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什么太平天国对禁止鸦片的态度比满清更坚决?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太平天国禁烟的态度,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林则徐虎门销烟:一场划时代的禁毒壮举与历史的复杂性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这绝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把它简单地评价为“好”或“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它。

积极意义:

1. 维护民族尊严与国家主权的前奏: 在林则徐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及各国商人通过鸦片贸易,几乎是将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鸦片倾销市场。鸦片不仅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是,它使得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动摇了国家的财政根基。林则徐的行动,是对这种不平等贸易和外部侵略的直接反抗,是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一次勇敢尝试。这不仅仅是禁毒,更是一次政治宣言,表明中国不再甘愿任人宰割。

2. 人民健康与社会秩序的守护者: 鸦片泛滥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吸食鸦片者精神萎靡、身体孱弱,丧失劳动能力,许多家庭因此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随之增加。林则徐的销烟行动,是对这种社会毒瘤的清除,是对无数被鸦片摧残的家庭和个人的挽救,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

3. 国际影响与反殖民斗争的先声: 虎门销烟虽然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但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反抗毒品和外部压力的决心。它成为了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斗争的一个重要精神象征。虽然当时的中国在军事上无法与西方抗衡,但林则徐的勇气和决心激励了后人。

局限性与争议点:

1. 销烟方式的震撼与实际效果: 虎门销烟采取了集中销毁的方式,这在当时确实是一种非常震撼的场面,也充分展示了林则徐的决心。然而,销毁鸦片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鸦片的流入,尤其是在没有强大海军事先堵截的情况下。英国商人被没收了巨额鸦片,这成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导火索,让中国付出了更惨痛的代价。

2. 政治策略的考量: 林则徐的行动虽然基于崇高的目标,但他在处理与外国商人的关系、以及处理方式上,也受到当时清政府整体外交和军事准备不足的影响。他的强硬措施,虽然在道义上站得住脚,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操作,并没有为清政府争取到足够的谈判筹码,反而将矛盾激化。

3. 能否根治问题: 鸦片贸易的根源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列强的贪婪。销毁鸦片如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触及根本。只要英国商人还有利润可图,鸦片就会想方设法继续流入中国。后续道光皇帝的妥协退让,以及清政府官员的腐败,都使得禁烟的努力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禁毒实践,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决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历史局限性,它虽然是正义的,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鸦片泛滥的问题,反而为之后更为惨烈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它是一场悲壮的斗争,也暴露了当时中国在应对现代化挑战时的脆弱。



太平天国对禁止鸦片的态度为何比满清更坚决?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太平天国确实在禁烟问题上表现出了比满清更为彻底和严苛的态度,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1. 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的驱动: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是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这个教派将基督教的教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强调上帝的绝对权威,并将一切世俗的、腐朽的、非法的行为视为对上帝的亵渎。鸦片在太平天国看来,就是一种“邪教”、“邪物”,它毒害人民,摧残身心,是魔鬼的工具,自然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洪秀全本人就曾批评鸦片为“妖物”。
对满清统治的批判: 太平天国视满清为异族统治,而满清统治下的鸦片泛滥则被太平天国视为满清腐败无能、残害中国人民的又一铁证。在他们的宣传中,满清政府不仅允许甚至默许鸦片贸易,而且在禁烟问题上阳奉阴违,导致民不聊生。因此,禁绝鸦片也成为他们推翻满清、建立“天国”的正义性论证之一。

2. 社会改造的根本目标:
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 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个纯洁、健康的“天国”。他们希望通过宗教和政治的力量,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精神面貌。鸦片的存在,与他们所追求的“圣洁”和“健康”的社会理想是根本对立的。
强调民众的健康与生产力: 太平天国需要大量兵员和健康的劳动力来巩固其统治和扩张。鸦片对身体的摧残直接影响了这一目标。他们认为,一个被鸦片毒害的民族,不可能实现其宏伟的革命理想。

3. 政策的严苛程度:
严厉的刑罚: 太平天国在禁烟方面的政策是极其严厉的。根据他们的法典,如《太平天日录》、《太平律例》等,凡是种植、贩卖、吸食鸦片的,一律处以重刑,包括砍头、监禁等。这比满清的处罚要严厉得多,也显示了他们不惜以生命代价来禁绝鸦片的决心。
全方位的禁止: 太平天国不仅禁止鸦片贸易和吸食,甚至在某些时期也禁止吸食烟土(一种混合了烟草和鸦片的物质)。这种几乎是“零容忍”的态度,体现了其禁烟的彻底性。

4. 与满清统治的对比:
满清的犹豫与妥协: 尽管有林则徐这样的官员力主禁烟,但清朝统治内部,尤其是朝廷中枢,长期存在着对英国贸易利益的顾忌以及对禁烟后果的担忧。许多官员也与鸦片贸易有牵连,导致禁烟政策难以真正落实。皇帝甚至因为担心影响税收和对外贸易而有所犹豫。满清的禁烟,更像是一种对付西方压力的策略,而非出于社会理想的根本性改造。
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太平天国本身就是一个对现有秩序的颠覆者。他们的政策往往更激进,更倾向于通过强力手段来重塑社会。禁烟是他们清除社会污垢、建立新秩序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太平天国对鸦片的态度之所以比满清更坚决,主要源于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对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追求、以及将禁烟视为彻底改造社会、清除腐朽的革命手段。与满清在鸦片问题上的犹豫、妥协和选择性执法不同,太平天国采取的是一种“宁枉勿纵”的严酷政策,旨在通过宗教和法律的双重力量,彻底根除鸦片在中国社会的存在。虽然太平天国的禁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挑战,且其政权最终失败,但其在禁烟问题上的决心和严厉程度,确实是远超同期满清政府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82年前的今天,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虎门销烟也随之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鸦片曾写就了近代中国一段屈辱悲壮的历史。今天,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控制毒品最好的国家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场艰苦卓绝的“禁毒战争”我们已经打了三个世纪。

从虎门销烟说起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段文字来自林则徐的禁烟奏折,也拉开了近代中国禁烟的序幕。

1839年初,林则徐奉命到广东办理禁烟事宜。他顶住国内外的巨大压力,拒绝烟商贿赂,巧妙调研当地鸦片的贩卖情况,又以英国禁止国民吸食鸦片为据照会维多利亚女王,要求停止鸦片贸易。面对外国烟商的拖延手段,林则徐采取强硬手段限令其依时交出鸦片。通过艰难曲折的斗争,收缴英美等各国洋商贩卖的鸦片共2376254斤。随后下令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鸦片全部销毁殆尽。

然而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再次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向中国输入毒品的大门,中华民族随之陷入了毒品的深渊。中国曾作为世界上遭受毒品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后,蒙受了百年的耻辱。鸦片烟毒在旧中国的肆虐,灼烧了国民的身体与灵魂,贪婪吞噬了巨额的社会财富,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毒品作为导致近代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减弱、巨额财富流失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毒源,可以说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记忆正是和毒品紧紧相连。也正是这样一段让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历史,为中华民族骨子里带来了对毒品最深恶痛绝的憎恨。

为彻底消除毒品祸害,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与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自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禁烟令起,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始禁毒的国家,并先后进行了1838——1840年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禁烟运动、清末民初禁烟运动、1935——1940年国民政府“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和1950——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禁毒运动。

尤为让我们自豪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全国制毒贩毒人员30万、吸毒人员近2000万的灾难性局面,中央人民政府随即采取坚决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收缴毒品、禁种罂粟、封闭烟馆,严厉惩办制贩毒品活动,8万多名毒品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2000万吸毒者戒除毒瘾,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短短三年时间,创造了一举禁绝毒害中国百年鸦片烟毒的“中国禁毒奇迹”。可以说毒品的消亡,成了新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新生的重要标志。

血染的中华之剑

然而,毒品问题作为一个跨越国界的世界性难题,并非某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的。全世界的禁毒斗争长期且艰巨,人类社会禁绝毒品任重而道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新一波“毒品潮”的侵袭下,中国边境因毗邻“金三角”“金新月”等毒源地的特定地理位置,境外毒品开始源源不断向流入,中国开始由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毒品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

中国再次打响了禁毒新战役。198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禁毒支队的前身西双版纳州公安处缉毒侦查大队正式成立,是新中国首批成立的禁毒警察队伍。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公安局侦查员陈建军是新中国第一批缉毒警察。1982年,陈建军瞒着家人,悄悄参加了中国首批缉毒警察的统考,被分配到砚山县公安局缉毒队长期从事卧底侦查任务。后砚山县公安局民警查找陈建军有关档案资料时,在《公安机关选招干部登记表》上看到了陈建军写的一句话:“继承爸爸干公安,是我唯一的志愿。宁愿在缉毒工作中粉身碎骨,也绝不回头。”

1987年,陈建军在执行卧底任务,与毒贩接头时身份暴露,因通信故障,民警无法收到他请求增援的信息,他孤身一人与毒贩殊死搏斗,开枪击毙一名毒贩,后被另外一名毒贩使用火药枪打中腹部,其他毒贩一拥而上对他进行殴打,最终寡不敌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壮烈牺牲。他牺牲时,眼睛怒视前方,手还是紧紧地握住手枪扳机的形状。

陈建军牺牲时,年仅25岁,其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批准为革命烈士。公安部授予他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陈建军烈士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牺牲在禁毒战线上的缉毒警察。

90年代初,国内已经禁绝的毒品祸害又卷土重来,此时毒品已涉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600多个县市,毒品过境引发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蔓延态势。世界毒品之殇,再次将中华民族逼进一场没有退路的生死考验。中国政府禁毒的态度明确、决心坚定。1990年11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制定禁毒方面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统一领导全国禁毒工作。

1991年至1997年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查破毒品案件41.3万起,抓获涉案违法犯罪人员56.8万名,缴获海洛因26.9吨,鸦片14.4吨,缴获企图走私出境的易制毒化学品923吨。与之相伴的是1949——1980年人民警察年均牺牲32人,1981——1989年急剧上升,最高达到年牺牲254人,年均为131人,是建国后前30年年均牺牲人数的4倍之多。1990——1995年最高达到年牺牲395人,年均为341人,大大高于上世纪80年代的牺牲人数,其中很多民警都是倒在了禁毒战线上。

1995年,一部反映中国禁毒工作的《中华之剑》大型纪录片横空出世,于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在央视播出,该片目前豆瓣评分仍高达9.5分,而且影响深远。其导演刘效礼在影片开头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一次用300分钟以上的电视纪录片向公众展示自己所面临的毒品问题……这是正视现实的勇气,一次了不起的勇气。”

该片自播出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并引发了海内外强烈关注,甚至曾导致“金三角”一贩毒武装哗变。尤其是《中华之剑》摄制组现场拍摄镇康缉毒干警王世洲、张从顺惨烈牺牲的画面,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这部真实的缉毒纪录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远比日常影视作品和书籍文字里要更加真实、危险、残酷和触目惊心。

据1998年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2100万人遭受可卡因和海洛因之害,有3000万人因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而受害,全球化的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1998年5月至7月,国内一场超规格的全国禁毒展览极大推动了我国禁毒工作进程。这次展览,被当时的媒体誉为建国以来展期最长、观众最多、规格最高、社会反响最大、教育效果最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展览。

在这次展览后,国务院迅速批准公安部成立了禁毒局,于1999年重新组建了新一届国家禁毒委员会,于2000年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书;国家禁毒委员会于1999年8月在包头市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我国禁毒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全国禁毒部门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全面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

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禁毒法》,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把禁毒工作依法纳入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由此进入了依法全面推进的新的历史阶段,更标志着我国禁毒斗争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零容忍”

2000年后,随着国际禁毒形势的变化,全世界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初步实现罂粟“禁种”,从而引发了新一轮世界毒品犯罪格局大调整。中国国内也在禁毒部门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些地方毒品问题严重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扭转,一些突出的毒品问题得到了初步遏制,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控制,为禁毒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中国禁毒形势出现暂时的稳定。

取得如此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的是无数禁毒工作者的流血和牺牲。自1982年新中国第一支专业缉毒队在云南省诞生后,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0年已经有3000多人;其三十年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5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1万余名,缴获易制毒化学物品1000余吨,毒品约200吨。当时云南省禁毒警察所缴获的鸦片、海洛因、冰毒分别占全国缴获量的90%、70%、60%。

他们所面对的是毒贩日渐精良的武器,以及在我们看来只有在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枪战、卧底和死亡……在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禁毒事业的同时,这支禁毒队伍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自组建以来至2010年前后,队伍中共有40多名民警壮烈牺牲,300多名民警伤残。他们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为千家万户免受毒品侵害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7年3月25日,云南省盈江县一个叫做月亮石的地方,发生了一起惨烈的毒贩袭警事件。本想设伏毒贩的缉毒警察遭到对方的伏击。在原始森林里,当呈品字形设伏的缉毒警察准备缉捕毒贩时,枪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在密集的子弹和不断爆炸的手榴弹压制下,手持64式手枪的缉毒警察被迫防守。而队里唯一手持79式微冲的缉毒警察,在第一轮射击就倒下了,缺乏火力的缉毒警察只能用手枪还击……

这次袭击共造成三名缉毒警察牺牲,三名负伤。由于山高路远急救跟不上,一位因失血过多牺牲的警员的临终遗言是:“这路怎么这么长......”

2010年后“金三角”地区新型毒品生产越发猖獗。根据联合国当时的报告显示,全球的冰毒有80%出自“金三角”地区,针对新型毒品的禁毒之战再次打响!

面对着被视为和平年代牺牲最大、最惨烈的禁毒战争,缉毒警察被大家形容为“在刀尖上行走的人”。2011年云南省公安厅向媒体表明近来武装贩毒呈上升趋势,仅2011年一年西双版纳就查获武装贩毒11起。

国家禁毒办和中国禁毒基金会2014年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0年至2012年,在禁毒工作中牺牲、负伤、意外和过劳死亡的公安执法人员有923人。其中,办案抓捕过程中牺牲10人、受伤796人,日常工作中因公死亡50人、过劳死34人,另有33名缉毒警察病逝。2013年1月至11月,因公负伤和死亡的缉毒警察有225名。其中,牺牲、因公死亡和过劳死24人,因公受伤201人,死亡和受伤比例为历年之最。

牺牲禁毒的平均年龄是41岁,年级最大的68岁,最小的只有18岁。

其中年龄最小的缉毒警察是云南省德宏边防支队瑞丽市江桥警犬复训基地战士姚元军。他在与毒贩的搏斗过程中不慎坠入了瑞丽江湍急的河流中,人们呼喊着英雄的名字,但是没有得到英雄的回应。过去整整8天后,人们才在河流下游的河水中找到了他的遗体。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8岁!

2020年6月25日,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世界毒品报告》指出,全球目前有3500多万人吸毒成瘾。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约有2.69亿人滥用毒品,比2009年增长了30%。

反观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40.4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下降5.8%。其中,35岁以上114.5万名,占47.6%;18岁到35岁125万名,占52%;18岁以下1万名,占0.4%。2018年新发现吸毒人员同比减少26.6%,其中35岁以下人员同比下降31%,有30个省(区、市)涉毒违法犯罪人员中未成年人所占比例下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继续得到巩固。

而据欧洲毒品和吸毒者观察所(OEDT)发布的报告显示,烈性毒品席卷欧洲大陆,且在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动向:毒品纯度越来越高,且获取方式越来越容易。此外,比利时已经代替西班牙,成为可卡因流入欧洲的通道国家。15岁-34岁的欧洲人中,就有1720万人吸食过大麻。

美国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甚至宣布,少量持有可卡因、海洛因等硬性毒品将被合法化,持有毒品不算犯罪,只是罚款100美元,为美国硬性毒品合法化开创了先河。面对全世界范围内禁毒工作的滞后与退缩,中国禁毒却迎难直上。毫无疑问,禁绝毒品将是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厉行禁毒就是我们的一贯立场。无论何时,中国各级禁毒部门都将始终保持对毒品问题“零容忍”的态度。

长眠的无碑人

有人问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坚持打这场禁毒战争,我想说就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再重蹈百年前覆辙,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陷入毒品包围,哪怕我们深知为此会有无数个有名字或者没有名字的缉毒民警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还是要打!

牺牲的缉毒民警用生命换来一个不会被毒品随意侵害的社会,他们的信仰终将被传承!

2020年12月15日,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在外地出差办案期间,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倒下,年仅36岁。而他的父亲正是纪录片《中华之剑》中那个为了保护战友而牺牲的张从顺烈士。

27年前的一个凌晨那年他10岁他的爸爸张从顺和战友王世洲倒在了毒贩拉响的手雷下未曾想,27年后张子权自己也牺牲在了公安工作一线他像父亲那样,把满腔热血洒在禁毒战场一门两烈士,忠勇荡乾坤!

正如那首《无碑人》的歌词

他眼中一片炽热的红

像照进深渊永不熄灭的火种

在熙攘的人海他回首

总有千万人投身黑暗的烈火

屹立背后是山海家国

和长眠在墓下无姓名的某某

——————————

执笔:孙煜程、胡珂

user avatar

你大儿子被毒贩子盯上了,他们偷偷的教他吸毒,很快大儿子吸毒成瘾。因为吸毒,身体每况愈下,什么活都干不了了,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他开始偷你的钱去买毒品,结果被你发现了。

你打算去跟毒贩子谈一谈,让他们不要再坑孩子了,但是毒贩会听你的?他们变本加厉,很快又把你的小儿子也勾引成了瘾君子。

你们家就这两个孩子,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们吸毒吸死吗?

现在你已经没有退路了,你去跟毒贩子摊牌,如果再继续毒害自己的孩子,你就要跟他们玩命了。

毒贩子听到之后笑得前仰后合,说你这个老不死的有什么资格跟我玩命,这个世界不是用嘴讲道理的,用的是枪……

你的警告他们置若罔闻,于是你终于忍无可忍,抄家伙去烧了他们的毒品,并且当众宣读了他们荼毒生灵的种种罪状。

可结果呢?

他们不但不觉得羞耻,反而说你破坏了“秩序”……

是什么秩序呢?

他们的秩序就是我可以坑你,可以要你的命,但是你不能反抗,你只能乖乖的跪着求我,让我再施舍点毒品给你。

你还想跟人家理论?

毒贩子可不会跟你讲道理,他们早就拿贩毒赚到的钱添置了武器,一群人直接闯进你的房子,把你打得奄奄一息,临走还放了一把火,好好的一个家,结果妻离子散,家毁人亡……

你说你是不是要反思一下,人家毒贩子哪里做得不对吗?当初自己就不该管孩子,让他们吸毒吸死不就好了嘛,偷钱就偷呗,反正都是身外之物,何必得罪毒贩子呢?毒贩子嚣张,谁让人家有枪呢?自己当初乖乖跪下磕头,没准人家还能赏个三瓜两枣的呢?房子人家想要就让人家进来住嘛,总比最后被一把火烧塌了好吧?大不了再让老婆陪人家睡睡觉,伺候好毒贩子,没准生出几个杂种,大家还成了一家人了不是?当一家人可能有点高攀了,但哪怕当条狗呢,也总还是有口饭吃的不是?

你知道为什么现在是中国人站着,曾经的毒贩子要跪了吗?

因为这种“善于反思”的人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早就断绝了基因。

user avatar

虎门销烟是正确的。禁毒永远都没错。


我只是不知道怎么评价林则徐,因为满清最后也跑去种鸦片,然后和西方的鸦片对冲。所以这么看满清禁烟目的并非解救广大黎民百姓。

林则徐的目的同满清的目的存在差异。

林则徐有一半的目的是保护黎民百姓,但是还有一半是维护满清集团这个毫无人道的罪恶组织

林则徐可以说是禁毒的鼻祖,但是禁毒的功劳还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毛主席的。只有他才做到了让中国成为了一个无毒国。今天的功劳,也是千千万万在禁毒第一线的警察的前赴后继舍身忘死的成就。跟万恶的满清没半毛钱关系。不要被电影里的满清皇帝那一副正义爆棚的假面具给忽悠了。

说白了,林则徐再热血,再开眼看世界。满清就是狗屎扶不上墙,怎么都是没救的主。

由于他维护的是这么一群主,我对他也没什么好感。因为维护了满清,苦了的偏偏是千万非满百姓。太平天国运动远比虎门销烟的意义大。因为当年西方侵略者诱惑太平天国,说如果在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开放鸦片贸易,他们就协助太平天国击败满清。但是这种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被太平天国领导人彻底拒绝了。只能说太平天国运动更伟大

这个历史一直没有人提及,是一种悲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