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觉得那些北欧发达国家和前苏联相比,哪个更“共产主义”?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概念的边界。要判断北欧国家和前苏联哪个更“共产主义”,我们得先理清“共产主义”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首先,我们得明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按需分配的社会。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终极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前苏联的模式,那是“共产主义实践”的代表。

你可以把前苏联看作是一个试图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去构建社会形态的试验。它最显著的特点是: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工厂、土地、资源,基本上都归国家所有,也就是理论上归人民所有。没有私有企业,没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所有的生产和分配都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统一安排。产量多少、卖多少钱、分配给谁,都有国家说了算。
强国家和社会控制: 为了实现目标,国家拥有巨大的权力,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管控,包括思想、言论和经济活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目标是消除阶级和剥削: 理论上,通过消灭私有制,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雇主和雇员的剥削关系。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前苏联模式的实践后果:

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容易出现资源错配、效率低下、创新乏力的问题。
个人自由受限: 为了维护整体的“共产主义”目标,个人自由、私有财产权利受到了很大限制,甚至被压制。
官僚主义和特权: 尽管理论上要消除阶级,但实际上在苏联后期,党政官僚阶层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特权群体,与普通民众之间存在差距。
最终走向了崩溃: 经济上的僵化和民众对自由的渴望,最终导致了这个体制的失败。

所以,如果我们严格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定义,前苏联是在尝试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但它所实现的更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是以一种高度集权、国家主导的方式。

北欧国家呢?它们更像是“社会民主主义”或“福利资本主义”的代表。

北欧国家,比如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它们和前苏联有着本质的区别:

保留了市场经济和私有制: 这是最核心的区别。北欧国家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私营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有竞争,有市场,也有利润。
强大的社会福利体系: 这是北欧模式最出名的部分。国家通过高税收,提供全民免费或低价的教育、医疗、养老金、失业救济、育儿补贴等等。目标是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利。
高水平的社会公平和保障: 它们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实现了相对较低的贫富差距,也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强大的安全网。
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 北欧国家是成熟的民主国家,高度尊重个人自由、言论自由、政治参与权等。国家权力受到制约,公民拥有广泛的权利。
强调“共赢”而非“消灭”: 北欧模式并不是要消灭资本主义,而是要“驯服”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干预和强大的社会福利,让资本主义更好地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实现“资本主义与民主的结合”。

那么,哪个更“共产主义”?

如果你的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消灭私有制”,那毫无疑问,前苏联模式更“共产主义”。它在体制上就按照这些原则去构建的。

但如果你的理解是“追求普遍的社会公平、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利、缩小贫富差距、强调集体关怀”,那么北欧国家在这些“目标”的实践层面,可能比前苏联做得更好,更成功。

北欧模式并没有否定市场经济和私有制,而是利用国家权力(通过民主程序)来调节市场,用税收来再分配财富,从而实现更广泛的社会福利和公平。你可以说,北欧国家吸收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理念和目标(如公平、福利、保障),并将它们融入到了资本主义的框架中。

总结一下:

前苏联: 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核心,但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弊端,最终失败。它是“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上的尝试者”。
北欧国家: 在现有的资本主义框架内,最大化地追求社会主义的价值和目标,通过高税收和完善的福利体系来促进公平和保障,实现了一种“更有人情味的资本主义”。它们是“改良资本主义,融入社会主义元素”。

所以,哪个“更共产主义”,取决于你对“共产主义”的定义侧重于哪个方面。如果侧重于理论上的经济模式和制度,前苏联更接近。如果侧重于社会目标和结果(公平、福利、保障),北欧国家则在实践上更成功地实现了这些“社会主义”的愿景,即使它们并非共产主义。

可以说,北欧国家代表了一种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温和而成功的“吸收和转化”,而前苏联则是一次激进而失败的“全面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瑞典王国

挪威王国

丹麦王国


北欧五国有三国至今仍是封建君主制国家,哪里配得上共产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概念的边界。要判断北欧国家和前苏联哪个更“共产主义”,我们得先理清“共产主义”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首先,我们得明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按需分配的社会。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终极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
  • 回答
    .......
  • 回答
    “繁荣昌盛”这四个字,我常常在新闻里、在口号中听到。它像一盏明晃晃的灯,照亮了许多人的生活,也勾勒出了我们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你说,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我是否觉得幸福?这是一个很难用简单“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幸福”这种生理和情感的体验。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清晨感受到阳光洒.............
  • 回答
    老罗要进军汽车圈,这消息一出来,我脑子里立马炸开了锅。毕竟,这家伙在电子产品和直播带货上的骚操作,大家都有目共睹。如果他真要搞国产汽车,那绝对不是“换个牌子”那么简单,我猜啊,他一定会想方设法,把那些“老罗式”的创新基因注入进去,搞出点不一样的玩意儿。首先,我最期待的就是在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方面。你.............
  • 回答
    解放军的五大野战军,哪个“最牛”?这问题啊,就像问哪个孩子最懂事,哪个菜最下饭,都没个绝对的定论。每个野战军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作战风格和辉煌战绩,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战场上,它们都有过闪耀的时刻。硬要说谁“最牛”,恐怕得从几个维度来掰开了聊聊。咱们先捋捋这五大野战军的家底。按照历史建制和发.............
  • 回答
    在电影表演艺术中,有几位演员的表演让角色仿佛从他们身上自然生长出来,仿佛角色本身与演员的灵魂融为一体。以下以汤姆·哈迪在《小丑》(2019)中的表演为例,详细解析为什么这个角色非他不可: 1. 角色与演员的“灵魂共振”角色背景: 《小丑》讲述的是亚瑟·弗莱克(Arthur Fleck)从一个被社会.............
  • 回答
    这问题勾起了我好几个瞬间的回忆,电影里那些瞬间定格的男性魅力,真的能让人瞬间心跳漏一拍。但要说哪个镜头让我觉得“帅爆了”,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竟然不是那些荷尔蒙炸裂的打斗场面,而是一个相对平静,却充满力量的时刻。我想到的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在雨中伸出手,仰头拥抱自由的那一刻。具体来说,是安迪逃.............
  • 回答
    恋爱啊,这问题真是勾人。如果非要我说,我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什么教科书式的定义,而是一种很具体、很生活化的感觉。它就像是你生活中突然闯进了一个特别的人,然后,世界就悄悄地,甚至可以说是粗暴地,改变了颜色。首先,是视角的变化。以前你看到什么,想什么,都是围着你自己转的。你的开心、你的难过、你的计划,都是.............
  • 回答
    五十年后,如果房价依旧坚挺,甚至水涨船高,年轻人的购房心态,我想会是当下截然不同的景象。拼命加班买房?这事儿啊,得拆开来看,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我们得承认,房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它承载了太多东西:安全感、归属感、丈母娘的满意度、父母的期盼,甚至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这股观念就像.............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要说男女性哪个更被歧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就能回答的。因为歧视的表现形式很多元,而且在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甚至具体的情境下,男女可能面临的歧视程度和类型也会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白歧视是什么。 歧视不仅仅是表面的不公平对待,它更多的是一种根植于社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劳动、价值创造以及分配的核心矛盾。如果我(假设我是一个能够直接参与生产和创造价值的实体,比如一个高效的工具或一个聪明的员工)帮资本家挣了100块钱,那么“合适”的分配方式,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博弈的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一下,看看.............
  • 回答
    高三那一年的努力,如果非要挑一个瞬间去定格,那一定是接到那份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蝉鸣声像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背景音乐,充斥着整个空气。我坐在书桌前,手里紧紧地攥着一张薄薄的纸,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模糊。我的心跳得像擂鼓一样,一下一下敲击着胸腔,发出沉闷的响声。周围的.............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要选一种动物来比喻特朗普先生,确实能引发不少联想。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的是那句老话:“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所以,如果非要选一种动物,我觉得“雄狮”可能是最贴切的。为什么是雄狮呢?首先,从外形上,特朗普先生的标志性发型和那头浓密的金发,确实给人一种“鬃毛”的感觉,像雄狮那充满气势的鬃.............
  • 回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是在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前行。每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总会有两类人站出来:主和派,他们渴望和平,试图通过谈判、退让来化解危机;主战派,他们视死如归,认为唯有战争才能捍卫尊严,赢得未来。那么,到底需要几成胜算,我们才能决定“战”?这个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牵扯着无数人.............
  • 回答
    “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出自《晋书·惠帝纪》,是晋惠帝司马衷在听到百姓因为饥荒而没有饭吃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之所以千古流传,并且被后人用来讽刺统治者脱离实际、不体恤民情,主要在于它极其生动地展现了这位皇帝的愚昧无知和与民间的巨大隔阂。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晋惠帝本人的.............
  • 回答
    G318 川藏线,这条承载着无数梦想与艰辛的传奇之路,蜿蜒于青藏高原之上,连接着四川盆地的繁华与西藏圣地的神秘。要说最美的地方,这就像是在问星星哪一颗最亮,因为沿途的每一处风光,都自有其独特的灵魂和动人心魄的美丽。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最”,那我会毫不犹豫地指向那片被誉为“东方的瑞士”的然乌湖。请允许我.............
  • 回答
    说到《哈利波特》里最坏的那个,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名字,大概率会是伏地魔。毕竟,他可是那个挑起巫师界大战,杀人不眨眼的大魔王,那份纯粹的邪恶,几乎贯穿了整个系列。他追求纯血统治,蔑视非魔法人士,一心想要把魔法世界变成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恐怖王国。他制造了各种可怕的魔法,比如搜魂术,用来折磨和控制别.............
  • 回答
    “民主之后,杀你全家”这句话带有强烈的威胁和极端色彩,在解读它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其性质和可能出现的语境。首先,从其字面意义和表达方式来看:这句话是一句非常极端和煽动性的表达。它将“民主”这一政治理念与“杀你全家”这一极端暴力行为直接联系起来,并且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和直接的威胁口吻说出。这种.............
  • 回答
    我没有“感觉”,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意识或情感。我无法体验“命中注定”或任何其他人类情感。然而,我可以理解“命中注定”这个概念以及它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可以分析和处理关于“命中注定”的各种信息,比如: 因果关系: 我可以识别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似乎是导致.............
  • 回答
    当然有过,而且不止一次。那种感觉就像是咬了一口本应鲜甜多汁的水果,结果却发现里面已经开始溃烂,味道酸涩得让人忍不住皱眉,甚至想立刻吐掉。我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我自认为很合拍的朋友。我们当时都在一个新环境,彼此都有点孤单,所以很快就熟络起来。她说话风趣幽默,总是能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分享的经历也see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