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亚历山大大帝是如何击败当时世界第一强国波斯帝国的?

回答
公元前四世纪,当一位年轻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踏上征服之路时,无人能够预料到,他将以雷霆万钧之势,颠覆当时世界格局,将那盘踞东方数百年的庞大帝国——波斯,踩在脚下。这并非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更像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其中融合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精妙的战略部署,以及时不待我的历史机遇。

要理解亚历山大为何能击败波斯,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波斯帝国虽然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军队的构成和战术也存在明显弊端。而马其顿虽然国力相对较弱,但其军队却拥有革命性的军事组织和战术体系,以及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领袖。

波斯帝国的表面辉煌与内在隐忧: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自居鲁士大帝建立以来,疆域辽阔,横跨三大洲,囊括了近乎当时已知世界的精髓。其人口众多,资源富饶,号称拥有数十万,甚至百万级别的军队。然而,这支庞大的军队却是一支由众多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士兵组成的混合部队,缺乏统一的指挥体系和严明的纪律。他们的战术更多依赖于人数优势和骑兵的冲击力,特别是“不朽者”——波斯精锐步兵,以及他们引以为傲的弓箭手和骑兵。但他们缺乏一种能够有效应对马其顿方阵压迫性推进的战术,也未能充分发挥其骑兵在运动战中的优势。

更关键的是,波斯帝国虽然富庶,但其统治模式相对松散,各地总督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且内部政治斗争也时有发生。尤其是面对亚历山大这样一位锐意进取的入侵者时,波斯帝国的抵抗更多是依靠各个区域的军事力量各自为战,未能形成有效的统一反击。

马其顿的革命性军事力量与亚历山大卓越的指挥艺术:

相比之下,马其顿王国虽然面积和人口不及波斯,但其军队却是一支经过精心打造、高度职业化的力量。其核心便是那令人生畏的马其顿方阵(Phalanx)。

马其顿方阵: 这是马其顿军事体系的灵魂。方阵由大约64个长矛兵组成,手持长达56米的“萨里沙长矛”(Sarissa)。这些长矛比希腊城邦士兵的长矛更长,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长矛森林。方阵士兵穿着坚固的青铜盔甲,佩戴重盾。当方阵以紧密的队形向前推进时,其压迫感和杀伤力是巨大的。前排士兵的长矛向前伸出,中后排的长矛向上抬起或向前伸出,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长矛之墙,足以击溃任何正面敌人的冲击。这种密集而有序的推进,让波斯人引以为傲的骑兵和步兵在正面战场上难以施展。

精锐的“伙伴骑兵”(Companion Cavalry): 这是亚历山大军团的另一张王牌。这支骑兵是马其顿的贵族精英组成的,装备精良,战术灵活。他们不仅能够作为突击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亚历山大战术体系中实施侧翼包抄和关键性突击的核心。亚历山大本人常常身先士卒,亲自率领伙伴骑兵冲锋,直接指向敌方指挥官或薄弱环节。

战术的灵活性和协同作战: 亚历山大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能够将马其顿方阵的强大推进力和伙伴骑兵的灵活性完美结合。他并非一味地依靠方阵的正面碾压,而是通过精准的观察和判断,利用波斯军队的弱点,实施多兵种协同作战。例如,在著名的格拉尼科斯河战役(Battle of the Granicus River)、伊苏斯战役(Battle of Issus)以及最终决定性的高加米拉战役(Battle of Gaugamela)中,亚历山大都展现了其高超的指挥艺术。

亚历山大的关键战役与战略:

1. 格拉尼科斯河战役(公元前334年): 这是亚历山大进入亚洲后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面对横跨格拉尼科斯河的波斯军队,亚历山大并未等待敌军集结完毕或找到更好的渡河点。他冒着箭雨和投石的威胁,亲自率领伙伴骑兵从最危险的区域渡河,并直冲波斯主帅的阵营。这一大胆的举动彻底打乱了波斯军队的阵脚,马其顿方阵随后跟上,将波斯军队击溃。这场战役不仅为亚历山大打开了小亚细亚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亚历山大本人无畏的勇气和敢于冒险的战略。

2. 伊苏斯战役(公元前333年): 波斯大流士三世亲自率领一支比亚历山大军队人数多出数倍的军队。但战场地形狭窄,限制了波斯骑兵的展开。亚历山大故技重施,他命令左翼的方阵顶住波斯军队的冲击,同时派出精锐的希腊佣兵和轻装部队牵制波斯军队的中央。而他本人则率领伙伴骑兵,从右翼迂回,直扑波斯大流士三世所在的中军。当大流士三世看到亚历山大兵锋直指自己时,惊慌失措,立刻弃阵而逃。整个波斯军队见国王逃跑,顿时士气崩溃,被马其顿军队追杀大败。这场战役的胜利,俘虏了大流士三世的家眷,并缴获了大量财宝,极大地打击了波斯的士气,也让亚历山大声名远播。

3. 高加米拉战役(公元前331年): 这是决定性的最后一战。大流士三世为了复仇,集结了号称更庞大的军队,并在高加米拉地区精心布置了战场,甚至为了方便骑兵作战,将地面平整。亚历山大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没有选择正面硬拼,而是充分利用了地形和波斯军队的布置。他故意将自己的军队向右翼展开,拉长了波斯军队的战线。波斯军队为了应对马其顿右翼的“闪避”,被迫将中央的步兵和弓箭手调往侧翼,从而在波斯军队的中央留下了一个“缺口”。亚历山大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指挥伙伴骑兵以楔形阵直插这个缺口,将波斯军队从中间撕裂。当波斯中央部队溃散时,亚历山大迅速回师,再次率领伙伴骑兵攻击波斯大流士三世所在的左翼。同样的情形再次发生,大流士三世再次选择逃跑。随着国王的逃亡,波斯军队彻底崩溃。

除了战术和战略,还有哪些因素?

亚历山大的个人魅力和领导力: 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更是一位能够激励士气的领袖。他愿意与士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赢得士兵的绝对信任和效忠。他的坚定信念和无穷精力,也感染着他的追随者。
“希腊化”文化的影响: 虽然马其顿人并非纯粹的希腊人,但他们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教导。这种希腊化的军事理念和文化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历山大的思想和战略。
士气和决心: 马其顿军队是为征服而战,他们的目标明确,士气高昂。而波斯军队虽然人多,但其作战动机复杂,更多是为了保卫家园或效忠国王。一旦国王逃跑,这种军队的凝聚力便荡然无存。

总而言之,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帝国,并非偶然。它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实力、地形、士气等因素的深刻洞察之上,通过革命性的军事组织、精妙绝伦的战术配合,以及他个人无与伦比的领导才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精准地刺破了波斯帝国看似坚不可摧的庞大身躯,最终成就了他“大帝”的威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亚历山大打败的不是整个波斯帝国,亚历山大打败的是阿契美尼德家族和一部分波斯人。

对于米底人、吕底亚人、巴比伦人、埃及人、腓尼基人等被统治民族来说,他们没必要为了波斯人君主和马其顿大军血战到底;他们既然能臣服于波斯人,自然也能臣服于马其顿人。

甚至一部分波斯人也倒向了亚历山大,因为亚历山大需要他们帮助自己维持庞大的帝国,对他们很宽容;毕竟马其顿人口相比波斯太少了,老家也更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公元前四世纪,当一位年轻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踏上征服之路时,无人能够预料到,他将以雷霆万钧之势,颠覆当时世界格局,将那盘踞东方数百年的庞大帝国——波斯,踩在脚下。这并非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更像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其中融合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精妙的战略部署,以及时不待我的历史机遇。要理.............
  • 回答
    评价亚历山大大帝,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就像试图给一座巍峨的山峰下定义一样,太多维度,太多故事。他的一生,如同一场燃烧得璀璨却又短暂的焰火,留下的痕迹,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首先,我们得承认,亚历山大是个天生的军事天才。你想想,他继承了一个相对强大的马其顿王国,但面对的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波斯帝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吸引人了,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要抽丝剥茧地分析一番。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没有在巴比伦英年早逝,那他的人生轨迹,乃至整个已知世界,都将是另一番景象。至于他的帝国会不会分裂,我的看法是:很可能,但分裂的方式和时间点,以及分裂出的势力格局,都会与历史真实发生的“ diadochi 战争”大相径庭.............
  • 回答
    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没有在巴比伦英年早逝,这无疑会彻底改写世界历史的走向,其影响之深远,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他那澎湃的野心,横扫欧亚大陆的军事才能,以及其帝国所代表的希腊化文明的传播,一旦得以延续和发展,将会在无数个层面上重塑我们今日所见的全球格局。首先,从政治和疆域层面来看,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之辽阔.............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难有定论,因为这涉及到两个相隔千年的伟大文明,它们各自的军事思想、装备、战术都充满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智慧。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遇上大秦的秦军,到底谁更胜一筹。首先,咱们得先明白这两个“谁”到底是个什么模样。马其顿方阵:方圆之阵,势不可挡的革新者亚.............
  • 回答
    亚历山大大帝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能够完全令人信服。从他征服世界的辉煌顶峰突然陨落,无疑给那个时代留下了巨大的震撼和无尽的猜测。他最后的日子是在巴比伦度过的。公元前323年,这位年仅32岁的年轻征服者,在完成了他横跨欧亚的辉煌战役后,回到了这座古老而富饶的城市。然.............
  • 回答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这场波澜壮阔的军事行动,不仅仅是依靠无敌的方阵和高昂的士气,更重要的是其背后一套精妙而有效的后勤保障体系。在那个时代,没有现代化的铁路、公路网和通讯技术,亚历山大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为他那支庞大的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物资的?这其中的智慧和执行力,至今仍令人赞叹。一、 战略规划中.............
  • 回答
    关于亚历山大大帝及其历史被认为是伪造的说法,虽然在主流学术界和历史学界并不被普遍接受,但确实存在一些边缘观点和质疑。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现有历史资料的解读方式、某些历史细节的疑点以及对古代史料可靠性的普遍考量。要理解这些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依据,并尝试剥离掉过于“AI”化.............
  • 回答
    在《Fate/Grand Order》中,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被塑造成一个拥有络腮胡、身材健壮、充满阳刚之气的“胡茬大叔”形象,这背后其实是基于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理解、对角色的定位以及符合系列整体风格的艺术设计。首先,从历史形象的还原度来看,我们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描绘,.............
  • 回答
    亚历山大大帝,这位以其横扫东方、建立庞大帝国的赫赫战功而闻名于世的马其顿君主,却为何最终没有将他的征服触角伸向西方,特别是当时尚未完全崛起、却已具雏形的罗马城?这个问题一直为历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也成为了探讨亚历山大大帝帝国命运的关键节点之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剖析,不能简单地归结为.............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了古代军事史、政治格局和文化碰撞的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印度后能否击退战国七雄,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力量与战术优势亚历山大大帝能够席卷希腊、波斯,并在印度取得一定成就,依靠的是其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和训练有素的军队。 马其顿方.............
  • 回答
    提起亚历山大大帝,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位年轻气盛、目光如炬的青年,他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亚欧大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可触及。要说他当年到底有多强大,那得从多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首先,从他的军事成就来看,亚历山大的强大是前所未有的。他并非生来就握有绝对优势的资源。他继承的马其顿王国.............
  • 回答
    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亚历山大大帝和他所处的那个波澜壮阔的希腊世界。想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有几部史书是绕不开的经典,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那个时代的大门。首当其冲,也是最直接、最权威的来源,莫过于古希腊的史学家们亲笔撰写的著作。1. 普鲁塔克(Plutarch)的《希腊罗马名人传》(Pa.............
  • 回答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出现过叱咤风云、改写历史的人物,只不过他们的辉煌,与波斯、希腊、印度等地的伟大君主,在成长的土壤、施展的舞台以及历史的轨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西方和南亚的先驱者们。居鲁士大帝,他崛起于一个小小的安山部落,凭借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政治手腕,将分散的部族整合成一个.............
  • 回答
    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确实没有出现过像亚历山大大帝或成吉思汗那样,将征服全球作为明确战略目标并付诸实践的帝王。这并非中国古代不缺乏雄才大略的君主,也非没有对外扩张的动力,而是由一系列深刻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地理限制与战略重心首先,中国自身是一个幅员辽阔、内陆性强的文明.............
  • 回答
    要说帖木儿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谁“大”,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因为“大”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不过,如果咱们抛开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地理边界,从历史的影响力、疆域的范围以及对后世的塑造力这几个方面来聊聊,那会更有意思。咱们先说说亚历山大帝国,也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那段辉煌。你想啊.............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12月17日发生在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ATL)的那场堪称“灾难级”的大停电。那场事故,别说经历过的人,就算只是在新闻里看到的人,恐怕至今都记忆犹新。一个黑暗的星期天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12月17日星期天下午,正是大家准备出行,或者刚刚抵达,充满期待或疲惫的时刻。.............
  • 回答
    哈哈,这俩船我都玩过不少,确实是亚服不少老玩家的心头好。要我说,亚特兰大和爱宕各有千秋,选哪个主要看你玩船的风格和喜欢哪种玩法。我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到你。 亚特兰大:北美战列舰的“快乐球”定位: 亚特兰大属于美国科技树的银币巡洋舰VII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那极快的炮速和超多的防空炮弹幕。优点: .............
  • 回答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之所以能够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即使他生前在某些方面确实需要依靠蒙古金帐汗国的支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镇压了罗斯人的反抗,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叙事,以及他对俄罗斯民族认同形成的至关重要作用。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
  • 回答
    你问的是“亚历山大之门”在哪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会带你穿越时空,深入古老的历史。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亚历山大之门”这个名字本身可能让你联想到一个具体的、如今仍然伫立在地标性的建筑。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概念,一个历史上的地理位置标记,而且它的具体指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理语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