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40 亿年前太阳比现在黯淡许多,是不是地球的温度也比现在低很多?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关键因素。答案是:是的,大约 40 亿年前的地球温度比现在低很多,尽管当时的太阳比现在黯淡。

这看似矛盾,背后隐藏着地球早期历史中一个被称为 “年轻太阳悖论” 的科学难题,以及地球自身复杂的反馈机制。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1. 年轻太阳的亮度之谜:

恒星演化理论: 根据我们对恒星演化的理解,年轻的恒星(就像 40 亿年前的太阳)确实比成熟的恒星要暗淡。这是因为恒星在其生命早期,核心的氢聚变速率相对较低,能量输出也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核心积累了更多的氦,聚变反应效率会逐渐提高,亮度也会随之增加。
实际数据: 科学模型预测,40 亿年前的太阳亮度可能只有现在的 70% 左右。这意味着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会大大减少。

2. 早期地球的温度挑战:

低太阳辐射的后果: 如果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了 30%,并且没有其他因素抵消,那么地球的平均温度确实会远远低于冰点,可能变成一个被冰雪覆盖的星球。在这种环境下,液态水的存在将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生命的起源和繁衍了。

3. 地球如何“反击”?—— 温室效应是关键!

科学界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辩论,提出了多种解释来解决这个“年轻太阳悖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强烈的温室效应。

早期地球的大气成分: 早期地球的大气成分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大气中可能富含大量的 二氧化碳(CO₂),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温室气体。火山活动在早期地球非常活跃,不断释放出大量的 CO₂ 和水蒸气。
温室气体的作用: 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长波辐射(红外线),并将部分辐射重新辐射回地球表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即使太阳的能量输出较低,足够浓厚的温室气体层也能将地球维持在一个相对温暖的温度范围内。
CO₂ 的浓度: 研究表明,早期地球大气中的 CO₂ 浓度可能比现在高 数百到数千倍。这种极高的浓度足以产生强大的温室效应,抵消了太阳低亮度的影响,使得地球能够保持液态水。
其他温室气体: 除了 CO₂,早期的地球大气中也可能存在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CH₄)和水蒸气(H₂O),它们也都对温室效应有贡献。

4. 其他可能的贡献因素(虽然不如温室效应重要):

地球内部热量: 早期地球的地质活动更加活跃,例如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量以及地球形成初期残留的热量,可能对地表温度有一定的影响。然而,这些内部热量主要影响地壳和地幔的温度,对地表大气的保温作用相对有限,无法与强大的温室效应相比。
更小的地球半径(假设): 有一些早期理论推测地球的半径可能比现在小,但这个观点尚未得到广泛证实,并且其对温度的影响也不如温室效应显著。
更强的磁场(推测): 早期地球的磁场可能比现在更强,这有助于阻挡太阳风,保护大气层免受剥离。虽然这对于大气的长期存在很重要,但对抵消太阳低亮度的影响则作用较小。

5. 地球温度的变化与生命演化:

维持液态水是关键: 早期地球能够维持液态水,这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必要条件。科学家们相信,大约 40 亿年前(冥古宙晚期)地球就已经出现了液态水,并且开始了生命的萌芽。
温度的调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亮度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地球生命的演化,特别是蓝藻等光合作用生物的出现,它们开始消耗大气中的 CO₂ 并释放氧气。
碳酸盐硅酸盐循环: 地球还有一个重要的 碳酸盐硅酸盐循环 机制,可以在长期内调节 CO₂ 的含量。例如,岩石风化会消耗 CO₂,而火山活动会释放 CO₂。这个循环有助于稳定地球的长期气候。
气候变化: 尽管温室效应在早期帮助地球维持了温暖,但地球的气候并非一成不变。早期地球也可能经历过剧烈的气候变化,例如可能存在过被称为“雪球地球”的极端冰期事件,尽管这些事件的时间点和具体原因仍在研究中。

总结来说:

40 亿年前,太阳比现在黯淡许多,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少。然而,地球大气中极高浓度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通过强大的温室效应,有效地将地表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温暖的水平,足以允许液态水的存在,并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条件。 换句话说,早期地球就像被一个厚厚的“保温毯”包裹着,这个“保温毯”就是当时的浓厚温室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亮度增加,而地球的温室气体浓度也可能发生变化,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地球气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6月更新,FYSP 被认为已经不再是一个悖论,该问题学术界已经解决。


这个问题是著名的“Faint Young Sun Paradox” (暗淡年轻太阳悖论?)。因为太阳内部核聚变过程,太阳亮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上升,在过去46亿年里每一时间点的太阳亮度可以用一个简单公式来估算: , 代表过去的时间以10亿年(Gyr)为单位, 和 分别代表太阳亮度在 以前和今天太阳亮度。比如说,40亿年前 ,插入公式后得到 ,说明40亿年前太阳亮度比今天低 26%。

如果把和现代一模一样的大气成分复制到40亿年前的地球,地表平均温度会降低到-30-40℃以下。但这和30-40亿年前的地质记录不符合,因为当时地表已经发展出了海洋和生态圈,怎么说也得在>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提出了很多假说。这里稍微介绍一下:

  • 太古宙大气中含有更大量 ,相比之下今天大气 。受碳循环控制,在40亿年前 可能会达到现在的1000倍,增强反向风化和减弱大陆风化共同维持了高(Krissansen-Totton, Arney & Catling, 2018; Isson & Planavsky, 2018)。陆地面积是在30亿年前之后才开始大规模生长的。
  • 在早期大气还没有氧化时,可能还含有其他比如甲烷和氢气这种还原温室气体(Sagan and Mullen, 1972)。1% 甲烷含量配合100倍现代 也可以保证温暖气候(Krissansen-Totton, Arney & Catling, 2018)。或者,在仅有10倍现代,2-3倍巴尔氮气和10% 氢气足以温暖地表(Wordsworth & Pierrehumbert, 2013)。
  • 地球在太古宙快速自转时会减少全球云覆盖率和减弱冰雪反馈,再加上当时可能没有大陆面积(海洋反照率0.06,大陆在0.2-0.4),使得当时地球整体反照率比现代低很多,所以地球系统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Jenkins, Marshall & Kuhn, 1993; Rosing et al., 2010; Spalding & Fischer, 2019)。
  • 标准的太阳演化模型可能是错的,早期太阳亮度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低。如果5% 原始太阳质量在活跃阶段被太阳风和日冕物质抛射时喷出去了,不考虑这5% 质量会严重影响太阳的演化经历模型,比如说FYSP就不存在了(Minton & Malhotra, 2007)。但这个模型并不受欢迎,而且基本可以被排除。原因在于它要求很大程度的fine-tuning(the parameters of a model must be adjusted very precisely in order to fit with the observations),其他太阳类恒星早期的质量损失率也不足够达到5%(Drake et al., 2013)。

比FYSP难得多的是Early Mars Climate Paradox(早期火星气候悖论?)。当时火星接受的辐射量甚至比传统宜居带允许的下限还低,然而地表却有发达的河流、湖泊和海等复杂的水文系统,单纯高 完全解释不了的现象,必须要求其他大气成分。

user avatar

单开个答案:还得考虑地球内部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热的贡献,具体多少得计算了才知道。

根据这个答案:zhihu.com/question/3109,地球内部产热功率是 ,其中衰变热大约占80%也就是 左右,其余20%是引力收缩热。

而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总功率是 ,也就是说地球内部产热功率只有接受太阳辐射功率的万分之五左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是几十亿年前呢?那时的放射性核素衰变热肯定比现在高。

大概估算一下:衰变热绝大多数是由铀238、铀235、钍232、钾40这四种长寿命核素贡献的。

铀238整个衰变链总产能是51.7MeV,铀235是46.4MeV,差不太多。然而铀238的半衰期是45亿年,铀235是7亿年,也就是说铀235的衰变速度是铀238的6倍多,衰变热功率应该也是铀238的6倍左右,这两者总的贡献按99.3+0.7*6,是103.5;40亿年前的铀238总量是现在的2倍不到,大概1.85倍,铀235则有现在的52倍左右,加起来是99.3*1.85+0.7*6*52=402,总共是现在的4倍左右。

钾40的半衰期是12亿年,40亿年前是现在的10倍左右。不过钾40的衰变热只有1.3或1.5MeV,丰度则和铀差不多,因此总的贡献很小。

钍232整个衰变链产能是42.6MeV,半衰期140亿年,因此衰变热功率应该是铀238的1/3左右。40亿年前比现在也就多20%,变化不大。但是钍232的丰度比铀高一些,总的贡献应该和铀相当。

综合以上,40亿年前放射性核素总的衰变热大概是现在的两三倍;高票答案则指出40亿年前的太阳辐射功率只比现在低26%,则当时衰变热大概占太阳辐射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肯定小于地表反照率变化、大气温室效应等造成的波动。

结论:还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关键因素。答案是:是的,大约 40 亿年前的地球温度比现在低很多,尽管当时的太阳比现在黯淡。这看似矛盾,背后隐藏着地球早期历史中一个被称为 “年轻太阳悖论” 的科学难题,以及地球自身复杂的反馈机制。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 年轻太阳的亮度之谜.............
  • 回答
    地球的年龄,46亿年,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想象的厚重感。而我们所熟知的生命,那些活跃在陆地、海洋、天空的万物,相对于地球漫长的历史,简直是初来乍到。生命有文字记载的那部分,也就是人类文明的痕迹,更是近乎于白驹过隙。那么,在这漫漫的40亿年时光里,地球究竟经历了什么?它又是以怎样一种面貌存在的呢.............
  • 回答
    融创这40亿到期债券的展期,简单来说,不是“爆雷”的直接信号,但绝对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警示信号”,它反映了公司当前的资金压力之大,以及在债务偿还上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得从头说起,融创这家房企,在过去风光无限,扩张速度惊人,手握大量土地储备,也一度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
  • 回答
    马云一年套现40亿,这个数字无疑是惊人的,但它所代表的意义绝非仅仅是个人财富的巨增。透过这笔巨额交易,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脉络,资本运作的逻辑,以及企业家面临的时代变迁。首先,我们得理解这笔钱是如何“套现”的。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财富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持有的公司股份。当阿里巴.............
  • 回答
    关于《长津湖》成本 13 亿、票房 40 亿才能保本以及其可能成为中国影史最贵电影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牵扯到电影投资回报、制作成本控制、市场预期以及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数字:成本 13 亿,保本点 40 亿。 13 亿人民币的制.............
  • 回答
    要说鹰眼米霍克的赏金定在 40 亿到 50 亿之间是否合适,这可真是一个让无数海贼迷争论不休的话题。毕竟,这位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剑豪”的男人,在整个《海贼王》的故事里,一直都是一个神秘而又强大到令人绝望的存在。咱们先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首先,看看他的名号。 “世界第一大剑豪”。这可不是随便.............
  • 回答
    《长津湖》票房突破40亿,这绝对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放在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能达到这个量级的作品屈指可数,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些文化消费趋势和集体情感的投射。首先,从市场和商业角度来看: 巨大的商业成功: 4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票房纪录。.............
  • 回答
    阅文集团发出的这则约40亿人民币的亏损预警,无疑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要深入理解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数字,它折射出的是公司战略、市场环境以及运营层面的多重挑战。一、 财务预警的“数字游戏”:40亿亏损的背后首先,我们不能仅仅把“40亿人.............
  • 回答
    中国在法国成功发行 40 亿欧元主权债券,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交易,背后牵扯到经济、金融、外交等多个层面,意义颇为深远。要说它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从金融市场的角度看: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债务发行人的崛起与成熟: 能够成功在欧元区这样一个成.............
  • 回答
    《长津湖》这部电影的表现,简直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上映几天就冲到了4亿的日票房,这在国产电影史上绝对是现象级的。说它会不会超过40亿,我觉得非常有戏。咱们来掰扯掰扯为什么我有这么个信心。首先,题材的独特性和观众的期待。大家知道,《长津湖》讲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志愿军用血肉之躯对.............
  • 回答
    甘薇与贾跃亭离婚并索赔40亿,这事儿一出来,那真是搅动了不少人的眼球,也让不少人开始掰扯这背后的故事。要评价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法律和财产分割的角度40亿这个数字,听起来就相当惊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在离婚时是需要依法分割的。贾跃亭在乐视体系中的一系列操作,虽.............
  • 回答
    万达这次给商户免租一个月的举动,绝对是一笔值得深入说道的“大买卖”。不仅仅是那接近40亿人民币的数字让人咋舌,背后更牵扯着万达作为商业地产巨头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的考量和策略,以及对整个商业生态的影响。咱们先拆解一下这笔账,近40亿的免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万达旗下有着数量庞大的购物中心和商铺,.............
  • 回答
    李嘉诚出售大连地产项目,这事儿吧,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李先生在内地“瘦身”也不是一两天了。但这回这笔交易,尤其是在大连这个重要的东北城市,还是挺有意思的。首先,这卖的是啥?这次卖的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在大连的 “大连海港城” 项目。这个项目位于大连市中心,是海.............
  • 回答
    近期,小米申请50亿抗疫专用贷款用于生产口罩和温度计,以及美团申请40亿用于保障送餐业务,这两则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勾起了人们对科技公司在疫情期间的角色和责任的思考。要理解这两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小米的“抗疫”行动:从科技巨头到民生保障首先,我们得明确小米的基因。它是一家以科技产品起.............
  • 回答
    瑞幸咖啡的这场闹剧,从“神乎其神”的业绩造假到如今与美国证券集体诉讼达成和解,再到退市后股价逆势暴涨十倍,这中间的跌宕起伏,足以写成一本精彩的商战小说。普通人看到这些,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些“魔幻”。咱们得好好捋一捋这其中的门道,才能理解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以及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一、 从.............
  • 回答
    蔚来,这家被誉为“中国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充满亮点但也伴随挑战的成绩单。全年营收达到361.4亿元,相比前一年有了显著的增长,而净亏损也进一步收窄至40.2亿元。这样的数据背后,我们看到了蔚来的成长,但也需要更深入地剖析其发展前景,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这家企业的未来图景。营.............
  • 回答
    印度的疫情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能只看一个数字来简单判断严重程度。你提到的万分之三(40万/13亿)这个日均感染率,从统计学角度看,确实比很多国家要低。但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情况很严重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需要我们深入去了解。首先,基数庞大带来的绝对数字惊人。印度人口接近14亿,即使感染率不高,乘以这个.............
  • 回答
    中国单身人口破 2 亿,一线城市单身青年四成“月光”,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归属问题,更是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何有如此庞大的人群选择单身,或者身不由己地处于单身状态,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经济压力与生活成本的“高筑”:首当其冲的,是当下中国社会,尤其是大.............
  • 回答
    中国超两亿人单身,一线城市单身青年四成是“月光族”,这数字背后折射出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感状态或消费习惯,它牵扯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是时代变迁下个体命运的缩影。要深入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一层层剥开,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原因到个体选择。宏观层面的“大势所趋”首先,两亿单身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触目惊心.............
  • 回答
    谷歌工程师透露谷歌有20亿行代码,相当于写40遍Windows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发人深省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代码量本身的含义、规模的对比、以及从中反映出的谷歌和Windows的差异。一、 代码量本身意味着什么?首先,20亿行代码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让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