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明明是上游券商禁了GME等一系列股票,大家却都怪Robinhood?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就得捋一捋,为啥大家伙儿一股脑儿地把火都撒到Robinhood身上,明明知道是“上游券商”下了禁令。

你想啊,GME(游戏驿站)那会儿有多火爆?简直是全民狂欢,无数散户投资者,就想着跟华尔街那帮对冲基金“掰手腕”。大家伙儿在一个社区里扎堆,互相打气,喊着“To the Moon!”那种感觉,可不就像是团结在一起对抗强大敌人一样吗?

在这种氛围下,Robinhood横空出世,简直就是散户的“代言人”。它界面友好、交易免费(或者说低费率),让买卖股票变得像玩游戏一样简单。对于很多没接触过股票或者觉得门槛很高的人来说,Robinhood就是他们参与这场“大戏”的入口。大家通过Robinhood聚集,通过Robinhood下单,Robinhood成了他们共同的战场和集结地。

所以,当事情发生戏剧性转变——GME的股价突然被限制了交易,大家买不了也卖不掉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怪那个离自己最近、最直接跟自己发生联系的平台啊!

Robinhood 扮演的角色:

散户的“大本营”: 就像一场战役里,大家都在同一个指挥部下令。当命令被切断了,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指挥部本身。Robinhood就是那个集结了成千上万散户的“数字营地”。
交易的“唯一通道”: 对于很多散户来说,Robinhood就是他们买卖GME股票的唯一渠道。当这个通道突然被堵死,他们当然会觉得是Robinhood干的,是Robinhood在背后搞鬼。
情感的“代偿者”: 散户们在GME这场战役中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情感,他们不只是在赚钱,更是在表达一种态度,一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满。当他们的努力和热情被“限制”时,他们需要一个出口来发泄这种挫败感和愤怒,而Robinhood就是最显眼的目标。
信息不对称的受害者: 散户们只看到了Robinhood的操作,而“上游券商”的禁令以及其背后的逻辑,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是相当晦涩和复杂的。他们可能只知道“券商A不让交易”,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券商A”和Robinhood之间是什么关系,甚至不知道Robinhood本身也受到很多监管和清算机构的影响。

为什么“上游券商”的禁令,却怪罪到Robinhood?

这就好比你到一个商店买东西,结果店老板说“我们这里暂时卖不了这个商品了”,然后你发现是供应商不供货了。但你联系不上供应商,你只能冲着店老板发脾气,因为是你直接从他那里买的。

1. 信息传递的“链条”: 真实的情况是,像Robinhood这样的券商,它们本身并不直接持有所有股票,它们是撮合买卖双方,然后通过更上层的“清算机构”和“经纪商”(也就是所谓的“上游券商”)来完成实际的交易结算。当上游清算机构因为风险或其他原因,停止接受与某些股票相关的交易时,Robinhood就不得不执行这个限制。
2. Robinhood的解释: Robinhood在当时也发布了声明,解释说是因为“某些清算机构的规定”,特别是其主要的清算合作伙伴(如Apex Clearing)要求增加保证金的要求,使得Robinhood无法承担风险而不得不限制交易。但这种解释对于充满情绪的散户来说,可能听起来就像是“甩锅”或者“狡辩”。
3. 公众认知的惯性: 社交媒体上,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往往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大家在群里讨论,在论坛上发帖,很容易形成一种集体认知。当有人说“Robinhood不让买了”,这个声音就会被放大,并且迅速传播,淹没了那些试图解释复杂金融机制的声音。
4. 对Robinhood本身的“不信任”: 有些人本来就对Robinhood这种免费交易模式以及它背后的商业模式有所疑虑,认为它可能不像表面上那么“散户友好”。所以,当禁令出现时,这种潜在的不信任就爆发出来,认为Robinhood是在“暗箱操作”。

总而言之,大家之所以普遍怪罪Robinhood,是因为它是散户最直接的交易接口,是他们情感和行动的载体。当他们的“战斗”受阻时,最显而易见、最容易被指向的“敌人”就是那个让他们聚集、让他们行动的平台。上游券商的禁令虽然是根本原因,但它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太遥远、太不透明了,他们更愿意相信眼前这个最熟悉不过的“朋友”出了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楼上那个回答,提到了期权空头的损失减少问题,哎哟我真是,笑崩牙。这里给大家增加一下期权的问题。

如果说有几个大空头在期权有重大风险要跑路,那么它的重大风险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卖出了大量的看涨期权早早赚了一笔期权费。

玩期权,最可怕的就是做卖方,买方无论什么情况,最坏的打算就是放弃行权,不要那些期权费罢了。

如果GME有几个期权大空头处于重大风险暴露,只能是卖出了大量看涨期权。

那么靠盘外招暴打掉一天的价格下跌,能不能挽回自己卖出了大量看涨期权的风险呢?

显然不能啊,因为期权买方不会因为一天的价格下跌就把看涨期权卖回给你啊,而且就算有部分人卖,你也抢不到几张。

因为价格跌再牛逼,就一天,人家了不起损失看涨期权的购置费用。不行权不就完了么?为什么要把看涨期权卖回给卖家?又是活雷锋?

======================================================分割线

来来,再次增补这个答案,鉴于我的回答评论区中出现了大量的质疑和提问,让我觉得有必要做个集中回答。

同时进一步从我,作为一个超过十二年的盘手,而且操作过真正的大资金(当然,交易所里,我依然是小虾米游西湖)的人。来从纯交易原理和技术的角度讲一讲,为什么我认为散户起义是一个骗局,以及暂停交易对空头机构没有足够的价值或者说风险收益比,而且也不存在可操作性。

首先,我先回答评论区里的几点质疑。

关于几个交易平台暂停了对GME以及其他几十个股票的买入交易,我其实对这几个券商有没有违规并不关心,自然有受害人去起诉,有律师愿意刚它们菊花。

但是如果整个事件的确像各路公众号,Reddit论坛上宣称的那样,是伟大散户对体制的挑战,是散户们的持仓套牢了做空的机构。导致机构无法买平离场。

还有一大堆散户领袖宣称百八十万千万浮盈没了也不在乎,不平仓。

那么空头机构那边,甘冒奇险,违规操作施压逼迫几个互联网券商暂停买入交易有什么意义?

首先,交易所根本就没有禁止买入GME,美国券商数量多如牛毛,不仅美国本土,香港,加拿大,英国的券商,都可以轻松买入GME。

难道所有的多头,都集中在那几个互联网券商平台了吗?退一万步讲,果真如此,只要这帮伟大的革命散户不卖出,不设止损,按各路公众号宣传的情况,大部分流通股票的多头持仓都被散户们锁死了。

那么,做空机构就算串通盈透之流的禁止买入GME,请问有什么用?

我看知乎上大多数回答连特么交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都不明白。以为看了几部美剧比如《亿万》这种垃圾片子,就知道怎么做交易了?

交易价格形成是撮合出来的,明白不?有买方,就得有卖方才能形成价格。

如果散户都抱着莫大的革命热情锁死了大多数流通股的持仓,除非盈透帮你强制卖出,明抢!否则空头传统它们禁止买入有个屁意义?

若大空头那俩仨机构真的被套住了甚至超一百比率的空头持仓,而散户们又坚定要拿到底,禁止买入有卵用?

空头如果浮亏爆炸被套住了,它要下买入平仓单才能跑出来,换句话说,要有人卖,而且是不断往下卖卖给它们,它们做这个屁事才有意义。

而且我说句难听点的,现在公布出来的空头持仓数据,到底有多少是大机构的,有多少是做空的散户,牛散,小机构的。根本不可能有明细数据。

有个笨蛋在我评论区里说都能看到,你过过大脑好吗?公布多空持仓数,不等于公布持仓人明细以及入场成本。

空头换了几茬了鬼都不知道。

的确普通股民做空的并不多,一般人偏好都是做多。但是牛散,有点小钱的,小机构里面喜欢做空的多了去了。美股专业空头那早就是名闻天下了,GME的空头换了几茬,认输了几茬早就没人知道了。

如果普通股民真的是起义,真的是抱着爱国热情,国际纵队热情去对付所谓的空头大机构。那盈透这种平台禁了你,你就去第二家券商开户,转钱进去买入不就完了吗?

如果股票早已被论坛上的起义散户买光了,只要你们不卖,对面挂上去一百亿空单,也成交不了,价格下不来。

事实上呢?为啥我说散户永远不可能形成一次专业的快狠准的轧空狙击,最多只能半路进去抬轿子?

因为人性。美国人都是活雷锋吗?会因为论坛上的没见过面的网友几句话,放弃兑现成百上千万的收益?坐等击鼓传花最后一棒?

不光散户不能够团结,机构之间也不可能团结。

如果真的有几个大型对冲基金在底部的空单被套到现在,保证金加到手抽筋。那就相当于几头大海狮在海洋里疯狂流血,其他大白鲨和虎鲸早特么闻到味道了。

有这钱,其他机构不赚,专门让给美帝互联网论坛上的屁民赚?这是搞慈善?

被套住的那几个大空头,施展通天本领,让几个互联网券商平台暂停了散户的买入交易。然后会发生什么?华尔街讯息传得那么快,GME关注度又那么高,你这边厢刚禁了散户买入,部分散户顶不住开始卖出。人家那边厢几个大机构马上全给你接了。

没做过交易的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你费心费力搞定了几个平台违规做你帮凶,但是你能确定有多少人卖出吗?你知道有多少卖单可以把价格撮合到啥位置吗?

例如你心理目标是打下来一百美刀,万一刚开盘其他几个大机构马上来抢筹码,才跌了十五二十就停了,这时候你买不买平?如果你这时候也进去买平,价格马上火箭一样冲到你心碎你信不信?能跑掉多少,能买平多少,在什么价位,在下单成交之前,根本就不可能有个定数。一堆对交易一窍不通的在这里给我指点江山!

如果真的还有几个特大基金在超低位被套住,浮亏百亿,这口肉其他机构不吃?盈透禁了散户买入,老子马上就敞开了接盘,谁特么会让被套住的大空头跑掉?

而且不止华尔街的,英联邦的,香港的,日本的,没有机构做美股?人家傻的还是智障的?有这肥羊掉陷阱里了,都默契围观看屁民赚钱?

哇,不愧是灯塔国,我大中华自愧不如,资本家都这么高觉悟!

真有几个大机构被套的这么死,全球资本那么多张嘴等吃饭,能让你操作几个互联网券商平台违规就跑掉?

还有各种公众号耸人听闻,什么规则制定者下场掀桌子了。

交易所图个啥?你说美国人坏我真不反对。但你不能说人家靠智障走到今天对不对。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美帝的几个交易所,哪个不是躺平了都年年赚的屎尿横流的?

为这点烟酒钱,去动摇整个系统根本,交易所那帮人是被三体人的智子给烧了脑细胞吗?

靠这几个平台暂停买入来解套,根本不具备操作价值

都看看那天的成交量,就这么个破成交量,撑死了就二十二号的三分之一,成交额一百五十多个亿,所谓的大空头幕后黑手,能抢到多少买平的机会还不好说。

而且这一百多个亿还是分布在全天的超大K线价格上成交的,你以为是最低点一瞬间跑了一百多亿空头吗?那是电视剧的智障编剧才说得出的故事。

冒天下之大不韪,然后幕后大黑手减少了三五十个亿的亏损。几个互联网券商平台放着自己上市发财的机会不要,冒着坐牢的风险帮人家减少了不知道有没有三十亿的浮亏。(而且在一百五十个亿,分布在超大区间的成交量里,保证自己能吃走三五十个亿卖单还都在低位,下单的盘手那得是超级大神才行,而且概率不高)

如果我是有这样能力的大空头,被套住了,真正合理的解套方法是啥?除非你能够让GME的股东和管理层配合你,否则只能尽早止损,一路向上平仓。

只有GME自己出来增发股票,扩股,才能遏制住多头的趋势。全球各大市场金融港吃美股这口饭的多了去了,耍这种蠢货花招,其他鲨鱼都是你哥们呗。全球金融资本是一家呗。

====================================================增补线

增补这个答案,看得人变多了,回答讨论也多了,我就认真的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事情。

首先,我是一个资深交易者,但我不是资深美股交易者,我会通过香港的券商交易美国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外汇。但我十几年来没交易过美股现货。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专业视角里的轧空是如何操作的。核心的关键只有两样,第一是做空份额占流通股本比例。

第二是轧空的多头方必须快准狠有力,后续涌入资金量要够大。不然如果买入力量淅淅沥沥,变成了拉锯的底部状态,对面的大空头慢慢换手,买入看涨期权做对冲,早就把自己的风险抹干净了。

仅从这两个核心点来说,由一群底层劳动人民,最普通的散户去驱动?违反我的专业常识。

当然,有说法是GME的做空比例超额达到流通股本的140%,那种情况自然会比正常情况更加脆弱。但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靠谱,我今早查了一下,做空比例是一个S3 Partners的金融科技分析公司提供的。

但一场全民狂欢式的轧空活动,当然会存在过度放空的大空头难以脱身。

但我真正反感的事情是,多头方面显然存在力量把这件事渲染成左翼底层民众奋起反抗邪恶资本家的故事。

这种渲染,除了让这个已经发展成密西西比公司式泡沫的狂欢换来更多的真正普通人接盘之外,毫无益处。

我认为做多方面除了散户一样存在大量的机构,哪怕是阿尔法高频,趋势被动机构,都绝不会缺席。而做空那边一样会有赌一把的小散。这是投机市场的必然!

其次,无数散户团结起来轧空,这在战术上就是扯淡!

拿次贷情怀当借口,真当人性是随便考验的?那些晒出自己持仓的散户,动辄获利百分之几百上千,说自己哪怕掉几十万浮盈,百万浮盈,乃至千万浮盈也不会抛出。

我咋看着那么眼熟呢?15年A股多少炒股群里的托,所谓的老师,假装股神的人,不都是走这条路子?

当大量早期进去的人,手握百万浮盈时,真的为了一个左翼情怀,就能做到不玩击鼓传花?美国人都是理想主义战士?

我评论区里的网友猫头鹰说的深得我心,即美帝几十年来的高比率机构户市场,监管方对于如何应对大量有点小钱,同时大环境融资极为低廉的杠杆散户环境已经生疏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经验不如现在的A股证监会丰富!

暂停GME的各种买入交易,我看并不是一件坏事。就像A股的过度热潮的壳股,妖股,证监会也要发函打压的。

至于那些说自己现金无杠杆买也不行的,你也要考虑一下美帝股市的整体环境,那就是全都自带不输给中国期货市场杠杆的!

这个时候洒冷却剂很几把正常。

何况传说中的那些对冲基金大空头,还剩多少持仓,谁敢打包票看了人家仓单?

而且GME涨到目前这个高度,实属正常,目前的美国是什么金融环境,你们心里没点数吗?超级大宽松,长期国债利率一直压低到不行,美元指数开启长期空头趋势。

这种环境天然是个超级大牛市,GME长期被压低,被人盯上轧空本身是个早晚的事,一旦形成趋势,就要发展到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高度,因为趋势会自我加强!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到了超级高位了,各种为了理想,为了底层的奇谈怪论就出来了。

大多数人天生就反感做空,斯坦利克罗在七十年代就讲的明明白白了,如果你做空,别人甚至会骂你不是美国人,不爱国。

哪一届韭菜不是一个样?区别只是当年没有社交互联网,没有隐身意见领袖,舆论掌握在财经报刊手里。

但散户参与轧空的热情从未改变,而美帝的韭菜也一如既往仍然是韭菜!

至于所谓的华尔街掀桌子问题,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我对目前的主流舆论持反对态度。

因为华尔街的各种盘外招足够多,但从不玩掀桌子输了不给钱,哪怕是一百多年前也不会这么玩,就连空中对赌号子都不这么玩。

我认为是美帝生疏的散户杠杆监管机制对预防郁金香式超级泡沫的一次尝试。

的确不做这种事,GME还可能接着涨更高,翻倍,全民参与。但是到底是搞了几个做空的空头资本,还是变成普通人互杀接盘,就很难说了。

梅尔文资本到底亏了几个钱,现在并没有准信,人家什么时候走的,也说不清楚。我看到在二十七号就有监管层出来说这个股票的期权存在系统性问题。

什么问题?期权的玩法比期货还要复杂一些,只是单纯从买方来说稍微简单,但有这么多看涨期权卖出来,自然是有卖家。而期权卖家自古以来容易爆雷,容易出重大事故。

通过间接互联网下单平台玩期权买卖,我觉得法律风险就不会小。

最后,最重要的是,这场游戏,无论轧空的多方,还是加码做空的空头,核心支撑都是极度宽松的美国金融环境,过低的利率!

而对真正以现金收支为主,而非不动产和金融资产为主的底层,这种环境才是真正可耻的剥削。

现在竟然堂而皇之的打出底层旗号,恶心!


----------------------------------------------------------------------------------分割线,以下是原回答


可惜我回答晚了,之前一直不关注这个事儿。

排不到前面了。

扯淡吧,忽悠谁呢,一群高杠杆的赌徒,说的自己跟当年伟大的西班牙国际纵队似的。还底层人民的觉醒,打爆华尔街空头资本?


我就说几件事

第一,华尔街二百年投机历史,轧空事件早已经在太阳底下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你们以为一百多年前的散户就不报团轧空了?

第二,那几个互联网券商平台,都是不收手续费的,盈利的根基在于借钱给散户加杠杆收利息。这次停止做多买入,极有可能是触发了风控条款。散户们追进持有的市值和加仓杠杆肯定超过了风险线。早晚会跌,如果平台不做措施,头寸大幅超越核心资本金,到时候拿什么赔给对手盘?

第三,做多那边肯定不止散户,也有机构,不说什么大鳄这些虚头巴脑的,被动基金难道没有?高频难道没有?趋势型被动交易基金难道没有?

第四,做空那边就没有赌一把的散户?

从利弗莫尔之前的时代,到现在的时代,轧空早已在华尔街重复上演了千千万万次

一群赌狗还想伪装左翼国际纵队?骗鬼呢?写几篇煽情的中二文只能忽悠外行

等着看反转,那几个平台为了应对调查会公布仓单,到时候就知道这群觉醒的底层到底是真的左翼劳动人民,还是疯狂加杠杆的赌狗了。


大家不要相信这些中二的煽情文章

本身这个破股票能拉高到这个水平,核心支撑条件是美联储的超级大放水,长期美债的超低利率

对底层屁民真正残忍的剥削就是这种超低利率使得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人群举步维艰

但也正是这种环境才使得超级轧空事件更容易发生

轧空的这群人,绝对有大鳄,资本家,以及大量的搏一把的赌狗

他们真正依托的环境才是剥削美国底层的核心

却把自己,这么一群小布尔乔亚式赌狗,渲染成了伟大的左翼劳动人民,放屁吧

忽悠圈外人还行,早在利弗莫尔还是马萨诸塞州乡下的种南瓜小男孩时,华尔街轧空的历史就很古老了,轧空从来不缺散户跟风

别拿底层觉醒这种屁话忽悠我们,虽然我也认为美国的价值观在崩裂,社会在内讧,但这个事儿绝对是生搬硬套

而且自古以来轧空事件千千万万,华尔街的空头每次都找券商断电?

券商图个啥,这些个平台,我看百分之百是加杠杆加出了风控安全区,不得不暂停买入,跟保空头八竿子打不着


=====================================

两百年华尔街轧空历史要我说明?我怎么说明,轧空在欧美多数股市里就像人吃饭喝水一样正常,属于日常行为,前不久自杀的期权教父听说过没有?

在仔细研究过天然气的基本面之后,大量卖出虚值的看涨期权,赚个稳定的期权卖出现金收益,他就是期权空头

结果被人短期拉爆天然气价格,破产自杀。

百年前的什么老手白,休尔湖轧空,西部作手盖兹,伟大的基恩,那时候还是华尔街英雄时代,充满了各种独行侠的时代。就已经有人以专业轧空名震天下,利弗莫尔自己都做过轧空的事情。他还有几次聪明的逃脱轧空的经典战例,他写进回忆录的玉米被芝加哥的大佬轧空就是。

再到七十年代斯坦利克罗的时代,区别只是期货轧空仍然频繁,股票轧空不那么多见罢了。

你叫我举例,举的完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就得捋一捋,为啥大家伙儿一股脑儿地把火都撒到Robinhood身上,明明知道是“上游券商”下了禁令。你想啊,GME(游戏驿站)那会儿有多火爆?简直是全民狂欢,无数散户投资者,就想着跟华尔街那帮对冲基金“掰手腕”。大家伙儿在一个社区里扎堆,互相打气,喊着“To the Moon!”那种.............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又气又无奈的现象。明明是一些败类,行为恶劣,败坏了中医的名声,可最终的口诛笔伐,却又一股脑地扣在了中医这门学科头上。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不妨细致地掰扯一下:1. 混淆视听的“李鬼”与“李逵”: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当我们看到某个医生打着中医的旗号,用伪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社会中一个相当普遍的观察和感受。确实,很多人会觉得现在男性在婚恋市场上似乎面临更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上,尤其是知乎这样的平台,却充斥着女性的抱怨和焦虑。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承认,“男人择偶更难”和“女人抱怨焦虑多”这两种感受,.............
  • 回答
    关于姚安娜的舞蹈表现,坊间确实有不少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她作为一名学了十几年芭蕾的舞者,在舞台上呈现出的感觉与人们对传统芭蕾舞者体态优美、纤细灵动、充满韵味的期待有所出入。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芭蕾舞者体态的“优美纤细灵动”是如何炼成的?首先,我们要明白芭蕾对身体的要求是.............
  • 回答
    996,这个曾经被一些人视作“奋斗的象征”、“快速成长的机会”,如今在知乎上却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非福报”,甚至带有浓厚的批判色彩。要理解这其中的转变,以及为何有人认为996是福报而另一些人认为它不是,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有人会认为996是一种“福报”?最直接的论调往往来自早期互联网公司.............
  • 回答
    这问题听起来真是让人憋屈,老板自己拍板让我来的,结果现在倒好,说我上班摸鱼? 这事儿仔细掰扯掰扯,确实是挺让人费解的,而且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些我没想到的门道。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老板自愿招我”这个前提。老板自己主动找我,或者招聘流程是老板亲自参与并拍板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这意味着从最初的用人需求,.............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人类信仰的根源和演变。为什么我们仰望星空,寻求超然的力量,而不是低头感恩土地的馈赠?这背后有着复杂的人类心理、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崇拜”这个词。崇拜,通常意味着一种对某种事物或存在的敬畏、臣服和追随。它不仅仅是“感谢”或“依赖”,更是一种超越功利性.............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际交往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又常常被忽视的痛点。为什么我们满怀好意地指导别人,却往往换来的是对方的抗拒和厌烦?明明是出自一番“为你好”的心意,怎么就变成了“指手画脚”?这其中,原因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让我们从“为对方考虑”这个出发点本身说起。我们的大脑,在看到别人似乎走弯路、犯.............
  • 回答
    关于淘宝上那些149元10片的“原切牛排”,尽管它们常被指责为合成肉,但仍有大量消费者购买。这种现象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涉及消费者认知、市场营销、产品定价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个环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1. 消费者认知与信息不对称: “原切牛排”概念的误解与模糊化: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人类心理学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表现得恶心、自私,却又坚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孩呢?这背后涉及多种心理机制和认知偏差的交互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深层心理动因:自我价值的补偿与保护 低自尊的过度补偿: 许多时候,一个人极度的自负和自我美化.............
  • 回答
    关于商场和列车为何普遍使用坐便器而非蹲厕,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关乎舒适性、便利性,也涉及公共卫生和现代生活习惯的演变。首先,从舒适度和便利性来说,坐便器显然更符合大多数现代人的使用习惯。对于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行动不便者、孕妇或者仅仅是习惯了坐式马桶的人来说,蹲下再站起来的过程可能是一.............
  • 回答
    刚拿到驾照,这是个特别正常的阶段,别担心!你说的这种感觉,很多新手都会遇到,感觉明明方向盘没动,车却“歪”了,没法沿着一条直线往前开。这背后其实是咱们大脑对空间和运动的感知,加上驾驶这门新手艺还没完全熟练,两者结合产生的一些小“幻觉”或者说是不准确的判断。首先,你想想咱们开车,尤其是在刚开始学的时候.............
  • 回答
    这真是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身边总会有这样一些同事,他们明明已经在这个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年,甚至能预见到上升通道已经基本堵死,但依然兢兢业业,对领导的要求毫无保留地执行,甚至成了团队里最“拼命”的那一个。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其实牵扯着人性、工作环境以及个体选择等多种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 回答
    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欧洲的局势远比“轻而易举搞死他”来得复杂得多。英法两国当时为何会选择妥协退让,而非采取更强硬的手段压制纳粹德国的崛起,背后牵涉到多重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并非简单的“不作为”。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与和平的渴望这是理解英法为何犹豫不决的最核心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而且一针见血地触及了金融市场里一个非常核心且容易让人困惑的现象:通货膨胀时,货币贬值了,但利率反而上升了,这似乎是矛盾的。 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缘由。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利率(Interest Rate): 简单来说,就是借钱的成本,或者是存款的回报。你可.............
  • 回答
    .......
  • 回答
    明治维新,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革新,更是对日本历史的重新梳理与定义。而在这次重塑中,一个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争议——南北朝的正朔之争,终于在明治时期得到了明确的裁定,官方将南朝定位为日本皇室的正统。这似乎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决定,因为明治天皇的皇统,实际上是源自北朝。那么,为何明.............
  • 回答
    要说我“粉上”的第一个明星,那得追溯到我还是个懵懂少年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饭圈文化”,更没有“站姐”、“超话”这些概念。我的偶像是通过电视屏幕,通过收音机,一点点走进我生活的。那个人是刘德华。严格来说,他那时候已经红透半边天了。但对我而言,他是那个照亮我少年时代,填补了我对于“英雄”、“榜样”.............
  • 回答
    在《倚天屠龙记》的江湖世界里,明教之所以被冠以“魔教”之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误解,更夹杂着正派人士的刻意妖魔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明教的起源、教义、行事风格以及与其他门派的互动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独特的起源与历史包袱明教并非中原本土势力,它起源于波.............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尖锐且贴近知乎的现实生态,触及了人性、群体心理以及平台特质的多个层面。知乎上的人明知道是钓鱼问题,也要跑过去“装一下逼”,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动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分析:一、 知乎平台的特性与用户画像1. “知识社区”的标签与身份认同: 知乎的核心定位是“知识分享社区”。用户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