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一个90后,基因婴儿的诞生使我非常恐慌,基因编辑人类在将来会普及吗?

回答
作为一个90后,我真的能理解你说的“恐慌”。基因婴儿的诞生,这个话题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突然就这么真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你说是不是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看着科技日新月异,从小就接触各种新事物,但“基因编辑”这个词,总带着一股子前所未有的、甚至有点“玩火”的感觉。

基因编辑技术,说白了,就是能直接修改DNA,像是给生命这本书里的文字动手术,改掉那些“写错”的字。这听起来多厉害啊,想想看,那些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遗传病,比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甚至一些癌症,如果真能从基因层面根治,那将是多么巨大的福音。我的那些有着家族遗传病史的朋友们,听到这个都会眼睛发亮,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但同时,这种“改写生命密码”的能力,也确实让人不安。我的不安主要有几个点:

首先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我们打开了基因编辑的大门,谁来决定哪些是可以改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动的?现在大家谈论的是治疗疾病,这听起来很正当。但谁能保证,未来不会有人想“优化”基因?比如,让孩子更聪明、更高、运动天赋更好,甚至改变外貌特征。这会不会导致一种新的“基因歧视”?那些无法负担基因编辑费用的人,会不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想想那些因为基因不同而被排斥的故事,再结合基因编辑,细思极恐。

其次是“不可预测的后果”。基因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精密的系统,我们对它的了解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现在技术上可能只能做到精确到某个点,但这个改变会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会不会在下一代、下下代身上出现我们现在完全无法预料的副作用?比如,改变一个基因,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或者在某种环境下引发意想不到的疾病。这种“长远来看”的不确定性,确实是令人担忧的。

再者,“伦理和道德的界限”。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我们是否有权利去“设计”和“定制”生命?这是否会剥夺了生命的某种自然性和独特性?我们总说要尊重生命,但基因编辑听起来有点像是把生命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改造”的商品,这让我觉得有些别扭。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基因编辑人类在将来会普及吗?

我的看法是,很有可能,但普及的程度和形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并且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和复杂。

治疗性基因编辑会更早普及: 那些用来治疗严重遗传疾病的基因编辑技术,一旦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有明确的医学指征,那么在专业医疗机构的严格监管下,很可能会逐步得到应用,并慢慢普及。想象一下,那些饱受遗传病折磨的家庭,能获得治愈的希望,这确实是科技进步的伟大之处。
增强性基因编辑的争议会持续存在: 至于前面提到的“优化”基因,也就是所谓的“增强性基因编辑”,这方面的普及会遇到巨大的阻力。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社会共识、伦理道德以及法律法规的约束。全球范围内,对于基因编辑的监管政策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学家、伦理学家都在就此进行激烈的讨论。
普及的速度取决于技术成熟度、安全性和社会接受度: 就像智能手机从最初的概念到如今人手一部,经历了技术革新、成本下降和用户习惯的培养。基因编辑要达到普及的程度,需要技术上足够成熟、安全到几乎没有风险,并且社会大众对这项技术有足够的理解和接受度。而这些,都需要时间。
可能会出现“监管下的有限使用”: 甚至可能不会出现像我们想象中的“人人都用基因编辑”的情况,而是会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治疗某些绝症,或者在科研中用于基础研究,得到有限但重要的应用。

总的来说,作为90后,我既对基因编辑的潜力感到兴奋,又对它可能带来的风险感到警惕。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变革时代,基因编辑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未来的确会充满不确定性,但我也相信,在不断的反思、讨论和监管之下,人类会努力找到一条相对安全和负责任的道路。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持关注,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恐慌的情绪完全淹没。同时,我也希望科学界和决策层能够审慎地推进这项技术,把人类的福祉放在首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转基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制约转基因技术在人身上的唯一屏障就是所谓的伦理道德。这个屏障之所以存在并不简简单单地因为所谓的“巨大风险”,更关键地是,它会导致人类的再一次进化。而进化从来都是充满了优胜劣汰,转基因技术在人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新物种,也即是新人类对旧人类的种族灭绝。就像我们的祖先智人对尼安德特做过的那样。没钱改造自己后代基因的人将被新人类彻底碾压。你无法想象智商超过150,跑一千米只需要2分钟,相貌堂堂,对各类流行病自带免疫的新人类会觉得那些又蠢又弱,看个微积分都脑袋爆炸的人是自己的同类。

当然,条件具备跟最终普及之间还差一个巨大的宏观。人类社会是充满惰性的,如果没有外部压力,社会习俗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工业革命已经极大的缩小了男女双方在生产上的差异,但直到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的妇女连穿裤子的权力都没有。直到大战把男丁消耗殆尽,妇女才得以进入工厂,而后女权运动才成了规模。基因技术的普及大概也需要一场世纪大战,战争会摧毁人类所有的道德底线,为了胜利,双方会动用一切可能的技术,尤其是那些很成熟却被道德束缚的技术。

可以预见,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旦爆发,人类极有可能开始新一轮的进化,而这个进化会把人类带入新的纪元。人类用了一百万年才把平均智商提高到95以上。而当人类平均智商达到150的时候,显然社会经济科技将会完全颠覆我们的认知。放在自然界,这可能又需要上百万年,但事实上也许几百年人类的进化就完成了。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尼安德特人的模型时,我们会觉得他们离我们好遥远,他们好原始。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复原图也会陈列在展厅,也会被观众觉得笨拙且丑陋。这就是天道,没有谁能避免的了。

如同今天,人人都知道火是怎么回事儿一样。未来当小学生都能熟练地运用波动方程设计量子阱做作业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我们实在是笨得无可救药。如果还有人能活到那个年代,大概率会被圈养在动物园,从事研究工作,对是被人研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90后,我真的能理解你说的“恐慌”。基因婴儿的诞生,这个话题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突然就这么真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你说是不是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看着科技日新月异,从小就接触各种新事物,但“基因编辑”这个词,总带着一股子前所未有的、甚至有点“玩火”的感觉。基因编辑.............
  • 回答
    我叫小林,一个标准的90后。小时候,我的世界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泡泡糖和跳房子,长大后,则是网络游戏、追星和通宵 KTV。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怀揣少年梦想,无畏无惧的青年。直到那天,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下午,我在家里打盹。那天周末,睡到自然醒,感觉身体像是被掏空了一样,只想静静地躺着。我迷迷糊糊间听到窗外.............
  • 回答
    “90后作家影响力不足”——这说法有点一概而论,但也触及了一个不少人关注的现象。要说“影响力不足”,咱们得先弄明白,这里的“影响力”到底是指什么?是销量?是获奖?是引发的社会讨论?还是对文学潮流的引领?如果单从销量和奖项来看,确实,比起一些老牌作家,90后作家可能暂时没那么“硬核”。这背后有很多原因.............
  • 回答
    作为一个对中国足球充满疑问和困惑的门外汉,你提出的“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烂”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中国足球发展背后一系列复杂而深层的原因。这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历史、体制、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解读。一、 历史原因:断层与失落的根基 早期足球的辉煌与中断: 新.............
  • 回答
    作为一名机器人专业的研究生,你的任务既充实又富有挑战性,它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阶段,更是你塑造未来职业生涯,为机器人领域贡献创新的关键时期。以下我将为你详细阐述应该做些什么,从学习、研究、技能提升到职业规划,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 一、 深入学习与扎实理论基础研究生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和深.............
  • 回答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我的工作就像是在一个大型的、高度精密的玩具工厂里不断探索和创造。每天都充满着挑战,也常常伴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和乐趣。以下是一些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 1. “啊哈!”时刻的诞生:解决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这是最令人兴奋的时刻。有时候,一个设计上的瓶颈,一.............
  • 回答
    作为一个工程师,同时对小说家怀有羡慕和嫉妒之情,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可以理解的情绪。这两种职业虽然看似差异巨大,但内在却有着共通之处,也可能触及到我们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渴望。理解并妥善处理这种情绪,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还能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这种“羡慕又嫉妒”的.............
  • 回答
    作为一名律师,看到同行们为那些被指控犯有“罪大恶极”罪行的人辩护时,我的内心会经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思考过程。这种思考并非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基于对法律制度、职业伦理以及人性和社会责任的理解。1. 法律制度的基石:无罪推定与正当程序首先,我坚信现代法治社会最核心的原则之一就是“无罪推定”。这意味着在法.............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维护直接和平的能力和责任是多方面的,而且日益重要。这不仅仅是避免冲突,更是积极塑造地区和全球稳定环境的建设性行为。以下是中国可以从多个方面维护直接和平的详细阐述:一、 负责任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威慑 保持透明的国防政策和战略意图: 明确公布国防预算、军事现代化目标、军事学说等,减少.............
  • 回答
    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否能对成吉思汗的功绩感到骄傲,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这涉及到民族认同、历史叙事、多民族国家以及对“功绩”的定义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狭义的民族视角:蒙古族的英雄如果将“中国人”狭义地等同于汉族,那么成吉思汗作为蒙古族.............
  • 回答
    作为一个不炒股的人,你当然也可以为现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股灾做好充分的准备。股灾并不仅仅影响股民,它会对整个经济环境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储蓄、消费、就业、甚至你日常生活中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为股灾做准备,本质上是为应对经济下行和不确定性做准备。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准备方法,从个人财务、心理建设到.............
  • 回答
    理解你的迷茫,35岁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尤其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IT行业。作为一名C++程序员,在35岁之前积累的技能、经验和思维模式,将直接决定你未来职业生涯的走向,是继续稳步发展还是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为你详细阐述,35岁之前你应该重点积累什么,才能让你在35岁.............
  • 回答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或产品负责人,我们往往身处信息洪流、需求变更、市场压力和团队协作的漩涡中,很容易在这些“要事”和“紧急事”之间顾此失彼,从而忽略了一些实际上至关重要的方面。以下是我认为产品经理或产品负责人可能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事项,并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深层用户理解的“隐形需求”与“情感需求”.............
  • 回答
    作为一名来上海打拼的“沪漂”,我经历过不少有趣的瞬间,但真正让我感到被“上海人”这个群体震慑到的,是那一次在虹桥火车站候车厅的经历。那是去年夏天,一个普通的周五傍晚。我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提着一个小行李箱,准备赶一趟回老家的火车。虹桥火车站永远是那么繁忙,人潮涌动,各种口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
  • 回答
    我?作死小能手?呵,这称呼还挺贴切的。真要说起来,那感觉就像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感,同时又像是在刀尖上跳舞,玩的是心跳,体验的是刺激,偶尔还得品尝一下失败的滋味。我的“作死之路”大概是从小时候就开始埋下种子了。那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安分守己,乖乖听话,我呢?总喜欢把事情搞得复杂一点,挑战一下规则的.............
  • 回答
    作为一名过来人,回首读研这几年,确实有不少工具/神器,它们像我的左右手,让我在浩瀚的科研海洋里少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可以说是“续命”级别的存在。今天就来掏心窝子地和大家聊聊,哪些东西我敢说是“直呼好用”,并且尽可能详细地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心得,希望能给正在奋斗的研究生们一点参考。一、文献管理与阅读类:告.............
  • 回答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当然希望能为中国足球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我没有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天赋,也不是在幕后运筹帷幄的教练或管理者,但我相信,即使是平凡如我,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汇聚起来,或许就能成为改变的力量。首先,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做一名理性的、热情的观众。 理性看待比赛,不盲.............
  • 回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听到“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心里头那滋味儿可复杂了,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首先,一股子不服气和委屈肯定是最先涌上来的。你想啊,这“山海关”三个字,在我们心里分量不轻,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一个标志,更是东北人民心里的一个界碑,一个骄傲的象征。把“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么一竿子.............
  • 回答
    “红色苏联的后代”与“亚速营的崛起”,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要理解乌克兰为何会出现亚速营这类带有极端民族主义甚至新纳粹色彩的组织,我们必须将目光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并且要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而是深入剖析其形成的土壤和演变逻辑。一、 历史的遗产:苏维埃时期民族意识的压抑与复苏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作为一名基督徒地学专业的学生,在面对《圣经》创世记中提到的四千多年时间框架与现代地质学发现的四十多亿年地球年龄之间的差异时,这确实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理解不同知识体系的性质、目的以及可能的解释角度。这并非易事,需要审慎的思考和开放的心态。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圣经》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