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也太流氓了,二战前后的武器是有质的改变啊,零战(37年还没零战,最先进的是当年试飞的九七式战机)碰上歼-5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后者怎么说都是高亚音速的喷气式战机!噫!我国完成一五计划是1957年,二十年前就是1937年。1937年的日本绝对不敢向1957年的tg宣战,根据以下收集的资料显示,如果这种穿越真的发生了,我国应立即对日本宣战,以免夜长梦多。
这些资料大部分来自于三十至五十年代的各方军事情报文件,已过我国(10~30年)与美国(20~50年)的保密期。
一、工业产量
首先看1957年的我国与1937年日本的工业生产力对比[1][2],通过这个对比,你不得不承认“一五”计划的实施让我国一下摆脱了工业弱国的帽子,除了铜、锌产量以外的主要工业原料产值均是明显优势:
- 原油 1600 vs 269 (千吨)
- 焦炭 117 vs 31.2 (百万吨)
- 生铁 5375 vs 2342 (千吨)
- 钢材 5400 vs 3510 (千吨)
- 铜 13.6 vs 64.8 (千吨)
- 铝 20 vs 9.0 (千吨)
- 铅 23.1 vs 6.52 (千吨)
- 锡 16.0 vs 1.59 (千吨)
- 锌 11.0 vs 29.6 (千吨)
- 水泥 6.4 vs 4.5 (百万吨)
- 纸 800 vs 680 (千吨)
差距应该来源于“一五”计划中有关铜、锌的精炼厂并不够,但从武器生产的总体角度来说,拒敌于本土之外的制空权更重要。20千吨的铝产量对于制造飞机所需,是充足有余的。作为对比,美国在1937年的铝产量也只有14.6千吨。[3]
二、陆军实力的比较
美国中情局通过朝鲜战争时期与之后对我国内地的高空侦查,与1954~1957年运抵中国主要港口船舶所载物资相结合的统计数字得出,我国陆军于1957年拥有约两百五十万名现役与预备役部队,其中一百八十万现役部队构成36个集团军与后勤军单位;其中每个军级单位约由五万名兵力组成,每个师级单位约由一万五千名兵力组成。
1957年的PLA陆军下属114个步兵师,22个炮兵师,3个装甲师,1至3个空降师与3个骑兵师(!)。
每个步兵师包括:每个装甲师包括:
- 一个炮兵团,装备24门轻型迫击炮与12门重型迫击炮
- 一个防空营,装备12支防空轻机枪
- 一个反坦克营,装备12门苏制47mm反坦克炮
- 部分步兵师(约15~20%)配备一个坦克团,编制800人,配备36辆中型坦克(很有可能是T-34、T55,都是五对负重轮)
22个炮兵师包括:
- 满编六千名士兵
- 80辆中型坦克
- 10辆重型坦克(是1950年从苏联买的IS-2)
- 8门自行火炮(应该是SU-85、SU-100之类,50年12月的时候苏军撤离大连的时候把机械化坦克全部出售给了PLA)
- 12个野战炮兵师,每师下属108门各类火炮,最大口径至152mm
- 5个防空师,每师下属108门轻重防空炮
- 3个反坦克师,每师下属72门反坦克炮
- 2个火箭炮师,每师下属72门132mm “喀秋莎” 火箭炮
旧日本陆军在昭和11年(1936年)的“军备充实计划”中,日军设立了17个甲种师团与12个乙种师团。在该计划中,一个甲种师团的战时编成平均为25000人左右,乙种师团则只有8000~10000人。与57年的解放军相比,日军“师团”的武器多样性与人员规模远大于一个普通师,接近一个集团军。
拿1937年参与南京大屠杀,装备精良,战术野蛮彪悍的第十六师团为例,其参与南京战役时含有25000名编员以及7500匹马匹。具体编制为:
- 两个步兵旅(19、30),每个步兵旅编制约7500人,马1100匹
- 一个骑兵联队(20),约450人,马450匹
- 一个野炮兵联队(22),约2900人,马2300匹,三八式75mm野炮36门,92式105mm加农炮12门
- 一个工兵联队(16),670人,马100匹
- 一个辎重联队(16),3500人,马2600匹
三、空军实力的比较
我国空军于1957年拥有约八万七千名现役部队,2600架可用作战飞机,其中1870架为喷气式飞机。[1][4] 空军部队的平均年龄偏低,充满朝气与斗志(CIA文件原话)。在朝鲜战争中与美军交战所获得的经验使得PLA空军能够执行航空轰炸、拦截缠斗以及物资运输的作战目的。主要的喷气式战机部署在大型工业区与大型城市附近,特别在上海周边形成了严密的防空圈,不知道日本还会不会考虑冒着被mig15吊打的风险打淞沪会战?
1957年我国空军的总编制如下:
- 395架轰五(IL-28) 喷气式中型轰炸机,最大航速833km/h,最大升限10670米
- 220架Tu-2 螺旋桨式轻型轰炸机,最大航速521km/h,最大升限9000米
- 1475架MiG-15与MiG-15bis,最大航速~1033km/h,最大升限15500米
- 510架各类螺旋桨式作战飞机
旧日本的空军并不像陆军或海军自成一个独立的军种,而是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拆分为陆军飞行战队与海军航空队。由于早期对空军力量的不重视,日本航空技术的完全自主化直至1936年以后才逐步实现,在这之前制造飞机的数量一直少于飞行员的训练数量。1937年,属于陆军的飞行战队才刚刚改制成立,而海军的航母战斗机载机数则仅为160架,是1930年的两倍不到。如下图所示,日本飞机的大规模生产于1938年开始爆发式增长[5],1937与1938年的年产量分别为1533与2652架。[6]
(所述国家从左至右分别为日本、纳粹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与苏联)
可以看出,除了意大利以外,日本是参与二战主要工业列强中生产飞机数最少的国家。更致命的是,日本没有生产远程四引擎轰炸机的能力,与其相比,英国生产了近一万五千架,而美国则生产了近三万五千架。
由于资料所限,以及全面抗战初期日本的频繁军事调动,有关旧日本空军力量的详细编制只能找到1938年12月的统计数字,以下是1938年12月日本陆海军投放于中国战区的航空力量总体编制[7]:
- 陆军一个航空联队,下属四个航空旅,共56架战斗机,45架轻型轰炸机,45架中型轰炸机与23架侦察机
- 陆军下属六个独立航空旅,共36架战斗机,45架轻型轰炸机,与13架侦察机
- 海军下属两个航母飞行队,共21架战斗机,48架轻型轰炸机
- 海军下属两个特混大队,一个高雄飞行队,一个战斗机大队,一个轰炸机队,一个水上飞机大队,共54架战斗机,41架轻型轰炸机,59架中型轰炸机与27架水上侦察机
日本陆海军于1938年12月,总计在中国战场空军总数为167架战斗机,179架轻型轰炸机,104架中型轰炸机与50架侦察机,总计刚好500架作战飞机。
好了,你告诉我吧,要是换了你是日本这仗该怎么打?如果打陆战,先不论57年的PLA有各种中型重型坦克,后面又有数以百计的大口径火炮,恐怕日军一来就得吃个下马威。如果打空战那就更不用想了,到38年底日本在中国只有一百来架战斗机,对抗一千多架mig15。唯一靠谱的只有海军,因为PLA第一颗反舰导弹在1966年才被制造出来(仿制苏联SS-N-2“冥河”),如果把大半个联合舰队开到上海跟前,然后用重炮猛轰,PLA估计够头疼一阵子的。
参考资料:
题目说穿越回去打二战,但二战可不止限于中日,还有英美苏德法。
当时主席和总理可是都在,以TG的外交斡旋能力加忽悠力,外加手里一大堆天顶星技术,在列强中搞出个亲中团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至于我朝届时最缺的,很有可能就是相对孱弱的海军了。
放眼望四周,从哪里能拿现成的海军过来呢——日本。
接下来就简单了。
陆地上狠咬旧日本陆军(IJA)一口,一举解放朝鲜半岛。
随后在朝鲜半岛南侧部署伊尔-28(共171架),不定期到日本本土扔些铁炸弹外加传单等。
伊尔-28航程大约2200公里,所以这样炸还是够的到东京的:
由于日本本土遭受空袭,又拦截不了这种升限万米的喷气式轰炸机,内阁很可能已经崩溃了。
外交讹诈一下,旁敲侧击的表示:嗯,我们就想购suo买yao一些日本土特产,比如航母和战列舰。
哦听说日本不给啊?
“1937年7月7日莫斯科电,苏联红海军正在认真考虑辅助与PLA合作进行大规模海外作战的建议。”
……
目测1938年就会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门号战列舰和赤城号航空母舰了。
哦对了,还有另外一个战场。
“1938年8月1日东京电:
日本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