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把吕布塑造成忠义无双的角色?

回答
将吕布塑造成“忠义无双”的角色,挑战性确实很大,因为他最广为人知的标签是“三姓家奴”,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然而,如果我们专注于放大他身上某些特定的品质,并对其行为进行新的解读,是有可能塑造出一种独特且深刻的“忠义”形象的。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并辅以详细的论述和具体的例子(即便这些例子需要一些“重新解读”):

一、 理解并重塑“忠”的定义:从效忠个人到效忠更高的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忠”往往指向效忠于一个特定的君主或主人。但如果我们将吕布的“忠”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比如效忠于他心中的“道义”、“强大的力量”或者“对天下大势的判断”,那么他的行为就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对力量的崇拜与忠诚: 吕布天生神力,武艺绝伦,他内心深处对强大的力量有着一种近乎崇拜的向往。当他认准某位主公拥有足以匹敌他力量的“王气”或“霸业”时,他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的力量全部献出。这种“忠”不是因为恩情,而是源于他对“强者为尊”的信念的忠诚。
例子解读:
对丁原: 刚开始,丁原确实是雄才大略,手握重兵,其麾下吕布作为主将,可以说是丁原力量的体现。吕布对丁原的忠诚,可以被解读为对这位能够驾驭他这等强者的“主公”的效忠,对这位“实力派”的认可。当董卓用更强的武力、权谋和利益诱惑(赤兔马,高官厚禄)“击败”丁原的影响力时,吕布的“背叛”可以看作是“力量转移”的自然结果,他只是忠于了当时更显赫的“力量”。
对董卓: 董卓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是当时天下最强的势力代表。吕布对董卓的效忠,可以看作是对当时“天下第一人”的追随,将自己的忠诚献给了他认为最能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他甚至为了董卓的命令而杀戮大臣,这可以解释为对董卓“强大意志”的绝对执行,是一种“力量的仆从”式的忠诚。
对曹操(短暂): 在杀了董卓后,曹操短暂地接纳了吕布。如果吕布在此期间表现出对曹操的尊重和服从,并且是因为他认为曹操的实力和战略眼光值得他跟随,那么这也可以是一种“忠诚”。

对承诺的看重与履行(特定条件下的): 虽然吕布常被指责食言,但我们可以放大他在某些关键时刻对承诺的坚持,甚至为之付出代价。
例子解读:
刘备的承诺: 当刘备和吕布在徐州时,虽然吕布夺取了徐州,但后来为了平息曹操的怒火,他将刘备安置在小沛。如果吕布对刘备表现出一定的尊重,并且是因为他曾许诺过某种程度的保护,或者认为刘备有某种值得他尊重的地方(例如刘备的仁德,虽然这与吕布自身的行为不太相符,但我们可以强调吕布对“仁者”的某种敬畏),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被解读为对承诺的某种兑现。当然,这需要非常精妙的描写来掩盖其自私的本质。

对“义”的曲解与坚持: 吕布所理解的“义”可能与世俗的道德观不同。他可能更看重“兄弟之义”或者“战场之义”。
例子解读:
张飞的挑衅与吕布的回应: 张飞与吕布在虎牢关的对决,虽然充满敌意,但也可以被看作是两位顶尖武将之间的一种“战场之义”的较量。吕布的勇猛,以及对张飞挑衅的不屑(或者说是对这种“以一人挑战多人”的鲁莽行为的不认同),也可以被包装成一种对“公平”或“实力”的尊重。

二、 突出吕布的“重情义”一面,哪怕是以扭曲的方式

尽管“三姓家奴”的标签难以抹去,但我们可以挖掘吕布在某些时刻表现出的“重情义”的细节,并放大它们。

对貂蝉的深情: 貂蝉是吕布的“软肋”,也是他为数不多能够真正付出情感的对象。将他对貂蝉的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可以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羁绊的形象,从而为他后来的行为提供一种情感上的合理性。
描写要点:
极端的保护欲: 为了貂蝉,他可以不顾一切,甚至背叛主公(董卓)。这种背叛,可以解读为是对“爱情”这种更高“情感”的忠诚。
为貂蝉的牺牲: 如果能描绘出吕布为了貂蝉而放弃某种利益、或者承受某种痛苦的场景,会极大地增强其“情义”的色彩。
貂蝉对吕布的影响: 貂蝉的劝说、安慰甚至批评,都可以成为吕布行为转变的导火索,暗示他并非完全冷酷无情。

对麾下将士的关怀(有限地): 尽管史书中鲜有记载,但我们可以虚构一些场景,表现吕布对他的部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关心,例如在战前鼓舞士气,或者在战后犒劳士兵。
例子解读:
与高顺的“兄弟情”: 高顺是吕布麾下最忠诚的将领之一,对吕布有着极高的评价。可以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描绘成一种“生死相托”的兄弟情,甚至可以将高顺的死看作是吕布内心深处永远的痛,从而为他最后战败的悲壮增添一层色彩。

三、 将吕布的“狂傲”包装成“不屈的意志”和“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吕布的狂傲自大是他的显著特征,但这也可以被重新解读为一种“不屈的意志”,一种对自己能力的高度自信,以及对世俗规则的不屑。

对曹操的蔑视: 吕布在被俘后,面对曹操的招降,表现出轻蔑的态度,并试图劝降曹操。这可以被描绘成他对自己实力的一种绝对自信,认为曹操不足以与他抗衡,而他自身所代表的“力量”是无可匹敌的。
描写要点:
眼神中的傲气: 描绘他即使身处困境,眼神依然充满着对强者的蔑视,对命运的不屈。
言语中的不羁: 用他狂放不羁的言语来展现他内心的傲骨,即使知道自己将死,也不愿屈膝。

对“功名”的追求(非私欲): 吕布对功名的追求,可以被解读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天下格局,实现某种“大业”,而不是单纯的个人享乐。
例子解读:
在徐州的统治: 如果能描绘出吕布在徐州统治期间,为百姓做了些什么,例如安抚民心,发展生产(即使这在历史上记载不多),或者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秩序,那么这可以被看作是他追求“大业”的一种尝试。

四、 借他人之口(尤其是正面评价)来烘托吕布的“忠义”

虽然吕布本人行为上难以完全符合“忠义无双”的设定,但我们可以借用历史上或虚构的正面评价来增强这种印象。

高顺的评价: 如果虚构或放大高顺对吕布的评价,例如他认为吕布虽然有缺点,但其忠义之心是值得肯定的,或者他之所以追随吕布,是因为吕布身上有某种“王者之气”或“义气”。
貂蝉的劝说: 貂蝉可以不断地提醒吕布他身上的“优点”,或者“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目标”,从而引导读者去关注他身上的闪光点。

五、 结局的悲壮化处理:

吕布最终被杀,他的结局是悲壮的。如果能在最后的时刻,将他塑造成一个为守护“貂蝉”、“为心中的信念”而战死,或者即使战死也绝不屈服的形象,那么他的“忠义”将得到升华,即使这种“忠义”的定义非常规。

具体写作策略建议:

1. 视角选择: 可以选择一个对吕布怀有复杂情感的视角,例如高顺,或者一位仰慕吕布武勇的普通士兵,甚至是从貂蝉的角度来讲述。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信息的传递,突出吕布身上想要塑造的品质。
2. 心理描写: 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揭示吕布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动机。即使他的行为看上去自私,但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描写来解释他的“不得已”,或者他内心的挣扎。
3. 对比法: 将吕布与那些真正“不忠不义”的角色进行对比,例如那些背叛主公、出卖朋友的人,从而反衬出吕布身上某些方面的“可贵”。
4. 细节的挖掘与放大: 在尊重历史大框架的前提下,挖掘并放大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细节,例如他对貂蝉的温柔,他对高顺的信任,他对某些战役的策略部署等。
5. 语言的运用: 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描绘吕布的英勇、他的情感,以及他内心的信念。

总结一下,要将吕布塑造成“忠义无双”的角色,核心在于:

重新定义“忠义”: 从效忠个人到效忠更高的理念,如力量、信念或情感。
突出“情义”: 极度放大他对貂蝉的深情,以及与少数亲信之间的情义。
包装“狂傲”: 将其解读为不屈的意志和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借他人之口: 利用正面评价来烘托其品格。
悲壮的结局: 用死亡来升华其某种形式的“忠义”。

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创作,需要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可能性,并通过精妙的笔触来构建一个复杂而独特的“忠义”形象,让读者在看到“三姓家奴”的标签之余,也能体会到吕布身上那份扭曲却又执着的“忠”与“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国时期,第一个想称帝的人是谁?——董卓。


三国时期,第一个假模假样称帝的人是谁?——袁术。


三国时期,第一个称帝的人是谁?——曹操的儿子曹丕。


三国时期,第一个自立为帝的人是谁?——刘备。


三国时期,第一个带兵攻打国都的人是谁?——丁原。


三国时期,第一波劫夺天子的人是谁?——李傕、郭汜。


三国时期,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谁?——曹操。


三国时期,与这些人都当过敌人的人是谁?——吕布。

user avatar

丁原:吾儿为何杀我?吕布:只有董太师才能救大汉!阉党昏聩,士人弄权,我等边地武人要站出来,要团结在董公旗帜下救大汉!这首维新之歌送给你!

董卓:吾儿为何杀我?吕布:当日追随董公是为了救大汉,今日杀董公也是救大汉!君为臣父,吕布心中只有皇帝陛下一个太阳!你用的李儒这些奸逆小人只会怂恿你做那叛国之举,和这种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大汉!

袁术:吕布叛我背盟,当死!吕布:布只知汉之忠臣袁氏,不知淮南之逆贼!

曹操:吕布惧死,何不早降?吕布:布愿降汉丞相,为公之前驱平定天下。

刘备:曹公尚记得丁建阳,董卓之事?

曹操:唉,吕布为汉臣,終不可为我所用。

吕布与献帝书:曹贼已围城三重,决水淹城,百姓受难,军心瓦解,事不可为矣。臣不惧死,唯忧曹贼今日克臣,则其势益张,陛下亦宜自谋,不可辜负汉家社稷。臣若不利,当诈降于曹,若赖陛下鸿福能近身于朝中,则必当勉力,使日月幽而复明。若不可,则臣必为汉鬼矣。

白门楼前,刘备见关羽神情郁郁,问:云长何故不喜?乃为吕布?

关羽:吕布临刑大呼,吕布今日死,当为汉家鬼,尔等今日安,异日皆为曹氏臣。

刘备默然,遂以驱逐袁术为名奔徐州复反。

user avatar

其实也不难。难的是需要大量的传播扭转普遍认识。

第一步,把董卓的并州刺史写进去。这样吕布接受董卓指挥就很合理了。

第二步,把丁原接受何进指挥的历史写进去,然后脑补成丁原坐视何进被杀、观望不进,酿成十常侍杀何进的悲剧。然后吕布杀丁原。这一段参照项羽杀宋义处理就可以了。董卓参照范增,但是要把董卓写的比范增更重要一点,所以可以让董卓的谋士出主意、让董卓拿主意。

第三步,把董卓得到蔡邕等名士支持写进去,加重名流对董卓的信任戏份。再把汉少帝不得汉灵帝支持写进去,抬高汉献帝,强调董卓废帝,既符合个人野心又符合政治实际。写王允看破董卓大奸似忠,写蔡邕吕布看不透但是产生怀疑的心态。

第四步,写董卓开始暴露。袁绍等世家之后开始与之对抗。董卓杀了袁绍全家。写吕布也开始观望。

第五步,写王允忠义之士开始串联,并策划取得军队支持,盯上了并非董卓嫡系的吕布。这时可以回忆一段朝廷将董卓从凉州调任并州时,朝廷策划利用吕布架空丁原和董卓的戏份,让吕布自以为自己很重要,误以为自己拿到了主角模版。这里可以拍一段吕布站在城楼上,目光炯炯,看着如画江山,万里云天,大风吹起旌旗,战袍迎风飞舞。

第六步,写吕布感受到被王允信任,决心参加。但是王允只是利用吕布,背地里嘲笑吕布只是一个武夫,和儒学大家豪门世家不搭,并不真的信任他,为后来失败埋下伏笔。这里可以借鉴南北朝士族丢弃寒门用过的器具以及红楼梦妙玉的情节。

第七步,干掉董卓,接着暴露王允的刚愎自用。重头戏杀蔡邕。写世家大族对王允的反对。写吕布热情调解双方矛盾却被无视的尴尬。

第八步,写吕布的军事建议被否决,吕布被限制出战,导致徐荣等人缺乏可以镇压军心的力量、无法掌握军队,被叛军抓住机会动摇军心,惨遭失败。

第九步,写王允在失败面前幡然悔悟,决心殉国。吕布带少数人马突围。这里要突出汉廷对二袁的幻想。

第十步,突出二袁的私心,对朝廷的放弃,以及对吕布的猜忌。突出他们不给吕布提供给养的阴狠。然后再突出袁绍暗杀吕布的阴险。可以给袁绍打个从后往前从上往下照的阴影光(正面可以择机打个弱光)。

第十一步,突出吕布震慑袁绍军突出重围的威猛,再写他和张杨等忠臣的盟誓,写他们对二袁的愤恨和忧虑,以及对名义上附属袁绍但是犹豫不定的曹操的幻想,背景音乐突出忠义和悲剧色彩。

第十二步,写曹操的野心,以及吕布与之决裂。然后写兖州士人看破袁绍曹操势力的野心,拥护吕布。

第十三步,写吕布与曹操的巅峰对决。点出袁绍对曹操的支持,以及突出对比吕布起家时军队的弱小和他作战的勇猛,写曹操时加个军粮里有人肉的特写。双方形成反差,强调陈宫以及兖州士人的忠勇。

第十四步,突出吕布的轻率。刻画他与臧霸的冲突(本来臧霸想向吕布示弱,但是又想端一端架子,故意推迟送物资,吕布却没看明白,错误地发起了进攻)。突出吕布的战略错误。由此也点出吕布每况愈下的原因。写吕布与刘备关系时,则突出刘备缺乏战斗力被徐州士人抛弃的问题。并且脑补刘备以儒学自居看不起吕布武夫的段落。再突出徐州士人对吕布旗下人士的排斥。

第十五步,写吕布联合曹操打袁术的扬眉吐气以及后来被迫在围攻下委曲求全的艰难落寞。突出张杨这个大司马忠心不二却被杨彪这个豪门蠢货排挤出去、名为大司马却被排挤在外不被敬重、最后惨遭杀害的悲剧无奈,突出和王允对待吕布的相似(可以的话补一段杨彪撺掇王允架空吕布的戏),暗示吕布的命运。

第十六步,写曹操抬高刘备,用政治手段分化瓦解徐州内部,然后臧霸等势力为了防止被曹操控制、却开始支持吕布的逆转桥段。

第十七步,写曹操击败吕布,以及脑补刘备为了防止将来曹操利用吕布分化徐州而害死吕布的心理。然后再补充刘备反叛曹操夺取徐州时认为无人可以分化徐州的自信满满。再写刘备在外侦察时发现曹操来攻,就直接丢下关羽统率的主力、家属以及徐州就逃走的心虚气短。补一刀曹操说打吕布和打刘备的心得,突出吕布的强大。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方式,为后来曹军只需要打着曹操旗号就可以吓跑刘备埋下伏笔。

基本上,这样写就可以。

文学上要塑造人物是容易的。只不过这不符合历史记录的要求。

只不过,历史上,很多历史记录就是通过玩弄文学手法、颠倒黑白,把好人写成坏人的。

如果对历史熟悉一点,可能会发现我说的大部分都是历史记载的真事儿,仅仅是在描述过程中改变了讲述的态度。

这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了解历史的时候,排除掉记录者的偏见多么重要。

当然,蠢货会据此说我在给吕布洗地。有的人资质很差,不要理他。

user avatar

洗白吕布还不简单?

1、吕布杀丁原。

吕布提刀进入丁原帐内,丁原:“奉先难道要反?我是你义父!”

吕布:“父子封建伦理道德,是虚伪的儒家束缚人民的反动理论!”

2、吕布杀董卓。

董卓:“吾儿奉先为何要反?”

吕布:“我和貂蝉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我要打倒封建卫道士!”。

3、吕布之死。

吕布同志出身贫寒,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他为了反抗封建礼教奋斗了一生。他的敌人,曹操、刘备、袁术,都是反动的统治阶级的后代。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对吕布发动了数次围剿,吕布同志不幸牺牲。他的一生,是反抗封建统治的一生,是忠于劳动人民的一生,是伟大,光荣………的一生。

user avatar

看到这问题立马来了精神,发个之前编的段子:

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允曰:“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

布曰:“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

允微笑曰:“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

布奋然曰:“非司徒言,布几自误!”

允见其意已决,便说之曰:“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布避席下拜曰:“布意已决,司徒勿疑。”

允曰:“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

布拔带刀,刺臂镌字为誓。允孰视之,乃“精忠报国”四字也。

这正是:

匡扶汉室董仲颖,精忠报国吕奉先。


来个朋友圈截图:

配图镇楼:




user avatar

太容易了,把吕布往献帝身上靠就完了。

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过,吕布从来没有反过献帝,而且曹操获得献帝后他甚至也不再主动攻打曹操。历史上献帝出逃时第一个求救对象也是吕布,足见二人关系不错。

然后一个悲剧英雄就出来了。为什么吕布到处反叛?因为这些人都不尊重献帝。吕奉先才是忠臣之表,苦扶献帝于万军之中,却被众口铄金指为叛逆。

正所谓: 奉先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画戟!

user avatar

吕布事实上就是忠义无双啊。

他始终忠的就是汉室,忠得是大汉天子,义得是大义灭亲。正因为这样,最后才被乱臣贼子写成三姓家奴。而且吕布并未改姓过,所以义父一说为假。

出场跟着丁原打董卓。董卓是谁?董卓在哪?大将军何进招来救驾的,人在长安。北芒山,乱党劫持天子,董卓有救驾之功。丁原一个地方刺史带着外州军队无故在三辅驻扎,那不是犯上做乱是什么?董卓进京那可是凭着盖了大将军印的朝庭调令来的,丁原虽然情况类似,但他是十常侍提拔上来的。所以当时官位才屁点大的并州主薄吕布看到并州牧董卓发出的前将军令砍了造反的丁原毫无问题。前将军领州牧凭州印让州主薄砍了调动州自卫军团到京师且无故滞留的代理州刺史,州主薄见令直接执行,这有什么问题?需要一个主薄思考谁是正义一方吗?请问他吃的是丁大人的粮还是朝廷的粮?董卓真正黑化是废少帝立献帝开始的。但确实献帝能力上要比少帝强得多了,汉室中兴看刘协,更不用说其实这是董太后的意思了。

后来跟着王允杀董卓,当时董卓什么玩意?此时的吕布在京师那么久,他心里不晓得?王允是谁?当朝司徒,那是政府首脑,今天的首相啊。司徒拿着真圣旨让吕布砍了董卓,他吕布一个军人到底应该听义父还是听皇上的?他一个小小的骑都尉哪有资格思考到底王司徒造反还是董司空造反?当然只看命令上的章谁盖的。听董卓那就是董卓私兵,听皇上就是大汉忠臣。后人说吕布砍了两次义父,其实就是魏晋得国不正不敢谈对国家忠义,片面强调对主公所谓的忠义而已而已。而且这事以后,局势是渐渐稳定的,封温县侯是献帝亲自封的,还是县侯,关羽才亭侯。吕布忠义不忠义,献帝不知道吗?

再后来斗袁术,此人当时藏着玉玺,后来拿着玉玺称帝,大汉平东将军不砍他砍谁?跟袁术结亲的黑点也只是为了分割袁术和曹操不得已只能牺牲女儿。

斗曹操,此人刻萝卜章写假诏书,那是灭族死罪。曹操和袁术,一个敢写,一个有真玉玺,凑一块乱盖章还不是乱天下?吕布是大汉奋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温县侯,讨伐一下曹操没毛病吧。况且还有陈宫举报曹操有不臣之心,并且历史证明确实不臣。

打刘备,更加可以说温侯目光如炬看穿这个反复小人。刘备称帝那会,汉献帝退位还在做山阳公,刘备竟然为刘协发丧,并且上谥号为“愍”。在《谥法》中称“在国遭忧曰愍”,大耳贼实在是无耻小人。不得不说,温侯在徐州就看穿大耳贼,实在厉害。而且按照官位,刘备应该主动把徐州让给吕布而不应该需要温侯动手。但毕竟汉室皇叔,事情不能做太绝,吕布留了个小沛,还射了戟救了刘备。后来要不是天下三分,恐怕献帝连山阳公也做不了了。

曹阿瞒跟大耳贼一辈子不对付,但是唯一合作干的大事就是干掉了温侯。可见温侯当时就是此二人不臣之路上最大的障碍,属实大汉定海神针。

三大不臣逆贼还有一个孙家,那是从孙坚开始就有反骨。孙坚是谁?袁术的打手,但是他瞒着袁术藏着玉玺这是几个意思?后来的孙权又是大魏孙将军而不是汉臣。孙家在忠义上面得分为负。温侯当年在董卓手下时候,也跟孙坚交手三次,但是都出工不出力,三次迅速跑路。当时孙坚身份还是讨董义军,温侯却让着孙坚,可见当时温侯就知道董卓什么人了。否则按照奉先的战斗力,孙坚怎么可能打得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吕布手下都什么人?高顺,张辽,陈宫,那可都是忠义之士。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管写历史的怎么评论如何污蔑,事实摆在那里,吕布一生只忠于大汉天子。至于砍两次义父那叫大义灭亲。

看看这些历史人物,只要是一方诸侯,哪个不是背景雄厚,地方上的世家大族。袁绍袁术家四世三公,曹操也是权臣养子之后,孙坚在江东独自领兵,刘备刘表正牌皇族,不入流的辽东公孙,岭南士家,那都是大家族。以上这些人除了刘备都是举了孝廉出来做官的。其它要么宦官系,要么外戚系,只知有家族,不知有大汉皇帝。吕布基本上是一介布衣从小兵提着刀生砍上来的,连出生年月都不详,却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凭一见朝庭命令,不问为何不管砍谁,无条件立即执行,那就是大汉柱石。这一点汉献帝要清楚得多了,董卓旧部作乱,皇帝第一个想到就是吕布救驾。无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当年吕布想要做,在洛阳就可以。他手里拿着戴罪的董卓旧部,当朝文官政府首脑是丈人,自己开府议事,小皇帝认为他再造社禝。但是吕布根本没动这个念头,连清除军中异己的事情都没做。他要是做了,后面还有曹操什么事?


要是人人都像吕布,大汉怎么会亡?吕布的悲剧还是在于布衣出身,不知道政治家族的潜规则,可能也没人跟他讲这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他就很单纯的按照一个军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这个标准就是大汉天子让砍谁就砍谁,管他砍的是谁。可以说是独自一人挑战那个上下颠倒的社会了。

user avatar

重大历史发现,吕布日记终于大白于天下:

。。。。。。

今天李肃来找我,他对我说了董太师代表皇帝陛下对我的期望。并悄悄对我说,皇帝知道我素来忠义,只要我能够待在皇帝身边即便是董卓谋反也不怕了。为了迷惑董卓,让他毫无保留的信任我,我不但杀了义父丁原,还收了他给我金珠宝器和赤兔马。为了陛下,这不义骂名我背了。

。。。。。。

董卓终于献出了原形,潜伏在董卓身边的貂蝉是陛下安插在他身边的人,她传出消息董卓确实有不臣之心。我和王允大人作为陛下仅存的心腹,甘冒天下的风险要对董卓发难。若是明天能够杀死董卓,而我还活着,一定要娶貂蝉这位奇女子为妾,决不能让大汉功臣寒心。为了陛下,这好色骂名我背了。

。。。。。。

昨天,王允大人在李傕郭汜的围攻下自杀了,本来我是一定要誓死保卫在皇帝身边的。但陛下对我说:“若是我也死了,大汉还将依靠谁呢?你必须走!”我含泪骑着赤兔马,带着部众离开了长安。我一定会回来的!陛下,等着我!为了陛下,这怕死骂名我背了。

。。。。。。

刘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虽然他收留了我,但我的身心只属于大汉皇帝陛下,不会再给任何人。袁术派人来告诉我,刘备也是想要篡位的,如果他打败了袁术,就有了自立的实力。他是汉室宗亲,这种和陛下同姓的家伙最危险。为了消灭刘备的野心,今天晚上我要夜袭徐州,陛下保佑,陛下万岁!为了陛下,这背刺骂名我背了。

。。。。。。

user avatar

丁原苦董卓势大,无法败之,遂叫吕布与账中,令吕布效荆轲之事,说罢便拔剑自刎。多年共事中 丁原视布为亲子,布亦视原为亲父。“董卓老贼!布必将汝点为天灯!

吕布虽持丁原人头奉上,然董卓并不信任吕布。久无刺杀之机,父恩难报,吕布每日喝得酩酊大醉。恐忘父仇,便令高顺每日于府中斥骂“弑父之人,亦为人乎!”

某日吕布踏过门口的碎砖,便闻“相国遇贼”。遂拿起长戟杀入阵中,手起戟落,连斩数人,杀的“贼人”胆寒。董卓大喜“奉先我儿!奉先我儿!奉先我。。。”“董卓老贼!只有,我可杀之”说罢董卓人头落入地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将吕布塑造成“忠义无双”的角色,挑战性确实很大,因为他最广为人知的标签是“三姓家奴”,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然而,如果我们专注于放大他身上某些特定的品质,并对其行为进行新的解读,是有可能塑造出一种独特且深刻的“忠义”形象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并辅以详细的论述和具体的例子(即.............
  • 回答
    吕蒙塑像被砸烂,这件事儿发生在吕蒙的家乡,着实让人有点意外,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吕蒙是谁。这位可是东吴的大将,在三国时期名头响当当。特别是“白衣渡江”那出戏,更是把他推上了神坛。当年他设计夺取荆州,还把关羽给“请君入瓮”了,这功劳不可谓不大。从历史角度看,他是个有勇有谋的军事家,也是.............
  • 回答
    你表弟这说法,挺有意思,也道出了为人处世的一个小窍门。这话拆开来看,李儒的“非常容易”和董卓的“千难万难”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两个人,更是两颗心,两种考量。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为什么李儒说“非常容易”?这里面的“容易”,不是真的把貂蝉往吕布手里一推就完事了。李儒是董卓的谋士,他懂得怎么“.............
  • 回答
    将宋高宗换成吕布,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设想充满了想象空间,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人物的性格、能力以及所处时代环境的重要性。简单来说,结局会截然不同,而且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无论是对北宋末年还是南宋初年的局势,甚至对整个中国历史进程。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如果吕布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宋高宗”.............
  • 回答
    将赵构替换成吕布或项羽,大宋的命运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绝非简单的“不同”,而是可能根本性的颠覆。要详细阐述,我们不妨从这几位人物各自的特质、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可能带来的影响来细细道来。首先,我们来看看赵构。他作为宋高宗,即位之初便面临着靖康之耻的巨大屈辱,国破家亡,北宋残余.............
  • 回答
    看待吕布一步步将一手好牌打烂,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不仅仅是简单的“冲动”、“无能”,而是他性格中的多重缺陷、战略上的短视以及政治上的幼稚共同作用的结果。吕布并非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他确实拥有过令人艳羡的“一手好牌”,但最终却将之葬送。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吕布的“一手好牌”究竟是.............
  • 回答
    吕布这个名字,在很多中国人心中,不仅仅是一个三国时期的武将,更是一种符号,一种极致的、近乎神化的象征。评价吕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的身上集合了太多鲜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特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个体。首先,从“战神”的层面来看,吕布是无愧于这个称号的。书中对他的武勇描写,简直.............
  • 回答
    2019年的WESG预选赛,吕布innovation(下文简称吕布)能成功突围,这绝对不是一句“运气好”就能简单概括的。回想当时,国内的《炉石传说》电竞圈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新秀辈出,老将们也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吕布,在那个时间点,能够杀出重围,用他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绝对是值得好好说道一番的。首先.............
  • 回答
    (深吸一口气,尽量压下喉咙里因为缺氧和恐惧而升起的腥甜感。血迹斑驳的双手被粗重的绳索紧紧勒住,每一下呼吸都带着刀割般的疼痛。抬头望去,只见白门楼顶的蓝天被密密麻麻的人影分割成碎片,曹操和刘备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模糊而尖锐。)“奉先在此!曹孟德、刘玄德,你们二位且慢动手!” 我的声音带.............
  • 回答
    (深吸一口气,望着远方的落日,目光中交织着不屈与遗憾)吾乃吕布,字奉先。人生如疾风,轰轰烈烈,终究散去。如今,在这即将到来的终点,我愿回首,将一生尽数道来,不避讳,不修饰,只求一个真正的吕奉先。我出生于北方,那片土地养育了我的勇猛,也塑造了我的桀骜。年少时,我便以力大无穷、箭术超群闻名。那时的我,心.............
  • 回答
    (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焦躁,但嘴角却故作轻松地扯出一抹勉强的笑意)吕布这厮,当真是匹夫之勇,不,是匹夫之狠!我潘凤,当年也是名震一方的将领,纵横沙场,何曾受过这般惊吓?可眼下,他的赤兔马,他的方天画戟,就像是跗骨之蛆,如影随形,恨不得把我撕成碎片。要说逃?那可不是我潘凤的风格!可形势比人强,总.............
  • 回答
    吕布,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三国时期,自带一股传奇色彩,但也伴随着争议。提起他,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绝世武勇,以及他三姓家奴的骂名。但抛开这些标签,深入审视吕布的一生,你会发现,他远比这标签所呈现的要复杂得多。勇冠三军,天下无双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吕布在武力上的登峰.............
  • 回答
    看待日本动画《终末的女武神》将吕布评为“中华武力第一”这件事,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毕竟这动漫里头,中国历史人物可不止吕布一个,而且这“第一”的头衔,本身就挺有意思。首先,得承认《终末的女武神》这动漫,它讲的是神与人类的终极对决,为了人类存亡,选出史上最强的战士。所以,它首先是个文学创作,不是历.............
  • 回答
    那一场的WESG星际争霸2决赛,吕布(Maru)对阵Reynor,尤其是最后一场,简直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表演,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很多人都觉得Reynor那一局几乎已经稳操胜券了,那种绝境下的翻盘,与其说是技战术的胜利,不如说是心理素质和决心的极致体现。 Reynor那一局前期打得非常主动,而且非常.............
  • 回答
    《三国志14》中司马懿统率99,吕布95,诸葛亮93的设定,确实引起了很多玩家的讨论和思考。要详细看待这个设定,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游戏设计理念与策略侧重: 《三国志14》的核心是“主义”和“战法”的战略博弈。 与系列前作不同,《三国志14》更强调在占领土地、控制区域、发挥部队战法.............
  • 回答
    设想一个没有吕布搅入的、更稳固的刘备徐州时代,历史的走向,将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当曹操挥师东进,吕布以一介武夫之勇,挟持徐州牧陶谦,最终成为徐州的实际掌控者。若是在此过程中,刘备并未如历史上那样,因某种缘由(例如吕布对刘备的“恩义”或曹操的策略)而选择依附或收容吕布,而是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或者根.............
  • 回答
    白门楼,风萧萧,吕布,这位万人敌,最终还是跪在了曹操的脚下。但那天,在献帝的注视下,在众将的围观中,曹操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奉先,你我皆是天子之臣,何苦相残?孤今日许你一个机会,与孤一同辅佐天子,共建大汉。”曹操的话语如同惊雷,震慑了在场所有人。吕布先是错愕,继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
  • 回答
    三英战吕布,这可真是要命的局面。我吕奉先,纵横沙场多年,什么阵仗没见过?可这次,对手是三个——刘备、关羽、张飞。再加上我那宝马赤兔,本该是无往不利的组合。可谁想,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赤兔这厮,居然……居然拉稀了!这还了得?战场之上,哪容得了半点差池!而且还是在被三位猛将围攻的时候!“驾!”我一声厉喝.............
  • 回答
    关羽、吕布、赵云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顶尖的武将,他们的武力值在读者心中几乎是公认的巅峰。如果他们三人之间真的来一场比武,那将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巅峰对决。要详细分析这场比武的结果,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 各位武将的特点与战绩分析: 吕布: 绰号与评价: “人中吕布.............
  • 回答
    吕克·贝松执导的《圣女贞德》,无疑是一部野心勃勃,却又充满争议的作品。作为一部试图将15世纪的法国民族英雄搬上银幕的史诗巨制,它在视觉呈现和精神内核上都展现了贝松式的独特印记,也因此引发了观众和评论界两极分化的评价。视觉的狂野与宗教的虔诚,矛盾的交织体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圣女贞德》在视觉上的大胆尝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