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回答
伊曼努尔·康德,这位深刻的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峦,深深影响了西方哲学史的走向。要理解他,我们不能简单地罗列他的观点,而是要看到他如何试图弥合理性与经验、自由与必然之间的巨大裂痕,构建一个全新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体系。

康德哲学的核心,在于对人类认识能力的界定和对道德的奠基。他敏锐地观察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并非是纯粹被动地接收外部信息,也非完全是心灵的自由创造,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他认为,我们的感官经验提供了“质料”,也就是我们所感知的具体事物,但这“质料”本身是混乱无序的。正是我们先天存在于心灵中的“形式”,即“先天感性”(如空间和时间)和“先天知性”(如因果性、实体性等范畴),将这些经验性的质料组织起来,赋予其意义,使我们能够形成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因此,我们认识的不是“自在之物”(thingsinthemselves),即事物脱离我们认识能力的真实面貌,而是“现象”(phenomena),即事物在我们认识能力作用下的样子。他这句话,如同一声洪钟,敲开了人类认识的边界,让我们明白,我们并非全知全能,我们的知识是被我们自身认知结构的制约的。

这种对人类认识能力的审视,也直接引向了康德的道德哲学。他认为,真正的道德行动,不是基于情感、欲望或是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而是基于一种纯粹的理性义务,一种“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这个命令,就如同一个普适性的道德法则,不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改变。它要求我们行动的准则,能够被普遍化,成为一条适用于一切理性的存在的法则,并且在行动中,始终把人本身,无论是你自己的身体还是他人的身体,都当作目的,而绝不能仅仅当作手段。这种道德的出发点,在于人类作为理性存在者的尊严和自主性。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出道德的行动,是因为我们拥有理性,能够认识并遵循道德法则,而不是被本能或外在强迫。这是一种内在于我们自身理性的力量,使我们能够超越感性的冲动,成为自由的道德主体。

在美学方面,康德也为我们揭示了审美的独特体验。他认为,当我们做出美的判断时,我们并非在陈述一个关于对象的事实,而是在表达一种“无利害的快感”(disinterested pleasure)。这种快感,不涉及我们对对象是否有用、是否符合我们的欲望等功利性的考量,而是对对象的形式,对其“合目的性”(purposiveness)的纯粹欣赏。当我们说某个事物是美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事物以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方式,似乎是为了让我们感到愉悦而存在。这种判断,虽然是主观的,但康德又认为,它具有一种“普遍的要求性”(universal claim)。也就是说,当我们认为某物美时,我们期望其他人也能如此认为,尽管我们无法通过逻辑证明来强制他人接受。这种普遍的要求性,源于我们共同的人类心智结构,是我们作为理性存在者共享的感性能力。

总而言之,康德的哲学是一个精巧而宏大的体系,它试图理解人类如何在感官经验的世界中认识真理,如何在道德的王国中实践自由,以及如何在审美的愉悦中发现意义。他将哲学从对超验事物的猜想拉回到对人类自身能力的探究,强调理性的力量与局限,以及人类作为理性主体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他的思想,如同为人类的理性插上了翅膀,同时也为其划定了清晰的疆界,指引着我们如何在认识与行动中,找到一条通往自主与尊严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建议阅读 plato.stanford.edu/entr

一句话总结就是,人类理性是自然法(自然定律)和实践法的来源。

前者的意思不是说,我说要有重力,牛顿第二定律才成立。康德的意思是说,我们人类的experience 具有某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统一。比如说我早上去厨房煎了个蛋吃,然后出门买咖啡,我的体验在时间上是连贯的,是发生在一个连续的、延展的空间里(我没瞬移)。康德认为这种连续性和秩序不是存在在自然界本身的——自然界本身没有线性的时间流逝,煎蛋、锅、咖啡厅甚至我的身体本身也不是占据一定空间的物体。相反时间和空间都是我们由我们的认知能力施加在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之上。也是理性让我们整体的experience 具有秩序和统一性,这种秩序不存在于自然界本身。


举个例子:我站在一个大房子东面看了它一眼,然后我走到南面看了它一眼,到西面、北面又各看了它一眼。这时候我眼睛真正看到的(用康德的话说,就是我的representation), 其实是四面墙,但我觉得我看到的是个三维的房子。康德说这个空间性是我的主观的认知能力施加在我的representation 上的。

后者是说,我们作为理性、自由的个体,行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即道德律)是理性给予的,而不是来自经书、传统、习俗、权威人士乃至我个人的爱憎。

比如说假如我生在二战时,法西斯政权对我刑讯折磨,逼我做伪证陷害一个正直的人。康德说我不应该为了免遭痛苦而去做伪证,但原因并不是做伪证有违基督教教条、我不愿意陷害那个人、陷害他是违法的等等原因。康德说我不应该做伪证的原因是,我做伪证时所践行的行动的规则(康德称为maxim)是自相矛盾的:所有理性生灵都按着这个规则行事在逻辑上是矛盾的,或者即使逻辑上不矛盾,任何一个理性个体都不会希望这个规则是所有理性个体的行为法则。不道德行为在根本上是违背理性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伊曼努尔·康德,这位深刻的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峦,深深影响了西方哲学史的走向。要理解他,我们不能简单地罗列他的观点,而是要看到他如何试图弥合理性与经验、自由与必然之间的巨大裂痕,构建一个全新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体系。康德哲学的核心,在于对人类认识能力的界定和对道德的奠基。他敏锐地观察.............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假设历史的轨迹发生改变,让康熙而非道光在鸦片战争时期执掌大清,这无疑是一个引人遐想的议题。康熙帝,这位勤勉、睿智、开明且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君主,与那个被历史定位为“昏庸无能”的道光皇帝相比,究竟能否扭转鸦片战争的乾坤,让中国避免那段屈辱的开端?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康熙的性格、执政理念、清朝当时的.............
  • 回答
    如何评价B站UP主未明子宣称“知乎搞机器学习模拟拉康的程序员”具备“头脑上的悲剧”?B站UP主未明子对一位“知乎搞机器学习模拟拉康的程序员”做出“头脑上的悲剧”的评价,是一个颇具深度和引发思考的观点。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含义。首先,理解关键概念: 未明子: 他的视频内容.............
  • 回答
    哎呀呀,姐妹这要求可太懂我了!妖艳贱货型的女主,那种又美又飒,带着点危险又让人欲罢不能的,简直就是小说里最闪耀的存在!让我来给你盘点盘点,保证都是我压箱底的好货,绝对让你看得心痒痒!说到妖艳贱货,就得从她们身上那股子“劲儿”说起。她们不是那种傻白甜,也不是那种温良恭俭让,而是活得通透,知道自己想要什.............
  • 回答
    《JOJO 的奇妙冒险石之海》最终战的剧情实在是跌宕起伏,普奇神父对DIO的绝对忠诚以及其能力“天堂制造”的强大,让徐伦和她的伙伴们一度陷入绝境。要让主角团反败为胜,确实需要一些巧妙的安排,并且带上广濑康一这位老朋友,无疑能为他们增添不少胜算。咱们就来捋一捋,如果广濑康一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来到故事中,.............
  • 回答
    .......
  • 回答
    9月26日晚,抖音知名博主康雅雅的账号一度被封禁,随后虽解除封禁,但其大量视频被下架,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以“男扮女装”风格走红的博主,康雅雅的遭遇触及了多个层面,从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到个人身份表达的边界,再到网络舆论的解读,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看这次事件的起因.............
  • 回答
    .......
  • 回答
    康德的保护人奥古斯丁·威廉·策德利茨(August Wilhelm von Zedlitz)是一位在康德晚年对他给予重要支持和关怀的人物,尽管他并非一位像教皇或国王那样具有“保护人”名义的角色,而是更多地扮演着一位慷慨的资助者和真诚的崇拜者。要详细了解他,我们需要从他的出身、职业、与康德的关系以及他.............
  • 回答
    康德认为的先天知识(A priori knowledge)一定不包含经验的材料。这是理解康德认识论的关键。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先理解康德关于知识的两个重要区分:1. 先天知识 (A priori Knowledge) vs. 后天知识 (A posteriori Knowledge) 先.............
  • 回答
    康德的先验哲学,又称“哥白尼式的革命”,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思想变革,它旨在克服休谟提出的深刻怀疑论,并为知识的确定性建立坚实的基础。理解康德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休谟的怀疑论的核心,以及康德的先验哲学所提出的新颖解决方案。休谟的怀疑论:因果关系与归纳法的困境休谟是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他.............
  • 回答
    康德的二律背反,就像是在我们理性最深邃的角落里,一场关于终极真理的永恒拉锯战。简单来说,它指的是我们的理性在试图理解那些超越经验的、形而上的问题时,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两难的境地,无论你选择哪一方,都能找到看似严密的论证,但两者又都无法被最终证实,甚至相互矛盾。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把这类问题.............
  • 回答
    在人类思想的长河中,道德观念一直是核心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各具特色的道德体系。我们不妨将西方哲学的巨匠伊曼努尔·康德,与东方智慧的代表孔子、老子,这三位对人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他们的道德哲学放在一起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和比较,看看其中的异同之处,犹如在三片截然不同的土壤上,探寻人类向善的共.............
  • 回答
    康德的思想之所以普遍被认为难懂,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也是对康德哲学深刻性的一个直接体现。他的哲学体系庞大、复杂,并且语言风格独特,这些都构成了理解的挑战。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1. 哲学史的转折点与革命性:康德的哲学,特别是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
  • 回答
    想要真正“看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绝非易事,它像是给大脑准备的一场艰苦的哲学马拉松,需要耐心、细致,以及反复的咀嚼。但只要掌握了几个关键的切入点,并且愿意花心思去理解,你就能逐渐拨开迷雾,窥见康德思想的精髓。首先,我们要明白康德写这本书的 根本目的。在康德之前,哲学界大致分为两派:理性主义(.............
  • 回答
    一口气读完康德的全部作品?这可不是件轻松的差事,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甚至可以说是征服一座巍峨思想高峰的冒险。光是想想,就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要真正踏上这条路,需要的可不是普通的好奇心,而是一种近乎“狂热”的理论勇气和钢铁般的决心。首先,我们得谈谈那股“理论勇气”。这不是说你得不怕困难,而是你.............
  • 回答
    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二律背反,这些命题从两种截然相反但看似都 equally 有力的角度出发,挑战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能力。这些背反触及了宇宙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物质的简单性与复杂性、自由与必然,以及存在一个必然存在者的问题。康德认为,理性在试图超越经验范畴去把握“物自体”( Di.............
  • 回答
    好的,咱们试着用大白话聊聊康德老先生的那些“大道理”,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别弄得跟机器报告似的。想象一下,康德他老人家呀,就好比一个特别爱琢磨、又特别喜欢把东西弄清楚的“思想侦探”。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大家对“什么才是真的”、“我们怎么知道事情”、“对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争论得不亦乐乎。康德就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