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量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台湾著名教授朱云汉在一个讲大陆经济发展的公开课上,开篇第一句就强调,“大陆非常大,大陆非常非常大,大陆非常非常非常大”。
同样是解决吃饭问题,500万人(新加坡),5000万人(韩国)和十几亿人的难度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上。新加坡成立了一个职工总会,靠着多样化进口,一年就解决了整个国家的温饱。韩国靠着美国输血,朴正熙铁腕推进新村政策,花了五年就基本解决了温饱。我国呢?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花了20年基本上解决温饱,30年初步小康,直到去年才宣布完成全面小康的目标。
量变引起质变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单身生活很轻松,认认真真工作,很容易就过上小资生活。三口之家就算两人赚钱都活得相对辛苦。如果加上养四个老人呢?如果你还有五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呢?所以不要总是盯着四小龙的成绩,我们的发展当然有很多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一定不要忘记我们庞大的体量。
如果中国能达到韩国的人均GDP,那中国今天的总GDP大约是43~45万亿美元左右。
什么概念呢?
2020年全球GDP是84万亿美元,中国一个国家独占半壁江山。
这大约相当于二战结束那一年,美国GDP占全世界的比例,可以说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而按照国别来看,45万亿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多,或者相当于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英国+韩国+印度+加拿大的总和。
不谈经济,单单说军事力量方面,这意味着中国将可以用与上述国家同比例的国防经费,维持一支约相当于当今世界军力排行榜前20(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的总和的武装力量。
这又是啥概念呢?在海军领域,今天在全世界各大洲都建有海军基地和海外司令部的美国海军,差不多就是这个级别的力量。
在美苏争霸的顶峰,苏攻美守的80年代,苏联把能投的钱都扔到军工领域,对美国也没有如此大的优势过。但在当时的美国眼里,苏联已经是梦魇般的恐惧。
只要上面说的美国、欧盟这些人都不瞎,肯定会早早在这之前打埋伏。
这也注定了中国的发展会比韩国遇到更多的障碍。
对于如今的中国来说,以前那种靠基建和简单劳动力发展的路子已经很难持续,接下来只能靠技术和产业升级。韩国这个不算大的国家,靠着三星、现代、LG等十几家大型企业,就在世界经济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而中国想要GDP增长,要依靠的就得是成百上千家三星、现代、LG这种级别的大型科技企业。
那个时候,出一份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搞不好上面400多家都是中国企业。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说有些人特别在乎的是个人生活的舒适度,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赶紧run到发达国家,毕竟就算是目标极为长远的两个100年,对建国100周年时的设想也只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没敢往“发达国家”这个目标上想太多。
下图是张钰哲先生——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芝加哥大学博士,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中华星的发现者,国内其他几个天文台的规划者——1964年写的材料。
1964年的韩国,没有这样的人才,也没有各方面深远发展的计划。
960万平方公里,那是超越韩国人脑容量的概念。
同样,超大货车启动的时候,比边上的自行车慢很多。但自行车一天骑行300公里已经极限。大货车3000公里运输甚为常见。
你若爱你的国,且先熟悉、了解她。
韩国(开始发展):“
兔子(开始发展):
韩国(开始发展):
兔子(开始发展):
兔子(现在):
韩国(现在)
有些人就非得犟,非说人多是优势,最简单的问题,那请问人多是优势为什么搞计划生育,敞开生不就得了。
当然了我明白,有些人只是想说,你看中国这么多人口竟然不能吊打美国,真是太垃圾了。
我无数次说过这种问题。
中国要比较也是与底子和人口等极为相似的印度,而不是韩国这样的国家。
卡塔尔挖出个油田人均GDP就能把韩国爆成渣,那为什么不拿卡塔尔和韩国比一比?
同理,韩国可以通过美国的扶持,建立几个核心产业就够国内几千万人吃喝用度。
那谁来扶持中国,谁扶的起十几亿人?谁敢扶十几亿人?
我们的人口数量从建国到现在一直是韩国的25—30倍之间。
我想问下在座的各位,一个孩子的家庭容易实现财富自由,还是30个孩子的家庭容易发家致富?
我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我身边朋友经济基础与我相似的朋友,但凡有两个及以上孩子的,过的都不像我这么轻松。
要知道在没完成扫盲,没完成基础教育之前,人口是负担,而不是红利,具体数据我就不去查了,韩国建国初期文盲大概一半左右,中国的这个数字是90%左右。
这又会引申出一个问题,韩国是在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下发展。
那中国呢?中国在很长的岁月里是被排除出世界经济体系之外的。
所以韩国只需要把美国大兵请进来,供他们吃好喝好玩好,那么他们的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国防美国给,技术美国给,甚至钱,美国都可以给,一个越战,就足够韩国吃个胖子了。
那中国的谁给,苏联给了技术,但是牺牲了我们近20万名正值青壮的志愿军战士,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
那中国的国防谁给?要靠自力更生。
中国钱哪里去赚?要去加入WTO才行。
我们又要发展国防,又得发展科技,又得东边防着美台,北边防着苏联,请问如何专心去发展?
所以说作比较的时候不要抛开诸多存在的客观因素。
要是这样的话我也可以说,经过了70年的发展,我们在一片废墟上由我们一群是文盲的爷爷奶奶辈们干出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
因为我们所有的有关综合国力的指标几乎全部可以排进世界前三,我们是实现了14亿人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而且这些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所以我说,中国要比,就只有印度稍稍符合比较的条件,而且就算是印度,它建国初期的底子也要比我们好,人口比我们少,且国际环境比我们好很多。
我们足够伟大,我们也不需要和韩国去比较,因为韩国从未成为我们的目标。
这不是自大,我们也从来没有自大过,这就是简单的定位问题。
你和马云儿子几乎差不多一样大,为啥人家赚钱比你多?
克拉玛依和韩国几乎同时开始发展,为什么克拉玛依发展得那么快?
澳门和韩国几乎同时开始发展,为什么澳门发展得那么快?
丁真一家10人口,每年给1000万美元”购买“他们生产的任意东西,丁真一家人均GDP就是100万美元,为啥丁真发展的那么快?
或者换个说法,把美国一半的低端人口,老人、流浪汉、瘾君子、黑人、墨西哥人之类,直接物理消灭掉,美国人均GDP立刻翻倍,为什么这个操作”发展“的那么快?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定的发展窗口,中国发展窗口是在加入WTO以后的,之前没那么快。
日本的发展窗口是朝鲜战争,韩国的发展窗口是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时期,当时美国需要在亚洲找到一个支点,支点选择的就是韩国,66年签了备忘录,关于军事的我不说了,关于经济的,实际上就有过论文:[1]
美韩备忘录,在经济层面包括:
1967年 12 月, 为了感谢韩国向越南增派部队 ,约翰逊总统亲自向朴正熙保证, “尽管国会已将当前的美国对外MAP援助总额 从6.2亿美元削减到 4亿美元 ,但约翰逊总统已经下令保持对韩援助规模, 而削减对其他国家的援助数额。
越战收入最高时占韩国年总产值的3.5%,最低时占 0.6%
;在出口总额中最高 时占 47.3%,最低时占 5.1%;
在外汇储备中最高 时占 43.6%,最低时占 12.0%;
在贸易外收支中 最高时占 41.7%,最低时占 14.4%
在越战“特别需求”的促进之下 , 韩国与越南的贸易关系一下子 密切起来, 对越出口收入猛增。 1964年 , 韩国对越南出口仅为 600 万美元 , 1965 年增加到1678万美元 , 1968年达到了3798万美元 ,占当年韩国总出口额的 7.6%
在 1962 年到 1965年期间韩国获得的美国军事援助总额为 9.8亿美元 , 年平均额为 2.27亿美元;
而韩国 出兵越南的 1966— 1971财政年度, 这个数字总计 上升到 22.216 亿美元, 年均 3.702 6亿美元 , 平均每年增长 1.64倍。
1965— 1970 年间 , 美国用于支持韩国援越军队的费用达到 9.28亿美元,其中直接被韩国人赚取的资金近 5. 46亿美元
计从 1963 年至 1970年 6月底 ,韩国向越南派出的劳务人员 达 24294人 ,占此期间派往海外的劳务人员总数 (43508人 )的一半以上。
仅 1965年一年, 海外劳务人员 汇往韩国的外汇就多达商品出口额的 10.5%、贸 易以外收入的 14.6%。
从 1965年到 1972年韩国在越南的经济收益中 , 经常收入约为 2.8亿美元, 贸易外收入约为 7.4亿 美 元 , 此期间的越战收入平均每年占GNP的 2 .1%, 占出口总额的 24 .3%, 占外汇收入的 29.7%, 占贸易收入的 30.6%。
看这几个数字是不是没什么概念?
就只说这一点:“ 1965— 1970 年间 , 美国用于支持韩国援越军队的费用达到 9.28亿美元,其中直接被韩国人赚取的资金近 5. 46亿美元”,那60年代这5亿多美元相当于多少?
中国60年代,外汇最多的一年是1969年,一共外汇储备4.83亿美元。
一直到70年代末,中国外汇储备就没超过10亿。
韩国人口现在才多少?不过5000万左右,中国14亿,这都是韩国的多少倍?28倍,你把那个5.46亿乘以28试试,那中国还不飞天?
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弄点外汇是多困难知道么,当年中国缺外汇的时候,还不是在卖东风3给那帮中东土豪(沙特,就是你了)
一个越南战争打完,韩国又拿到钱,又培养了技术人才,双赢。
韩国经济在七八十年代才超过朝鲜的, 你真以为韩国人是天才啊?
很喜欢某韩综一个中国人说的话:中国眼里,对手向来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美国。
个人以为,全世界,能跟中国在各方面比拼的,只有两国一组织。世界老大美国。跟数个发达国家联合起来的欧盟跟俄罗斯(别说俄罗斯经济不足,人军事基本世界第二,大量没开发的资源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潜力)
其他国家,都有明显不足。
韩国?
除了经济好点,他还有啥?别韩国文化输出做得好,就很多网民觉得哎哟,这个小朋友好像挺强的。
你以为韩剧里面韩国总统要炮轰中国军舰真有可能发生吗?
现在再来一次朝鲜战争,中美都不要插手,韩国依然打不过朝鲜,你信吗?
你以为韩国能武器出口就军事很强了?
他的武器要么防制,要么百家工套个韩国标。
一个罗老号都射不到太空的国家。
韩国一共就几千万人,屁大点地方。美国撒撒水,他就发达了。
中国台湾不也如此?
更新一波
说点题外话
主观上来说,我的确很讨厌韩国这个国家。
我欣赏他们的文化输出,一个亚洲文化,能在当今以欧美为主流的文化氛围里面有一席之地,的确是有它了不起的地方。
他们的造船业,汽车业等一些行业也的确有突出甚至比咱们厉害的地方。
但是跟它的缺点比起来,它的优点真的不够数。
对日本,那是国仇家恨。
而大韩民国,只让我觉得恶心。
一个热爱剽窃他国文化的发达国家。
一个有着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体育团伙的发达国家。
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经济发达国家,现实中唯唯诺诺,影视剧里重拳出击,远到李舜臣这种一个人干垮一个中国。近到各种现代影视剧里没有下限的胡编乱造。(这点阿三也一样喜欢抹黑中国,但是人阿三至少拍之前会标明这是科幻片。韩国电影里面那是正经的抹黑,明显就是要误导国内民众的级别)
韩国,或者说朝鲜半岛,就是一个被征服史。中国当过他爹。日本当过他爹。远在美洲的美国现在是他爹,当年沙俄我估计是看不上,不然韩国就凑成所有邻国全认过爹的伟大创举,这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现在,这么个发达国家,甚至没有资格下令自己的军队发动战争。战时指挥权一直在美国手里。一个正常国家,待遇跟战败国一样。所以韩国电影里面永远充满自嗨。前段时间一部电视剧里,大韩帝国都出来了。实在可笑。(可笑的不是电视剧本身,而是里面病态的对本国的吹捧和对怪物房邻居的抹黑)。
啊对了,前段时间,韩国扣押了伊朗的钱,直接给伊朗把整个船给抓了。据说后面韩国派了个军舰过去。
不是去武力震慑哦,是过去协商放人。
了解那个事件,你会更明白韩国在西方大国的眼里
其实就是条狗而已。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说是题外话就是题外话。正常评论有评就回,说我偏题的麻烦你免下贵手。
韩国的国家规模,决定了韩国不可能当大腿,而只可能站队抱大腿,然后韩国站队站对了,自己也够争气。今日的韩国,也在逐渐转型为 “有腿就抱”,可谓中小型国家政治智慧在线之典范。
我国的国家规模,决定了我国只可能当大腿,而不可能站队抱大腿。真抱不动。
我国只可能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可以抱抱大腿,作为启动,如上世纪50年代那样。
我国若想通过站队抱大腿而变得富裕,只可能分裂成一堆碎片,然后其中个别碎片去站队抱大腿,甚至是当狗叼飞盘,追求 “一人之下,千万同胞之上” 的人上人状态,如......再如......再如......再如......
若以上两种情况皆不可选,那么我们就只有一个选项了。
以后别再干类似这种拿一个14亿量级的 “文明级国家” 和任何一个几百几千万的省级中小型国家做比较的事儿了。
我国东部地区的每一个省,都成为可比于韩国的存在,也就在你我有生之年,早晚的事儿,不奇怪。
韩国有什么资格跟中国比,中国发展的再不好,走的弯路再多,我们也是光明正大的靠着自己走到今天的。韩国呢,从美国撤出,所有的资源都落到一帮美奸手里,到现在也还是美国说了算的一个地方,连个主权国家都不算,还敢跟中国比,可笑的小丑。
看到 @Gugal 的回答,感觉他提供的1966年中韩人均GDP数据有问题,
1966年距朝鲜战争停战已经有13年时间了,韩国一直在被美国援助,而没有外部经济援助和前期经受了3年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水平不可能会高于韩国,同样来源于快易数据查询,结果是韩国美元人均GDP高于中国,从1960年到现在中国美元人均GDP从来没有高于过韩国。
中韩GDP增长率走势对比图
图中的GDP增长率是扣除通胀因素的本币实际GDP增长率,中国和韩国的本币GDP增长率走势大致相同,但中国本币实际GDP增长率长期水平是高于韩国的,那么这必然是同时间段(1960年-2019年)里韩元对美元的升值达到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3倍水平,但是韩元对美元能够升值必然是其背后的地缘政治和生产力决定的。
在这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走势是先贬值后升值,1994年是贬值高峰,1981年1美元兑换1.71元人民币,1990 年1美元兑换4.78元人民币,1993年1美元兑换5.76元人民币,1994年1美元兑换8.62元人民币,2005年1美元兑换8.19元人民币,当前1美元兑换6.56元人民币。
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是不同国家之间生产力和地缘政治共同决定的产物。
中国在冷战时代,一直处于对外援助阶段,也就是中国本以有限的经济还要挤出本国有限产出去援助其他国家,其中朝鲜战争和越南反法战争、越南战争的对外援助极其巨大,消耗了相当国力,但这是为了国家地缘安全和国际生存空间所不得不付出的。
而中国近现代所有的对外战争都是巨额亏损的,只有损失和出项,没有收入和入项,近现代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民国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通过牺牲了1亿人口才逆转了国运,重新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这个代价是世界史无前例的,比国家悲惨没有比中国更惨的。因为朝鲜战争中国也只获得了苏联的技术援助,但中国仍然需要支付巨额物资去抵偿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给中国提供无偿的进项财富援助。由战争导致的存量财富损失和人口死亡,中国远比韩国承受了更深重的历史代价,加之战争之后有无外部援助差异,中国的实际现代工业化起点比韩国差很多。
相反韩国除了由于朝鲜战争带来的战争破坏,之后韩国一直在获得美国和日本的巨大援助,在由原美国商务部副部长罗伯特·夏皮罗所著的《下一轮全球趋势》一书第235页中披露了1953年至1965年期间,美国对韩援助总额高达120亿美元,接近了整个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总和。这直接让韩国从战争废墟大巨坑中爬出,不但爬出而且跳过了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些援助投入到了韩国的国防、教育和基建。
之后韩军作为美国的雇佣军参与了越南战争,韩国又获得了巨大收益,美国就支付给韩国军人津贴9.25亿美元,美国附加提供给韩国经济援助约12亿美元,附加美国对韩国的军事援助达20亿美元,韩国通过与南越的贸易赚到了大约10亿美元,由此韩国通过越南战争获得了50亿美元的收益。
1961年韩国的GDP也才24亿美元,120亿美元加上50亿美元的外部援助,这对于当时的韩国是多么惊人的财富援助啊!这种规模化战争财程度超过了日本从对外战争获得战争财倍数,韩国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够从美国获得如此巨量援助的国家,韩国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发了战争财,虽然朝鲜战争本身对韩国经济破坏很大,但那时韩国原本只是农业经济,之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远远超过了韩国的战争损失。
虽然朝鲜战争对于韩国已有的国家存量财富损失很大,但从长期来看,韩国经历的历史战争破坏远小于中国,日韩合并虽然给韩国带来巨大的民族屈辱,但是韩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也就是朝鲜战争才有战争破坏。对比中国和韩国的战后经济发展,显然过于夸张朝鲜战争对于韩国的经济破坏了,中国在朝鲜战争之前所经历的惨烈战争伤害和国家经济灾难是远高于韩国的,民国军阀割据混战、日本侵华和解放战争那个破坏的惨烈度是韩国根本不能企及的。
正如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了战争财,韩国也同样发了战争财,不同之处在于日本曾经是主权独立地发战争财,而韩国是主权依附地发战争财。很多人都在无知地吹捧韩国是多么地从战争废墟中一穷二白地发展经济,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韩国是二战之后世界上唯一能够获得如此巨额援助的发展中国家。
朝鲜战争之后,韩国进入到美国在东亚规划的东亚经济雁阵序列,也就是冷战初期韩国已经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由此韩国的生产力是美国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组成部分。
朝鲜战争之前,韩国完全是农业国家,在日本殖民韩国的统治时期,日本将朝鲜半岛规划成农业产区,日本将朝鲜半岛的工业布局在富含矿藏的北部地区,所以朝鲜战争韩国真正损失的是人口,就相对后来的巨额援助而言生产力损失并不严重。
冷战时代,美国指令日本扶持韩国工业,那时韩国工业是作为日本工业的下级国际分工,但1980年代日本开始挑战美国经济和技术霸权时,美国将韩国国际分工提档了,1980年代开始美日贸易脱钩的转置地就是韩国,美国直接给韩国技术和市场,美国在利用韩国的低生产成本压制日本的高生产成本,由此韩国工业开始质变。
1993年美国出于颜色中国和渗透瓦解中国工业体系的目的允许中韩建交,然后韩国由冷战发展的工业和以美日贸易脱钩获得的技术注入而得到了巨大的中国大陆市场腹地,那时韩国的技术还处于一般水平,和拉美和东欧相当,但是韩国有东欧拉美没有的巨大市场,因而韩国相对拉美国家摆脱了拉美化瓶颈,韩国的工业发展是基于地缘政治因素的。市场对于经济的价值是巨大的,类似于乌克兰具有极高的重工和军工技术,但是由于苏联解体而无国际市场,乌克兰捧着技术金饭碗而国家经济沦丧。
韩国自冷战就已经融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而中国为了主权独立与美国和苏联都闹翻了,因而中国是隔绝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在缺乏外部援助、外部投资和外部市场的前提下孤立地工业化,而且是短周期内无法经济回报的重工业化,韩国则是轻工业和重工业并重的纳入到美国的国际分工体系,这是中国和韩国工业化的根本区别。韩国在重工业化过程中由外部援助消化了原始积累瓶颈,而中国完全通过内伤来消化重工业化原始积累,这个内伤就是中国经济的工农剪刀差和全体国民的低生活水平消费。
后来美国为了扭转对苏联的地缘对抗劣势,从1970年代拉拢中国,中国借势从19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才扭转了轻工业发展的市场缺失。
由于中国和苏联的地缘政治对峙,中国进行了大三线建设,因而担负了没有短期回报的重工业化、工业重复建设成本和国防成本,这是中国为了主权独立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国一直在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了这个工业体系,中国付出了诸多额外成本,中国相当部分经济增长被这些额外成本给吞噬掉了,此外中国在失血经济发展,也就是中国的对外战争和对外援助一直在消耗国力而无法得到补偿,中国没有象韩国那样发战争财。韩国由于依附于美国,韩国没有承担这些经济成本,韩国一直在吸血经济发展,由此大致相同的经济增长水平韩国经济更高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中国和韩国的美元人均GDP差异就是两国的生产力水平差异,这个生产力不是工业体系完整性的差异,在这个意义上韩国根本无法和中国比较,中韩生产力差异是生产力-生活水平的意义上的差异。
中国在冷战时代开始就在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韩国则是依附美国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工业建设,韩国的生产力水平是美国国际分工的依附产物,也就是中国对韩国的差距并不单纯是中国和韩国之间的差异,而根本是中国和美国的差距,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6倍,韩国是3倍,韩国是基于中间落差的,韩国是因为居于美国国际分工体系而对中国形成差额的。
由于韩国工业体系是美国的国际分工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韩国可以花费更低的成本获得和提高技术和生产力,而冷战技术交流相对封闭和被欧美技术禁运的中国要花费更高的成本来提升技术和生产力,因而韩国看似相对中国更低的GDP增长率却可以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和更高的消费水平。韩国更早融入西方阵营,因而韩国可以更短时间,也就是更低时间成本建立与自身体量匹配的工业体系,中国相对更晚融入全球化体系,中国的时间成本比韩国高太多了。
大家可以通过图示看到中国的工业经济比重一直是高于韩国的,这就是中国国家主权独立和工业体系独立与相对完整化的产物。
冷战初期韩国的工业经济比重是很低的,韩国的工业经济比重是逐步提升的,而中国从朝鲜战争之后的重工化工业建设的工业经济比重一直就很高。中国在1980年工业经济比重达到峰值,是48.06%,韩国在1991年工业经济比重达到峰值,是37.15%。从长周期来看,中国的工业经济比重比韩国高10%的水平,这些沉淀在工业体系独立完整上,沉淀在国家主权上。
韩国的工业体系是依附于美国的国际分工体系的,美资在高度控制韩国产业和金融资本,韩国在冷战初期就已经融入西方阵营,因而韩国相对中国更高比重的第三产业,因而韩国与中国大致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可以有比中国更高的生活水平。
近代工业国发展都是通过对外侵略突破原始积累瓶颈的,德国通过普法战争获得法国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和丰富铁矿区的阿尔萨斯与洛林,沙俄则是对外侵略的领土扩张和八国联军侵华发的战争财,日本从甲午战争开始发战争财,美国通过西进运动获得超额收益。
韩国也是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发战争财突破原始积累瓶颈的,中国是通过自我内部消化突破原始积累瓶颈的,这直接导致中国的工业经济比重相对过高。
小结:
因为所有负担的社会成本中国都高于韩国,所以中国虽然长期经济增长率高于韩国,但是中国无法在相同的时间达到韩国的经济水平。
韩国是一个单纯的沿海经济体,而中国庞大的内陆腹地是无法获得与韩国一样的地理经济条件,而内陆经济中国需要通过自身的独立工业体系去推进,双方发展经济的地理条件并不相同。
韩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很多人以为地那么快,韩国长期本币经济增长还没有中国快,但现在韩国美元人均GDP是中国的3倍,这是一个事实,所以问题一定出在汇率上。
汇率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而比价则是各国背后的经济。经济就是生产和消费的循环,生产背后是生产力,消费背后是生活水平和购买力,也就是汇率实际各国的生产力或者购买力之间的比价。但是汇率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同国家会基于不同的国情和侧重点而选择性调整本国货币的汇率。从购买力而言,韩国的美元人均GDP对于中国显然是注水的,那么韩国还有这样的人均GDP水平,这显然是生产力支撑,也就是汇率实际是一个购买力和生产力综合考量的问题。
一般后发工业国都是选择牺牲本国的购买力去发展生产力,日本和韩国都选择过这条道路,一开始将本国货币汇率贬值道一个很低的程度,由此获得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中国显然也是如此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而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购买力套利,也就是剥削后发工业国,显然乐得后发工业国对本国货币贬值。
韩国的生产力是美国国际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做局用1997年东亚金融暴风廉价收购韩国产业和金融资本后,美国加速了对韩国的技术转移和市场分配,这都是应对美日贸易脱钩的战略安排。
韩国是很低成本获得美国技术转移的,特别是半导体技术,这种技术转移最后就会体现到汇率上了,也就是韩国的生产力水平更高了,也就是表面上韩国的本币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太过惊人,但是由于韩元升值,这样会让韩国的美元GDP和美元人均GDP有比较惊人的增长。
正如美国在1985年用广场协议逼迫日元汇率倍增,由此日本经济进入了失去的三十年,日元汇率倍增背离了日本的实际生产力,这降低了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空间,与日本经济的相对停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韩国和中国经济都实现了倍增。美国更多依靠中国和韩国的生产实现了美国经济的相对高速增长,美国经济增长更多是购买力的增长而非生产力的增长,美国经济有很多注水成分。
美国以世界霸权为基础掌控了国际定价权,美资接管了相当的韩国产业资本,那么美国对韩国的技术转移提高了韩国的生产力,同时这背后也代表了美国资本的利益,而韩元的升值则是满足美国资本逐利动机的。后冷战时代,韩国摆脱了冷战时代本币贬值发展生产力的历史阶段,从而进入了本币升值周期,由此韩国其实并不高的本币经济增长率可以有惊人的美元经济增长。
由此韩国虽然本币经济增长率略低于中国,但是韩国可以实现美元经济增长率高于中国的现实,这是生产力和国际定价权的产物,汇率也是国际定价权的产物。
1,韩国可以同时搭美国和我们的顺风车,我们能搭韩国的顺风车吗?
2,小国有美国喂它一个芯片产业就足够进入发达了,中国依靠一个产业够吗?
3,小国发展程度最高,国家实力也不可能超过美国,或者有损美国的霸权地位。
我们哪怕人均年收入远不到美国的一半,美国就要急得跳脚。
4,资本收割是一把双刃剑,能够给你输血给你投资让你一时爽,然后控制你的产业一辈子吸你的血。韩国被美国资本收割,收入还不如日本,就阶级固化超过日本,年轻人买不起房不愿结婚生孩子,生育率还不如日本;而老年人还没有日本那种福利。
你愿意这种日子吗?
你看着韩国GDP高,相当一部分是美国资本创造的,本质上是美国财团在海外的延展。我们也要这样?
小国经验对于大国,没有什么好借鉴的。
但凡伟大的国家,必有惊世骇俗的创举。
最终必然要创造自己的模式,树立自己的标准,开辟自己的道路。
我们确实和韩国有很大的差距。
韩国面积才10.3万平方公里,而我们有10.5万平方公里。
我们的人口还比韩国多一千万。
再看GDP,韩国是1.63万亿。
而我们还不到1.2万亿美元。
再看看世界五百强。
我们才8个世界五百强,而人家韩国竟然有14个!
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为2.1%,而我们的经济增速为……不好意思,这个论据不符合题目精神,划掉。
结论:这国怎,我陷思,定体问!
什么?
题目问的是中国和韩国的对比啊?
不好意思,我还以为是拿浙江省跟韩国比呢~
早知道就拿广东省出来了,全面吊打韩国。
狗只需要主人扔点残羹冷炙就能吃饱,不管是吉娃娃还是藏獒,不过是多扔和少扔的区别。
而一个人高马大站着的奥赛级别健美选手一天可能要吃六七顿,每一顿都比狗吃的多。
你不能因为狗饱的快就认为它比人吃的多甚至比人强。
人受欺负了可以一巴掌抽回去,狗被主人打了被主人阉了都只能跪着笑颜相待。
不一样的。
因为小,启动快,因为小,体积小、惯性小、将来的动能也小。
人类社会就是牛顿力学体系,不要想多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老家是《中县干部》中的那个中县,有一个效益很一般的大型国有纱厂。
这个大纱厂曾经亏损非常严重,一堆中层在厂里上着班,在外面有自己小厂,然后掏大厂的单子给自己厂。大厂最惨的时候,别说工人自己的生计了,县政府tm扣全县事业编的工资给它补窟窿,不还那种。我爸说,某年又要扣工资,老师们当月工资不够扣,于是把后几个月的取暖补贴一并发了,然后凑够扣的钱。
直到这个厂上市,有人监管它财务了,情况才好一点。现在去霍霍外地资本韭菜了。
以前我觉得这种丑不可闻的无底粪坑,赶紧倒了好。后来自己工作,从北京南六环混到北六环。发现无数公司宁愿在北京,在住宅小区租一间房子,宁愿被北京的环保,逼的限产迁厂,也绝不会选择去内地小地方。
突然意识到,整个中国内地省份,如果不是政府逆经济规律,强行建了一堆半死不活的国营厂,强行维持各种事业编单位。非沿海、非资源的内地省份,和非洲不会有什么两样。
70多万人的中县,一条铁路都没,结果还建了一座5万人的大纱厂。如果你是投资巨鳄,你会在一个铁路都没有的地方,支这么一大摊子吗?
经常有人笑话七姑姑八大姨喜欢劝人进编制,tm要不是有那么些吃公家饭的位置,还要些许吸引力,内地人才流失更严重。
前段看孟加拉国人均超过印度人均的新闻时,我就突然非常生气。孟加拉今年经济增长,靠的是纺织业接单大量增加。
tm,说的沿海省份向内地转产能,现在转到孟加拉国,都轮不到内地这些农业县!我们好歹正好有个棉纺厂呢
转越南也就算了,好歹越南离广州近,好歹越南反封建改革大体做下来了。tm孟加拉国这种屎坑国家,乡绅门阀把持地方政府和议会,只管恰钱看不见未来的地方,就凭着临海,就能抢中国内地农业县的产业!
总有人觉得,发展很容易,人口就是资源,可以创造财富。
19年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里,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是17255万。现代工业的生产效率远比有些人想的高,就这么一亿多人,已经让中国当世界工厂,当最大顺差国了。
怎么可能省省都有华为联想,都有比亚迪海尔。哪有那么大市场容纳这么多厂
只有有区位优势的地方,才有人投资建厂。昆山县一个县,利用外资曾超过整个河南省。有区位优势的地方,zf为了雾霾这种事,敢大手一挥无差别的给所有工厂拉闸限产。我们一个交换器组装厂,根本不冒烟,结果一样被要求限产迁厂,tm老子打儿子一样,一纸文件下来,你就得限产。五环以内镇子一个接一个空,人根本不在乎,爱滚滚,有本事别在北京开公司。
而没有区位优势的地方,嗓子喊破都没有人去落地。
像中县这样的路人县还多的是,宛城下辖诸县,大同小异,大几十万人口的县,如同一个个默默无闻的村庄。中县好歹露过两次脸,虽然都不是啥好事,另一次是在三国演义里。
中国跟韩国这种三面环海、人口就顶半个河南省的国家有什么好比。沿海诸省,如果没有内地几亿农民工分红,一样可以产业升级。
讲真我都看不到有什么可能在内地省实现百分之七八十的城市化率。别说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工业人口,就是需要,又怎么样呢?资本就不会往内地投。剩下的人,除了束缚在人均两三亩的土地上,用中世纪效率生产,还能干什么?就这,知乎这帮有空抠手机的货,还要月经骂计生。不说美国300万农民+老墨临时工种21亿亩地,就是明朝,一户中农,一户五六个人,三四个劳力,怎么也种50来亩地了,到了农机普及的现代,反倒变成人均两亩上下,户均七八亩了。
知乎上张口就是什么996们不敢生娃,什么农村已经空了。笑,7亿7千万二三产业人口之外的人,大概都不算人。求你们赶紧绝户腾地方,你们说不敢生娃,对下面人来说,你们明明是敢不生娃。后面还有六亿月收入1千的人等着996呢。一面吹逼月薪15K,一面不敢生娃,嚎什么租鸡青一,TM爱不生不生。
2020年,中国人均GDP为1.05万美元,韩国为3.15万美元,韩国刚好是中国的3倍。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两个国家都是一穷二白,建国的时候工业基础几乎都为零,为何韩国人均GDP现在是我国的三倍。
就连我国最富裕的两个直辖市,北京和上海,人均GDP都没超过2.5万美元。各省当中,最接近韩国人均水平的是江苏,2020年人均GDP为1.75万美元。把韩国当做目标的浙江,去年人均GDP为1.45万美元,不及50%。
那么为何差距会这么大呢?
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就是人口基础,一个国家人口越多,往上发展的压力就会越大。就以产油国为例,卡塔尔出口的石油并不算多,但是人均GDP常年排在世界前十甚至前五,去年为5.08万美元。出口石油比卡塔尔多得多的沙特,其人均GDP仅为2万美元。为何如此?因为卡塔尔人口只有280万,而沙特有3500万。另一个产油大国,俄罗斯人均GDP就只有1万美元,因为俄罗斯有上亿人口,平摊一下就少了。
所以中国要比较的也是与底子和人口等极为相似的印度,而不是韩国这样的国家。卡塔尔挖出个油田人均GDP就能把韩国爆成渣,那为什么不拿卡塔尔和韩国比一比?
经过和印度的对比,中国的表现就不要太出色,去年人均GDP是印度的五倍。要知道,建国的时候,印度的工业基础要比我国好太多了。再加上过去几十年,印度是世界的香喷喷,无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都对印度很友善。印度想买啥就能买到啥,想干啥就干啥,没有人指责和打压,还能发展成这样,不能说印度太差,只能说中国太出色。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韩国可以通过美国的扶持,建立几个核心产业就够国内几千万人吃喝用度。那谁来扶持中国,谁扶的起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谁敢扶十几亿人口的中国?
我们的人口数量从建国到现在一直是韩国的25—30倍之间。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个孩子的家庭容易实现财富自由,还是30多个孩子的家庭容易?
其实最近几十年我们一直在追,追的韩国人内心都快崩溃了。韩国的优势产业跟中国高度重叠,中国产业升级第一个打垮的发达国家就是韩国。
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处于对外援助阶段,也就是中国本以有限的经济还要挤出本国有限产出去援助其他国家,但这是为了国家地缘安全和国际生存空间所不得不付出的。
相反韩国在半岛战争之后,一直在获得美国和日本的巨大援助,1953年至1965年期间,美国对韩援助总额高达120亿美元,接近了整个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总和。这直接让韩国从战争废墟大巨坑中爬出,不但爬出而且跳过了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些援助投入到了韩国的国防、教育和基建。
之后韩军作为美国的雇佣军参与了越南战争,韩国又获得了巨大收益,美国就支付给韩国军人津贴9.25亿美元,美国附加提供给韩国经济援助约12亿美元,附加美国对韩国的军事援助达20亿美元,韩国通过与南越的贸易赚到了大约10亿美元,由此韩国通过越南战争获得了50亿美元的收益。
1961年韩国的GDP也才24亿美元,120亿美元加上50亿美元的外部援助,这对于当时的韩国是多么惊人的财富援助啊!这种规模化战争财程度超过了日本从对外战争获得战争财倍数,韩国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够从美国获得如此巨量援助的国家。
韩国的工业体系是依附于美国的国际分工体系的,美资在高度控制韩国产业和金融资本,韩国在冷战初期就已经融入西方阵营,因而韩国相对中国更高比重的第三产业,因而韩国与中国大致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可以有比中国更高的生活水平。
所以别拿韩国跟中国比人均,这对中国不公平。也别拿卡塔尔或新加坡去跟韩国比,这对韩国不公平。
如果韩国有1.5亿人,没有美国天量的资金援助,韩国的发展必定要大打折扣,要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韩国一国的援助几乎等同于对欧洲的援助。
不过随着中国的发展,东亚会回到历史的常态,中国的人均GDP会超过韩国,韩国的发展水平跟中国中部省差不多,这只是时间问题。
1978年中国人均gdp全球排名倒数前列〈世界银行做的数据〉,出口商品以石油、纺织品为主,人口占比82%的农村还在“杂以蕃薯、青菜、瓜豆、芋头之类”。
设计师说过:回头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
因为中国1978年才开始改革开放,1978年才考虑引进外资工厂提供就业〈以前的大量富余农村人口只能农业学大寨-平山整地、围湖造田等等在今天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工作〉
因为中国1978年才进入务实外交,之前花在外交上的开支太多了,让一些国家“躺在中国身上过日子”,国内经济建设开支自然就少了。请阅读 六十年来中国对外援助了多少-文摘报-光明网
因为中国1978年才把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以前的重心是阶级斗争、反修、反帝,建议对外缓和关系、减少援外的人被打倒。
因为中国1978年才重视科技,重视科技人才。1956年开始生产的第一代解放牌货车〈苏联援建〉一直生产了30余年---
把发展两弹一星的钱发给老百姓。把研究东风导弹,造航母和驱逐舰的钱发给老百姓。
我们能和韩国一样富有。
而韩国只要有美爹就可以了。
韩国5000万人口,中国14亿,我们人是他28倍,人均GDP做到跟韩国一样3万美金的难度应该不止28倍,你看看同样人口的印度是什么吊样,就知道中国政府多牛逼
再说,要是中国人均GDP跟韩国人一样,14亿人口就是42万亿美金,美国20年GDP才20.9万亿美金,这就是2个美国的体量啊,真到那时候,韩国估计想重新做我们的附属国,日本哭着喊着要认我们做爹,全世界都想学中国话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韩国跪下来叫美国人爹就能过好日子,但中国人不行,日本韩国人少,他们美爹养得起,但中国不行,美国佬希望我们过印度人的日子,加工一下衬衫玩具,血汗工厂。但他美国佬是人,中国人也是人,我们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中国人的命运只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愿我中华国运昌隆,重返世界之巅
很简单的两点:
1,冷战前线红利
冷战时期,联邦德国vs民主德国,南韩vs朝鲜,这两对阵营前线的发展,都是受到阵营老大特别照顾的。
实际上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韩国经济情况远远不如朝鲜。
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0年,朝鲜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25%。
而同期的1960年,韩国是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人均年收入73美元。
后来参与越战才开始弄了点发展的本钱。
1992年2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1991年北朝鲜人均国民收入是2460美元。
一直到苏联崩溃之后,朝鲜的卢布储备全部变废纸,又受到各种制裁,加上汉城奥运会拉动的契机,韩国才超过朝鲜。
2,低人权优势
百度百科中:济州岛四三事件,屠杀了几万人。
1947年11月17日李承晚政府宣布济州戒严。在此之前,第9团团长宋尧赞发出布告称,在距离海岸线五公里的山区地带通行的人,视为暴力份子将予以格杀。从此,就对山区村落大肆展开“焦土化”的强力镇压作战。与此有关的美军情报报告书中记载了:“第九团基于山区地带村落的所有居民,明显提供游击队帮助与方便的假设之下,而对村落居民采取‘大量屠杀计划’。 戒严令宣布之后,许多山区村落的居民遇害。不只是山区部落,连住在海岸边村落的零散居民,也以提供武装队协助的理由而被处死。结果,为了保命而逃入山中的难民更为增加,他们在寒冬躲在汉拏山中,被抓到的话,不是遭射杀就是送到监狱。镇压军警甚至将家中有人不在者列为“逃避者家属”,而对他们的父母与兄弟姊妹施以“代杀”的残忍替代手法。
为了让美国人支持搞经济,韩国变成官方的雇佣兵,参与越南战争,共计派遣31万余人,战死4600余人,负伤17000余人。在越南犯下各种人道罪行,射杀了4万多军人和平民,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另外,韩国多次镇压工人运动,维护财阀和买办利益。派遣数以百万计的外劳到海外打苦工,赚外汇。
————————
别再吹韩国了。
爆笑了亲人们,这种类比也能见得光么?
1910年日朝合并后,朝鲜风平浪静被建设了几十年,在大量人口移民(入侵)中国和二战末期充当昭和帝国炮灰的情况下,到“光复”为止,朝鲜半岛人口还能翻了接近一倍。不说遍地工厂,也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甚至还给朝鲜半岛留下了一座顶级学府——京城帝国大学(国立汉城大学)。
而且因为朝鲜半岛直至“光复”都没怎么经历战火,尤其是南部美占区,甚至连铁犁都没有经历过,跳过清算环节,直接就是日治班子换套制服,衙门大堂上挑掉几片瓦,就宣告成功转型。
于是别说和主要城市几乎都被炸成白地的日本,以及持续几十年被荼毒找不到一块儿好地的中国比,就算和英法德比,当时的日治朝鲜半岛都是好地方了。
而三星就是典型的发家于日治时期的朝奸企业,你们觉得他家能历三朝风雨不动,城头变幻大王旗它家永远在进步是什么原因?
还不是因为整个美占朝鲜半岛从日治时期到现在,表面上看政客斗争相爱相杀民主革命如火如荼,然而实际上仍然是1945年,甚至是1910年之前那个朝鲜罢了,所以从上到下才会被三星李家吃的透透的。
所以我每次看到有人吹美占朝鲜半岛的“独立法制民主”之类的花活儿就会笑得想找点零食就着下肚,你美占朝鲜人动辄切手指要清算“韩奸”结果能把韩奸的女儿抬上总统宝座,你美占朝鲜人张口法制闭口民主结果连个财阀都治不住。甚至你乎有个号称“儒生”的美占朝鲜人,日常吹美占朝鲜就算了,居然还炫耀自己“两班后人”的身份。
你们能想象在中国有人炫耀自己“出身睾贵的地主世家”么?然而在美占朝鲜就可以!
讲真在中文网络里看到这种行走的奇葩已属不易,结果每每还能看到粉丝充满艳慕的吹捧“两班,那可不就是贵族么”,不得不让我感慨我们新中国的思维方式可能确实无法见容于这些“老爷奴才”传统曲目的忠粉,进而对我们为了把这些烂木桩连根拔起而走的“弯路”深感庆幸。
毕竟,我可不想自己辛苦读书一辈子结果获得的资源还不如某个地主羔子靠出身和“家学渊源”享受到的丰富。
(咦等等,我爷爷和我外公也是地主资本家啊,那为什么我还是觉得这边好呢?)
所以美占朝鲜说到底就是个披着现代化外皮的封建儒家奴隶主社会罢了,一个活在21世纪的19世纪活化石,哪怕是共产国际中执委常委管理过的那个岛呢,也从根本上比美占朝鲜要现代和文明的多。
而它之所以能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腐臭遗迹,所赖无非就是避过了百年来几乎所有的灭顶之灾,即便是朝鲜战争,主要战场也是在几乎被推为白地的北朝鲜。
实在是好运到无以复加。
结果眼看着你美占朝鲜靠着先发几十年、亲父式外援、战争避风港取得的优势如今在我们面前已经所剩无几了,居然还有粉丝跑来提这种可耻的问题。
不过我也能毫无慈悲的回一句:
别管过去和现在如何了,中日未来尚且有可能互补,但是和你美占朝鲜却没可能互补,谁让你美占朝鲜的所有支柱产业,全部和我们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正面相撞了呢?
请慢慢享受被体量碾压的感觉,就当是迟来的铁犁。
@T44的弹药架 我来了。
统计口径是个大问题。
比如说1976年北半部发电量是1818度,南方是669度。
然而北方被估计的《人均gdp》是571美元,南方是844美元。
(北方自己当时发布的数据已经超过一千了,1982年发布的是1900多美元)
补图如下 可以看到朝方资料和其他来源巨大差异
啊对了,08-10年北方对外经济省公布的发电量,是你方推算的接近两倍…
关于北半部GDP的问题,以后可能另外写文指出。
只留下干货内容 别吞了
按知乎某些人的要求直接分配,那搞好了是台湾,搞糟了是越南。
按另一些人的要求不分配,搞差了是赤道几内亚,搞好了就是韩国。
我们是走在这两个极端中间。
韩国实际开始发展的时间要比中国晚,在李承晚时期韩国事实上是个纯农业国,恶性通胀、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所以真正开始发展是1962年后。
韩国有很多良好的条件,是其他国家难以企从及的,这也是小国的优势:
韩国可以直接进入美国、日本市场。
从1960年代起,当时薄弱的韩国工业就能直接进入全球大多数市场,迅速积累初期资金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而当时走「不结盟」路线的中国,被隔绝于经济循环之外,初期积累的速度明显不如深度融入世界的韩国。
冷战时代,「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是有冲突的,如果不能融入美ー苏主导的体系之内,经济就会异常艰难。而显然这些列强从不会施舍,如果你不跪下,他们为什么要给你好处?
韩国最终站队正确,所以跻身发达之列。朝鲜则因为后台崩溃,而陷入长期的困顿萧条,选择决定结果。
韩国本身固然非常努力,但能成功也需要同时具备内外的有利条件。
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让所有人都明白了绝不能挑战人性。韩国成功的背后,其实是美国胜利的结果,柴娜作为中途跳船的投机派,待遇比不过。
比勤奋吃苦....韩国人完全不逊色,而且还有西方阵营的鼎力支持,你只靠内部积累如果能赢,还改革什么?
中国和韩国几乎同时发展,
为什么韩国能争取到美国驻军的福利?
为什么韩国能捡到美军吃剩的烂菜叶子,
进而发明部队锅?
为什么韩国妹妹能得到美军geigei的爱抚?
为什么众呕吧能享受到美军爹地的铁拳?
中国没有,我们中国人,真的不争气!!!
韩国如果没有美军,朝鲜老早就把韩国揍趴下了,而中国是朝鲜的大哥。
你确定韩国比中国发展的快?
韩国1962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某种意义上92年或者01年加入世贸才开始起飞,怎么就同步了?
照这个比法,美国距离卢森堡有一光年的差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