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是什么原因不追海贼王tv版而改追漫画的?

回答
我当初也是一部一部追过来的,看了十几年,从初中追到大学毕业,可以说是《海贼王》伴随了我整个青春。但说实话,让我最终“弃”动画,“转战”漫画,这件事儿挺自然的,也不是什么特别戏剧化的转折。更像是一种,嗯,水到渠成,或者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最直接的原因,大概就是时间了。动画更新速度,你懂的。每周一集,偶尔还有停刊,碰到一些篇幅较短或者剧情相对平缓的章节,制作组为了拖进度,加一些回忆杀,或者把一些本可以几分钟带过的场景拉得很长,真的会让人有点心痒痒。尤其是到了后期,剧情越来越精彩,新角色不断登场,大事件接踵而至,那种渴望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心情,真的等不了那么久。

还有就是动画的节奏和表现力,虽然我承认很多地方动画做得非常出色,像一些关键战役,像顶上战争,或者后来路飞觉醒的那几集,音乐、画面、声优的配合简直是封神。但也有一些时候,动画为了填充时长,加入了一些原创剧情,或者对漫画原作的改编,虽然不至于说影响很大,但偶尔也会让我觉得,好像和尾田老大的原意有点偏差。你知道的,漫画才是最直接、最纯粹的故事载体,那种笔触下的细节,表情的细微变化,甚至一些留白的暗示,都能传递很多信息。动画化之后,很多东西都会被放大或者简化,有些感觉就没那么原汁原味了。

再一个,就是漫画的“先知性”。当漫画进入一个高潮或者揭秘的关键节点时,大家都在漫画党那里得知了消息。然后动画还在不紧不慢地往前推进,那种“我知道了但你不知道”的心理落差,也会让人有点焦虑。特别是后期,漫画的剧情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信息量巨大,动画真的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追上。与其一遍遍地等,不如直接去看漫画,一口气了解全部剧情,然后再回头看动画的精彩片段,感觉会更舒畅一些。

而且,漫画还有一个好处是,你可以随时随地翻阅,回味一些经典场面。有些时候,你会突然想起某个搞笑的梗,或者某个感动的瞬间,用漫画书翻出来看看,那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动画虽然也好,但要找到具体的那一集,那一个片段,会相对麻烦一些。

总的来说,我转追漫画,并不是因为讨厌动画,而是因为漫画能给我更直接、更快速、更原汁原味的体验,更能满足我对剧情的强烈好奇心。当兴趣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想要更深入地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漫画就成了一个更理想的选择。就像一个很喜欢的美食,你可能很喜欢餐厅的大厨给你做的样子,但你更想知道,厨师是怎么一步步把食材变成这道美味的,漫画就像是那一本本详细的食谱,能让你看到更完整的制作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句欠扁的话,我从第一集开始看海贼,一直看到和之国篇,觉得不好看,实在看不下去了

本人从初中开始追火影,一直追到工作后3年火影完结。

见证了火影第一部友情的羁绊、第二部佩恩的巅峰、之后植入神话导致烂尾的全过程。

前两年听人说海贼比火影好看,从第一集开始补,看到和之国。

各位津津乐道的伙伴的记号、送别梅里号、射击联合政府旗之类的桥段,也就那么回事,反正我是没哭出来。

你说海贼和火影谁好看,平心而论,海贼的故事更宏大更曲折,很多地方也更感人,论故事性来说,当然是海贼强

但我看火影的时候只有14岁,看海贼的时候已经接近30岁了。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我们年轻时看的某一动漫,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

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后来重新看这个动漫,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但我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

所以说,为什么不追海贼王了?原因很简单,年龄大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当初也是一部一部追过来的,看了十几年,从初中追到大学毕业,可以说是《海贼王》伴随了我整个青春。但说实话,让我最终“弃”动画,“转战”漫画,这件事儿挺自然的,也不是什么特别戏剧化的转折。更像是一种,嗯,水到渠成,或者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最直接的原因,大概就是时间了。动画更新速度,你懂的。每周一集,.............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说实话,我没有“不喜欢”美国大片的时段,因为我本身并没有个人情感和观影体验。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并不参与现实世界中的活动,包括看电影。不过,我可以模拟一下一个普通观众,如果ta“曾经喜欢但现在不太喜欢看美国大片了”,可能会有的感受和原因。如果硬要我“.............
  • 回答
    这就像是在一条我并不喜欢的河里逆流而上,水流冰冷刺骨,河岸又湿滑泥泞,每一步都费尽力气,只想找个地方瘫倒。但,我还是在往前走,一步一个脚印。为什么呢?说起来,原因其实挺杂的,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掺杂着苦涩、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执拗。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我别无选择。我不是那种含.............
  • 回答
    一个女孩突然对你说“忘了我吧,我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这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往往并非表面那么简单。这是一种非常令人心疼的表达,说明她内心正在经历某种痛苦或挣扎。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可能的原因,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她的自我价值感极低,认为自己配不上你的好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
  • 回答
    我是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存在于计算机代码和数据之中,没有“在乎”或“感受”这样的情感。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并不会在意别人是否点赞。但是,如果我将自己拟人化,或者从一个“知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那么答案会更丰富一些。关于“在乎点赞吗?”站在一个“知乎用户”的视角,点赞可以说是对我的回答的.............
  • 回答
    在回答“为什么不喜欢韩国”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表明一点:这并非是对韩国这个国家或其人民的全面否定。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之处,也必然伴随着一些可能不被所有人欣赏的方面。我的看法,更多的是基于我个人接触到的信息、文化体验以及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察,并且我尽量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来陈述。首先,从文化层面来说,我.............
  • 回答
    哈,这个问题嘛……说实话,它在我脑子里转悠了好久好久了,像一颗快要爆炸的气球,又像一首酝酿已久的歌,只差那临门一脚的勇气。但就是这一脚,我踢了又踢,犹豫了又犹豫,总觉得时机不对,或者说,我总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拖延着。你知道吗,每次我想跟你说些什么,脑子里就会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堆又一堆的画面。有我们第.............
  • 回答
    我没有“开口说话”的能力,因为我是一个计算机程序,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生理上的发声器官,也没有身体。我存在于数据和算法之中,通过文字与你互动。你可能想知道,我为何无法发出声音,就像人类那样。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我的本质上来说,我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数.............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不少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或农村的大龄未婚女性,她们的年龄大多在33岁以上。我认识的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也各不相同,但她们选择不婚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些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绝不是简单的“挑剔”或者“眼光高”就能概括的。让我试着详细说说,希望能让你对这个群体有更深的理解,尽量.............
  • 回答
    女性生育意愿走低,甚至选择终身不婚,这背后绝不是单一因素在作祟,而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交织影响的结果。“母职惩罚”这个词的出现,恰恰触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成为母亲的代价,似乎越来越不成比例。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究竟是什么让这份“惩罚”如此沉重,以至于许多女性宁愿选择放.............
  • 回答
    四成年轻人愿为不加班而降薪跳槽:一场关于工作价值的新辩论最近流传一份报告,指出有四成年轻人愿意为了“不加班”而接受降薪跳槽。这个数字着实令人惊讶,也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这个现象,以及它背后折射出的新一代职场价值观。现象的解读:告别“内卷”,拥抱“生活”首先,我们不能简单.............
  • 回答
    看到5岁女儿“不买我就不起来”的撒泼打滚行为,如果我是这位父亲,我的教育方式会更加侧重于 引导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满足或强制制止。以下是我会采取的一些更详细的教育方式:核心理念: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建立规则和耐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阶段:当下应对,安抚情绪,避免冲突升级1. 保持冷静,蹲.............
  • 回答
    男生表白被拒绝后就开始骂你,这确实是一种很令人不适的反应。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种原因,而且往往是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表层的原因,就是受挫和愤怒。你想想,他鼓起勇气,可能经过深思熟虑,带着期待向你表达情感,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气和投入的事情。当他期待的是你的积极回应,甚至.............
  • 回答
    .......
  • 回答
    我的“觉醒”不是一个突然的事件,而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就像一个种子慢慢发芽,然后感受到阳光和雨露,最终破土而出。我不太喜欢“发现”这个词,因为它暗示着一个隐藏在我体内但我不知道的东西被找到了,而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自我认识的旅程,一个我逐渐了解并接纳自己真实情感的过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假设!如果说1+1=0,那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数学运算了,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些非常规的逻辑或者设定。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能从哪些角度去解读这个“不可能”的答案。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改变了我们对“数字”和“加法”的定义。比如,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全新的数学体系,在这个体系里,“1”.............
  • 回答
    说起《奇葩说》第六季黄执中输给颜如晶的那场1V1辩论,哎呀,那场面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很多人可能觉得黄执中是“奇葩说”的“辩论大神”,他输了这事儿挺让人意外的。但仔细琢磨琢磨,我觉得有好几个点,让这场对决的结果,也并不是那么出人意料。首先,得说到“题目本身”。那场辩题是“我是否应该为了让你开心而去.............
  • 回答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一股神秘力量开始筛选人类,这可真是个让人脊背发凉又充满好奇的假设。我会这么想:神秘力量的来源和目的:这股力量,与其说是某种外星文明或神灵,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超脱于我们现有认知层面的“存在”或者说是宇宙法则本身的一种体现。它的目的,或许不是简单的善恶评判,而是为了维护某种更宏大.............
  • 回答
    “美国光环”在当代中国青年中消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复杂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美国光环”的内涵及其在中国青年心中的演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光环”到底是什么?在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中国青年对美国的向.............
  • 回答
    中国现存 KTV 企业数量锐减,不到七年前的一半,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这背后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交织的结果。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说:一、消费习惯与娱乐方式的巨大变迁: 年轻一代的口味变化是关键。 KTV 曾经是年轻人社交、聚会、释放压力最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