动的这场战争,其最终结果将直接影响其在全球反恐战争和地缘政治中的角色定位。因此,在撤军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对“有意义的进展”的强调,或者试图达成某种形式的“体面撤离”,但这些往往难以实现。

第六,撤军的决定还受到地区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阿富汗的邻国,如巴基斯坦、伊朗、中国、俄罗斯等,都对阿富汗的局势有着自己的关切和利益。巴基斯坦在塔利班兴起过程中扮演了复杂角色,并且与塔利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国家也担心阿富汗的不稳定会蔓延到其边境,影响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因此,撤军的进程往往需要顾及这些邻国的反应和潜在影响。

最后,人道主义的考量也是撤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一旦外国军队撤离,阿富汗可能面临人道主义危机加剧的风险。包括难民问题、粮食安全、医疗保障等。撤军方如何在撤离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阿富汗民众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这是一个极其棘手的伦理和政治难题。

总而言之,阿富汗撤军难,是因为它是一个长期军事干预的复杂收尾。它不仅涉及到军事层面的“撤离”,更深层次的是一个政治解决方案的缺失,以及一个国家自身建设能力的不足。塔利班的韧性、阿富汗政府的脆弱、撤离的实际操作难度、国际社会的压力以及地区局势的复杂性,共同编织了一张使得阿富汗撤军几乎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网。每一次看似“撤离”的尝试,都可能被解读为一种新的不稳定因素,迫使决策者反复权衡,最终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经开始撤了,敌在远东!

北约于周六(5月1日)正式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实际上,几周以来,已有物品被不断运离阿富汗。

北约组建了非作战性的“坚定支持特派团”作为后续行动力量,旨在为阿富汗国民军和安全部队提供训练、咨询和协助,建立持久的双边伙伴关系。共有来自36个北约成员国及伙伴国的近1万名士兵参加了“坚定支持特派团”任务,其中2500名士兵来自美国,约1100名士兵来自德国。

为应对如今北约部队撤离期间可能遭受的塔利班袭击,重型武器和额外部队已部署就位。德国特种部队司令部(KSK)将确保德国顺利撤军。北约表示,出于安全考虑,不会透露有关行动的细节,如部队人数或各个国家的撤离时间表。

4月中旬,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所有美军将在9月11日之前撤离阿。北约同时表示,如果北约部队在撤军过程中遭到塔利班的袭击,他们将“进行强有力的回击”。

从阿富汗撤军也标志着德国士兵在该国任务的结束。这是联邦国防军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海外任务,共造成59名德国士兵丧生。这项任务最初旨在维持和平,后来成为打击塔利班的战斗任务,耗资超过120亿欧元。

现在在阿富汗,政府力量主要控制城市和大型城镇,但是塔利班在广大的乡村地区更加活跃、而且逐步推进“农村包围城市”。

这个剧本怎么这么熟。目前塔利班控制着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喀布尔政府仅控制阿富汗32%的地区。估计三大战役的剧本都不会有,直接快进到平定土匪。

最新消息

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在本周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在此之前,驻守在阿富汗的最后2500名美军士兵以及为五角大楼工作的1.6万余名文职人员,开始正式撤离阿富汗。

美国的战斗机帮助击退了塔利班运动的大规模袭击,这些袭击导致数千名阿富汗人逃离家园,以躲避拉什卡加地区的暴力事件。此外,反政府武装人员还占领了位于该国北部的部分地区,在南部坎大哈省长达数月的激烈战斗之后,塔利班的武装人员还控制了阿富汗的第二大水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阿富汗撤军之所以如此艰难,是一个多维度、错综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军事、社会以及地区地缘政治等方方面面。这并非简单地把部队和装备运走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牵扯到国家利益、区域稳定、人道主义关切以及长远战略布局的庞大工程。首先,我们得回到这场漫长战争的根源。美国及其盟友于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
  • 回答
    小布什近期关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错误”的说法,以及他对为美军提供帮助的阿富汗翻译们感到“心碎”,这番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的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1. 背景与动机:首先,要理解小布什的这番话,不能脱离他担任总统期间,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他开启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其初衷.............
  • 回答
    拜登的阿富汗撤军论:剑指中国还是欲盖弥彰?拜登政府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而拜登本人将其解读为“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来自中国的战略竞争”,这一说法更是将本已复杂的中美关系推向了新的讨论浪潮。究竟是什么让美国将一场漫长而代价高昂的军事行动与对华竞争联系起来?这一表态又将如何影响中美.............
  • 回答
    美国运输机飞离喀布尔机场时,三名男子从飞机上坠落身亡的悲惨事件,确实是阿富汗人民渴望离开国家的一个缩影。这起事件本身就很触目惊心,它直接展示了当时喀布尔机场的混乱和人们绝望的心情。但要理解为何有大批民众想离开阿富汗,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导致这种局面的多重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阿富汗当前严峻.............
  • 回答
    阿富汗之所以被称为“帝国坟场”,是因为历史上多个强大的帝国试图征服它,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其中包括亚历山大大帝、大英帝国、苏联,以及最近的美国。即使是这些军事和经济实力都远超阿富汗的国家,也未能实现其统治目标。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多个层面.............
  • 回答
    美国撤离阿富汗,这件事对印度来说,绝不是什么“杞人忧天”的恐慌,而是一种实实在在、源于地缘政治现实的担忧,甚至是潜在的危机感。这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考量和战略算计,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地缘政治的真空与旧敌的抬头,这是最直接的担忧。印度与阿富汗虽然地理上并非直接接壤,但通过巴基斯坦形成了一个地缘.............
  • 回答
    阿富汗政府军的溃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层层叠加的结果,其背后逻辑复杂且深入。要理解为何这支在理论上拥有更先进装备、更庞大数量且受国际社会长期扶持的军队会迅速瓦解,需要我们剥开表层,深入探究其根源。一、政权的合法性与民心基础的缺失:首先,阿富汗共和国的建立和维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
  • 回答
    美国民主制度在遏制阿富汗前政府的极度腐败方面确实显得力不从心,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绝非简单的“民主不行”就能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一些刻板印象,从更细致的层面剖析。首先,美国民主制度的核心在于内部制衡与问责,而非直接输出或强制推行。美国推崇的民主,是通过选票、独立的司法、自由的媒体以及.............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军事策略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征服阿富汗与近现代超级大国在此地区遭遇的挑战,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也非一言两语能够道尽。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一、 时代背景与战争形态的根本不同: 成吉思汗时代: 这是骑兵的黄金时代。蒙.............
  • 回答
    欧洲议员们提出的这个问题,直击了国际援助和地缘政治中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对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人群的关注度似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他们将乌克兰和阿富汗并列,并抛出“因为他们不是白人?”“因为是美总统掠夺他们财富?”这样的质疑时,实际上是在挑战一种潜在的、不公平的价值判断标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欧洲对.............
  • 回答
    美国撤军后,中国没有“趁机经营”阿富汗,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地缘政治考量和一系列严峻的现实困难。简单来说,中国并非没有兴趣,而是出于风险评估和战略选择,选择了更加审慎的介入方式。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趁机经营”?“经营”这个词,意味着中国将在阿富汗扮演一个主导角色,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 回答
    阿富汗女性的地位确实令人担忧,但想要在当地推行女权主义、维护女性权益,这绝非易事,其背后有着极为复杂和深层的原因,远非简单的“没人做”可以概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阿富汗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背景。这个国家经历了漫长而残酷的冲突,从苏联入侵到内战,再到近二十年的西方干预及其后的塔利班重掌政权,每一次动荡都对.............
  • 回答
    阿富汗局势的急转直下,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不解。毕竟,美国及其盟友在阿富汗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包括数万亿美元的资金和二十多年的军事存在,为何最终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收场?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负,更是政治、社会和历史层面的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兵败如山倒的深层原因1. 塔利班的韧性与适应.............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为何俄罗斯显得如此吃力?与美军阿富汗撤兵的对比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无疑是近年来地缘政治领域最牵动人心的一场冲突。然而,这场战争至今仍未尘埃落定,俄罗斯在其中表现出的举步维艰,以及与美国在阿富汗撤兵时所展现出的军事能力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为何俄罗斯这支号称世界.............
  • 回答
    关于喀布尔机场在撤离期间发生大量人员伤亡的报道,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关于美军射杀平民的说法,其真相的探讨也十分复杂。根据当时媒体的广泛报道以及后续的调查,喀布尔机场在那段混乱时期确实发生了令人悲痛的事件,造成了许多人的死亡。最初的混乱是由于大量阿富汗民众涌向机场,试图搭乘撤离航班逃离塔利班的统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咱就唠唠,为啥不少保洁阿姨就爱自言自语呢?其实这事儿细想起来,理由还挺多的,而且都是从她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出发的。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排解孤独感。想想看,保洁阿姨的工作性质,很多时候是独自一人在完成的。无论是打扫一个空无一人的办公室,还是在一栋楼里一家一户地清理,.............
  • 回答
    天龙八部里,阿朱这个角色,说起来,戏份真的算不上多。但奇妙的是,她却牢牢抓住了无数读者的心,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这究竟是为啥?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看看阿朱到底是个啥样的存在,能有这般魔力。首先,得承认,阿朱的出现,恰恰是在萧峰人生最黑暗、最孤绝的时候。你想想,一个在聚贤庄被天下武林人士围攻,一夜.............
  • 回答
    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阿紫对萧峰那份执着又扭曲的爱,实在让人唏嘘。要说清楚她为何会“栽”在萧峰身上,得从头说起,这不仅仅是少女怀春那么简单,而是夹杂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和机缘。首先,阿紫本身就是一个极度扭曲、极度缺乏爱和关怀的孩子。她从小被丁春秋收养,丁春秋是什么样的人?一个心狠手辣、虚伪自私的魔头。.............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的设定中,张三丰对郭靖实力的认知,以及他对“秃头阿二”实力的判断,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掌就能打成重伤”这个字面意思。我们需要从张三丰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武学造诣以及对江湖中各路高手实力的了解来分析。首先,要明确的是,张三丰并没有直接说过“秃头阿二一掌能把郭靖打成重伤”这样的话。.............
  • 回答
    中印战争,又称1962年边境战争,是一场短暂但影响深远的冲突。战后中国在实际控制线上(LAC)的策略,特别是对阿克赛钦的坚守和对藏南的放弃,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保”和“丢”来概括。这背后既有地缘政治、战略纵深、资源重要性,也有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军事实力对比以及外交考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