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庭净资产600万真的很少吗(全国范围)?

回答
家庭净资产600万,放在全国范围来看,真的很少吗?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多”或“少”,因为这中间牵扯到很多维度和比较对象。咱们一点点来聊聊。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净资产”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家所有值钱的东西(资产),减去你家所有欠的债(负债),剩下的就是净资产。值钱的东西,比如房子(自己住的、投资的)、存款、股票、基金、车子、其他投资等等。欠的债,就是贷款,像房贷、车贷、信用卡欠款等等。所以,600万净资产,就是你家所有家当加起来,扣掉欠款,还剩下600万。

那这个600万,在全国算什么水平呢?咱们得找点数据说话。

1. 从平均数和中位数来看:

平均数: 如果只是听“平均”,那600万看起来好像不算低。大家都知道,中国贫富差距是比较大的,一小部分非常有钱的人会把平均数拉得很高。所以,单看平均数,可能600万还真不算“非常少”。
中位数: 但在中国,更具参考意义的通常是“中位数”。中位数就像是把所有家庭的净资产从小到大排个队,然后找到中间那个数。用中位数来衡量,能更真实地反映大多数家庭的水平。近年来一些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净资产的中位数可能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人民币之间(这个数字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年份和机构的数据会有差异)。 如果按照这个范围来比,600万净资产可以说是远高于中位数,相当可观了。

2. 和高净值人群的比较: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人。中国的“高净值人群”通常是指拥有100万人民币以上可投资金融资产的个人。如果再往上,有千万、亿万资产的富豪就更多了。

千万、亿万富翁: 相比于这些顶级的财富阶层,600万净资产确实显得“不够看”。600万,如果都是房子,在一些一线城市可能也就够买一套相对不错的房子,或者在二线城市买两套房。如果算上其他资产和负债,这个数字可能很快就被稀释了。
“财务自由”的门槛: 很多人衡量财富的标准是“财务自由”,也就是被动收入(比如房租、股息等)能覆盖日常开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在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600万净资产可能还不足以实现完全的财务自由,因为它能产生的被动收入可能还不足以支撑一个体面的生活。

3. 和“普通家庭”的对比:

我们常常说的“普通家庭”,其实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跟你生活在哪里、生活方式是怎样的,都有很大关系。

一线城市 vs. 小城市: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600万净资产可能感觉不那么“充裕”。一套好地段的房子可能就值这么多,甚至更多。刨掉房贷,剩下的流动资产可能不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有限。在三四线城市或农村地区,600万净资产可能已经是非常殷实的家庭了,足以让这个家庭过上非常舒适的生活,甚至可以考虑多套房产或者其他投资。
资产结构: 600万是全部现金,还是大部分都压在房子上?如果600万全是房子,那么流动性就比较差,而如果有大量的存款、股票等流动性好的资产,那感觉会更“安全”和“有底气”。

4. 财富的“感知”和心理因素:

除了数据,人们对财富的感知很大程度上也受心理因素影响。

通货膨胀和资产贬值: 如果600万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考虑到通货膨胀,它现在的购买力可能比过去要弱。而且,如果大部分资产是存款,没有进行有效的投资,那么在资产贬值的情况下,600万的实际价值也在缩水。
社会比较: 人们很容易不自觉地和身边的人比较。如果你的朋友圈子都是资产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人,那么600万自然会显得“少”。反之,如果你的周围大多数人都在为生计奔波,那么600万就足以让你感到“富足”。
未来的规划: 对于有子女教育、养老、换房等长期规划的家庭来说,600万可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实现未来的愿景。

总结一下:

从全国数据,尤其是家庭净资产中位数来看,600万净资产 绝对不算少,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水平,远远跑赢了相当一部分的家庭。 你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但是,如果放在“头部”财富人群、一线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或者追求“财务自由”的更高标准来看,600万可能又显得没有那么“轻松”和“一步到位”。

所以,600万的家庭净资产, 在全国平均和中位数层面看,是比较可观的,但并非顶尖,也并非能让所有人都在任何城市都感到“高枕无忧”。 它是一个不错的起点,让你有更多的选择和安全感,但离“巨富”或者完全的“财务自由”可能还有距离,具体还要看你所在的地区、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的规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明确的告诉你,差不多前1%。2019年胡润财富报告中,中国家庭净资产600万以上的大约是400万户,而中国总共有4.3亿户家庭,注意,当你成年有老婆后,和你的父母就不算一户家庭了,资产要分开来算,所以很多家庭就只有三个甚至两个人,回到上面的问题,400w除以四点三亿就差不多是1%就算再不济,放大一倍(当然我感觉不可能)也就是2%,前2%呀,兄弟,所以说,600万净资产的家庭在中国还是相当的少的,别被那些北上广上一级千万的房产给骗了,买的人没几个,绝大部分还是背负着巨额的房贷

………………………………………………………………………………

更一下,我觉得有些朋友可能不大理解为什么我说没那么多净资产600w以上的,明明我身边有钱人这么多,为什么这个答主这么说。具体回答和例子我回复时解释了一下,反正就是一个字,借

………………………………………………………………………………

总的回答一下各位的疑惑,很多人就是不相信,对,你身边是有不少600w以上净资产的人,但你身边的人和整个中国14亿人比起来呢?是不是沧海一粟?别像别的回答说什么2亿人啊占总人口20%了,就10%中国也会是妥妥的世界第一大国,什么时候中国都这么富裕了?600w净资产人均水平线了?还就中下水平,那别人还干个屁的996,007?别忘了两会上李总理所说的中国还有6亿月收入1k的人,才几天,就被你们忘了?那才是真实的中国,大多数人的中国,沉默的永远是绝大多数人!他们没有在这发言的机会,很多人甚至连智能手机也没有,只为了生计而奔波。他们就这样被平均了?不!他们也是人,活生生的中国人!你们再说出这种话的时候,麻烦你们想想他们,我大学一同学一个月就花50,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他怎么活的下来的,他们就是这样生存着,一家几口人供一个人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你说他们拿什么发言说有多少人有600w净资产?有多少人家里几套房?他们什么都不会说,只会考虑怎么活下去,明天怎么生存!说白了,能上知乎吹牛的,最起码都是小衣食无忧的人。

啊呦,可把我气坏了

——————————————————————————

评论区的兄弟们,你们说有钱人多,600w净资产多如牛毛,那就是多,我也不想说什么,随您意,随您性。懂得都懂,我不怕被你们怀疑,我只是阐述了中国真的没那么富有有钱人没那么多这个事实,之前上面的回答也只是简单的说一下,如何用钱贷钱从而使人感觉这个人很富有的一个方法,目的是说明个人是如何进行大限度融资的,以证明很多人是如何欺骗他人的。

以上,谢谢观看

user avatar

算是金字塔上层的人了。

现实不是知乎,人均一线城市。

我老家的县城,目前房价8000+,一套100平的房子才80多万,已经算相当豪华了。一百万的家庭已经是有房有车了。

600万在小城市已经富裕到流油了,五六套房,吃房租就够生活一辈子了。

user avatar

净资产600万很难的,别说全国了,即便在一线城市,有房的土著们在普遍上都未必能过这条线。

作为身份证上4401的人,说一下原因:

土著们在一线城市获得房子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1:单位分房。这些房子一般都是老房子,哪怕按照90年代末的福利分房末班车计算,至今至少也是近30年的老房子。而且这些房子当年分的时候,夫妻双方只能在一方分到实物(另一方折算进去),即便如此,如果没有一定级别(单方处级,或者双方科级),大多数人能分到的房子都是不足100平的。现在所谓的老破小,大都指的是这些。这些房子如果没有好的学区支撑的话,价格多半不够600万。

2:早期的福利分房。这些人买的大多是90年代末00年代初的第一代商品房,这些房子按照增值比例计算,当然是10倍以上的增值——但问题在于它们当年的基数低啊。我举个例子:广州碧桂园,00年代初开盘的时候算是轰动全城,当年价格大概是2k-3k,但现在来说,00年代初的户型,大概也就3万出头的水平。一套下来,过300万都不大容易(毕竟有不少小户型)。

3:10年附近房价起飞后才买房。这时候其实大多数人都需要贷款了,扣除贷款后净值过600万,不是没有,但要踩准点才行。如果点踩得不准,甚至一些早期的高价豪宅盘,后期也会有增长乏力的现象。


总之,一线城市里的土豪们有没有?当然有,我就认识有人一个月光收租就收20多万的人。但我从小生于斯长于斯,总共认识多少人我自己也数不清,大概几百上千总有吧?也就这一个例子而已。

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土著而言,如果有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当初在限购前就上车,屯上一两套投资用的房子,咬咬牙,确实不见得做不到。但说真的,在各种各样的因素约束下,实际上付诸实施的人,在比例上还是少数。

就说一个我家的事情:

我妈当年也准备买多一套房子投资兼留给我结婚用的。看了半天之后,看中了一套全新的二手房(业主刚分的,但对房子不满意,所以没入住就卖出了)。所有事情都谈妥了,准备签合同的时候,突然间被一个小问题卡住了:我妈不知道二手市场的报价行规都是卖方实收价,所以一直以为是各付各税。其实当年房价低,税费加起来也不多,没记错还不到一万块。结果我妈就为这个事情跟中介和卖家吵了起来,最后赌气不买了,后来我家又有些别的事情,于是买房就耽搁下来了。那笔钱后来拿去给我爸炒股了,结果被套牢好多年——万幸的是08年解套成功还小赚了一笔。但等到后来我结婚的时候,那房子都涨了两三倍了,在股市里赚的那点钱远不及房子的涨幅。

这种事情如果是现在,绝不会发生。就算真的为这个赌气,不买这套也肯定会马上看另一套,绝不会耽搁下来还拿去炒股的事情。为什么当年会发生,主要还是当年真的没多少人觉得买房是一件非常非常值得的投资行为,真没把这事看得太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家庭净资产600万,放在全国范围来看,真的很少吗?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多”或“少”,因为这中间牵扯到很多维度和比较对象。咱们一点点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净资产”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家所有值钱的东西(资产),减去你家所有欠的债(负债),剩下的就是净资产。值钱的东西,比如房.............
  • 回答
    央行报告公布的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中位数为141万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分析的数据点。它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富状况,但理解这两个数字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解析:一、 理解“均值”与“中位数”在分析财富数据时,均值和中位数是两个核心概.............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我也经常在知乎上看到类似的声音。一方面,大家都在抱怨房价高企、彩礼沉重,好像生活压力都挺大的;另一方面,动辄就是“家庭净资产没有千万都不算中产”,这差距感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1. “吐槽”与“标准”的天然鸿沟首先,我们要明白,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试着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把它讲透。首先,看到“拥有千万净资产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占10%”这个数字,我的第一反应是:嗯,这确实是一个挺了不得的数字,但也别太惊讶。为啥这么说?咱们一点点拆解来看。一、千万净资产,意味着什么?“净资产”,咱们把它理解得更明白点,就是你家里所有的“好东.............
  • 回答
    家庭资产千万的孩子是否可以“不用功读书”,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问题,涉及到教育的本质、个人成长、社会责任以及潜在的风险。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可以”或“不可以”来回答,而是需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各个方面。一、 从“不用功读书”的定义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用功读书”指的是什么。是完全不学习?是成绩不好但.............
  • 回答
    家庭资产上亿的富二代,即使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财富,每天都可能被各种焦虑所困扰。这种焦虑并非源于物质匮乏,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和个人压力。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出身的原罪与心理负担: “继承者”而非“创造者”的身份认同危机: 富二代很容易陷入一种“我不是我,我只是我父母(家族.............
  • 回答
    家庭总资产1000万,在中国,这通常意味着一个相对殷实的家庭,大致可以归入中产阶级的偏上,甚至触及到富裕阶层的门槛。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一、 绝对财富的视角:1000万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它代表着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抗风险能力。拥有1000万资产的.............
  • 回答
    三十万的家庭净收入在西安,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大概是“比较宽裕,但也没到可以肆意挥霍的地步”。这是一种扎实的、能让人安心过日子的经济基础,但同时,你也需要对生活有所规划,才能最大化这笔收入的价值。具体来说,你可以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1. 住房: 购买力: 三十万的家庭净收入,在西安买一套相对体.............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触及了很多人的疑惑。尽管你的家庭资产大概排在全国前 10%,但感觉生活水平仍然是“普通人”,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核心原因:资产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家庭资产并不直接等同于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更侧重于可支配收入、消费能力、生活质.............
  • 回答
    在中国,六百万人民币的家庭资产大致处于一个中上等偏上的水平,但具体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域、家庭结构、负债情况、消费观念以及对“资产”的定义等。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绝对财富水平: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中国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总资产近.............
  • 回答
    说实话,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了当年听长辈聊起过的那种场景,就是手里有笔钱,躺着就能收利息,感觉一辈子衣食无忧了。那时候,十几万人民币,在很多城市里可是一笔巨款,按照当时的银行利率,确实能带来一笔可观的被动收入。很多家庭确实是这么想的,也这么规划的,毕竟把钱存银行,这感觉是那么稳妥可靠。.............
  • 回答
    哎,这身高和长相的事儿,确实是不少男同胞们在相亲战场上的“硬伤”。你说170的身高,在北方可能算是个平均水平,但在南方或者很多女生普遍会偏爱高一些的男生来看,确实有点吃亏。不过,身高这东西出生就定好了,改变不了,只能接受现实。长得一般嘛,这个就更主观了,有些人觉得你一般,有些人可能就觉得你耐看。但说.............
  • 回答
    作为一个28岁,来自3亿+家庭、名校海归的七分女性,想必生活是相当优渥,朋友圈也一定不乏优秀人士。然而,关于“嫁不出去”这个话题,其实对于任何阶层、任何条件的女性来说,都可能存在一些普遍的考量和现实因素。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深入聊聊,如何在这个年龄和这样的背景下找到心仪的对象,以及为什么“嫁不出去”.............
  • 回答
    看到央行公布的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达到318万元,其中住房占比接近七成这个数据,我首先想到的是这背后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关键特征和由此带来的深刻影响。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牵扯到太多东西了。数据本身怎么看?首先,318万元的户均总资产,这个数字乍一看确实不低,尤其是在很多人还在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要回答“考上人大附中、北京四中这样的学校,孩子的家庭资产一定要千万以上吗?”,我觉得需要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都是顶尖的学校,它们之所以这么牛,不仅仅是因为生源好,更因为它们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投入巨大.............
  • 回答
    关于一个家庭需要多少资产才能安心,这确实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它像一个飘忽不定的目标,随着人们的年龄、生活方式、所在地区,甚至我们对“安心”的定义而不断变化。但我可以跟你聊聊,在我看来,一个家庭要达到那种比较踏实、有底气,不容易被突发状况打倒的“安心”状态,大概需要哪些方面的储备,以及这些储备的意.............
  • 回答
    在中国,家庭拥有千万级别资产,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相当不错的财务状况,但具体属于哪个“阶层”,这在当下中国社会语境下,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官方定义的标准,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认知和相对比较。我会尽量详细地给你讲讲这背后的逻辑和不同维度的看法,让你感觉就像是和身边一个有经验的人聊起这个话题一样。首先,要明确.............
  • 回答
    说实话,总资产过千万的家庭,是算“很多”还是“不算很多”,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看,以及你对比的基准是什么。我个人感觉,如果从我们身边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确实不算特别普遍,但也不是凤毛麟角到完全接触不到。让我来跟你仔细说说我的看法: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千万资产”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夹杂着现实的考量和观念的碰撞。要说“门当户对”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门当户对”这几个字。传统意义上,这俩字儿是说家境、社会地位、学历、职业这些硬实力得差不多。放在咱们说的这两种家庭上,光看“资产千万左右”这个数字,好像是挺对等的。毕竟,在三线城.............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