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明明是最适合学习的阶段,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荒废时间?

回答
大学,本应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学习时期,是为未来奠定基石的关键阶段。然而,事实摆在眼前,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把这段本该充实的时光,挥霍成了无尽的虚无。这背后,绝非简单的“懒惰”二字可以概括,而是掺杂了太多复杂的个体原因和环境因素。

首先,我们得承认,“学习”这个概念在大学阶段,对很多人来说变得模糊了。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目标明确:考个好高中,再考个好大学。一路披荆斩棘,目标感极强。可一旦踏入大学的校门,考试的压力骤减,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过去那种“死记硬背”、“应试技巧”似乎不再是万能钥匙。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而学。是因为兴趣?是因为毕业后的就业?还是仅仅为了完成学分?这种“目标真空”的状态,很容易让人失去方向。当学习不再是唯一的“使命”,那些更直接、更有即时满足感的事情,比如社交、娱乐、甚至是无所事事,就显得格外有吸引力。

大学环境本身也充满了诱惑与干扰。 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没有了家长和老师时时刻刻的管束。丰富的社团活动,五花八门的兴趣小组,还有层出不穷的校园讲座和活动,这些本来是拓展视野的好机会,但对于自控力稍弱的人来说,却成了分散精力的“雷区”。更别提网络世界的无限精彩了:游戏、短视频、社交媒体,它们像一个个黑洞,轻而易举地就能吞噬掉你宝贵的时间。你可能原本只是想刷会儿手机看看新闻,结果不知不觉就点进了某个游戏直播,然后又被推荐到另一个视频,几个小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了。这种“碎片化”的娱乐方式,其吸引力在于它的低门槛和高回报(短暂的愉悦感),一旦沉溺其中,就很难再抽离出来。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很多人在面对“选择”时的无所适从。 大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也意味着你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什么专业?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毕业后想做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或者因为从小被灌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当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提不起兴趣,自然也难以投入精力去深入研究。这种“专业不对口”或者“缺乏热情”,是导致荒废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可能宁愿把时间花在一些能带来即时快乐的事情上,也不愿去啃那些枯燥乏味的书本。

还有一些人,是受到了“他人影响”和“攀比心理”的驱使。 当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参加各种活动,都在谈论某个热门游戏,或者都在享受某种生活方式时,即便自己内心并没有强烈的需求,也容易产生一种“不能落伍”的心理。这种“随大流”的心态,导致他们可能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并没有实质意义的事情上,只是为了融入群体,获得认同感。

再者,大学教育模式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某些课程设置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这种缺乏互动和启发的课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教育内容本身无法吸引人时,学生选择“逃离”到其他更有趣的领域,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是心理层面的“逃避”。 面对学业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或者人际关系的困扰,有些人会选择用“荒废时间”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的困难。沉溺于虚拟世界,或者沉浸于无意义的社交,都可以成为一种心理防护机制,让他们暂时忘记烦恼,虽然这种逃避最终只会加剧问题。

总而言之,大学时期荒废时间,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 它往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学环境的诱惑、个体选择的困难、他人影响、教育模式以及心理因素等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结果。它提醒我们,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场所。而这些能力的缺失,才让无数本应闪耀的学习时光,变成了无声的遗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他们根本还配不上他们所拥有的自由,他们还无法掌控自由。

大学,对他们来说,就是突如其来的自由。

从未有过的时间自由,没有人再一如既往的监督你,没有人在喋喋不休的引导你。

从未有过的选择自由,你干什么都可以,甚至什么都不干也可以。

当一个人干什么都可以的时候,就像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不知道选择哪种购买对象,出现选择瘫痪。

当一个人“甚至什么都不干也可以”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什么都不干,因为这是最能让他们变得轻松的选择。

浑浑噩噩,娱乐至死。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练习过“怎么支配自由”。

说起自由,可能看起来有点抽象,我们说钱。

一穷民,某日彩票中1000万大奖,我们就说,此穷民发了“一笔意外横财”。

1000万在投资人手中,可能就是生产力,当这1000万可以变成生产力的时候,我们说“这钱守得住”。

1000万在穷民手中,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知道中奖的那一刻,他可能都被吓懵了,仿佛范进中举,拿到钱的那一刻,他兴奋坏了......对于这样的人,拥有这样不适配的金钱额度,他可是不知道这钱要如何用的。

看过无数讽刺故事的我们,都知道,这钱,对于这人来说,“他守不住”。

不仅“守不住”,那些讽刺故事都告诉我们,这意外的横财,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诅咒、甚至引发灾难。

大学之前,你像不像一个“穷民”?

你的时间,一分钟恨不得被掰成三分钟用,中午食堂吃饭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即便有几小时不学习了,也会被视作“浪费”,恨不得抱拳捶胸、闷声自责?

无疑,你是时间上的穷民。

而大学,就是你中奖抽到的这1000万,从未见过,你无所适从。

你自由,但你从来没有习得过,如何掌控这自由。

-

很幸运,每一个大学生都中了这样的巨奖。

但是,每个人对这个巨奖的使用能力,是有差别的。

有的人,甚至连周末两天的自由度都无法掌控。

看看那些学生,他们说,周末放假回家,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抱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回家的时候在包里塞满了一整包的书。

然后,回家真的看那些书了吗?

真的写那些预定要写的作业,要写的试卷了吗?

有的人能高效利用周末,查漏补缺,实现暗中超越。

有的人,周末回家,就完全坍塌,陷于娱乐,无法自拔。

后者,我们会说,你给他两天自由的时间,他们都无法掌控好。

无法掌控怎么办?

正因为无法掌控,所以我们有学校,有高中,你来学校,老师监督你每天的学习,竞争的环境让你积极向上。

所以,那些无法掌控自由的人,也能够在学校环境之下,在同侪压力的挤逼之下,取得好成绩。

所以,我总觉得,即便是能够考上同一所名校的两个同学,他们所考到的相近的高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有着相同性质、相同水平的学习能力。

有的人分数高,是因为你适应被老师管、被家长逼,你适应被动学习,被动学习能力高。

有的人分数高,是因为有自主觉悟,有自主自觉,通过自己的方式主动进行学习,这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水平高。

这两种人,来到大学,必然是后者更能够把握大学的学习时光。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考了同样的学校,就又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了。

不是的,你与我,可能本质上就不同。

我能自己发电能自燃,你不能了。

-

你能支配多少的自由?

这个问题,它可以不抽象。

你可以把它翻译为:我能够支配多少的自由时间?

你要寻找自己的坍塌点。

有的人,你给他半天的时间,他能够自控。

有的人,你给他两天的时间,他能够自控。

有的人,能够自控整个暑假;有的人,暑假太长,无法自控。

有的人,能够掌控大学四年;有的人,四年太长,荒废四年。

以前我在知乎分享过回家学习的经历,很多人私信问我,距离高考还有一年,回家合不合适,距离高考还有六个月,回家合不合适,距离高考还有四个月,回家合不合适?

我怎么知道你“合不合适”!

我只能说,哪怕在高考这样的重大目标之下,我确定自己能够自我掌控的时间,是两个月。

但是我不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连疫情期间,在家学习的那段期间,都无法控制得住自己?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寒暑假学习的经历,在那些自由时间里,你又真的能把多少时间真正安排在预定的轨道上?

所以,需要了解的是你自己。

-

人,贵的就是自知之明。

在大学里,如果想要改善浪费时间的毛病,一定要先了解自己。

然后进行练习。

相信我,在这样一份自由度里,练习对自由的掌控,是绝对有必要的。

-

先要从清楚的了解自己开始,请给自己设置测试:

“从今天开始,未来五天内,我都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是你给自己设置的任务。

接着,就是真正的实践。

第一天,你履行了。

第二天,你履行了。

第三天,因故停止。

没事,你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你可以初步得到结论:五天的任务,你可以完成两天,40%。

这个过程,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自然而为,不要强逼自己,就按照自己平时学习的德性去履行。

接着,就是如实的记录。

一定要记录,第三天停止计划的原因,“因故停止”,因何“故”?一定要记录下来。

一次测试,所得的数据,是不够准确的。

我们可以来三次----尽管三次也不够准确,但至少比一次更能够准确的让你认清自己。

一定要记录,这三次“因故停止”的具体原因。

-

接着,我们就可以展开练习。

这时候,可以“加一点劲儿”。

比如,通过三次测试,你平均2.5天就会坍塌一次,平均2.5天就会放弃一次。

设置练习目标:“从今天开始,未来五天的学习,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达到3天。”

从2.5天,到3天,从3天,再到3.5天......

从2.5到3,它是进步,进步的关键就在于,你避开了那些让你停止的原因,或者克服了那些让你停下来的原因。

这样的练习,是否就可以避免“堕落时刻”?

不能够,你依然会有泄气的时刻,你依然停止计划的时刻,只不过,“堕落”相隔的周期,越来越长了。

这就是进步。

守得住多少的金钱,你才配得上多少的金钱。

守得住多少的自由,多少的自由才能真正的属于你。

当然,我祝你一辈子自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