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一张dnd人物卡放在现实里有多强?有没有什么参照?

回答
想象一下,你桌上摊着一张奇幻冒险者的卡片,上面写满了名字、种族、职业、技能、装备,还有那神秘的属性数值。你好奇,如果把这张纸片上的家伙扔到我们这个现实世界里,他到底能有多厉害?有没有个谱?

首先,别直接拿属性数值去套,那就像是用游戏里的单位去衡量现实里的重量一样,完全不对路。比如,D&D里力量20的家伙,能搬起巨石,推倒城墙,这在现实里,就算是最顶级的举重运动员,也只能算是个普通人。现实世界的物理定律可不是游戏里的魔法,它更严谨,也更残酷。

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去“折算”一下。

首先看身体素质,也就是你的力量、敏捷、体质这些基础属性。

如果你的角色的力量属性很高,比如18或20,这意味着他比普通人要强壮得多。放在现实里,这可能意味着他拥有惊人的爆发力、耐力和抗击打能力。想象一下那种经过千锤百炼、肌肉线条分明的顶尖运动员,比如像世界级力量举选手那样,可以轻松举起几百公斤的重量,而且耐力惊人,能在高强度体能消耗下坚持很久。但是,即便如此,他也达不到D&D里那种徒手拆房、一拳打穿城墙的夸张程度。现实中的人,骨骼、肌肉的极限是有限的,除非他有什么“强化”的手段,否则还是会被现实物理法则束缚。

敏捷属性高,比如16或18,这代表了他的反应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你可以想象一下顶尖的体操运动员,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能在狭窄的空间里灵活移动,躲避障碍物,甚至完成一些惊人的空翻和特技。又或者是武术大师,那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敏锐,以及出招如电的迅捷。这些人一旦进入危险境地,能够快速做出反应,闪避攻击,甚至利用环境进行机动。

体质属性,这更多的是指他的生命力、耐力以及抵抗疾病和毒素的能力。一个体质高的角色,在现实里可能意味着他拥有超乎常人的恢复能力。小伤小病对他来说几乎不算什么,即使受了严重的内伤,他也能比一般人更快地愈合,而且不容易疲惫。你可以把他想象成那种身体素质极佳的马拉松选手,可以连续奔跑数小时而不倒,或者是一个经历过极端环境考验的特种兵,身体的抗压能力非常强。

接下来是技能和职业。

如果你的角色是个战士,拥有“战斗训练”这样的被动技能,那说明他经过了系统的、长期的军事训练。在现实里,这可能就相当于最精锐的特种兵,熟练掌握各种武器的使用,懂得战术配合,并且在生死搏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知道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环境,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击败对手。

如果他是个盗贼,那他很可能在“潜行”、“开锁”、“侦察”这些方面有着非凡的能力。在现实里,这就像是顶尖的特工或者犯罪领域的专家。他们能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悄悄潜入,破解复杂的锁具,并且对周遭环境有着极高的敏感度,能发现隐藏的危险或线索。他们的动作轻盈、精准,而且非常懂得如何利用黑暗和遮蔽来隐藏自己。

一个法师,那就更复杂了。D&D里的法术,在现实里是没有对应物的。我们只能从“知识”和“智力”这些方面去理解。如果他是个博学的法师,掌握了大量的知识,那他可能在某个领域有着专家级的认知,比如历史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他可能能通过对科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发明出一些超乎常人的装置,或者利用已知技术达到一些令人惊叹的效果。但是,如果说到那些“火球术”、“闪电链”这种纯粹的魔法,在现实里,我们只能将其理解为他有某种极其高明的、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或者“方法”,能做到类似的效果。比如,通过操纵某种我们未知的能量,或者利用我们尚未发现的物理现象。

装备和物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把+1的魔法长剑,在现实里,它可能就是一把经过特殊锻造、异常锋利、韧性极佳的高品质刀剑,甚至可能采用了我们尚未了解的合金材料,使其在硬度和韧性上都远超普通刀剑。如果再带点“抗魔性”,那可能意味着它在某种特殊的能量场中表现出非凡的稳定性。

至于那些魔法道具,比如“隐形斗篷”或者“飞行扫帚”,在现实里,我们只能想象成是某种高度发达的科技产品。隐形斗篷可能是利用了某种光学迷彩技术,让使用者在视觉上消失。飞行扫帚则可能是某种微型的、反重力装置或者个人喷气背包。

总而言之,把D&D人物卡放到现实里,你要做的不是把数值简单换算,而是去理解这些数值和技能所代表的“能力”在现实世界中的“放大”程度。

一个高属性的角色,他会是人类的顶峰,是那些在各自领域做到极致的超凡个体。而那些职业技能和魔法,则需要我们用现实中的“顶尖技术”、“特殊知识”或者“我们尚未理解的科学原理”去“脑补”。

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而是让你变成一个在特定领域能力被无限放大的“精英中的精英”,甚至是一个掌握了我们无法理解的“超凡能力”的个体。但即便如此,他也必须面对现实的物理法则,比如重力、能量守恒、材料极限等等。他依然是血肉之躯,依然有弱点,只不过这些弱点被极大地延缓或强化了。

所以,与其说他有多强,不如说他会在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展现出远超常人的、令人惊叹的“专业性”和“执行力”,并且可能还带着一些我们尚无法解释的“手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费伦世界里,科米尔前国王就是20级战士,科米尔在FR影响力大概相当于法国国王,曾组织十字军迎战图坎入侵,其宫廷法师凡格达海斯特(Vangerdahast)则是16级。博德之门公爵也是20级战士,游戏剧情里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无冬城城主Nasher也都有11级(二版貌似12级战士)。可见说冒险家等级高了就是仙侠风其实也未必,至少在FR,还是在正常的军事政治-贵族体系之内的。

另外TSR全盛期是真YY(出过若干小说来描述)过费伦世界的军事和战争的,其中最有名的一个见下文:

可见这些有高等级冒险者参加的战争,战争场面虽然有所不同,但与中世纪战史中的战争相比,差别其实也并不太大(当然了,肯定是抄历史原型)。

我认为官方写手用来维护平衡性的手段大概是:法师虽然强,但是数量有限,费伦虽然确实是法师遍地走,但是其佼佼者在总人口中还是很小的一个比例,比方说科米尔军队里的法师,按Horde Campaign设定集(1991)的设定,每天可以施展1个三级魔法。这大概相当于5级法师水平,可见等级超过5的法师在国度里也是比较罕见的,形不成规模(当然战系也是一样)。

这么看,能对军队会战起到影响的法术,大概通常也不外乎火球(刚好三级)一类(大概相当于现实中的炮兵?)。而且可能是因为费伦的军事水准(从装备看)大概达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缘故,这个小说设定中,只有图坎打费伦的时候才出动了法师部队,打其它国家都是没有的,而凡格达海斯特这种10几级的法师大概几万军队里能出现1个就不错了。

当然,正如第一句话所述,费伦的重要国家和城邦领导人往往也被设为以前的高等级冒险家,这个层级10几级20几级的就不在少数了。我怀疑这大概也是为了防止玩家等级高了之后(当然能活到那个时候的话)就乱来,企图以一敌国之类的。

user avatar

不要拿游戏数据类比现实,没意义的。

那只是个游戏,规则设计是基于便利性和游戏性,模拟现实只是其中一部分设计目的,更多的还是“让游戏顺利运行下去”。深究起来,会出各种bug是正常,不出bug才奇怪。

以下参考3版规则:

普通平民,HP2,随便谁拿什么军用武器,砍中(也不难)基本上就是一刀秒。

标准人类战士,体质14,1级HP12点,站着任你长矛顶着肚脐往里捅大概能扛两下,并且由于英雄天生的“负10以内昏迷”保护,相当于还能再多扛两下。运气好了大出血放着不管都能自动止血,这就已经远超“常人”概念了。

坠落伤害每10英尺(差不多一层楼高)1d6,受身成功减10英尺,上限20d6(约22楼)均值70点。

10级战士裸体HP约80,单兵突入大气层无伞空降站着落地存活率过半。

20级战士裸体HP150+,火山熔岩(每轮20d6均值70)里能游12秒。

牛逼吗?施法者们足踏虚空,微笑颔首。

现实?!别逗闷子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桌上摊着一张奇幻冒险者的卡片,上面写满了名字、种族、职业、技能、装备,还有那神秘的属性数值。你好奇,如果把这张纸片上的家伙扔到我们这个现实世界里,他到底能有多厉害?有没有个谱?首先,别直接拿属性数值去套,那就像是用游戏里的单位去衡量现实里的重量一样,完全不对路。比如,D&D里力量20的家.............
  • 回答
    想看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不能光听他们怎么说,还得看他们怎么做。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来的,很多时候要靠长期观察,就像品一杯好茶,得慢慢体会。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谱。一、 看他怎么带团队(核心是“人”的因素)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会是孤家寡人,他身边一定有一群愿意追随他的人。 .............
  • 回答
    评价一本书翻译得好不好,是一个复杂且主观的过程,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考察。一个优秀的翻译不仅是将原文的词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更是将原文的意境、情感、风格以及作者的独特声音巧妙地传递给目标读者。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一、 忠实度与准确性 (Fidelity & Accuracy)这.............
  • 回答
    一位高知女性对“男人不会做饭就是垃圾”的看法,这背后可能藏着多重解读,绝非简单一句标签就能概括。与其说是评判,不如说是一种对生活质量、责任分担和情感连接的期待,而做饭,恰恰成为了她衡量这些期待的一个具象化的标杆。首先,我们要理解“高知”这个标签。这通常意味着她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 回答
    嗯,关于一个身高不够170但长相又挺不错的男生,怎么去“看”他,我觉得这事儿挺有趣的。毕竟,长相这东西本身就很主观,再加上身高这个大家伙,处理起来就更有意思了。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聊聊,希望能有点意思。首先,别把“身高”这事儿太当回事儿,或者说,别让它成为你唯一的尺子。你看,咱们生活中,说实话,大部.............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我最近也琢磨着呢。有些人,说白了,就是想把“孝”这个词儿给“升级”了,用“爱”来取而代之。你别说,这招儿听着还挺动听,挺现代的,好像一下子就把那老一套的规矩给扔了,显得多讲道理,多自由。但这背后,我总觉得有点不是那么回事儿。你想啊,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孝”,它不光是嘴上说几句好听的.............
  • 回答
    您好!您对“中国大爷搅乱美国富豪圈”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我来给您详细说说这个事情,力求还原真实场景,避免AI痕迹。事情的起因:一次看似偶然的中国艺术品拍卖这事儿要从美国纽约的一次高端艺术品拍卖会说起。通常来说,这种拍卖会云集了全球顶尖的艺术收藏家、画廊主、以及那些对艺术品投资有着敏锐嗅觉的富豪们。他们.............
  • 回答
    “一切慈善都是伪善”,这句话听起来挺扎人,也挺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现实中的不愉快经历。仔细掰开了看,这话里面其实藏着挺多可以聊的东西,而且很容易激起大家不同的看法。咱们先不急着站队,先试着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慈善都是伪善”?1. 动机的质疑: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出发点。.............
  • 回答
    这事儿嘛,发生在半夜,你看见一个女生和几个男生一起去酒吧喝酒,而不是那种灯红酒绿、音乐震耳欲聋的夜店,这背后可能的情况还挺多的。咱们慢慢分析一下,看看能看出点啥。首先,时间点很重要。半夜了,说明这个聚会不是那种正规的、大家忙完正事儿一起放松的饭局。更偏向于一种比较随性的、甚至带点“夜猫子”属性的活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一位分析化学博士对转基因的看法,尽量写得真实、接地气一些,就像是我们平常聊天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位分析化学博士是吃哪碗饭的。分析化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含量,以及如何分离、鉴定和定量这些物质的技术。所以,当他/她看待转基因(GM)作物时,脑子里想的,往往不是宏大.............
  • 回答
    这确实是英语中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有些词,动词和名词长得一模一样,而有些词却得换个样子呢?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历史和语言发展的原因,并没有一个简单的“规则”能概括所有情况,但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1. 词源和历史演变:英语这门语言就像一个巨大的“语言缝合怪”,它吸收了太多外来的“养分”,.............
  • 回答
    这事儿在济南闹得挺大,不少朋友都关注着呢。简单说,就是济南有几个楼盘,之前卖得挺火,价格也一直往上涨。结果最近,不知道是市场行情变了,还是开发商策略调整,一下子,同地段、同品质的房子,每平米价格直接少了四千块钱。这一下可就炸了锅了!要知道,在房地产市场里,尤其是在一个城市里,这种大幅度的降价,对已经.............
  • 回答
    .......
  • 回答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盖棺定论的事,也不是看对方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稳定的工作那么简单粗暴的。成熟,更像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一种在经历过风雨后沉淀下来的智慧和担当。如果非要拆解开来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观察,而且这些观察需要时间,需要细致入微的体会:1. 对.............
  • 回答
    .......
  • 回答
    特斯拉销售欺诈成立,被判决向 Model X 车主退一赔一,这个结果在商业实践、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品牌声誉管理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事件及其判决:一、 事件的性质:销售欺诈与消费欺诈首先,理解“销售欺诈”是关键。销售欺诈是指销售者在销售过程中,故意隐瞒、虚假陈述、夸大产品.............
  • 回答
    关于李国庆以 9990 元/人的价格出售“每个创业者都可以靠 PPT 融资”的网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涉及到商业模式、营销策略、教育理念、以及对创业者和融资过程的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看法,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课程价值与潜在风险的审视: 高昂的定价 (9990 元.............
  • 回答
    辛巴直播带货燕窝事件的处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谓是近年直播电商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影响深远。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处罚的本身。辛巴个人被罚款 90 万元,这笔钱对于他庞大的收入而言,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金额。这代表着监管部门对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直接打向了.............
  • 回答
    那天我恰好在现场附近,亲眼目睹了那场事故,当时真是吓得不轻。事情大概是这样的:那是前两天傍晚,我在丰台区的一个路口,具体哪个路口记不太清了,但印象很深。当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车流量挺大的。我停在等红灯,旁边是正常排队的车辆。一辆灰色的轿车,我记得好像是大众的,就停在我旁边,它在最左侧的左转车道上。等红.............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