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党员太过于形式主义?

回答
关于当代大学生党员形式主义的问题,这确实是个挺现实且值得深思的现象。在我看来,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根源,而且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首先,从“太过于形式主义”这个定性来说,我想到的首先是那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比如,一些党建活动,可能更多地停留在表面文章,像是一些报告会、座谈会,参加的人很多,照片拍得很漂亮,但内容上却流于形式,大家只是例行公事地发言,或者听完就散了,真正触及到党员思想深处、能够引导实践的启发却不多。有时候,为了完成某个“规定的动作”,可能会搞一些比较“热闹”但意义不大的活动,比如组织大家一起去打扫卫生,本来是好事,但如果形式上要求穿戴整齐、拍照留念,并且强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口号,结果很多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有些敷衍了事,那么这种形式主义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再往深处看,这种形式主义的成因也挺复杂的。

一方面,教育和引导可能存在偏差。有些时候,对党员的评价和考核,过于侧重于“完成了多少项活动”、“参与了多少次会议”,而不是更看重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的实际表现,以及思想上的进步和成长。当“完成任务”比“学到什么”、“做到什么”更有利于获得认可时,自然就会有人迎合这种评价体系,把精力放在搞好“形式”上。

另一方面,部分党员自身理解的偏差。有些同学,刚入党,对党的性质、宗旨、使命可能理解得还不够深入,就把党员身份简单地等同于参加一些组织活动,觉得自己“是党员了”,就完成了“责任”。他们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到,党员身份意味着一种责任担当,一种先锋模范作用,这种作用更多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之中,比如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在社会实践中勇于担当。如果只把党员看作是一个荣誉或者一个参加活动的标签,那么形式主义就很自然地产生了。

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们所处的社会,有时候确实存在一些“讲排场”、“重形式”的现象。这种环境的耳濡目染,也可能让一些同学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表面功夫”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宣传都是通过视觉化的形式来呈现,这使得人们在关注事物时,也更容易被表面的光鲜所吸引。

此外,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某些环节也可能存在不足。比如,党支部活动的设计可能不够创新,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实际,导致同学们觉得参与度不高,提不起兴趣。当活动本身缺乏吸引力时,为了保证“出勤率”和“参与度”,就更容易走向形式主义,通过强制性要求或者过度宣传来“凑数”。

那么,这种形式主义具体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首先,消磨党员的初心和热情。当参加党内活动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例行公事,久而久之,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磨灭。他们可能会觉得,加入党组织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思想上的提升,反而增加了许多额外的“任务”,这会让他们对党产生疏离感。

其次,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当群众看到一些党员在活动中表现得敷衍、应付,甚至是在形式主义的表演中,就很难对党产生敬意和信任。这种负面观感,会稀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给党的形象带来损害。

再次,不利于真正优秀人才的培养。如果评价体系存在偏差,那些真正注重学习、踏实做事、思想进步的同学,可能因为不擅长或者不愿意参与形式主义的活动,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那些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同学,却可能更容易被“表扬”和“提拔”,这不利于党组织吸纳和培养真正优秀的同志。

最后,误导了党组织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党员们把精力都放在了形式主义的活动上,而忽略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如何真正地为群众服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党的宗旨就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在教育层面,需要加强对党员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让大家深刻理解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不能仅仅停留在“入党宣誓”或者“学习党章”的表面,而是要引导大家去思考,如何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践行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活动设计层面,党组织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出更具吸引力、更有实效性的活动。可以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能够真正地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和思考。比如,可以多组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或者结合时事热点开展辩论赛、理论研讨会等,让学习和实践结合得更紧密。

在考核评价层面,需要建立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体系。不能仅仅看“参与度”和“完成率”,更要看党员在思想、学习、工作、实践中的实际表现,以及他们对党和社会的贡献。鼓励大家踏实做事,而不是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好看”。

同时,党组织自身也需要不断改进作风。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辅导员、书记等,应该以身作则,反对形式主义,带头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做出表率。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党员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党组织,甚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回归到初心,注重实效,让党的先进性真正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实际行动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和形式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反对学生上学时期就可以入党的,父母呵护着学校保护社会宽容的小布尔乔亚没经受社会的毒打,还没当过一天真正的工人阶级,怎么就成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