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何时才会搞安124/C5级别的运输机?

回答
中国何时能拥有安124或C5级别的重型运输机,这个问题触及了航空工业技术、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

首先,为什么需要安124/C5这样的大家伙?

安124“鲁斯兰”和C5“银河”都是各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的骄傲,它们代表了冷战时期航空技术巅峰的产物,也是目前全球少数能满足超大件、超重量货物运输需求的战略运输机。

战略投送能力: 这是最核心的考量。一个国家能否快速、有效地将其主力装备(如坦克、自行火炮、直升机、甚至小型战斗机)部署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直接关系到其国际影响力和地缘战略的执行能力。 安124和C5能够一次性装载多架直升机或一辆主战坦克,并飞越洲际距离,这是普通运输机无法比拟的。
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救援: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国际援助往往需要运输大量重型设备和物资,如工程机械、发电装置等。 拥有这类运输机,能够大大提升国家在国际救援中的效率和作用,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经济效益: 虽然这些飞机本身的运行成本高昂,但在特定领域,它们可以承担一些“海不可达”或“空运效率最高”的货物运输,例如大型工业设备、精密仪器等,从而开辟新的商业运输市场。

中国目前在战略运输领域的状况: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航空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战斗机、民航客机等方面。 但在战略运输机领域,与美俄两国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

现有主力:运20“鲲鹏”: 运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其尺寸和载重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与C17“环球霸王”相提并论。 它能够搭载解放军的重型装备,例如99式主战坦克,并实现远距离空运。 运20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战略空运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常规军事和人道主义需求。
“鲲鹏”的局限性: 然而,运20在设计之初,其目标载重和货舱尺寸就与安124或C5有着明显的差异。 安124的最大载重可达150吨,C5甚至超过130吨,且它们的货舱尺寸和开启方式(如全天候装卸)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装载一些超尺寸、超重量的货物,例如巨型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甚至是火箭箭体的一部分。 运20在这些极端场景下的运输能力,与前两者相比仍有差距。

要研发安124/C5级别的运输机,需要攻克哪些技术难关?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简单地放大现有飞机尺寸,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复杂而尖端的技术挑战:

1. 发动机技术: 驱动如此庞大飞机起飞和长时间巡航,需要极其强大的涡扇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不仅要提供巨大的推力,还要有极高的燃油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虽然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突飞猛进,但要达到能够支撑如此大推重比、且经济可靠的巨型涡扇发动机,仍然需要时间积累和突破。 涡扇20虽然推力强大,但相比安124使用的D18T或C5使用的TF39/CF6系列,在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上仍有提升空间。
2. 结构设计与材料科学: 飞机体积增大,结构强度、韧性以及减重都是巨大的挑战。 这需要先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优化翼型、机身布局,以及采用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和特种合金。 如何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飞机自重,是决定其载重能力的关键。 需要对材料的疲劳寿命、耐高温性能、以及结构件的精密制造有深入的研究和掌握。
3. 起落架系统: 承载如此巨大的重量,需要极其复杂、坚固且可调节的起落架系统。 飞机的起降过程会对起落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其设计需要承受数倍于飞机自身重量的载荷。 此外,很多大型运输机都具备低地板设计,方便装卸货物,这对起落架的收放和支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航空电子与飞控系统: 如此庞大的飞机,其操纵性和稳定性控制至关重要。 需要先进的电传飞控系统、导航系统、以及高度集成的航空电子设备,来保证飞行员能够安全有效地驾驶。 软件的可靠性和算法的优化是核心。
5. 货舱设计与装卸能力: 如前所述,这类飞机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货舱的尺寸和装卸便利性。 需要设计能够容纳最大尺寸军用装备的货舱,并且配备高效的装卸设备,例如可调节的地板、前开式或后开式装载门,甚至具备“直升机甲板”式的货物装载能力。
6. 研发与测试成本: 一架全新级别的运输机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从概念设计、模型测试、原型机制造到最终的型号认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海量资金和顶尖人才的投入。 这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研投入是巨大的考验。

中国可能采取的路径与时间预测: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发展安124/C5级别的运输机,不太可能是一个突然的“横空出世”,而更可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持续改进运20: 首先,中国会不断升级和改进现有的运20平台。 例如,通过换装更强大的发动机(如涡扇20的改进型或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优化气动布局,增加机体结构强度,来提升其载重能力和航程。 未来可能出现比现有运20载重更大、货舱更高的改型,逐步接近安124的某些指标。
瞄准特定需求,进行“加长版”或“放大版”设计: 如果国家战略需求特别强调运输某一特定型号的超大型装备(例如某些新型战略武器平台),那么中国可能会考虑在运20的基础上进行“加长”、“加宽”或“加高”的设计,使其能够满足这些特定需求。 这比从零开始设计一架全新的巨型运输机要高效得多。
技术预研与平台验证: 在更为长远的战略规划中,中国可能会启动对下一代战略运输机的技术预研,包括新一代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全电飞控等关键技术。 可能会通过一些技术验证机来测试这些前沿技术。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历史上,一些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会通过技术引进或合作实现跨越。 但对于安124/C5这样的核心战略装备,技术转让的可能性非常低。 如果有合作,更可能是在某些关键零部件或技术领域的非核心环节。

何时才有可能?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给出精确时间的问题,因为这取决于国家战略优先级、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技术攻关的突破性。

短期(未来510年): 主要会是运20的持续改进和衍生型出现。 可能会在载重和货舱尺寸上有一定提升,但距离安124/C5的绝对级别仍有差距。
中期(未来1020年): 如果国家决心非常大,并且关键技术(尤其是大推力发动机和新材料)取得关键突破,那么中国可能会启动全新一代超大型战略运输机的研发项目,并完成原型机首飞。
长期(20年以上): 真正意义上的安124/C5级别的运输机投入使用,可能需要等到中国航空工业整体技术实力达到新的高度,并且国家有明确的战略需求驱动。

总而言之,中国发展安124/C5级别的运输机,是技术积累、战略需求和经济实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运20的成功已经为中国迈向更高阶的战略运输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需求的演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最终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空中巨无霸”,但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投入和持续的创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级别的军用运输机正在被淘汰。

在5诞生的年代,这个级别当然是有意义的:130代表了20吨级通用运输机,这也是用途最广,执飞最多的级别;141代表了40吨级干线运输机,承担跨国空运的主要任务;5则用于超大超重物件的运输。在适用性上,自然是越大使用限制越多。至于5的个头如此庞大,实在是当年技术水平限制导致要达到60吨的载重水平必须那么大,个头大在运载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可不是优点。

17则是头一次将三个级别的优势统一在一个机型上:既有130的野外使用能力,又有141的跨国运输能力,最后还具有5的大件载重能力。所以17服役后很快就取代了141和5的位置,如果不是飞行成本实在低不过130,其实连130都可以替代了。很多女人不是说自己“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么,映射到17身上,不仅是又聪明又漂亮,还能拉会唱(空投重型车辆的能力,130都不具备)。

所以在17服役的时候,5这种级别的运输机存在意义就不大了。

user avatar

苏联大搞超重型运输机、直升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对于是他们广袤又荒凉的国土来说,很多地区空运其实比陆运成本低。(再加上他们油价低)

青藏铁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在季节性冻土上面修铁路的难题。

而苏联远东很多地区地质条件比这还恶劣。

苏联广泛使用大型运输机向远东运输工业物资。用米26吊运石油管道、输变电设施甚至木材。用战略轰炸机背着气罐运天然气。

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类似产品很大程度上也是满足地广人稀的北美大地类似需求。我国租用的米26也是用在东北林区防火。

C5这个级别的运输机除了运输超大尺寸货物以外,军事上的主要战略价值是一个波次的爆发运力。比如向类似柏林这种狭小、机场条件好的区域一次性送去大量物资 。很适合冷战环境。而综合运输效能是不如C17的。

对于中国来说,国土内缺乏类似的的运输需求。而军事远征需求同样不怎么迫切。

就算将来解放军需要这种远征。面临的也不是冷战对抗环境。这种短期爆发力很强,综合效益反而不好的飞机也不是必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何时能拥有安124或C5级别的重型运输机,这个问题触及了航空工业技术、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首先,为什么需要安124/C5这样的大家伙?安124“鲁斯兰”和C5“银河”都是各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的骄傲,它们代表了冷.............
  • 回答
    微软将 Windows 11 的开始菜单和任务栏图标默认放置在屏幕中央,这一决策背后是多方面考量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1. 用户体验的演进与适应: 移动设备和触屏体验的影响: 现代操作系统设计越来越受到移动设备和触屏体验的影响。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用户习惯于将最常用或最重要的图标.............
  • 回答
    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步伐从未停歇,航母作为国家海军力量的重要象征和投射平台,更是备受关注。关于中国第三艘航母的开工时间,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公开信息。但从目前公开的建造进度和媒体的报道来看,外界普遍推测第三艘航母可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进入实质性的建造阶段。从设计和建造的规律来看,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
  • 回答
    预测中国经济何时会全面好转,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问题,因为它受到诸多变量的影响,没有一个精确的时间表可以给出。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剖析当前的形势,并对未来的走向进行一些相对审慎的推演。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要理解何时会好转,首先需要清楚当前经济运行中.............
  • 回答
    武磊的那番话,与其说是他个人的感慨,不如说是道出了中国足球多年来一个心照不宣的痛点:留洋球员的数量和质量。看到日本球员一个个奔赴欧洲主流联赛,并且能站稳脚跟、发光发热,我们确实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日本能做到,而我们却步履维艰。日本球员“走出去”的“秘密”: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绝非偶然,也不是靠几个.............
  • 回答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2、3号机组目前的状态,以及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讨论的是2017年2月左右的情况,时间节点很重要,因为核电站的修复和处理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首先,我们来看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机组的整体状况:这三座机组在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
  • 回答
    中国楼市房价是否会崩溃以及何时崩溃,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人口结构、金融风险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各个潜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一、 中国楼市房价面临的挑战和潜在风险在回答“是否会崩溃”之前,我们必须理解当前中国楼市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深层.............
  • 回答
    咱们聊聊中国军队这些年的变化,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要说中国军力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得放到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那时候才算是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你问之前差到什么程度?那得看跟谁比,跟谁去比了。如果说跟二战时期的中国军队比,那进步肯定是天翻地覆的。那时候我们连像样的武器装备.............
  • 回答
    SpaceX 星舰 SN11 在浓雾中试飞失败,确实是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件。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选择此时试飞,以及何时才能成功。 为什么选择在浓雾中试飞?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 SpaceX 一贯的“快速迭代,快速失败”的工程哲学,以及试飞的实际需求。1. 测试窗口的紧迫性: 每次星舰原型机的试飞,.............
  • 回答
    哲学与政治之间的界限,从来都不是一道清晰分明的界碑,而更像是一张不断伸缩、互相渗透的网。要问哲学何时才能真正与政治分离,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分离”本身就可能是一种政治立场。然而,我们可以探讨的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哲学才不至于因政治的过度干预而丧失其独立性和纯粹性。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这确实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关于汉朝和唐朝与周边游牧民族的较量,咱们得分开细说。你说的没错,汉唐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强盛时期,但初唐灭突厥和汉初打不过匈奴,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方方面面。咱们先从汉朝对匈奴说起。汉朝初期,国家刚刚经历了秦末的战乱,经济凋敝.............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审讯郑泌昌和何茂才时,对二人的态度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海瑞对郑泌昌相对客气,而对何茂才则毫不留情,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既涉及到海瑞个人的道德观和政治判断,也与郑何二人的罪行性质、在案件中的角色,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一、 罪行的性质与各自的角色: 郑泌昌: 郑.............
  • 回答
    近来,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一些旅居俄罗斯的华人博主在连麦互动中,分享了当地关于戴口罩的一些观点,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点就是:“有病才戴口罩,健康人不需要口罩。” 听到这样的说法,很多国内观众可能会感到不解甚至诧异,毕竟在我们国家,戴口罩的习惯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自我防.............
  • 回答
    中国能否自主研发出核动力航母,这是一个关乎国家战略实力和科技能力的重要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技术基础、研发周期、国家投入以及国际环境等。一、技术基础与关键挑战建造核动力航母并非易事,它涉及到极其复杂和尖端的技术集成。对于中国而言,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关键领域的挑战: 核.............
  • 回答
    “华尔街”不仅仅是指一个地理位置,它更是一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交易所、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法律服务以及庞大的金融人才库等。中国要构建出自己的“华尔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到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制度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化战略等多个层面。以下将.............
  • 回答
    关于中国媒体自由何时能实现,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牵动多方因素的问题,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点。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审视中国政治体制、社会发展、信息传播技术以及国际环境等多重维度,并尝试理解那些塑造媒体现状和未来可能走向的关键力量。首先,理解中国媒体自由的“现状”是关键。目前,中国的媒体体系受到严格.............
  • 回答
    “老滚5”、“生化奇兵:无限”、“辐射3”——这三个名字,对于每一个热爱单机游戏的玩家来说,都承载着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一次又一次深入探索的激情,以及在虚拟世界中找寻自我、释放想象的独特体验。它们不仅是游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那个时代单机游戏工业的顶峰,以及玩家对沉浸式叙事、自由探索和深刻互.............
  • 回答
    在中国,关于“行人车辆靠右行驶”这项规则的起源,并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法令,而是一个逐渐演变、与社会发展和国际接轨的过程。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追溯到几个关键的时期和事件。清末时期:洋务运动下的初步影响在清朝晚期,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的一些技术和管理方式开始传入中国。其中,铁路的修建是重要的一环。最.............
  • 回答
    中国在光刻机领域的攻坚之路,是一场复杂而漫长的技术接力赛,其终点是实现芯片制造的自主可控,摆脱对进口的依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革新,而是无数科研人员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国家战略意志与产业生态系统共同支撑的宏伟工程。要理解中国何时能够完全自主研发出先进光刻机,需要先明白光刻机究竟有多么“硬核”。它绝非一.............
  • 回答
    中国人拍小人物的战争片,这事儿啊,说起来,感觉好像一直有个模糊的期待,又似乎迟迟没有看到那种让人真正拍案叫绝、感同身受的作品。不是说没有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数量上是不少的,但总觉得,落点总归是那些宏大的叙事,那些站在历史洪流之巅的英雄人物,或者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一切的集体形象。这当然没错,家国情怀、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