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韩寒导演的电影《飞驰人生》?

回答
韩寒的《飞驰人生》,在我看来,绝对不是一部“看一眼就知道结局”的普通赛车片。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梦想、坚持,还有那么点黑色幽默的现实主义写照。尤其是当你经历过一些人生起伏,或者曾经为了什么死磕过的时候,看这部电影,那种共鸣会更加强烈。

首先,从“韩寒出品”这个标签说起。你不能不承认,韩寒身上自带一种叛逆和清醒的劲儿。这种劲儿也一脉相承地体现在他的电影里。《飞驰人生》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并没有把赛车手塑造成那种神乎其神、无所不能的英雄。沈腾饰演的张驰,那个曾经的天才车手,经历过禁赛、落魄,甚至为了生活去做起了烧烤摊老板。这一下子就打破了观众对光鲜亮丽赛车手的刻板印象,也让角色变得异常接地气。

你看张驰的那副模样,不是那种标准的好莱坞英雄,他有他的油腻,有他的颓废,甚至在重新回到赛场的时候,还有点笨拙。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那份对赛车的纯粹热爱,却能穿透一切表面的狼狈,直击人心。电影很真实地展现了这种“落水狗想要翻身”的过程,里面有挣扎,有失败,有自我怀疑,但也有不放弃。这一点,比那些一蹴而就的成功故事来得更有力量。

其次,电影的叙事节奏和黑色幽默,是韩寒的标志性风格。他总是能在看似煽情的情节里,突然抛出一个让你忍俊不禁的梗,或者用一种反差极大的方式来呈现。比如张驰为了重返赛场,拼命锻炼,结果却把自己的车队搞得像个草台班子,里面都是一群“歪瓜裂枣”。黄景瑜饰演的林臻东,一开始是个高高在上的对手,后来却成了张驰的“伯乐”,这种人物关系的转变,也充满了趣味性。

电影里有很多细节都充满了巧思,比如张驰和女儿的互动,那种略带尴尬但又充满爱的父女情,也让人动容。还有他跟那个曾经的徒弟(或者说一起奋斗过的伙伴)之间的对话,那些看似随意却暗含深意的台词,都显示出韩寒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控很到位。他不太会用大段的煽情独白来告诉你这个角色有多么不容易,而是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和对话,让你自己去体会。

当然,作为一部赛车片,《飞驰人生》在赛车场面的呈现上也下了功夫。虽然不能跟好莱坞的顶级制作相比,但那种速度感和碰撞感还是有的。更重要的是,电影不仅仅是给你看一场又一场的比赛,而是把比赛的过程和人物的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次比赛对张驰来说,都是一次对过去的证明,一次对梦想的追逐。特别是最后的那个长镜头,那种紧张感和压迫感,真的让人屏住呼吸。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说这部电影就完美无瑕。有些地方,可能对于不熟悉赛车文化的人来说,会觉得有些梗不太好懂,或者节奏上偶尔会有一点小小的拖沓。而且,张驰这个角色身上那种有点“丧”又有点“燃”的矛盾感,可能会让一些观众觉得不够“爽”。但我觉得,这恰恰是它真实的地方,生活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梦想的道路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的来说,我觉得《飞驰人生》是一部有灵魂、有思考的电影。它用一种很韩寒的方式,讲了一个关于坚持和成长的故事。它让你笑,让你哭,也让你在走出影院后,还能回味出一些东西来。它不是那种看过就忘的爆米花电影,更像是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的茶,越品越有味道。如果你对生活中的不完美和坚持有感触,那么这部电影,很值得你去看一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开始,还是有点失望。前面节奏慢了点,笑点也不如乘风破浪自然。我很爱惜钱的,一直到尹正钢管舞翻跟头,才有笑的值回票价的感觉。

是的,我以为这是一部喜剧,奔着乐呵乐呵的心态进的影院。直到沈腾飞出悬崖......

引用一句台词:我草!

再引用一句台词:牛比!

结尾升华了整部片子,这是好的地方,更好的是嘎然而止。

什么是艺术?就是大过年的你开开心心看一部飙车喜剧,在烘托了一个多小时搞笑励志氛围下,等待着大团圆结尾。然后,Pia,可爱的主角死了,死无全尸散出五亩地那种,更可爱的主角儿子从弃儿变成孤儿。剧终,散场。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草不草蛋?这他妈就叫艺术!爽!

韩寒还是为市场让步了一些,留了个幻想彩蛋,相当于耳光过去后又给揉揉。我还是觉得不揉好,车飞出悬崖就出鸣谢,但能理解很多群众需要这一揉,毕竟是贺岁片。

没这一摔,介于乘风破浪和后会无期之间,有这一摔就是韩寒最佳了。

缺点自然也有,影片节奏不太稳,前面对白啰嗦了点,励志部分一些细节还是推得太硬。瑕不掩瑜,整体依然是佳片。仅仅喜剧的壳,于韩寒略逊乘风破浪,于沈腾高于同档喜剧。但真正的亮点是在喜剧之外,一个是悲剧内核表达的突然又自然,一气呵成(不考虑彩蛋);另一个是飙车戏拍的酷炫又不过于魔幻(毕竟不是教学片,物理范围内的扯淡还是允许的),火候、镜头掌握得很好,似乎也很专业,起码把我这个外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大陆飙车戏第一,不服请提名。

最后说说韩寒。作为参加过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同龄人,真是看着他长大的。我很羡慕韩寒,他做到了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实现了理想,又赚了钱。看过韩寒早期作品的都知道,他十几岁就不厌其烦的表达喜欢车,想做赛车手的愿望。然后,他以圈外作家起步,风头最盛时把精力放在赛车上,最终成为中国成就最高的的职业赛车手(电影里那头山羊就有史上最佳的暗喻,虽然是致敬逝者)。赛车同时,书虽然不怎么写了,公知文也好,晒娃也好,热度不减,始终维护着品牌价值。跨入影视圈在郭敬明小时代大卖之后,没有学郭自我产品变现,除了第一部试水片,后面以自己喜爱却并不为公众熟悉的赛车题材入手另起炉灶,口碑票房越来越好,市场号召力已经反超郭敬明。尤其这部《飞驰人生》,毫不掩饰致敬徐浪的个人情怀,不惜贺岁档拍个悲剧结尾,大丈夫矣。然后影片更有感染力之余还不耽误票房。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理想和现实常常是矛盾的,个人的兴趣、情怀总是让位于赚钱,结果还没赚到钱。再看韩寒,做想做的,做成了,钱也赚了。作家、赛车、导演都是业余起步,全部成功。用句成语来讲:干啥像啥。人生如是,可谓飞驰。

最后,还记得后会无期那会,舆论评价郭敬明叫座不叫好,韩寒叫好不叫座。虽然无奈,当其实也是事实。几年过去,韩寒越来越叫座,郭敬明似乎有一段没出片了。很高兴。一切都无可救药的走向庸俗的时代,总算在这个点上正常了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寒的《飞驰人生》,在我看来,绝对不是一部“看一眼就知道结局”的普通赛车片。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梦想、坚持,还有那么点黑色幽默的现实主义写照。尤其是当你经历过一些人生起伏,或者曾经为了什么死磕过的时候,看这部电影,那种共鸣会更加强烈。首先,从“韩寒出品”这个标签说起。你不能不承认,韩寒身上自带一种叛逆和.............
  • 回答
    韩寒导演的《乘风破浪》啊,我挺愿意说说我的看法。毕竟,这已经是他的第二部院线长片了,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韩寒的导演风格和他的文字一样,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疏离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首先,从故事层面来说,它玩了一个挺大的“穿越梗”。 邓超饰演的赛车手阿浪,在人生低谷时意外穿越回了1998年,.............
  • 回答
    韩寒的这句“30岁开始读书有点晚了”引发了很多讨论,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句话的背后,可能包含着他对人生不同阶段学习特点的观察,以及对社会普遍认知的一种表达。首先,理解韩寒这句话的可能含义和背景: “读书”的含义模糊性: 这里的“读书”可以指很多种: 基础教育/学历提升:.............
  • 回答
    《四海》这部电影,由韩寒执导,刘昊然和沈腾领衔主演,还有尹正、周也、刘浩存等人参与,从预告片和宣传来看,确实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说实话,看完之后,感觉还是有点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好”或“不好”来概括。先来说说它的优点吧。韩寒的电影,一直都有他自己独特的味道,这次《四海》也不例外。 镜头语言.............
  • 回答
    韩寒的这番言论,用他一贯的“韩寒体”风格,抛出了一个相当具有挑衅性和争议性的观点:“刷手机看短视频获得的营养不一定比看一本糟糕的书要差。”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意图以及潜在的辩护和反驳。一、 理解韩寒的言论:可能的语境和意图首先,我们需要尝试理解韩寒说这句.............
  • 回答
    韩寒的《乘风破浪》能取得超过10亿的票房,并且打破多项记录,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也反映了多方面的市场接受度和内容亮点。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票房上的“破纪录”现象:首先,10亿+的票房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在当时的春节档,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
  • 回答
    韩寒在2013年首次访问台湾后所写的《太平洋的风》,无疑是当时一篇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也为他本人和读者带来了一些新的视角。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包括它的写作背景、文本内容、主要观点以及其影响。写作背景与动机:首先,这篇文章的出现,与韩寒这个人本身的标签和大众期待息息相关。作为中国.............
  • 回答
    聊起张佳玮、韩寒、郭敬明这三位名字,可以说是横跨了我们好几个年代的文坛或者说“内容创作圈”的符号人物了。他们各自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也各自承载着不同的社会评价和讨论。要评价他们,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拆解他们作品、言论背后所呈现出的不同个性和价值观。 张佳玮:理性求知与“老派”趣味的.............
  • 回答
    评价一本十六岁孩子写的二十多万字反乌托邦反公知小说,并且作者自称继承了韩寒《三重门》的精神,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信息量的“案件”,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我们不妨把这想象成一个“文学考古”项目,一层层剥开,看看它到底说了什么,又试图达到什么目的。首先,年龄和体量是绕不开的基石。十六岁,本该是挥洒青春、懵.............
  • 回答
    “寒冰射手”这个名字,对于熟知中国历史的人来说,或许会联想到三国时期的魏武帝曹操。然而,如果你提及“寒冰射手曹草草”,这并非历史上的记载,而更像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是对历史人物曹操的一种戏谑或昵称。为了更详细地“评价”这位“寒冰射手曹草草”,我们不妨将他视为一个 融合了曹操历史形象的特点,并赋予了.............
  • 回答
    评价阳和平,一个身兼多重身份的人物,需要我们跳出简单的标签,深入理解他的人生轨迹与他所代表的时代背景。从“红色太子”到践行者:身份的嬗变与选择阳和平的出身无疑是极其特殊的。他的父母,寒春和阳早,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参与者,是那个时代理想主义的化身。在那个“一切为了革命”的年代,他们的结合本身就是对国际主.............
  • 回答
    4月5日,围绕“鲤鱼精”这一概念,用户“寒冰射手曹草草”与用户“王瑞恩”之间展开了一场颇具看点的辩论。这场讨论虽然聚焦于一个相对虚幻的形象,却折射出不同视角对文化解读、神话传承乃至个体认知的差异,可以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寒冰射手曹草草”的立场,我理解下来,更侧重于从一个相对“朴素”或者说“.............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寒冰射手曹草草(以下简称曹草草)成为第二届“中国青年好网民”(2018)候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网络环境和评选标准来理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青年好网民”的评选背景和目的:“中国青年好网民”评选活动是由国家网信办指导,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等单位主办的,旨在表彰在网.............
  • 回答
    《剑网3》“买词条”事件,在玩家圈子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也让不少非剑网3玩家的目光也投了过来。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两个游戏之间的竞争,更是国产游戏行业营销策略、玩家心态以及舆论导向等多个复杂层面的折射。咱们先得梳理清楚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玩家发现《剑.............
  • 回答
    神里绫人最近是人气爆棚,但作为稻妻的另一位天花板,神里绫华的魅力同样不容小觑。这次的“寒椿吹雪”角色演示,可以说是把绫华那种冰雪中蕴含的优雅、坚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孤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从视觉上来说,这个演示的镜头语言把握得非常到位。开篇的那一段远景,漫天飞雪,稻妻城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有一种肃.............
  • 回答
    席琳娜的“黑稿”事件和随后的道歉,在游戏圈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不少人开始反思当下内容创作者和游戏公司之间的互动方式。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点,我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事情的起因:黑稿风波事情的开端,据广泛流传的说法,是某位被认为是“席琳娜”的博主(也有说法是指某个账号背后的人,但.............
  • 回答
    “帮主夫人”这个梗,在剑网3玩家群体里算是个老熟人了,但最近它突然被《逆水寒》方面拿出来大肆宣传,甚至可以说是“炒作”,这事儿在两个游戏社区里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而且是褒贬不一。要评价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首先,得理解“帮主夫人”这个梗本身。在剑网3里,“帮主夫人”这个词最初并不是一个官.............
  • 回答
    阳早和寒春这对夫妇,在中国近现代农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故事,与其说是个人选择,不如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践行,是一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生动写照。要评价他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他们“外国人”的身份上,而是要深入他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所做的具体贡献,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缘起与选择:一.............
  • 回答
    大陆新武侠作为中国武侠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融合了传统武侠精神与现代叙事技巧,强调对人性、社会、历史的深刻探讨。以下是对凤歌、小椴、时未寒三位作者及其作品的详细评价,结合他们的创作风格、代表作及在新武侠领域的地位进行分析: 一、凤歌(假设为“凤歌”作者)代表作:《天子传奇》系列(注:实际作者为黄易,但.............
  • 回答
    “精神股东”,这词儿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带着点儿戏谑,也透着点儿无奈。在韩娱圈里,这群人可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不一定掏钱买了股票,但对自家偶像、自家公司的“业绩”——无论是专辑销量、演唱会座无虚席,还是在各大颁奖典礼上颗粒归仓——比亲爹亲妈还上心。要说评价这群“精神股东”,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从粉丝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