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来大陆也没合适的工作,
@泊川也描述了 普通的工作香港的收入远远比大陆同样工作的收入高,当然他描述的收入有一定的误差,比如说建筑城市基建工人 就算在上海可能也只有5000-10000 RMB,在香港据我所知 差不多有2w-3w港币。有一技之长和精英早就这么做了,你看电影电视,广告金融,国内哪个行当没有香港人台湾人的身影,餐饮上大家都看到了,很多香港 台湾只能开个袖珍店的来大陆就能开连锁开大型上百座位的店。特别台湾 保守估计上百万人次在大陆,别说精英了 杂碎三教九流都来了,台南的无业青年都来混了,当然20世纪末时已经有过一次大陆淘金了。
其实香港人 最早长途司机和小商贩在大陆包二奶 在深圳广州买房置业已经很普遍了。
另外香港人移居的地点可选择性太多...英国 美国 欧洲 澳洲 ...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大家出去旅游过也应该知道...所谓唐人街 基本上是以广东福建籍贯的为主.
(跑步回來,貌似在互噴,為此我想多碼幾個字)
假設所有人都是理智的,在考慮成本效益之後,要移居的人會移居,想留底的人會留底。不同人有不同考慮,互相尊重即可。
其實有不少已經退休的長輩已經退居內地。正如題主所言,內地的樓價始終比香港便宜一點。
對於年輕人來說,工作機會始終是最大考慮。始終,對於大部份香港青年來說,他們尚不具備和內地青年競爭的條件:一方面學歷不高,另一方面經驗又不足,在這個情況下,他們根本不可能在大陸找到好工作,既然如此,不如留在香港拿最低工資。
所謂的工作能力,除了學歷和經驗外,還有其他因素,包括當地的社會文化風氣習俗等,再加上人際關係,各種不同的因素組合起來,我們才能評價一個人的考慮。
水電工,在香港被視為低學歷工種,但低學歷代表容易入行?不。香港的建築工人都要考牌的,有證書後也不一定有工開,為什麼?因為工人有工人們的文化。例如一個內地水電工在香港可能會因為他不懂得賽馬而找不到工作。代表他沒有能力?不,只是文化因素限制了他的選擇。
同理,有些人在香港如魚得水,你要他回內地?他才不願意。有些人認爲自由最可貴,不可一曰不上Facebook,你要他在內地工作?還有,移居一個地方,意味他要放棄原有的生活圈,家人、朋友,這些都是考慮!
對於有競爭力的香港人,有不少他們已經在內地打拼,可能有幾個已經在大家身邊。認識一位唸舞台表演的朋友,他目前在社可風的工作室工作,由於不時要北上和"老闆"喝酒,為了方便,他最近便在北京租了單位,大部份間都在內地生活。這個並非特殊例子,在香港越來越常見。
題主提出,"所谓的内心的优越感",我想說,其實我是一點優越感都沒有的。當然,我只能代表我個人,但有機會的話,我很願意在內地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