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林冲这样武艺的人怎么没脾气?是不是败笔?

回答
关于林冲的“没脾气”是否是败笔,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争议的话题。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一、 何谓“林冲的脾气”?

首先,我们要明确“林冲的脾气”具体指的是什么。如果说的是那种冲动易怒、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喊大叫、不顾后果的性格,那么“没脾气”恰恰是林冲的重要性格特征之一,也是他悲剧命运的重要催化剂。

然而,如果“没脾气”指的是林冲没有正当的愤怒、没有反抗的勇气、对不公逆来顺受,那么这可能就是一种误读了。林冲并非没有脾气,只是他的“脾气”表现得非常内敛、压抑,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隐忍、克制和策略性反击上,而不是直接的爆发。

二、 林冲的“脾气”表现

仔细阅读《水浒传》,我们会发现林冲的“脾气”以一种非常独特的、令人心痛的方式呈现:

1. 初期:压抑与隐忍
岳父受辱,他反抗但克制: 陆谦等人调戏他的岳父,林冲虽然愤怒,但并没有立即拔刀相向,而是选择了报警,将事情交给官府处理。这表现了他对社会规则和官场的信任,也体现了他早期的克制。
被冤入狱,他未曾大闹: 即使身陷囹圄,被高俅父子陷害,他也没有像其他一些好汉那样大吵大闹,而是默默承受。
发配路上,他受尽欺凌: 从野猪林到沧州,他屡次遭受公差(董超、薛霸)的虐待,甚至差点被杀死。但他都没有选择立即反击,而是选择了忍耐。这种忍耐甚至到了让鲁智深都感到不平的地步,鲁智深更是直接出手教训了董薛二人,以“替”林冲出气。

2. 中期:爆发与反击
风雪山神庙,压抑的爆发: 这是林冲性格转变的关键节点。当他亲眼目睹结发妻子被逼得家破人亡,当他发现高俅指使陆谦等人要置他于死地时,他终于无法再忍受。在山神庙,他手刃了陆谦、富安、张三,这是他积攒了无数委屈和压抑的瞬间爆发。他的武艺在此刻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但这个爆发是经过长期压抑后的结果,并非日常的“发脾气”。
草料场上,杀人立威: 这是他被逼上梁山的开始,也标志着他开始走上江湖的血腥道路。

3. 后期:江湖的沉淀与无奈
梁山之上,相对低调: 在梁山聚义的过程中,林冲虽然是马军教头,地位举足轻重,但他不像晁盖、宋江那样高调,也不像武松、鲁智深那样锋芒毕露。他更多的是默默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参与战斗,但在内部权力斗争和政治考量中,他显得不那么强势。
招安后的表现: 在接受招安,征讨方腊的过程中,他奋勇杀敌,立下汗马功劳。但最后却在征田虎时染病,最终在杭州六和寺了却残生。他的结局,与其说是因为“没脾气”,不如说是被压抑的性格、残酷的社会环境和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 林冲的“没脾气”是败笔吗?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需要辩证地来看待。

支持“是败笔”的观点(从塑造的角度):

人物塑造的深度和层次感: 如果林冲一开始就如他武艺般张扬,或许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也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他过于压抑和隐忍的性格,在某些读者看来,显得不够“硬汉”,缺少那种大刀阔斧的英雄气概。
推动情节发展的障碍: 林冲的隐忍和对规则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他反抗的时间,也让他错失了更好的时机。如果他早点醒悟,早点反抗,或许命运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他得知高衙内调戏他妻子时,就立刻采取行动,而不是寄希望于官府,可能就不会被设计。
与读者期望的落差: 很多读者对英雄的期望是光明磊落、敢作敢当、嫉恶如仇。林冲早期的隐忍,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这种期望,容易让人觉得他“窝囊”。

支持“不是败笔,是重要特征”的观点(从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角度):

深刻的悲剧性来源: 林冲的“没脾气”恰恰是塑造其悲剧命运的根源。他的“脾气”不是没有,而是被压抑和转化了。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对社会规则、对官场的信任,以及他良好的出身背景(八十万禁军教头),让他一开始不愿像普通泼皮一样行事,而是选择合法途径。这种“规则内的反抗”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最终导致了他一步步走向深渊。他的悲剧,是社会黑暗和个人性格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物的真实感和复杂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非天生就能勇敢地反抗不公。更多的人会选择隐忍、观望,希望事情能自行好转,或者寄希望于规则。林冲的性格,恰恰反映了许多人在面对强大压迫时的真实心态。这种复杂性使得林冲成为一个更加立体、更具人性的角色,而不是一个脸谱化的“打手”。
反衬社会黑暗: 林冲的隐忍和悲惨遭遇,反而更加凸显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正是因为像林冲这样有能力、有武艺、有原则的人都被逼到绝境,才更能激发读者对黑暗势力的愤慨。他的“没脾气”成为了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一个重要载体。
人物成长的弧光: 林冲的经历是一个从温顺守法到被迫反抗的过程。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体制内人员,一步步被逼成草莽英雄。这种转变虽然痛苦,但也展现了他性格中潜在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他在草料场上爆发,是他从被动承受到主动出击的质变。
对文学主题的深化: 林冲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个人英雄的故事,更是对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和官僚群体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他的命运,反映了在那个时代,即使是拥有一定地位和能力的人,也难以逃脱被权贵玩弄和摧毁的命运。

四、 为什么林冲会选择“没脾气”?

林冲的“没脾气”并非无缘无故,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1. 良好的出身和职业: 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体制内的精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他习惯于在规则内行事,对官场抱有幻想,不愿轻易打破现有的生活。
2. 对家庭的责任: 他深爱自己的妻子,希望为她提供安稳的生活。他顾忌岳父,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冲动给家人带来麻烦。
3. 对规则的信任: 他最初相信法律和官府能够保护自己,所以选择了报警,而不是直接动手。
4. 个人性格的克制: 即使身处困境,林冲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冷静和克制,他的性格中有着隐忍的一面。
5. 缺乏支持和声援: 在早期,他几乎是孤立无援的。即使有鲁智深出手相助,但那也是在关键时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被权力打压的局面。

结论:

林冲的“没脾气”不是简单的败笔,而是他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悲剧命运的深层根源。

从人物塑造的深度和现实意义来看,他的隐忍和压抑,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更具人性和悲剧色彩。他的悲剧是时代和社会黑暗的缩影,其“没脾气”正是这种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
从文学的艺术效果来看,正是这种“没脾气”的隐忍,才使得他后期在山神庙的爆发更加震撼人心,成为全书的经典片段之一。他的转变过程,也展示了人物的成长和命运的跌宕。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看似“没脾气”的隐忍,林冲才成为了一个如此令人同情、令人扼腕叹息的艺术形象。如果他一开始就暴躁如雷,那么他的悲剧性会大大削弱,人物的复杂性也会随之降低。他的“没脾气”,是刻画他作为那个时代被压迫者的重要手段,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看书不细,林冲也有脾气!只是他的脾气没有武松李逵鲁智深那么急躁那么大,更善于隐忍而已。毕竟前三人都是单身汉,而林冲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不错的收入,他的顾虑他的羁绊更多啊!

林冲在第一次见有人调戏他娘子时,是准备下拳痛打一顿的。只不过发现这人是他顶头上司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时,手软了而已。身为体制中人,这次“手软”也可以理解。换作现代职场官场中人,有几个敢在“调戏未遂”的情况下,把掌握你前途命运的大老板或高官的儿子痛打一顿?!

但在第二次陆谦献计让他上当后,他一怒之下把陆谦家打得粉碎,把高衙内也吓得跳窗而逃。林冲没有脾气的话,高衙内至于吓得狼狈而逃吗?事后林冲还带着刀四处寻找陆谦,吓得陆谦躲在太尉府内,有家不敢回。这叫“没有脾气”吗?!

林冲在被刺配到沧州后,他听李小二说貌似陆谦的人又到沧州来害他了,登时怒火冲天,买了一把刀,到处寻找陆谦的下落,这叫“没有脾气”吗!再从李小二和他妻子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林冲平时还是很有脾气的。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倘或叫的他来看了,正是前日说的甚么陆虞候,他肯便罢?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你只去听一听再理会。”

再从秦明的遭遇来分析一下:秦明外号“霹雳火”,脾气够暴够大了吧!他在被宋江花荣坑得妻子被杀、自己成为叛将,有国难投有家难回后,那是怒火冲天啊——书中写道:宋江在马上欠身道:“总管何不回青州?独自一骑投何处去?”秦明见问,怒气道:“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做我去打了城子,坏了百姓人家房屋,杀害良民,倒结果了我一家老小,闪得我如今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若寻见那人时,直打碎这条狼牙棒便罢!”——那时他真是恨不得跟陷害他的人同归于尽啊。

我们再看后面的描述——宋江开话道:“总管休怪,昨日因留总管在山,坚意不肯,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秦明见说了,怒气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厮并,却又自肚里寻思: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因此只得纳了这口气。他最后得知真相后,本欲翻脸火并,但一怕打不过,二在宋江义气的“软困”下,不得不服软,脾气也无从发起!“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多么痛的领悟啊!千古如斯,至今亦然。

所以说林冲不是没有脾气,只是善于隐忍而已。从隐忍到忍无可忍,彻底爆发,最后逼上梁山,这正是水浒传最精彩的地方,也正体现了“官逼民反”这个主题,怎么可能是败笔呢?

user avatar

有些人的脾气很大,横着走路,一出门整条街的人都要让开,你就算看他一眼他都要过来揍你。比如牛二

有些人脾气不好,但是从来不对弱者发飙,就是眼里掺不得沙子,见到路不平就要铲一铲。比如鲁智深

有些人脾气看上去不错。豪爽好说话,就是底线很明确,要是碰到他设定的底线,轻则翻脸,重则灭门。比如武都头

还有些人,好像一直是老好人,底线好像也很低,就是那种你一直欺负他,羞辱他,但是他只要有条活路就能咽的下气的样子。然而要是真的不给他活路了,这种人下手比谁都狠,而且是记一辈子的仇。比方林冲

这大概就是生物多样性吧【狗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