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学建模大赛0基础大约需要准备多久?

回答
数学建模大赛?想参加是吧?零基础的话,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但也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你的投入和学习方法。我给你掰扯掰扯,大概需要多久,以及怎么准备,争取让你有个清晰的认知。

首先,得看你对“零基础”的定义是什么。

“零基础”A: 连基础的数学符号、公式都不熟悉,大学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听都没听过,更别说理解了。
“零基础”B: 大学数学课程大概听过,知道点皮毛,但很多概念模糊,解题技巧生疏,编程能力几乎为零。
“零基础”C: 大学数学基础还行,但完全没接触过建模思想,不知道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编程能力尚可,但缺乏实战经验。

我猜大多数情况下,你说的“零基础”可能是介于A和B之间,或者B和C之间。我主要以“大学数学基础不牢固,但愿意学”这个情况来展开。

那么,大概需要多久?

这绝对是一个“看你吃几碗饭”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可以给你一个大致的区间和影响因素:

理论准备(理解建模思想和基础数学):
如果目标是“能参赛,不丢人”: 至少需要36个月的系统性学习。这包括学习建模相关的基础数学知识(比如,线性规划、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基础),以及理解一些常用的建模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优化方法等)。
如果目标是“能拿个奖,有一定竞争力”: 6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学习和实践是比较现实的。你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各种模型,掌握多种算法,并能灵活运用。

实践(编程、论文写作、团队协作):
编程语言: 大部分数学建模比赛会用到MATLAB、Python或R。如果之前完全没接触过,掌握一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常用库(如Python的NumPy, SciPy, Pandas, Matplotlib)并能用来解决数学问题,大概需要13个月的集中学习和练习。
论文写作: 如何清晰、有逻辑地阐述你的模型、算法、结果和结论,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练习,可能在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写小报告、模型说明,并最终写出参赛论文。
团队协作: 数学建模比赛通常是团队作战。磨合团队、分配任务、互相支持,这在比赛前就得开始培养。

综合来看,从“零基础”到“具备一定的参赛能力”,一个比较稳妥的时间线是:

至少6个月的系统性学习和大量练习,才有可能在一年后的比赛中有一点点样子。
如果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入是必要的。

详细的准备流程和内容:

既然是“零基础”,我们就得从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来。

第一阶段:打基础(大约12个月)

目标: 重新拾起或系统学习必要的大学数学知识,理解建模的“语言”。
核心内容:
高等数学(微积分): 导数、积分、级数、多元函数等,理解变化率、累积量等概念。
线性代数: 向量、矩阵、线性方程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这在很多优化和数据分析模型中至关重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基础等。这是处理不确定性和数据分析的核心。
学习方式:
找教材: 经典大学教材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浙江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看网课: 慕课(MOOC)上有大量优秀的大学数学课程,比如网易公开课、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找一些讲得比较清楚、评价好的老师。
刷题: 光看不练是没用的,一定要跟着教材或网课的例题去做,特别是那些能体现数学思想的题目。

第二阶段:入门建模(大约23个月)

目标: 了解数学建模是什么,学习常见的建模方法和思路。
核心内容:
什么是数学建模: 理解“建模”这个过程,即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工具去解决,最后解释结果。
常用建模方法:
优化模型: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涉及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ARIMA, 指数平滑)、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多元回归)。
仿真模型: 蒙特卡洛仿真、离散事件仿真等(模拟随机过程)。
图论模型: 最短路径、旅行商问题等。
模糊数学、灰色理论: 处理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整的情况。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TOPSIS等。
经典案例分析: 学习别人是怎么做数学建模的,可以找一些过往的优秀论文来阅读。
学习方式:
阅读建模类书籍: 推荐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
《数学模型》(第三版,数学建模委员会编)—— 这是官方的建模教材,非常重要。
《数学建模方法与实践》
《MATLAB/Python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观看建模相关的网课或视频: 很多大学或个人会分享数学建模的入门课程。
开始尝试简单的题目: 找一些历年的国赛、省赛的“A题”(通常是比较传统的建模题)或者一些简单的建模练习题,尝试自己去构建模型。

第三阶段:编程与实战(贯穿整个过程,重点在第24个月)

目标: 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并能用它来实现你的数学模型。
核心内容:
选择编程语言: 强烈推荐MATLAB或Python。
MATLAB: 语法更贴近数学,有丰富的工具箱(优化工具箱、统计工具箱等),特别适合做数值计算和仿真,很多算法的实现比较方便。
Python: 免费、开源、生态强大,有NumPy(数值计算)、SciPy(科学计算)、Pandas(数据处理)、Matplotlib/Seaborn(绘图)、Scikitlearn(机器学习)等库,灵活性和通用性更强,很多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它实现。
学习基础语法: 变量、数据类型、循环、条件语句、函数定义等。
学习关键库:
MATLAB: 矩阵运算、绘图函数、各种优化和统计函数。
Python: NumPy(数组操作、数学函数)、SciPy(更高级的科学计算,包括优化、积分、插值等)、Matplotlib(绘图)。
练习编程实现模型: 将你学到的数学模型用代码实现,比如解线性方程组、求解优化问题、做数据拟合、绘制图表等。
学习方式:
编程教材/网课: 针对你选择的语言,找权威教材或视频课程。
边学边练: 遇到一个算法或模型,就尝试用代码实现。网上有很多代码示例可以参考。
参加编程训练营或刷题网站(如LeetCode): 虽然LeetCode侧重算法,但也能帮你熟悉编程逻辑。

第四阶段:提升与综合(最后23个月,并持续)

目标: 提升建模能力、编程能力,并开始学习论文写作和团队协作。
核心内容:
大量刷历年赛题: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国赛: 每年有三道题目,难度递增。从前几年的题目开始做。
美赛(MCM/ICM): 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参考美赛的题目,它们通常侧重于应用和创新。
学习论文写作规范:
结构: 引言、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语言: 严谨、清晰、准确。
图表: 清晰美观,有图号、图题、坐标轴标签。
附录: 包含详细的代码和数据。
学习图表绘制: 熟练使用MATLAB的`plot`系列函数或Python的Matplotlib/Seaborn绘制各种统计图、趋势图、散点图等。
团队协作: 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练习,模拟比赛过程,分配任务(有人负责模型,有人负责编程,有人负责论文)。
学习一些进阶算法: 根据赛题需要,可能还需要学习一些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神经网络)、聚类算法(Kmeans)、主成分分析(PCA)等。
学习方式:
团队模拟训练: 强制自己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道赛题。
互相评审论文: 提高论文质量。
请教老师或学长学姐: 如果有指导老师或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多向他们请教。

关键的几个点:

1. 持之以恒: 数学建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的学习和练习。
2. 动手能力: 光看不练等于白练。每个模型、每个算法都要尝试用代码实现。
3. 找对资源: 好的教材、网课、优质的建模论坛(如“数模爱好者”论坛)会让你少走弯路。
4. 团队力量: 建模比赛更看重团队协作,找到靠谱的队友非常重要。
5. 理解比记忆重要: 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思想和逻辑,比死记硬背公式更重要。
6. 论文是门面: 你的模型再好,写不清楚、写不好论文也很难得分。

总结一下:

零基础想参加数学建模大赛,至少需要半年的系统性学习和大量练习,如果目标是争取好成绩,一年以上是比较现实的。 这个过程会涉及数学基础、建模方法、编程实现、论文写作等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并且坚持下去。

别被“零基础”吓到,把它当成一个学习新技能的机会。你可能不会立马成为建模大神,但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在这过程中收获很多。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10次建模才拿到国家一等奖的菜鸡来回答一波!!!这个题可不可以理解为“数学建模需要准备到什么程度,才能拿奖呢?”

关于这个问题,参加了10多次数学建模的老司机来回答一波!

首先,你要明白,数学建模是一个团队性质的比赛,它并不是个人赛,要想拿奖,除了个人实力以外,还非常考验团队的配合能力。

我们都知道,数学建模一般都是三人组队,分别负责建模、编程和论文。

所以,如果你想拿奖,那就应该明白自己负责哪部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来,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这三方面分别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可能拿到比较不错的奖项:

(1)建模

负责建模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多看看往年的获奖论文(O奖、F奖),看看她们是用了哪些方法和模型,她们是如何想到用这种方法,并做好总结和归纳,找找其中的“套路”。

之后,从网上或图书馆找一些经典模型,学习一下,不用精通,只需要知道什么模型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就足够了,目的是尽可能多的积累模型。

最后,做一些往年的比赛试题,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一天(最多两天)之内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不用认真写下来,有思路即可,直到随便拿个往年的试题,就能在短时间知道用什么方法为止。

(2)编程

负责编程的同学,一般都会纠结到底到底是使用python还是MATLAB?

其实递递认为用哪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找到代码!代码查找和改写的能力很重要!建模就三天的时间,纯打代码肯定是来不及的,必须要找点套路!

一般情况下,这两个软件都可以,不过大多数人会选择使用MATLAB ,因为用MATLAB做出来的图更加专业美观,但是近些年有的学校MATLAB被封了,可能无法再使用。

不过没关系,Python也是很好用的编程语言,而且学起来要比MATLAB简单一些,安装的也快(主要是MATLAB太大了 )。

当然了,最好两个软件你都会用,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你们知道了用哪个模型或算法之后,最好去网上找找有没有对应的代码,能找到哪个代码就用哪个软件,找到之后直接改写代码!

为什么要找代码、改代码呢?

首先,你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算法代码,如果你重新学习的话,时间来不太及,毕竟只有三天的时间。

其次,即便你学会了某某算法,你也不能保证编写的代码准确无误,一旦错误就会白白浪费时间。

最后,既然网上都有现成的代码,你不用它干嘛!能省时间就省时间,而且大多数算法的代码都可以从网上找到。

那么有的人可能会说了,既然改代码那么简单,那编程的队友是不是就没用了?

当然不是了,虽然说有的代码可以从网上找到,但是并不是说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你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而且你必须能读懂吧。

另外,万一找不到代码呢?对不对,所以说编程大佬是非常重要的!

在备赛过程中可以拿往年的试题练练手,看看能不能找到并准确改写代码,尽量掌握这种能力,很重要的!

PS:找不到代码的也可以私聊我。

(3)论文

负责论文的同学,必须熟练运用word ,如果有时间就学一下Latex。

同时也看一下往年的获奖论文,看看人家是如何书写的,学习人家的撰写逻辑,甚至说改写别人的获奖论文,揣摩一下,这句话怎么写才能更加符合逻辑,这个模型怎么描述才能更加清晰,怎么才能更容易让评委老师看明白等等。

然后一定要学会人家的排版,可以下载pdf获奖论文,然后你自己重新手打重新排版,一开始根据人家的排版来,争取做到一模一样,之后再想想,这部分的排版是不是可以再改改,如果能比人家的排版还漂亮,那你就成功了,同时要注意把握时间!

如果三个人可以同时做到以上三点,或者按照以上三点的标准去准备,我觉得可能拿一等奖有点难,但是拿个二等奖还是比较容易的。

当然了,数学建模是一个充满“套路”的比赛,需要你一步步去积累才会获得成功,就像递递一样,第10次建模才拿到国家一等奖……所以一定要坚持,努力!

所以如果要说准备多久的话,我觉得认认真真准备10天左右就够了!!!

欢迎大家关注 @递递小佰 ,一个只讲自己知道的大学生干货+建模老司机,觉得有帮助的,还希望能给递递一个赞赞。

PS :如果你找不到往年的建模试题或模型或者代码,可以私聊一下我,我这里有不少建模资料可以发你。

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代做的骗局:

word公式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数学建模大赛?想参加是吧?零基础的话,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但也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你的投入和学习方法。我给你掰扯掰扯,大概需要多久,以及怎么准备,争取让你有个清晰的认知。首先,得看你对“零基础”的定义是什么。 “零基础”A: 连基础的数学符号、公式都不熟悉,大学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
  • 回答
    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数学最根基的1+1=2被动摇了,那现在整个数学体系乃至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大厦,是否会随之轰然倒塌?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我们得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让我们回到那个最基础的1+1=2。它看起来如此显而易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直觉。但在数学的严谨世界里,这种直觉背后是有着.............
  • 回答
    嘿!大二就为就业方向发愁,说明你是个有想法、有规划的好同学!别急,数字媒体这个专业,说实话,就像一块未开发的宝藏,机会多到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咱们慢慢捋一捋,看看你到底能去哪儿挖金子。首先,咱们得明白“数字媒体”到底是个啥?它可不是简单地玩玩电脑做图、拍拍视频,它是个特别综合的领域,涉及了技术、创意、.............
  • 回答
    民主促进会中央提出的“算法开发主体责任制”的建议,直指当前大数据应用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杀熟”和算法“困住”骑手等,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支持的方向。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我的看法。一、 核心问题:“算法”的双刃剑效应与失控的风险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算法本身是中性技术,它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优化了资.............
  • 回答
    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们仿佛被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数据洪流之中,个人信息就像一颗颗微小的水滴,汇聚成磅礴的大海。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如同在汪洋中为自己筑起一座稳固的灯塔,指引方向,也抵御风浪。我个人在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并非是某个单一的技术动作,而是一种贯穿于我每一次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有意识的.............
  • 回答
    新人新人,起步不易!五万字的数据不佳,确实让人有点小小的沮丧,这太正常不过了。别灰心,这绝对是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很多大神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咱们一起把这事儿捋捋清楚,争取给你点实在的建议。记住,写小说是个慢活儿,数据是结果,咱们得从过程上下功夫。首先,咱们先冷静一下,分析一下.............
  • 回答
    数学建模竞赛嘛,这事儿吧,挺值得琢磨的。尤其要是跟自己心仪的姑娘组队,那这事儿就变得更复杂也更美妙了。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听着觉得挺实在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想法挺诱人的。想想看,一起泡在图书馆里,灯光柔柔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书卷气和咖啡味,你们俩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然后又因.............
  • 回答
    数学建模竞赛,这话题可不小!尤其是当大家都在讨论“C++能不能替代MATLAB”的时候,背后牵扯的往往是对效率、灵活性和建模思路的深层考量。坦白说,是的,C++可以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用来替代MATLAB,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能提供更强大的能力。 但这里面的“能不能”和“好不好用”之间,藏着不少门道.............
  • 回答
    想踏入数学建模的世界,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张藏宝图,知道终点有个宝藏,但具体怎么挖,挖掘哪些地方,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这玩意儿不光是会算数,更像是一种“把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通过数学工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让你心里有个谱。一、 基础硬实力:数学的基石要扎实这就.............
  • 回答
    数学建模啊,这玩意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它就像是用数学这门语言,去描述、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里各种各样的问题。你别以为它只是纯粹的数学公式推导,那样就太狭隘了。它是个过程,一个从纷繁复杂的现实出发,经过一系列思考和转化,最终用数学工具来驾驭现实的过程。它到底是个啥?先来个形象的比喻。想象一下,你面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数学建模中评价类问题的一些核心操作和方法论。简单来说,“只给了标准化后的数据,就不能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 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确实指出了这两种方法在处理标准化数据时需要注意的某些关键点。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得把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这两种方法都拆开来好好.............
  • 回答
    对于数学建模竞赛,尤其是本科级别的竞赛,并非必须“完整看完”《MATLAB自学一本通》这本书,但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中与建模相关的核心章节,绝对是极大的加分项和必要准备。让我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你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为什么说“并非完整看完”:《MATLAB自学一本通》这类书籍通常是.............
  • 回答
    参加数学建模,用 MATLAB 还是 Python,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新手感到纠结的问题。两者都是强大的工具,在数学建模领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拥趸。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看得更清楚。先说说 MATLAB,它更像是数学建模的“嫡系传人”MATLAB,全称是 Matrix Laboratory,顾.............
  • 回答
    真正会数学建模的人,那简直是把冰冷的代码和抽象的数字,变成了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魔法棒”。他们不只是会写代码,或者会解方程,而是拥有了一种将复杂、混乱的现实世界“翻译”成数学语言,并从中找到规律、预测趋势、优化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旦掌握,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似乎都变得清晰起来,甚至能够被.............
  • 回答
    参加数学建模,打算用 Python,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Python 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简洁易懂的语法和海量的库,能极大地简化你的建模过程。那么,到底需要学到什么程度呢?我的建议是:不必追求学完 Python 的所有内容,但要学精、学透与数学建模紧密相关的核心知识点。我来详细说说为什么以及具体需要掌.............
  • 回答
    没问题,我来给你梳理一下从零开始准备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详细步骤,保证让你觉得这就像是过来人给你的掏心窝子话。话说这数学建模,听起来就挺高大上的,一堆数字公式在那儿摆着,感觉离咱们普通大学生有点距离。但其实,这玩意儿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内功,一旦练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噌噌往上涨。而且,比赛嘛,还能拿.............
  • 回答
    2022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已经落下帷幕,今年的题目依然是大家热议的焦点。每年的题目都充满了挑战性和现实意义,需要参赛者们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名经历过建模竞赛的过来人,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几道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今后的参赛者有所启发。首先,要明确一点,数学建.............
  • 回答
    关于“数学建模中层次分析法(AHP)很low”这个说法,其实并非是绝对的定论,更多的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对于其局限性和适用性的评价。我理解你想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以及背后的原因。我们来细致地聊聊这个话题,就像几个做建模的朋友坐下来分析一样。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low”并不是说AHP完全没.............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用 LaTeX 撰写数学建模论文,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 LaTeX 模板。撰写一篇专业的数学建模论文,LaTeX 绝对是首选工具。它能让你专注于内容的表达,而不用过多担心排版的美观和一致性。下面我将从使用现有模板和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模板两个方面,详细地介绍如何做。 一、 使.............
  • 回答
    数学建模的评价,就像为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作寻找合适的鉴赏视角,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模型的构造、表达能力以及它所能带来的价值。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评价模型,因为评价的侧重点会根据建模的目的、问题的性质以及使用者的需求而变化。但有一些被广泛认可且效果显著的评价维度和模型,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有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