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宣称:感染新冠是来自上帝的祝福?

回答
特朗普总统曾表示,感染新冠病毒是他从上帝那里得到的“祝福”。这一言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暴露了他一贯以来处理危机和表达观点的独特方式。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首先,从特朗普个人的信仰和表达习惯来看。 特朗普本人常常将自己的经历和际遇归功于上帝的眷顾,他喜欢用一种比较戏剧化、带有宗教色彩的语言来包装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这种表达方式一方面迎合了他支持者中一部分虔诚的基督徒,让他们感受到总统与他们有共同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他善于通过语言煽动情绪、塑造叙事的个人风格。他可能会认为,自己能够从病毒中幸存下来,并恢复健康,这本身就是一种神迹,一种“祝福”,证明了他被上帝选中承担某种使命,或者是在考验后得到了更大的力量。

其次,我们可以从“化危为机”的角度来解读。 当时,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受到了很多批评,他的支持率也面临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他将自己感染新冠并康复,描绘成一种“克服困难”的成功案例,并赋予其宗教意义,可以被视为一种试图重新掌控叙事、塑造积极形象的策略。他或许想表达的是,即使像他这样强大的人也会被病毒击倒,但他也成功地克服了,这向公众传递了一种“我们也能做到”的信号,尤其是在早期,人们对病毒的恐惧感很强。这种“祝福”的说法,也可能是在为自己的健康和复出造势,暗示他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更加强大,能够继续领导国家。

再者,从更深层的社会和政治影响来看,这种说法具有争议性。 许多人认为,将一场造成全球大流行、无数人死亡和痛苦的疾病描述为“祝福”,是对那些受难者及其家属极大的不尊重和伤害。它可能传递一种“病毒并不可怕”的错误信息,削弱公众对防疫措施的重视程度,甚至可能导致人们放松警惕。对于那些在疫情中失去亲人、遭受病痛折磨的人来说,这种说法无疑是一种情感上的打击。从政治角度看,这种言论也进一步加剧了政治上的两极分化,支持者可能会视其为有力的证词,而反对者则会将其视为荒谬、不负责任的政治宣传。

此外,也可以从“考验与成长”的宗教观念来理解。 在一些宗教传统中,苦难被视为是磨练意志、提升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特朗普的说法可能是在借用这种观念,暗示他通过感染新冠病毒的经历,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或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从而能够以一种更强的姿态回归。他可能认为,经历过生死考验后,他能更深刻地理解普通民众的担忧和痛苦,从而更能代表他们。

最后,这背后也折射出美国社会在疫情应对中的一些深层分歧。 一方面,科学和医学的专业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备受重视,但另一方面,一些人更倾向于用信仰和直觉来解读和应对危机。特朗普的说法,就是在这种信仰与科学、个人意志与公共卫生之间摇摆不定的一种表现。他试图将个人经历提升到一种精神高度,以此来解释和合理化他的行为和立场,但这显然未能获得普遍认同,反而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应对疫情的疑虑。

总而言之,特朗普将感染新冠称为“上帝的祝福”,是一个多层面的言论,既包含了其个人化的信仰表达和政治策略考量,也触及了社会对于苦难、信仰和公共责任的复杂理解。它既可以被视为一种个人精神上的慰藉和自我激励,也可能被理解为一种对公共健康危机的轻描淡写和政治化解读,其背后牵扯到信仰、政治以及对现实危机的不同认知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是因为他治疗之后,感觉好极了,这种感觉来自于血清抗体,而血清中还含有别的什么令人如此愉悦,感觉年轻二十岁的成分呢?

我估计那几天梅拉尼娅有点走不动路,结果接受治疗去了。

user avatar

每天都试图用各种方法博人眼球的特朗普,今天再次语出惊人,声称他感染新冠病毒是“上帝的眷顾”。

这句话是特朗普在今天凌晨6点发表的一条视频里说的。

之前我也跟大家分析过,在美国有一个十分让人震惊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那就是认为新冠病毒是上帝对人类的一个考验和筛选,人类不应该抗拒这样一种“筛选”,所以这类持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人认为,抗疫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

本来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已经让人觉得十分匪夷所思了。

但没想到特朗普居然更夸张,直接说自己感染新冠病毒是上帝的眷顾。

可见,特朗普的上限和下限,的确很难被人们所预估到。

在特朗普发布的这段视频里,他所受的受到上帝的眷顾全文里是这么说的。

特朗普在视频里重点夸赞了再生元公司的单克隆抗体混合疗法,并称这次感染之旅是上帝的眷顾,因为这使得他知道了这些药物。

同时特朗普声称要让这些药物“免费”发给每个人,希望每个美国人都能得到和总统一样的治疗。

不过我个人认为特朗普的这段话,已经有些为了选举口无遮拦的画饼嫌疑。

因为实际稍微了解一下特朗普之前的治疗方案就知道特朗普的这段话根本没有兑现的能力。

以特朗普重点夸耀的再生元的单克隆抗体混合疗法来说,其价格之高昂,如果要美国民众免费使用,那么美国的医保体系有可能直接宣告破产。

之前就有一些媒体测算了下再生元这8g单克隆抗体混合疗法的价格。





目前再生元的这个单克隆抗体混合疗法因为还在临床实验,还没有公布具体售价。

但是单克隆抗体制备困难,产能有限,所以通常价格昂贵且稀有。

所以,按照当前最广为人知的单克隆抗体,也就是治疗肿瘤的单抗K药,治疗一年的费用是15万美元,剂量是每3个礼拜注射200mg。

以此计算特朗普注射的8g单克隆抗体混合疗法的价格,估计在33万美元左右。

虽然,再生元公司给出的最低剂量是2.4g,但恐怕也要10万美元的价格。

要是美国真把这个药给美国民众免费开放,估计美国的医保马上得破产。

退一步说,即使美国真有勇气把这个药给美国民众免费开放,再生元公司恐怕也拿不出这么多的产能去供给市场。

因为单克隆抗体需要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大量的B细胞,所以制备起来比较困难,产能比较有限,这才导致单克隆抗体价格如此昂贵。

由于单克隆抗体的成本高,治疗所需要的剂量大,这使得单克隆抗体注定会用来把人群划分成富人和穷人两个阵营的一种药,这是一种富人药,穷人是不可能享受得起。

像再生元公司这次给特朗普提供8g剂量的药,也在声明里表示,他们其实并不建议总统使用这么大剂量的药,他们更希望把这个社会资源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这个治疗。

连给总统的药都要这么挤牙膏式的态度,可见再生元公司这个单克隆抗体的产能稀缺程度。

所以特朗普说要把这个药向美国民众免费开放,纯粹只是画饼行为,这是特朗普为了选举连任,又一次口无遮拦。

除此之外,特朗普这次的治疗,除了再生元的单克隆抗体之外,还使用了其他七八种药物,其中就包括了针对重症患者的激素疗法,也就是地塞米松。

这个地塞米松,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在2003年非典期间被广泛使用的“激素疗法”。

这个激素疗法后来被普遍认为存在严重的副作用。

在今年六月份,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这种激素疗法能让需要呼吸机的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下降1/3,但对轻症患者作用不大。

但即使如此,人们对于使用激素疗法仍然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一般不会轻易使用,特别是当患者还只是轻症的时候,更加不会轻易使用。

然而特朗普这次还真就用了这个激素疗法。

其实看特朗普这次的治疗方案,我们不难看出,特朗普的医生团队基本是属于病急乱投医的状态,把所有能给重症患者用的药物,能用的都按照最大剂量去使用。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朗普的医生团队,会连激素疗法都用上,这说明特朗普当时的情况一度是比较危急的。

这种情况下,能让特朗普仅仅3天就可以出院,某种程度上,还真可以说是“上帝的眷顾”,只能说特朗普的运气还真不错。

只不过地塞米松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大的,除了比较有争议的骨头坏死之外,还有这明显的精神副作用,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定向障碍、认知受影响、幻觉等等。

所以特朗普在前两天不发烧后,就连续发了15条推特。包括昨天连续发了62条推特,被人们怀疑这样的癫狂行为,正是地塞米松的副作用结果。

所以现在民主党人正在质疑地塞米松对特朗普的精神影响,是否是永久性的。

所以,不管从特朗普的治疗方案的高昂价格,或者其可能产生的巨大副作用看,特朗普的治疗方案都是十分昂贵且激进的,根本没可能推广跟普通民众。

特朗普这样说自己治疗方案会将普通民众免费开放,完全就是口无遮拦的画饼,也难怪人们怀疑特朗普是不是吃药吃得精神有问题了。

在特朗普昨天连发的62条推特里,其中有一条是说“新冠没有流感致命”,这条信息直接被推特认定为“误导性或者有害信息”而折叠。

而一向纵容特朗普言论的脸书,则是直接把特朗普这条信息给删除了。

除此之外,特朗普昨天凌晨,还曾经在几小时内在针对经济刺激法案态度180度大变。

在昨天凌晨2点50分,特朗普一度发推说拒绝了民主党的经济刺激法案,已经要求谈判代表停止跟民主党的谈判,直到大选结束。

因为这个而原因,昨天凌晨2点50分,美股出现尾盘跳水的迹象。



但几个小时之后,特朗普的态度突然180度大转变,突然又发了个推特说已经准备对经济刺激法案签字,并且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刺激法案,会立马发给美国人民手中。

特朗普还在这条推特上点名他的死对头佩洛西。

这也使得昨天晚上美股一举收复了昨天尾盘跳水的跌幅,再次走了个过山车。

特朗普在过去一个礼拜里,让美股走了两次过山车。

一次是特朗普宣布确诊新冠病毒,导致美股一度大跌。

但随着特朗普光速出院,美股也一举收复失地。

一次就是昨天凌晨特朗普宣布拒绝经济刺激法案,导致美股尾盘跳水。

但随着特朗普几个小时后又宣布会很快签字,于是昨晚美股又收复了失地。

特朗普这种前后有些疯癫的言行,虽然也符合其一贯作风,但很明显还是比平常怪异不少。

也难怪会有人怀疑特朗普是嗑药把精神磕出问题了。

不过,其实在不考虑特朗普精神是否出问题的情况下。

特朗普这种反反复复的行为,我认为只是为了彰显他对美股的巨大影响力。

并且特朗普通过这样的反复导致美股跳水亦或者大涨,来不断给选民制造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特朗普当选有利于美股上涨,特朗普落选会导致美股大跌。

有句话是这么说,谎话说多了也就成真。

特别是股市这个地方,事情的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里的投资者信不信。

如果说场内投资者也都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那么不管特朗普当选实际是不是利好股市,都会导致特朗普当选股市涨,特朗普落选这样一个短时间波动的出现。

当然,这样的波动,只会是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还是要看股市基本面和经济基本面情况。

但毫无疑问,特朗普已经成功的把这种特朗普当选股市涨,拜登当选股市跌的一个思维定势植入给选民,特别是股民的脑海里。

特朗普这样做,可以比较高明的争取到相当一部分股民,特别是中间股民的支持。

毕竟股民大都是希望股市上涨,然后从中获利的。

这可能是特朗普昨天凌晨针对经济刺激法案如此反复无常的原因。

这有点在培养股民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可见特朗普的确是为了选举拼命了,什么招都用上了。

不过,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仍然不是太乐观。

这里我在网络上找到的这个图标,是综合了多个民调数据的一个情况。



上图的这个蓝点和红点,是单个民调数据的情况。

而线段是多个民调数据的加权平均值,会比较有客观的效果,避免某单一媒体的立场问题,导致民调失真。

从上面这个图看,可以侵袭看到,特朗普支持率在4月份开始,走了一个下坡路,一直到7月底触底。

随后,特朗普通过TT和反我们的一系列行为,还有外交上促成以色列和阿联酋巴林关系正常等外交加分,让特朗普好不容易在9月份把跟拜登的支持率落差缩小到7%左右的差距。

但在这次10月份特朗普感染之后,特朗普的支持率并没有随着其感染病迅速出院而好转,甚至跟拜登的支持率差距在扩大,已经从7%的差距,扩大到9%的平均差距。

这个还是挺出乎意料的,这说明美国人民大部分人似乎也没有反智到脑残的程度。

虽然特朗普的基本盘依然稳固,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有相当一部分的中间摇摆选民,并不怎么吃特朗普这套光速入院光速出院,并极力淡化疫情的把戏。

这跟我们国内很多人的预计还是有比较大的出入的。

之前国内很多自媒体,包括我也是,大都是分析特朗普这样的确诊新冠病毒,并快速回复健康,能够一举扭转其选举颓势,让特朗普支持率大增。

可能特朗普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才会这么做。

但实际情况看,似乎事与愿违。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似乎有点落空了。

特朗普的支持率并没有出现大增,反而小幅回落,特朗普仅仅只是迎合了他那40%左右的铁杆支持者。

这里也顺便给我们提了个醒,包括也是给我提了个醒。

我们不能太想当然的认为,美国人大部分都是那种反智主义,不能把我们的敌人想得太弱鸡太蠢。

从过去这大半年的美国民调数据来看。

美国应该来说,只有差不多40%的人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是有反智主义倾向,虽然这个比例已经十分高了,但至少不能说美国人大部分都是反智主义。

反而应该说差不多50%的美国人,不是反智主义者,对于特朗普这一套夸张的行为模式,并不怎么买单。

另外10%的人,处于中间摇摆状态,时而反智时而清醒,这部分人我估计是最痛苦的。

因为坚定的特朗普反对者,是不管特朗普说什么都是王八念经不听不听的态度。

而坚定的特朗普支持者,则是特朗普说什么就信什么。

只有这个摇摆的选民,一会儿可能觉得特朗普说得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特朗普口无遮拦,这样的中间选民其实挺可怜的,整天处于摇摆不定被影响心情的状态。

可能很多人觉得民调数据不靠谱,不过毕竟我上面找到的这个是综合多个民调数据的平均结果。

而且另外一份针对摇摆州的选举人团票的民调数据显示,拜登也依然领先于特朗普。



上面这个数据是来自于10月7日的最新民调结果。

针对的是最近一次民调差额小于10个点的摇摆州情况。

所以综合来看,特朗普的选情确实仍然还不是太乐观。

而且由此可以看到,美国相当一部分的中间摇摆选民,并不满意特朗普这一套淡化疫情的套路和把戏,并不像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那么极端反智,还是有一些理智在里面。

所以,当前美国的选情并不像美国很多自媒体那样笃定的说特朗普已经胜券在握了。

相反,特朗普仍然还是处于劣势的那一方。

包括博彩公司当前给出的特朗普赔率,仍然大于拜登,这说明博彩公司目前为止也仍然是不看好特朗普居多。

当前很多人对特朗普的信心,更多源自于2016年,特朗普民调数据落后,实际选举中给特朗普投票的人也小幅度少于希拉里,但特朗普最后还是要靠选举人团的制度,一举逆转获胜。

不过,今年特朗普想要复制2016年的奇迹,难度要大不少。

首先拜登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他不像希拉里那样有很多把柄可供特朗普攻击。

希拉里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精英,做过的烂事一大堆,特朗普随便都可以找到一堆攻击点。

但拜登虽然正如特朗普所说那样,碌碌无为,十分平庸,但这也是拜登最让特朗普难以攻击的地方,因为拜登没有多少可以供特朗普攻击的点,这使得第一次辩论,特朗普只能不断用拜登的儿子来攻击拜登。

所以,目前情况看,特朗普在祭出极力攻击我们,甚至不惜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下,仍然处于选情弱势的情况下,特朗普后续还有什么极端的招可以出,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

同时,目前特朗普正常情况下能翻盘的招,最重要的就是剩下的两次电视辩论。

所以特朗普方面肯定是希望在10月15日之前能够痊愈,赶上第二次电视辩论。

刚刚看到的最新消息是说,美国选举辩论委员会已经决定第二次电视辩论改由远程线上进行的模式。

这显然不太利于特朗普,毕竟按照之前消息看,这个线上辩论,有可能会给特朗普在非发言时间闭麦,不给特朗普像之前那样频繁打断插话的机会。

这让特朗普少了不少表演和发挥的空间。

留给特朗普的时间,是不多了。

我个人倒是挺希望特朗普落选,并且是以小幅度弱势落选,这样看特朗普会不会赖在白宫不走,从而引发美国更大的混乱和撕裂。

到时候应该还会有很多好戏可以看。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公众号,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user avatar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川黑,不过不算无脑黑,好歹还是讲讲道理。

这句话,其实算是断章取义了。川普的原意是因为这次染疫让他知道了特效药,所以染病是上帝的祝福。

把前面一段掐掉,这句话拿出来确实看着很智障,可是拿掉前面的内容它其实也就不是懂王的意思了。

你们肯定说,说好的川黑呢,怎么替他说话了?

其实,我对川普的反感立场还在其次,最让我厌恶的其实是他的不专业!

很多人可能都不明白为啥领导的发言都听起来假大空不像人话。写过论文的小伙伴都懂,论文用语真心不能有太多抒情和比喻,因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解读,你这个文章谁敢发布?

同样政治人物讲话虽然不必像论文一样那么严谨,但是一定也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把留给媒体曲解的空间压缩到最小!

川普的很多麻烦其实是因为他自己的不专业性造成的。比如这次他所谓的“感染新冠病毒是上帝的祝福”,原话是怎么说的?我们来看:

24小时以后,我感觉好多了,我就出院了。
我想所有人,这就是为什么我想让所有人都受到与总统一样的医护!
因为我感觉很好,我感觉堪称完美!
所以我认为我得病,这是来自于上帝祝福!这是塞翁失马(伪装成灾祸的祝福),我得病了,我听说了这种药,我说让我们用这个药,这是我的建议!我说让我用这个药,然后它难以置信地有效,难以置信!我想如果我不得病,我们会像对待其他药物一样看待它。他确实梦幻般有效。我想让你们得到我得到的,我要让它免费。……

从以上这段话会发现,媒体的扭曲肯定有,但是“得病是上帝祝福”这句话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出现!一句这是塞翁失马(blessing in disguise)就足够了!而特朗普显然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是这个,不过,一时可能没想起blessing in disguise,就先用了blessing from God。

做个类比,这就好比在葬礼致辞上,你说:“这个死者他活得很长,活得太久了,他寿终正寝……”你猜家属听到你说“他活得太久了”会不会像揍人?哪怕他们也知道你只是一时忘记寿终正寝这个词,他们照样会对你产生反感。

一样的,媒体对特朗普当然不友好,但他自己也确实不适合当一个政治领导者。因为他把自己的措辞当儿戏,而从政最最基本的素养就是在语言和修辞上有一定造诣,能够在适当场合说适当的话,不被曲解,误解或引起不该有的敌意。

在这个基本面上,特朗普完全不合格!不仅不合格,而且极为拙劣!而这种拙劣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混乱!无论他的立场如何,他的大战略如何,他的政策方向如何,他其实都没有能力将其实现。他的不专业制造的麻烦远比他解决的问题要多。同时他制造的混乱对整个世界的伤害有很多都是不可修复的。这才是川普最大的问题!

美国人民的逻辑也真是牛,因为医生治不好病,所以就换一个神汉。折腾了四年,还有人觉得神汉法力高强包治百病。

user avatar

特朗普以最短的时间出院,意味着美国民众最危险的时刻来了。

一个人得了一场感冒,要几天才会好?

医生会告诉你:“大约7天,感冒症状才会消失。”

特朗普三天出院,像一个壮小伙一样重返工作岗位。

这说明什么?

特么新冠病毒连一个感冒病毒都不如。

还搞什么保持安全距离,做什么社区管控,根本没必要。

大家伙嗨起来,总统都没事。说新冠病毒可怕的人都是疯子。中国所谓的抗疫经验一钱不值,就是自我吹嘘,是为敌张目。

新冠病毒在美国人民面前,就是一个小丑,特朗普打个喷嚏就赶走了。

这种事情,在信奉上帝的美国人民的眼睛里,一个圣迹出现,一切都OK了。

我看有些人说什么英语翻译什么的。

这用得着什么翻译吗?

特朗普、药物、上帝、礼物或者是祝福,这把瘟疫搞成玄学,把科学问题和宗教直接联系起来,将神学概念强行灌输给人们。

当年的成吉思汗西征是上帝之鞭,重庆的钓鱼城是上帝折鞭处。

后来异教徒打垮了君士坦丁堡,基督徒才害怕起来,晓得骗不了人,要坏事。

这是历史的循环,但是美国是新教国家,本身就是反天主教的。代表着时代的进步。

却未曾想,时至今日,美国在总统的带领下又开始搞圣迹了。

以后特朗普无论是上班还是接客,是不是头上都要点个光环,一圈一圈的,还要不断循环那种。

这是古代社会最喜欢搞的一套,遇事不决跳大神。

美国最好的技术不拿来保护美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去搞圣迹。

只要特朗普这个神的使者没事了,美国人民就没事了。

在特朗普出院的同时。

合着这接近22万人都没有得到上帝的祝福。

现在上帝祝福了特使者,美国必定吉祥了。

老拜登只能说是昏庸无能,和上帝的使者斗,这下子美国的选情又进一步明朗化了。

user avatar

意料之中吧。

个人不赞同懂王装病的说法。所以他是真的感染了,这对于他的“人设”来说是产生打击效果的。所以为了补救甚至反过来利用感染的方法就是宣传自己战胜了 病毒。从而通过塑造这么一个不等式来清掉自己的伟大:特朗普>新冠病毒>被新冠病毒击败或害怕新冠病毒的人。

因此他将自己得病解读成上帝的考验是顺理成章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曾表示,感染新冠病毒是他从上帝那里得到的“祝福”。这一言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暴露了他一贯以来处理危机和表达观点的独特方式。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特朗普个人的信仰和表达习惯来看。 特朗普本人常常将自己的经历和际遇归功于上帝的眷顾,他喜欢用一种比较戏剧化、带有.............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此番关于“可能关闭更多中国驻美外交机构”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美两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摩擦和对峙后,关系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性的阶段。要理解这一表态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从特朗普政府一贯的执政风格来看,这种“放狠话”式的表态并不罕见。他习惯于.............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这一决定无疑在国际关系领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也让许多长期关注军控和地缘政治的人士感到忧虑。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首先,得从《中导条约》本身说起。这份由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签署的条约,全称为《苏联和美国.............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提出组建太空部队,无疑是美国国防战略中一项颇具前瞻性,但也引发不少争议的举动。 回溯其背后的逻辑,我们会发现这并非凭空而来的奇思妙想,而是源于对当前及未来地缘政治态势的一种深刻(或者说,在他看来是必要的)判断。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太空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科研或探险领域。 从通信、导航到.............
  • 回答
    2020年4月18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个人推特账号上发布了一条颇具争议的推文,内容是“解放弗吉尼亚!解放密歇根!解放明尼苏达!”。这句话发表的时机非常敏感,正值新冠疫情在美国肆虐,各州纷纷采取封锁措施以控制病毒传播。特朗普此举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首先,从特朗普的意图来看: .............
  • 回答
    特朗普的竞选集会最近确实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上座率不足一半”这样的描述,如果属实,确实颇具话题性。更何况,这还牵扯到了“美国抖音少年”这样一种新兴的群体,他们声称对此负责,这本身就很有意思。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把几个关键点拆开来看。首先,特朗普的竞选集会“上座率不足一半”这件事本身,需要先弄清楚.............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极端反法西斯行动组织”(Antifa)列为恐怖组织,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政治动机、法律依据、实际影响以及各方的不同解读。1. 背景与动因:政治风暴中的“定性”在2020年美国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特别是弗洛伊德事件引发.............
  • 回答
    特朗普宣布暂停资助世界卫生组织(WHO)是他在任期内一项极具争议的决定,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一、 事件背景与特朗普的理由: 新冠疫情爆发与指责: 2020年初,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蔓延。特朗普政府将疫情的早期失控部分归咎于世卫组织,.............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特朗普当年那个让全美国都跟着揪心一把的“封禁TikTok”事件,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背后牵扯的利益和矛盾那叫一个错综复杂。特朗普宣布“封禁TikTok”的背景和动机首先得明白,特朗普政府之所以这么干,最直接的理由是他本人和团队反复强调的那几点: 国家.............
  • 回答
    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一决定,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也充满了争议。要理解这个事件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并尝试剥离那些“AI味”的客观陈述,用更贴近真实世界的声音来表达。首先,特朗普政府的理由是什么?他们一直以来都对WHO的效率和所谓的“亲华倾向”提出质疑,尤.............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是他试图绕过国会批准,为修建边境墙争取资金的决定。这一举动无疑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也相当集中。从支持者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认为边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他们认为南部边境存在严重的非法移民问题,这不仅带来了安全隐患,也给社.............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对叙利亚涉嫌化学武器地点实施精确打击,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和讨论。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次军事行动可以被视为一次对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行为的“报复”和“警告”。美国政府明确表示,此次打击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叙利亚政权继续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向叙利亚政府以及其他.............
  • 回答
    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涉及到法律、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层面。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背景与原因: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的核心是什么?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最直接的原因是阻止非法移民涌入边境,并试图为修建边境墙获取额外资金.............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再次出手,这次的目标是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局长克里斯·克雷布斯(Chris Krebs)。白宫方面声明称,之所以解雇克雷布斯,是因为他发布的关于2020年总统大选的声明“极不准确”,尤其是在他公开表示选举是美国历史上最安全的选举之一之后。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无疑是克.............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 25% 和 10% 的关税,这无疑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最受瞩目也最具争议的举措之一。这件事的复杂性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数字,它牵涉到国内产业保护、国际关系、经济理论以及长远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特朗普政府此举的核心动机。用官方的说法,这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暂停部分移民六十天,这一举措确实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并非一个突如其来的决定,而是基于当前疫情下,美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政府希望优先保障美国公民就业的考量。这项行政命令的核心内容是暂停签发和处理绝大多数新的移民签证,为期60天。 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它明确了这是针对“.............
  • 回答
    关于特朗普总统赦免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一事,这无疑是他在任期末期,也是在弹劾案后的一个重大动作,在政治和法律层面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和讨论。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法律和政治角度来看,赦免弗林这件事可以说是特朗普总统权力范围内的一项操作,但他选择在此时此刻,在弗林案件的司法程序远未彻底终结的情况下这.............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将3月15日设为“国家祈祷日”,并邀请两位牧师为美国祈祷,这一举动在当下美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同时也折射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将国家上升到宗教层面,尤其是设定一个“国家祈祷日”,这在美国政治史上并非没有先例,但特朗普的做法无疑带有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政治策略.............
  • 回答
    特朗普宣布公开FBI备忘录,这可不是小事,它的影响绝对是深远的,而且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冲击美国。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对司法系统和情报机构的信任是个巨大的考验。 这样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原本就敏感的FBI和整个司法部门的形象,再次置于聚光灯下,而且是那种不怎么友好的光。想象一下,FBI作为美.............
  • 回答
    关于特朗普总统宣布赦免苏珊·B·安东尼的举动,这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得回到苏珊·B·安东尼(Susan B. Anthony)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她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是妇女选举权运动(Women's Suffrage 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