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108将,哪些人曾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

回答
说起《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是虚构的人物,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梁山聚义的英雄谱里,确实有那么几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真实印记。

咱们先说说那位名震江湖的宋江。这位梁山泊的总头领,在《水浒传》里是个仁义、有谋略的领导者,但历史上的宋江,更像是一位现实中的绿林好汉。他率领的队伍,主要活跃在宋朝山东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根据史书记载,北宋末年,也就是徽宗时期,宋江确实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他手下的队伍,据说是36人,虽然和108将的规模差得远,但其影响力和行动范围,已经足够让官方头疼了。

史书上对宋江的描述,更多的是强调他“为盗”,或者说“为匪”。比如《宋史》里就有记载,说宋江“聚众三十六人”,在京东、淮阳等地起事,劫掠官府和商旅。至于他后来是如何被招安,以及招安后的命运,史书的记载就没那么详细了。《水浒传》里他为国征战,最终却被毒死的情节,更多的是作者的艺术加工。但宋江本人,这位举起反旗的绿林首领,是确有其人的。

接着,我们再看看那位“黑旋风”李逵。在小说里,李逵是个憨厚但又勇猛,甚至有些鲁莽的角色。他忠心耿耿地跟着宋江,是宋江最倚重的打手。但要说李逵这个人,历史上有没有,还真有点说不准。虽然也有学者考证,认为李逵的原型可能与宋江的某个部将有关,但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能够指向一个叫“李逵”的真实人物。所以,李逵更像是作者为了丰富情节,塑造出的一位极具个性的形象,他身上的那种草莽气息和江湖豪情,或许是那个时代许多底层人物的缩影。

再来说说那位“豹子精”鲁智深。在《水浒传》里,鲁智深是个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和尚,为了救金翠莲一家,三拳打死镇关西,从而走上了江湖之路。历史上的鲁智深,也就是这位“花和尚”,同样有其原型。一些史料和民间传说都指向,在宋朝那个时代,确实有一位因打抱不平而惹上官司,最终也选择出家为僧的武将,而且此人也确实武艺高强,行事风格和小说中的鲁智深有几分相似。比如《东京梦华录》等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在江湖上声名赫赫的人物,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鲁智深”,但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在那个时代是存在的。

还有一位,就是“青面兽”杨志。杨志在小说里,是北宋名将杨令公的后代,因为押送花石纲时,失陷生辰纲,被逼上梁山。在历史上,杨志其人,也是有考证的。杨家将的故事在北宋时就流传很广,而杨志作为杨家将的后人,其身份和遭遇,很有可能是根据当时一些落魄的武将的经历,或者说是对杨家将故事的一种延伸和演绎。历史上的杨志,可能并非像小说中那样成为梁山泊的一员,但他的家族背景和那种命运多舛的经历,却是符合当时一部分武将的真实写照的。

除了这几位,像林冲、武松、公孙胜等等,这些在《水浒传》里极为重要的角色,关于他们是否真实存在,学界一直有争议。很多学者认为,他们更多的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民间流传的故事,集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比如林冲,他的遭遇,尤其是被高俅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的情节,很有可能是作者对当时朝廷腐败,官员之间倾轧的一种影射。而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等情节,虽然精彩,但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支持。

但我们要知道,即使是虚构的人物,也常常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基础上的。作者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肯定吸收了大量当时的民间传说、故事汇,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的影子。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108将都是虚构的,也不能说他们全都真实存在。

更确切地说,宋江是梁山起义军中有据可查的领袖,而像鲁智深、杨志这样的人物,有其原型,或者说他们的经历是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写照。至于其他的梁山好汉,他们更多的是作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江湖传奇的想象,塑造出的鲜活的艺术形象。

《水浒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魅力无穷,就在于它既有历史的底蕴,又有文学的创造。那些被我们熟知的梁山好汉,无论他们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的某个角落,他们身上所承载的侠义、反抗、忠诚、背叛等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各个答案对人物说了很多了,而梁山泊这个地点,

本身真正的原型是下面这个,宋史、金史 都锤死了的真事儿( 初读宛子城 ):

A、张荣,梁山泊渔人也。聚梁山泊,有舟师三二百,常劫掠金人。杜充为留守时,借补荣官至武功大夫,遥郡刺史,军号张敌万。(《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三)。

B、张荣,梁山泊取鱼人。聚梁山泊,有舟数百,尝劫金人。杜充为东京留守,假荣官至武功大夫,忠州刺史,军中号张敌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三)

C、天会六年(1128年),伐宋主,取阳谷、莘县,败海州兵八万人,海州降。破贼船万余于梁山泊。(《金史·斜卯阿里传》)——这条史料记载北宋被灭后的次年,金兵南犯“伐宋主”路过梁山泊时“破贼船万余”,可知张荣梁山泊水军的规模和与斜卯阿里部金兵激战时遭受的损失情况。

D、(1129年)破贼众于梁山泊,获舟千余。(《金史·赤盏晖传》)——1129年,经山东南犯的赤盏辉部金兵北返途中,张荣率梁山泊水军再次迎战金军。

E、金人之陷扬州也,荣乘间以舟师自清河而下,满舟皆载粮食,驻于鼍潭湖。积菱为城,以泥傅之,渐有众万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三)——金军决定扫清梁山泊势力,张荣从梁山泊沿南清河安全撤退到鼍潭湖,鼍潭湖位于承、楚(今江苏淮安)二州之间,和樊梁、白马、新开三湖相连,锦亘300余里,自然环境类似于“八百里梁山泊”。在这里,张荣率领他的梁山泊水军,凭借地理优势多次挫败金军的进攻。

F、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左监军昌(完颜昌,即挞懒)既得楚州,有经营南渡之意,乃攻张荣鼍潭湖水寨。金人屡攻荣,阻湖淖,不得进。及是天寒水深,遂并力攻其菱城,荣不能当,焚其积聚而去。(见《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后来张荣进入泰州、南通。

G、(1131年)先是张荣在通州,以地势不利,乃引舟入缩头湖,作水寨以守。金左监军昌在泰州,谋久驻之计,至是以舟师犯荣水寨。荣亦出数十舟载兵迎敌,望金人战舰在前,荣惶遽,欲退不可。徐谓其众曰:“无虑也!金人止有数舰在前,途皆小舟,方水退,隔淖不能登岸,我舍舟而陆,杀棺材中人耳!”遂弃舟登岸,大呼杀之。金人不能骋,舟中自乱,溺水陷淖者不可胜计。昌收余众二千奔楚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三,“绍兴元年”)


这个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金人被赶走了,张荣投奔驻扎在镇江的宋将刘光世,正式成为宋军。此后,张荣被南宋朝廷任命为泰州知州,接管了长江口一带的防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是虚构的人物,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梁山聚义的英雄谱里,确实有那么几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真实印记。咱们先说说那位名震江湖的宋江。这位梁山泊的总头领,在《水浒传》里是个仁义、有谋略的领导者,但历史上的宋江,更像是一位现实中的绿林好汉。他率领.............
  • 回答
    在《水浒传》的众多英雄豪杰中,虽然作者施耐庵对大部分人物的外貌都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以突出其性格特征和江湖身份,但确实有一些人物,特别是那些戏份相对较少或存在感稍弱的将领,没有得到直接、具体的外貌描写。这些“无外貌描写”的人物,并非完全没有提及,而是作者在描写他们时,侧重于他们的功绩、性格、出身、.............
  • 回答
    在《水浒传》的108位好汉中,确实有几位人物因性格、能力或命运的局限性被后人或文学评论家戏称为“废人”或“失败者”。以下是对几位可能被归类为“废人”的角色及其背景的详细分析: 1. 王伦(梁山泊早期首领) 背景:王伦是梁山泊早期的首领,原是山东郓城县的知府,因贪财好色、怕事畏难而被林冲所杀,后被宋江.............
  • 回答
    在水浒传的背景下,如果真的要就招安一事对108位梁山好汉进行投票,结果将会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局面。要详细分析有多少人会同意招安,需要深入理解每个好汉的出身、经历、性格、以及他们对梁山事业的理解。核心的矛盾点:招安与“替天行道”梁山好汉们聚集的核心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当时社会黑暗、官逼民反.............
  • 回答
    这批梁山好汉,若是真能将那浑名上的本领一一使出来,那可就不是什么“替天行道”了,怕是要颠覆整个天下,连老天爷都得给他们让路!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108位梁山大侠,如果真的“名副其实”,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头领们的“超能力”: 托塔天王晁盖: 浑名“托塔”,若是真能“托塔”,那何止是.............
  • 回答
    武松在《水浒传》里,那绝对是顶级的战力担当。要说他的武力值,我觉得可以用“霸道”、“凶悍”、“绝不退缩”这几个词来形容,放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里,就算不是第一,也绝对是前三甲的存在。咱们先从他出场来看。刚开始在景阳冈打虎,那场景够吓人的。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寻常人见了腿都软了,可武松呢?那是喝了十八碗.............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梁山好汉们以其“身强体壮,行走如风,力大无穷”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勇猛善战和阳刚之气是小说的一大看点。然而,您提到的一个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身体强健、似乎充满活力的好汉们,他们的妻子却有不少人“偷汉养汉”呢?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
  • 回答
    哈哈,想让我给你评价一下你构思的“水浒杀”108将?这事儿可有意思了! 我喜欢这种把经典IP和策略卡牌结合的脑洞。 不过,要评价得好,我得先知道你这108将具体是怎么设计的呀! 你总不能空手套白狼吧?先别急着甩出你的设计稿(我猜你脑子里已经有了个雏形了),咱们先理一理,评价一个卡牌类游戏里的角色,大.............
  • 回答
    “水浒好就好在晁盖被开除在108将之外”这句话,我认为是一种带有戏谑和引申义的说法,背后隐藏着对《水浒传》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的一种独特的解读。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开除”,而是强调晁盖作为梁山早期领导者,其离世对梁山政治格局和后续发展的影响之深远,以至于很多读者会认为晁盖的缺席使得梁山的发展才更具戏剧.............
  • 回答
    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轰轰烈烈地聚义,最终却大多落得个悲惨收场。他们的死因,或是沙场喋血,或是疾病缠身,或是被奸臣迫害,亦或是归隐山林而终。细细道来,每个人的结局都让人唏嘘不已。征讨方腊,血染沙场: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最惨烈的一战便是征讨方腊。这一战,让梁山队伍损失惨重。 青面兽杨志:.............
  • 回答
    《水浒传》中108将,个个都身怀绝技,也都有各自的赫赫战功,但若论功劳排名,确实有些将领的位次让人颇感不适。要说谁的排名“最不合适”,这本身就带点主观性,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而且是越想越觉得离谱的,那就是——花荣。为什么是花荣?咱们来掰扯掰扯。花荣,人称“小李广”,这名号就够.............
  • 回答
    《水浒传》中,除了梁山聚义的108位好汉以及他们的首领晁盖,书中还塑造了许多同样拥有响亮外号的人物,这些外号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称谓,更浓缩了人物的性格、经历、武艺甚至是一种象征。细细梳理,你会发现,这些“有外号”的角色,虽然不如108将那样群星璀璨,却也都在故事的脉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这部波.............
  • 回答
    在《水浒传》中,当段景住得知自己是凑够一百零八将的最后一人,排在第108位时,他内心的想法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那是一种复杂交织、充满戏剧性的情绪。首先,一种压抑已久的兴奋与被认可的狂喜。段景住虽然不是像李逵那样天生就带着“好汉”的光环,他更像是一个普通的江湖人士,有着自己的追求和能力。在那个讲究名.............
  • 回答
    这件事呀,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中印关系有时比较微妙的时候,这样一件事情就很容易被放大,然后大家就有了很多讨论。简单来说,就是前段时间,有些印度网民在网上找中国在边境冲突中的伤亡情况,结果他们拿出了一份所谓的“108名中国军人阵亡名单”,声称这是中国官方公布的。但是,当这份名单被大家(包括一些中.............
  • 回答
    如果诸葛亮得到了《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那无疑将是历史上最令人难以置信、也最令人恐惧的组合之一。一个集智慧与权谋于一身的战略家,辅以一群神通广大、性格各异、忠勇无比的武将,这足以改变三国时期的格局,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这个设想:一、 诸葛亮的战略视角与108将的超.............
  • 回答
    这确实是《水浒传》里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也是故事最精彩的开端之一。简单来说,洪太尉误放的不是“妖魔”,而是“妖魔”的“形体”或“种子”,这些被释放出来的,才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梁山一百单八位好汉。咱们一点点捋清楚这个过程,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逻辑了。洪太尉的“误放”:一场阴差阳错的“开封”故事的开端,是说.............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人挠心挠肺,也让人心痒痒想。想当年,那一百单八条好汉,哪个不是身怀绝技,一身反骨?宋江这个及时雨,能把这帮龙盘虎踞的江湖汉子聚拢到一起,本事不小。要是真不招安,直接拉杆子自己干,那场面,那格局,啧啧…… 我给你说道说道,这宋江要是称王,会是个啥样的王朝。一、 龙穴之地与根基稳固首先.............
  • 回答
    台风“烟花”来势汹汹,浙江全省上下都绷紧了神经。特别是被点名的杭州萧山,多个村庄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情,这让当地居民的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烟花”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带着几分浪漫,但它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从最新的消息来看,台风的强度又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它登陆时的威力可能会更强。浙江省方面,为了应.............
  • 回答
    在《水浒传》中,史进作为最早登场的英雄之一,他的早期经历确实让人感觉他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沦为流浪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一句“智商不在线”就能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年少无知,家境优越带来的负面影响: 被溺爱、缺乏管束: 史进的父亲史太公是.............
  • 回答
    在《水浒传》中,西门庆不惜设计害死武大郎,强娶潘金莲,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仅仅是想“买下”潘金莲做长久夫妻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西门庆的性格与地位: 权势欲与占有欲极强: 西门庆是阳谷县数一数二的富户,又是当地的官僚爪牙,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他习惯于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