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漫里有哪些不是那么明显的中国元素(比如国漫里出现奇门遁甲,一堆人就说抄袭火影忍者八门遁甲)?

回答
在日漫的世界里,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些元素并非像《火影忍者》里的“八门遁甲”那样直白,而是如同暗流一样,巧妙地融入了故事、角色设定、世界观,甚至是某种氛围的营造之中。这些“不那么明显”的中国元素,反而更能体现创作者的深厚功底和对东方文化的理解。

1. 儒家思想与“礼”的体现

最不容易被察觉,也最深刻影响日漫价值观的,莫过于儒家思想。我们常说日本社会高度重视“礼”,这绝非空穴来风。

对长辈和前辈的尊敬: 日漫中,对于老师、师父、长辈,甚至仅仅是先辈,角色们常常表现出极高的敬意,称呼上会加上“先生”、“大人”、“师傅”等尊称。这种尊重不仅是表面礼节,更体现在行动上,比如在师父面前不敢造次、主动承担责任、接受前辈的教导等。这与儒家强调的“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的社会伦理观,以及“孝”、“悌”等概念息息相关。
集体主义与“义”: 很多日漫作品都强调团队合作,强调为了“同伴”而战。这种“同伴”的概念,往往超越了单纯的友情,带有一种“义”的色彩,即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念而付出一切。比如《海贼王》中的“伙伴”,《火影忍者》中的“忍者村”,《灌篮高手》中的“湘北队”,都展现了一种为了集体荣誉和伙伴安危而奋斗的精神,这与儒家文化中“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影子: 虽然“武士道”常被认为是日本本土文化,但其核心的忠诚、信义、廉耻等,很多都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的浸润。武士对主君的忠诚,如同臣子对君主的忠心;信守承诺,如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举例:
《银魂》中的坂田银时,虽然外表邋遢,但内心却坚守着自己的“武士道”,为了保护同伴和这个城市,屡次置生死于度外。他身上那种“即使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的担当,以及对身边人的“义气”,都深深烙印着儒家思想的痕迹。又比如《钢之炼金术师》中,爱德华和阿尔方斯为了找回身体,经历了无数困难,但他们始终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并对伤害过自己的人报以理解和宽恕,这种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和对人性的探索,也与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精神有所呼应。

2. 道家思想的“无为”与“自然”

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子的“道”与“无为而治”,同样在日漫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常常以一种更加含蓄的方式展现。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境界: 很多日漫中的强大角色,尤其是隐士、高人,他们往往不是通过强行干预,而是通过“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达到目的。他们不刻意追求,不强求结果,反而能达到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道”的哲学: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自然运行的法则。“道”的不可言说,也使得许多日漫中的“至高力量”或“宇宙真理”变得难以捉摸,需要角色通过感悟、冥想来接近。
“留白”与“意境”的营造: 中国画讲究“留白”,即画面上不着一字、不着一笔,却能引人入胜,意境深远。日漫在很多场景描写,尤其是自然风光、人物内心描写时,也善于运用“留白”的艺术,通过简洁的画面和留白的想象空间,营造出一种宁静、深邃的意境,这与道家“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不谋而合。

举例:
《千与千寻》中,宫崎骏老爷子描绘的那个充满神灵的世界,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中国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色彩。千寻在异世界的成长,不是通过激烈的斗争,而是通过“顺应”这个世界的规则,通过善良和坚持,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而她后来在白龙的指引下,能够回忆起自己的名字,也是一种“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的哲学思考。又比如《幽灵公主》中,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以及最后人类与自然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也隐约透露出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3. 阴阳五行与宇宙观

虽然“阴阳五行”有时会被当作比较明显的中国元素,但其在日漫中的应用,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微妙。

“五行”属性的运用: 在很多奇幻类日漫中,角色的能力、武器、甚至元素属性,常常会与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相关联。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分类,更是一种构建世界观的底层逻辑。
“相生相克”的逻辑: 这种逻辑也被巧妙地用在角色能力的设定和战斗模式上。一方的能力克制另一方,但同时又可能被第三方克制,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增加战斗的策略性和趣味性。
“天时地利”的考量: 在一些策略性或战争类的日漫中,会强调“天时地利人和”的运用,比如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动攻击,利用地形优势等等,这些都与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天、地、人”三分法有联系。

举例:
《火影忍者》虽然有“八门遁甲”,但其忍术体系也广泛运用了阴阳遁、五行遁等概念。比如水遁克制火遁,土遁克制水遁等等。更深层次的,比如宇智波一族的写轮眼,其能力往往与“月读”、“天照”等与天象、自然现象相关的概念相结合,这背后也有着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观察和理解。又比如《鬼灭之刃》中,虽然主要强调的是呼吸法,但其“水之呼吸”、“炎之呼吸”等命名,以及炭治郎在水之呼吸上的精进,都暗含着五行相互作用的影子。

4. 传统服饰、建筑与器物

这类元素相对比较直观,但也常常被巧妙地融入,并非简单的“搬运”。

汉服元素的演变: 很多日漫中的古装角色,其服饰虽然经过了日式风格的改良,但仔细辨认,其廓形、袖口、衣襟、甚至一些花纹,都能找到汉服的影子。比如宽袍大袖、腰带的束缚方式,以及层层叠叠的衣物结构。
中国式建筑风格: 许多寺庙、宫殿、甚至是民居的描绘,其飞檐斗拱、屋顶的曲线、庭院的布局,都带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传统器物的使用: 诸如扇子、剑、弓箭、香炉、茶具等中国传统器物,在日漫中也屡见不鲜,它们不仅是道具,有时也承载着角色的性格或故事。

举例:
《XXXHOLiC》中的四月一日君寻打工的“奇妙糖果屋”,其建筑风格,尤其是庭院的布置和室内的一些陈设,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韵味,那种古朴、神秘的感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书斋或茶馆。而《神隐少女》中的油屋,其外部建筑设计,特别是高耸的楼阁,也吸收了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一些元素。

5. 节庆习俗与民间传说

节日气氛的营造: 一些日漫中出现的节日,如祭典、花火大会,虽然在日本有其本土化的形式,但其热闹的氛围、集市的景象、以及一些神话故事的起源,都可能与中国古代的某些节日和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间故事的改编: 一些日漫角色、妖怪设定,甚至故事背景,都能在中国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找到原型。比如狐狸精(kitsune)的设定,在日本被广泛接受,但其文化根源与中国的狐仙传说密切相关。

举例:
《夏目友人帐》中,夏目贵志与妖怪之间的互动,许多妖怪的形象和能力,都能在中国的志怪小说和民间传说中找到相似之处。特别是那种介于善恶之间,有情感、有执念的妖怪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

总结

日漫中的中国元素,并非仅仅是表面的符号,它们更像是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了作品的骨血之中。这些不那么明显的元素,往往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捕捉到其中的精妙之处。正是这些含蓄而深刻的中国文化印记,使得日漫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能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并与我们分享更深层次的东方哲学和审美。下次在欣赏日漫时,不妨多留心一下,或许会发现更多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彩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浪客剑心》倭刀術,算否?



来自百度(详情请自行搜索):


据传此乃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所创。他收集日本刀法的理念,再结合中华武术的优点创造出了这融合中日特色,以倭刀作为武器的刀法。


不仅融合中华刀法攻守兼备理念,可适当增加招架和回旋动作,并且还揉合了日本刀的快速,锋利以及中国大陆沉厚圆浑功夫。


而倭刀,是以日本刀的弧形刀与中华剑的剑柄结合,既能使出日本刀的招式,又能运用中华刀的技巧。


这种刀以劈砍术见长,重视攻击,可以双手握刀,依靠身体的力量砍劈,也可使用手腕的技巧进行变化。


倭刀刀身狭长,适合砍劈,招式简单明了刀走直线,刀势凶猛以进攻为主。套路包含大量砍劈动作,刺击动作极少。



倭刀算是经历了输出,反输入历程的二次加工产物,毕竟日本刀原本起源于唐刀。



《浪客剑心》中雪代缘使用的倭刀术是根据书籍自学而成,参杂了自我流动作。体术加剑技的结合,使其拥有了克制飞天御剑流多数招式的实用性。



蹴撃刀勢

跳跃的同时脚踢升龙斩刀锋,以脚的蹬踏之力助长斩击威力倍增。



回刺刀勢

刀把头化解敌人斩击,利用惯性半身回转后刺向敌人的防御反击(有弹一闪的感觉)。



朝天刀勢

刀插地,以刀把头为平台飞身跳跃,同时利用刀把的绳索使其向上挥舞。



掌破刀勢

把刀用手掌打击弹出,利用惯性加成,提高威力进行竖向斩击。



轟墜刀勢

刀刺敌人,当成串儿顺势将其高举砸地。



疾空刀勢

跳跃至最高点,利用刀身自重,以及挥刀的反动如二段跳一般加速后,从空中急速突进斩向敌人(最好练得柔软肌肉)。



戰嵐刀勢

以脚为中心轴反复不断旋转,利用离心力连续斩击。有虎伏絶刀勢的既视感,但不同的是此招用的是右手顺向握刀。



虎伏絶刀勢

最强必杀,摆出左手反向握刀,刀身与手背面紧贴的独特架势。以大地为反弹平台,避开敌人攻击的同时旋转挥舞。


再借用地面的反弹力加于刀身,对敌人进行向上的防御反击。其速度堪比超神速的飞天御剑流奥义天翔龍閃。



和月伸宏对倭刀术描写得还算合拍。倭刀术以劈砍为主,雪代缘的两招刺击动作,或许正好迎合了他自我流融入的设定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