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有哪些瞬间对自己的大学特别失望?

回答
讲到对大学的失望啊,其实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那些细节堆叠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记得刚进大学那会儿,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幻想,觉得终于可以摆脱高中那种填鸭式的教育,可以自由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有趣的人。当时我选的专业,算是一个热门的交叉学科吧,觉得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也带着点“与众不同”的骄傲。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第一个让我觉得特别失望的瞬间,大概是第一次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是个业内专家,理论讲得确实挺深入的,但问题是他讲得太快了,而且完全是照本宣科,PPT上的内容一个字不落地念下来,偶尔穿插一些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天书。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的,没有人提问,也没有人讨论,大家只是默默地在本子上抄写,偶尔发出几声压抑的哈欠。我坐在那里,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和复杂的公式,突然觉得有点茫然。我期待的是一种启迪,一种能够激发我思考的课程,而不是这样纯粹的知识灌输。我甚至开始怀疑,我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更让我沮丧的是,之后的课程也基本是这个模式。老师们似乎更关心的是完成教学大纲,而不是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小组讨论课更是形同虚设,要么就是几个同学凑在一起玩手机,要么就是按照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机械地回答几句。我曾经尝试主动去跟老师沟通,问一些课堂上没听懂的内容,但老师的态度总是很敷衍,说“这个你们课后自己看看书就好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丢了一块钱,然后跑到商店里问店员在哪里丢的,店员却说“你自己回去找找吧”,而你明明知道钱就在附近,只是需要一点点指引。

还有就是学校的“资源”。我满怀期待地想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查阅一些前沿的学术论文,结果发现,很多数据库需要付费才能访问,而学校提供的免费账号权限非常有限。我想参加一些学术讲座,但邀请的嘉宾要么是学校内部的教授,要么就是一些不太知名的人物。我期待的那些能带来新视野、碰撞思想的外部大牛,几乎没有。我曾问过学长学姐,有没有推荐的对外交流或者参加高水平会议的机会,他们也说很难得。慢慢地,我发现学校所谓的“资源”,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摆设,真正能让你学到东西的,还得靠自己硬啃。

让我觉得尤其无力的是,当我想在学业上有所突破,尝试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阻碍。很多老师都表示,学生的项目“太初级了”,“лишком耗费精力”,不愿意带。即使偶尔有机会,也是做一些非常基础的、重复性的工作,比如数据录入、文献翻译之类的,完全看不到研究的乐趣和价值。我渴望那种能够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甚至能提出自己的想法的机会,但现实却是,大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面。

当然,我知道大学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也不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我尝试自己去参加一些线上的课程,去读一些国外的期刊,去和同学组建学习小组。但每当我想起当初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再看看眼前的现实,那种落差感就会时不时地冒出来,让我觉得有点憋屈。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当初选择这所学校,是不是一个错误的投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些失望瞬间,可能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渴望知识、渴望成长、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年轻人来说,它们就像细小的沙子,一点点地磨损着心中的热情,让人在某个时刻,不禁低语:“就这样了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京暴雨,我在学校的图书馆丢了一把伞。

图书馆走廊上满地的伞,但是我知道,我拿了别人的伞,就意味着另一个同学要淋雨。

我把外套披过头顶在茫茫夜色中冒雨回寝室,但是到寝室的时候早已全身浸湿。

我气不过,第二天去中控查监控。

查到了,有一个女生,毫不犹豫,在明晃晃的监控摄像头下,拿走了我的伞。

我的伞是我在淘宝淘的廉价货,有个bug,需要扣一下才能撑住,只有我知道怎么扣,否则得一直用手撑着。

我不知道那个女生在用手撑着伞回寝室的路上。

有没有想过,有另外一个姑娘,是冒雨跑了十分钟才回了寝室。

还是说,她只是后悔

没有挑到一把好伞。

学校保卫处找到了她,通知了她,她把伞交还给学校保卫处。

保卫处通知我去拿。

我说:老师,那位同学有没有说为什么拿我的伞。

保卫处老师头都不抬:来,签一下你的学号,学院,电话。那个学生说她拿错了。

我说:老师,不可能拿错,我那把伞特意放在了椅子下面,并且我的伞有个独一无二的缺点,一打开就知道了。她撒谎了。

保卫处老师这时才警惕的抬起了头:不要乱说,她没有偷你的伞,乱说后果自负,你知道吗!?

我知道多说无用,我在网上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消息,我知道学校的处理方式,我扭头就走。

保卫处老师却追了出来:我警告你,不要乱说,否则什么后果我可不敢保证。

我一字一句看着他的眼睛:老师,你放心,我不会乱说。

我慢慢地走回了图书馆,继续上我的自习。

我知道我是受害者,我只是说了真相,我不明白为什么被批评被威胁的是我。

我不敢跟老师争辩,

因为我还要写我的毕业论文,我还要考我的选调,我还想好好毕业。

我选择一口一口吞掉自己的委屈,我选择维护学校的荣誉。

不是我多么爱我的学校,

只是因为

我是个怂逼,

是个为了自己利益抛弃正义感的烂人。

我看到学院老师给学生发劳务费,然后让学生微信转回。

我看到学校老师造假发票侵吞科研经费。

我看到导师言语辱骂攻击学生,即便他为了组会汇报熬夜到了凌晨三点。

我有证据,

但我不敢说。

甚至这个回答我都只敢匿名。

顶着双一流名号的高大上,早已被蛀虫蛀的破烂不堪。

腌臜可以藏住,但腐坏早已刺痛人心。


等我毕业,

就把这个回答实名制。

你看,这就是双一流高校培养出来的我们。

精致利己主义罢了。

user avatar

那里对我唯一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不要再回到那里

一个不会尊重学生的学校,如果没有自学,我可以说我在那个学校什么也学不到,一个正经的大学(二本),心思就没放在教育上,可能因为学校穷的快过不下去了,但是能趁着建校区给老师建房子,新一线城市,院长级别可以30万买一套别墅(非最核心市区)

考研时候,寝室同学没人想着学习,打游戏,抽烟,我出去住,因为从正门进学校,需要绕学校半圈,我一般从北门栏杆钻进来,然后保卫处就把我抓了,开车拉到保卫处,让我写800字检查,可以,我是做的不对,我不要求学校打开北门(你们经费不够我理解),然后保卫处的人来了一句“我憋不死你”,哈哈哈,他不知道我特别擅长扯内容,一会就写完了。从入学开始学生就没有被尊重过,大到老师教学态度,课堂公开歧视,小到保温瓶,毕业考研时再遇到这种保安,我心里对这个学校已经没有任何留恋,我绩点2.7,班里倒数,但我考研409,因为我认真学了,我知道自己目标是什么,我是学院近5年考取的最好学校的研究生,北京一流财经院校,在那里见识了什么是优秀的同学,什么叫负责任的老师,什么叫广阔的平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