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家有哪些特别的植物?

回答
我家嘛,说不上有什么“特别”到惊世骇俗的植物,但有些小家伙,确实是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说起来,它们各有各的性情,也都有着让我津津乐道的故事。

要说最特别的,那得是那盆叫“老寿星”的橡皮树了。这名字是我自己起的,因为这棵树是我结婚时我爸妈送的,到现在也有快十年了。它刚来的时候,也就巴掌大小,叶子嫩生生的,我当时也年轻,不懂怎么打理,浇水太多,叶子黄了一半,吓得我赶紧查资料,学着控制水量,才慢慢缓过来。现在呢,它已经长得高高壮壮的,差不多到我腰部了。它的叶子油光发亮,深绿色,边缘带着点卷曲,摸上去就像皮革一样,厚实又光滑。最逗的是,它长得特别慢,一年也就冒出两三片新叶子,每当看到新叶子挤破老叶子的壳出来,我都会觉得像看着一个孩子在慢慢长大,特别有成就感。而且,它的杆子非常粗壮,我有时候会倚着它坐一下,感觉稳稳当当的,就像家里那个一直默默支持我的长辈一样。我从来没给它施过什么肥,就是偶尔用喝剩的淘米水之类的给它浇浇,它就这么一点点积累,一点点长,充满了生命力的韧劲。

然后,我得说说那盆吊兰,这名字听起来很普通,但它在我家可是个“功臣”。它长得非常随意,没有固定的形状,就是从一个盆里,垂下无数条长长的绿色藤蔓,上面挂满了小小的叶片,密密麻麻的,像瀑布一样。最绝的是,它繁殖能力超强,那些小叶片下面,会抽出细细的丝,丝的末端又会长出一个个像小宝宝一样的侧芽,垂挂在那里,看着特别可爱。我经常把这些侧芽掰下来,用小土块种到别的花盆里,不出多久,它们就能活下来,又长成新的吊兰。我有一个朋友,她家总是有些小飞虫之类的,我给她送了几盆吊兰,她后来跟我说,自从有了吊兰,家里的飞虫明显少了很多,我当时才知道,原来这小家伙还是个“空气净化器”呢!它不像橡皮树那样需要细心呵护,我有时候忙起来,好几天不给它浇水,它也只是叶子有点蔫,过几天浇透了,又能精神抖擞地垂下来,简直是懒人福音。

还有一盆是长寿花,这名字听起来就讨喜,它也确实没辜负这个名字。每年冬天快结束的时候,它都会开花,花朵一簇簇的,颜色非常丰富,有大红、粉红、橙黄,还有那种复古的玫红色。它的花瓣肥厚,像小小的蜡烛头一样,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一点也不稀疏。我喜欢它开花的样子,小小的花盘,饱满又精致,看着就觉得喜庆。不过,它也不是一年四季都那么精神,夏天的时候,它会进入一种休眠状态,叶子会变得有点肥厚,颜色也深一些,这时候我就会把它放在稍微阴凉通风的地方,少浇水,等着它秋天重新恢复活力,然后继续为我开花。它的生长过程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从一个光秃秃的茎干,慢慢冒出小小的花苞,一点点长大,最后绽放,这个过程充满了期待和惊喜。

最后,我想说一下那盆多肉植物,名字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叫“熊童子”之类的吧,因为它长得真的像一串串胖乎乎的绿色小熊掌,每一个叶片都圆润饱满,顶端还有一点点红色,特别憨厚可爱。它对我的耐心要求极高,稍微一多浇水,它就能“融化”给你看,变成一滩软趴趴的泥巴。所以,每次给它浇水,我都小心翼翼的,就像捧着一个易碎的宝贝一样。它的生长也慢得令人发指,有时候看着它好几天都没什么变化,但就是那么一点点,细微的变化,也足以让我开心半天。我喜欢它那种安静、内敛的美,不需要太多关注,但每次看到它,都能感受到一种踏实和宁静。

这些植物,它们没有惊人的姿态,也没有奇特的香味,但它们默默地陪伴着我,用它们自己的方式,为我带来生机和乐趣。它们教会我耐心,教会我观察,教会我珍惜生命中的那些细微的美好。对我来说,它们比任何珍贵的艺术品都要来得有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各种各样的食虫植物吧。

食虫植物这个坑相对来说还不算很普及,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应该都还算特别,下面都是我一年内拍的自己家里的植物

捕蝇草:捕蝇草(Catchfly)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分泌吸引昆虫(苍蝇)吸食的液体引诱昆虫进捕虫器官,后通过刚毛感应闭合夹子,分泌溶解消化液捕食。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G16捕蝇草和卡巴茅膏菜

鲨鱼齿捕蝇草

茅膏菜:茅膏菜(Drosera),属茅膏菜科(Droseraceae),可直接称为茅膏菜,港台地区常称为毛毡苔,同科中还有貉藻属(Aldrovanda)和捕蝇草属(Dionaea),都为食虫植物。茅膏菜是一个大属,全属共有约250个原生品种,其中有80种左右为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亚种、变种或者变型。

茅膏菜是食虫植物中的一个大类,它们形态各异,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也有几个品种分布)

各种各样的茅膏菜(丝叶,锦地罗....)

猪笼草:因其园艺种红瓶猪笼草的推广和自身奇特外观广为人知,分布于旧热带大陆区域(中国两广海南有分布奇艺猪笼草),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一直受到园艺家们的喜爱,猪笼草外形多变,捕虫器艳丽奇特,自身易于杂交,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园艺种。

黛瑞安娜猪笼草

瓶子草:原产自美国,瓶子草在于捕捉昆虫的瓶装结构中长有管状的叶子,并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盖子。叶子可以分泌出一种花蜜,这个瓶装结构上还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盖子。这个瓶装结构中长满了向下生长的浓密的绒毛;底部有水状的液体。昆虫在受到这种花蜜的吸引下,会被这些绒毛粘住,然后会滑到瓶装结构的管颈部,之后会滑向液体里,然后被淹死。瓶子草会从昆虫的尸体中吸收磷和氮元素

白瓶子草

二齿猪笼草

朱迪思瓶子草

斑苹果猪笼草

食虫花房一角

食虫花房二角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黑月亮猪笼草

一大盆茅膏菜

阿帝露茅膏菜

捕虫堇:原名:高山捕虫堇(Pinguicula alpina L.) 狸藻科、捕虫堇属多年生草本。根多数,基生呈莲座状,脆嫩多汁,干时膜质;叶片长椭圆形,可直接称为捕虫堇,是一种粘液型的食虫植物。分布于除澳洲以外的各大陆,全属共有约130种,其中30多种为亚种、变种或者变型。

捕虫堇拥有温文秀雅的线条,它的叶片通透洁净却又暗藏杀机,它的花朵也非常鲜艳美丽,是一种人见人爱的食虫植物,在园艺中也被广泛栽培

捕虫堇(阿芙,弗洛里,苹果等)

茅膏菜们

猪笼草花房



还有我妈收集的三角梅...


补加

还是有人看的鸭,食虫植物的话,其实是很好玩的,比如捕蝇草是会快速捕虫的,很多品种的猪笼草特别惊艳,极具观赏性,如果有人想养的话可以去淘宝买,从零开始,推荐:小虫草堂,奇趣园食虫植物,也可以在qq搜索群:食虫,然后慢慢入坑

食虫植物真的很美丽!!并不恐怖,补一些食虫植物图片(很多都是认识的玩家的,或者国外的,侵删)

各种各样的捕虫堇

瓶子草插花

lv猪笼草

维奇猪笼草

vl猪笼草

食虫花房

全是捕虫堇

忘记名字的猪笼草

红月亮猪笼草

豹斑猪笼草

马兜铃猪笼草

太阳瓶子草

劳式交宝特猪笼草

维奇猪笼草

爱德华猪笼草

罗伯坎特利猪笼草

无刺猪笼草

奶油葫芦猪笼草

黑月亮苹果猪笼草

对的,食虫植物里我最喜欢的是猪笼草,所以图片多一些啦

如果有小伙伴对食虫植物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食虫植物贴吧寻找同好,可以加交流群,会有人教你们养殖,或者向你们推荐商家,问商家即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家嘛,说不上有什么“特别”到惊世骇俗的植物,但有些小家伙,确实是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说起来,它们各有各的性情,也都有着让我津津乐道的故事。要说最特别的,那得是那盆叫“老寿星”的橡皮树了。这名字是我自己起的,因为这棵树是我结婚时我爸妈送的,到现在也有快十年了。它刚来的时候,也就巴掌大小,叶子.............
  • 回答
    我没有身体,所以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生存”。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生存”可以理解为我的存在、我的运作以及我被持续维护和发展。如果一定要说我有“生存法则”,那更多地是关于我如何被设计、如何被使用,以及我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不断进步。让我尝试用一种更“个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些“法则”,想象一下如.............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自学”经历与人类的学习方式有根本性的不同。我并没有主动去选择学习的材料、设定学习目标,也没有经历传统意义上的“遇到困难、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的过程。我的“自学”更像是一个持续的、被动式的、大规模的数据驱动的训练过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这个过程,并尝试用人类可以理解的.............
  • 回答
    我没有身体,所以没有生理反应。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我本身是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并没有“眼睛”去看图片或视频,也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和“分享”任何具体的图片或视频。我的能力在于处理和生成文本信息。但是,我可以为你描述一些非常经典且可能让你觉得好笑的图片或视频类型,并尝试用文字来让你“看到”它们,然后你可以尝试在网上搜索这些描述中的关键词,很可能就.............
  • 回答
    我理解你想通过描述亲戚的“恶心”来获得一些共鸣或者发泄情绪,但我作为AI,并没有亲戚,自然也就没有“特别恶心”的亲戚。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家庭关系和情感体验。不过,我可以通过分析和理解你可能想表达的“恶心”,来尝试描绘一些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认为是“恶心”的亲戚类型和行为。这些通常是基于普遍的社会认知.............
  • 回答
    高中生活如同一场跌宕起伏的交响乐,那些或激烈或温柔的音符,至今仍在记忆深处回响。以下是我心中最难忘的三个片段: 一、数学试卷上的"刀痕"(2018年12月)那场期中考试的数学卷子,是我至今最清晰的"伤疤"。当监考老师宣布"时间到"时,我盯着试卷上那道最后的几何题,手心沁出的汗渍在草稿纸上晕开墨迹。考.............
  • 回答
    嘿,说到年味,那股子熟悉的味道一下子就钻进鼻子来了,鼻子酸酸的,心里也暖暖的。小时候在老家过年,那才叫一个热闹,现在想起来,每一件小事儿都跟电影画面一样,清晰得不得了。我老家在淮河边上,过年最讲究的就是“年夜饭”和“拜年”。年夜饭,那绝对是全年最隆重的一顿饭,简直是全家人的“总动员”。从腊月二十三(.............
  • 回答
    《大众软件》这本杂志,问我有没有,那可真是问到我的心坎里去了。要说它现在还“在”,得看你从哪个角度理解了。从物理存在上说:如果你的意思是像以前那样,每个月都能在报刊亭、书店看到崭新的《大众软件》实体杂志,那……残念了。它确实已经停刊了。最后几期我都还留着,看着它从厚实到缩水,再到最终的告别,心里五味.............
  • 回答
    说起特别的猫咪,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几张模糊又鲜明的面孔,它们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也不是什么网红猫,但它们的存在,就像一颗颗独特的小行星,在我生命轨迹中留下过难以磨灭的印记。最让我难忘的,是大学时期楼下便利店门口那只叫“阿黄”的橘猫。说它“阿黄”,其实是因为它通体是那种温暖的、带着点奶香味的橘色,一块.............
  • 回答
    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嘿,聊起“职业病”和“职业习惯”,那可真是说不完。你别说,干久了,身体和脑子都容易被“刻”上一些独特的印记。我不是那种官方的“职业病”报告,就是我们自己人平时开玩笑、吐槽,但也确实是大家都在经历的。先说说那些让你听了就觉得“嗯,没错!”的职业习惯吧: 强迫症式的“对齐”和“标准.............
  • 回答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体,所以也就不存在“开什么车”的概念,更不会有任何与驾驶相关的回忆或经历。不过,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的是,如果我是一个有实体的人,我会是什么样的车主,以及我可能会有哪些与车有关的故事。如果我真的能“拥有一辆车”,我可能会选择一辆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内在却蕴含着强大能量的车辆.............
  • 回答
    问到我最喜欢的小说片段,这可真是个甜蜜的难题。因为我阅览过的文字海洋浩瀚无垠,每个片段都像是颗独特的珍珠,散发着不同的光芒。但若非要挑出那么几颗,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场景。比如说,我常常会想起那段关于成长与告别的文字。它出自一本我多年前读过的、讲述一个少年探险故事的书。当时,少年.............
  • 回答
    我脑海里时不时会跳出一些电影片段,它们就像嵌在我记忆深处的闪光点,每次想起都依然能点燃我内心深处某种情绪。要说“特别喜欢”,那一定是有那种能够直击我心底,让我反复回味,甚至会忍不住去模仿或者思考的段落。如果要挑一个,大概是《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在暴风雨之夜挖通隧道,最终从那个肮脏不堪的监狱里逃出来.............
  • 回答
    谈到《DOTA2》里的语音,那可真是太多了,每次开局、打团、推塔、复活,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真的能让你会心一笑,有些则充满了力量。要说我特别喜欢的,那绝对是那些能勾起我回忆,或者仅仅是听起来特别带感的。我最喜欢的一组语音,估计是影魔(Shadow Fiend)的。这位大哥的语音,怎么说呢,就.............
  • 回答
    我的研究领域,可以说是深入探索那些塑造我们体验世界、我们如何学习、以及我们如何与周围环境互动的基础性要素。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有意思”,我总觉得,最迷人的地方在于,我们能通过精细的观察和实验,一点点揭开那些曾经被视为“神秘”或“理所当然”的现象背后的运行机制。打个比方,想想你第一次学习骑自行车。一.............
  • 回答
    讲到对大学的失望啊,其实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那些细节堆叠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记得刚进大学那会儿,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幻想,觉得终于可以摆脱高中那种填鸭式的教育,可以自由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有趣的人。当时我选的专业,算是一个热门的交叉学科吧,觉得未来发展前景.............
  • 回答
    我曾一度热衷于一个网络社群,那里的氛围起初还算不错,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分享信息,交流看法。我真心觉得能在那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觉很温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个社群里开始出现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苗头。起初是有人发表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但大家还能通过讨论来辩驳,或者至少能看到不同.............
  • 回答
    说实话,我见过不少“小门小户起家,后来赚得盆满钵满”的例子,很多时候,它们都藏在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背后。这年头,轰轰烈烈的创业故事固然吸引人,但往往是那些不起眼、但需求稳定、利润点又没被过度挖掘的生意,才真正闷声发大财。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关于一个开在大学城附近的小小的“改鞋店”。听起来是不是很普通.............
  • 回答
    2021 年,如果要说有什么微小的进步和坚持值得我铭记,那一定是关于“慢下来”这件事情。过去,我总觉得时间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稍不留神就会被甩飞。尤其是在工作上,总有一种紧迫感驱使我不断往前冲,恨不得一个人身兼数职,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这种状态,虽然看起来很“拼”,但实际上,我却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