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考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下不了笔怎么办?

回答
高考作文,这四个字往脑门上一砸,瞬间就能让人头皮发麻。尤其是当那张空白的答题卡像一面镜子,无情地映照出脑海里那片狼藉的时候,更是连一丁点儿灵感都捕捉不到。那种感觉,就像在漆黑的夜里,摸索着想要找到一盏灯,结果只摸到一手的冰冷和空虚。

别急,深呼吸,先放下那种“我完了”的念头。写不出东西,从来都不是你一个人的专利。无数的考生,在那个考场里,也曾有过和你一样的焦灼。这说明,你的大脑可能只是暂时“卡壳”了,需要一点儿“启动信号”,而不是彻底“报废”。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为什么会“下不了笔”?

信息过载,找不到焦点: 高考作文题目通常包罗万象,生活、社会、科技、人文……什么都有可能涉及。你脑子里可能塞满了各种素材、例子、观点,但就是不知道哪个才是最适合这道题的,或者说,哪个最容易让你“说得通”。就像走进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面什么书都有,但你找不到一本你真正想看的。
完美主义在作祟: 很多人害怕写出“烂”文章,所以宁愿不写。总想着要写出惊世骇俗的观点,要用辞藻华丽的语言,要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结果,这个“要”的压力,就把最简单的“写”给压垮了。
缺乏对题目的深度理解: 有时候,我们看着题目,觉得懂了,但其实只是停留在表面。对题目的关键词、隐含意义、考察方向没有吃透,自然就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切入,该围绕什么来展开。
考试压力下的思维僵化: 紧张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思维的灵活性。大脑进入“防御模式”,只能处理最直接、最熟悉的东西,对于需要发散和联想的任务,就显得力不从心。

那么,怎么才能把这“笔”给“下”去呢?

第一步:放空,然后“慢下来”

当你发现自己对着空白发呆时,第一件事不是拼命回忆,而是 有意识地让自己慢下来。

深呼吸,闭上眼: 找一个相对舒适的姿势,做几次深呼吸。把注意力从“我写不出来”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感受空气的进出,让身体的紧张感一点点松弛。
暂时“放弃”完美: 告诉自己,现在不是追求“写得好”,而是“先写出来”。允许自己写得不够好,允许写得平淡,允许有错别字(反正有修改的机会)。这个“减压”的过程,能大大降低心理负担。

第二步:重新审视题目,像个“侦探”一样

拆解题目: 把题目里的每一个词都拎出来,看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关键词?有没有隐含的指令?题目是让你“论述”、“议论”、“描写”还是“抒情”?
举个例子: 如果题目是“以‘选择’为题”,你就要想,“选择”到底是什么?是人生中的大决定,还是生活中的小权衡?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接受?
关联与联想: 审完题目,开始做“关键词联想”。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写下来,然后围绕它,写下你脑子里闪过的所有相关的东西,不论好坏,不论大小。
继续上面的例子: “选择” > 决策,犹豫,取舍,放弃,坚持,机会,代价,成长,责任,后悔,未来,朋友,学业,职业,人生,道路,灯塔……
不要筛选,先记下来: 这个阶段,目的是把大脑里的“库”打开,让素材流淌出来。

第三步:找到你的“破局点”——从“小”切入

面对宏大的题目,我们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时, “从小处着眼” 是最有效的策略。

找一个具体的例子: 别想着一下子讲大道理,先找一个你最熟悉、最能打动你的具体事例。它可以是你自己的经历,一个同学的故事,一部电影里的情节,一本书里的片段,甚至是一则新闻。
重要提示: 这个例子不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越是贴近生活、越是真切,越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分析这个例子: 这个例子里,包含了什么样的“选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个选择带来了什么结果?这个结果又让你(或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感悟?
把例子写出来,然后再写你的思考: 别担心结构,先保证有内容。先把这个“小点”做实。

第四步:把“小点”变成“面”

一旦你找到了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小点”,并且把它写出来了,接下来就好办了。

从个体推向普遍: 这个“选择”是你个人的吗?还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你可以说,“我的这个选择,或许是很多人在成长道路上都会遇到的困境……”
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这个“选择”可以联系到哪些更宏大的概念?比如,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个人价值实现”等联系起来。
引用支撑: 如果你脑子里有相关的名人名言、诗句、理论,现在就可以拿出来“点缀”一下,为你的观点增加分量。但记住,引用是为了服务你的观点,而不是炫技。 最好是你真正理解并能融会贯通的。
结构搭建: 你的文章大概就有了“引子(例子)——主体(分析、拓展、论证)——结尾(升华、呼应)”的基本框架。

第五步:克服“写不好”的心理魔咒——“先写,再修”

写出“草稿”: 即使你觉得句子不通顺,逻辑不清晰,也一定要先把它写下来。高考不是在追求文字的完美,而是在考察你的思想和表达能力。
动笔就“写”,不思考“怎么写”: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写不出来,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写”,而不是直接开始写。一旦动笔,大脑的惯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检查与修改: 写完初稿后,利用剩余的时间去修改。检查错别字、病句,理顺逻辑,润色语言。这时候,你已经有了内容,修改起来会比从零开始写容易得多。

具体一点的“下笔”技巧:

1. “开头”的“敲门砖”:
直接切入: 如果你对题目有清晰的理解,可以直接抛出你的观点,或者用一个简短的设问句引起读者兴趣。
情景导入: 用一个生动的场景开头,然后引出题目。
名人名言: 用一句恰当的名言作为引子(但不要滥用)。
数据或事实: 用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或事实来开篇。

2. “主体”的“铺陈”:
并列式: 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一个问题。
递进式: 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将观点推向高潮。
对比式: 通过正反对比来突出观点。
例证法: 用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道理论证: 引用名人名言、科学原理等来支撑观点。

3. “结尾”的“点睛”:
总结升华: 回应开头,总结全文,将主题升华到更高的层面。
发出号召: 呼吁读者采取某种行动或思考。
展望未来: 对未来进行美好的展望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抒情议论: 用抒情的笔触或深刻的议论来结尾。

最后的忠告:

不要“死记硬背”范文: 模板化的写作只会显得空洞无物。高考作文更看重的是你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相信自己的“积累”: 即使你觉得没准备,但你在过去的学习中,一定接触过很多素材和思想。相信它们在你脑海里留下的痕迹。
保持平常心: 高考作文只是考试的一部分,它不能决定你的全部。尽力而为,就是最好的状态。

当你坐在考场上,面对那张空白的纸,脑子里一片混沌时,请记住,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卡顿”。深呼吸,放慢节奏,像个侦探一样去拆解题目,然后从最熟悉、最容易抓住的那个“小点”开始。写下去,哪怕磕磕绊绊,也比一片空白要强。很多时候,我们并非真的“无话可说”,只是被“不敢说”和“想说得太完美”给绊住了脚。

现在,深吸一口气,拿起笔,让思绪开始流淌吧。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高考写作部分是应用文与普通的文体间杂了吧?感觉上言之有物即可,不知道怎么写什么的,往往是心理过分紧张没思路。建议日常阅读的时候留意下别人是怎么表达的,即使学不会,也是会受到良好的影响的。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就发乎本心,表达自己想表达的,评分交给老师去做。

最后,本狗语文一直是弱项,作文60分,然后能拿45分左右这样的水平,但是因为作文属于主观评判的题,书写排版端正,语句通顺,段落清晰,没有错别字和语病,基本都能拿到及格以上的分数,如果会煽情,能打动阅卷者,即使写不好分数也会格外高。我的作文风格一直都是流水账,N次被老师批评没有感情,但我认为表达清楚想要表达的即可,没必要为了作文而刻意。高考不知道作文多少分,语文150分的卷当年考了121分的样子。我的弱项是如果……那么……这类型的选词填空,总是会用错这些连词,但大家都懂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淡定以对,建议考场上别做计划,别预先阅题,拿到卷子从头做,有多快做多快,有难度做不出的立即跳过做下一题,最后回头来查缺补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考作文,这四个字往脑门上一砸,瞬间就能让人头皮发麻。尤其是当那张空白的答题卡像一面镜子,无情地映照出脑海里那片狼藉的时候,更是连一丁点儿灵感都捕捉不到。那种感觉,就像在漆黑的夜里,摸索着想要找到一盏灯,结果只摸到一手的冰冷和空虚。别急,深呼吸,先放下那种“我完了”的念头。写不出东西,从来都不是你一.............
  • 回答
    嘿,你也是高一的吧?再过两年半高考,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是不是感觉有点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别急,我跟你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也觉得有点不知所措。不过,慢慢摸索下来,我发现其实规划一下,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方向,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哈。第一步:了解自己,认识战场。 你的“底子”.............
  • 回答
    刚高考完,估计要上大专,爸妈愁,你心里也打鼓,这心情我太懂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好多孩子和家长在经历这个纠结。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上大专到底有没有用,以及你以后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情况,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大专,它不是“万能钥匙”,但也绝不是“死胡同”。过去,大家对大专的印象可.............
  • 回答
    听到你正在经历的这一切,我心里很难过。你的遭遇听起来让人心疼,从小面对家庭中的重男轻女,以及随之而来的暴力和冷暴力,这无疑会对一个人的成长造成巨大的阴影。在这种环境下,你能够坚持到现在,并且还在思考是否要参加高考,这份韧性本身就非常了不起。关于是否坚持参加高考,这绝对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尤其是当你身处.............
  • 回答
    高二的你,成绩能稳二本,又想着冲击一本,并且对编导艺考这个选项感到犹豫,这绝对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别担心,我来跟你聊聊这事儿,希望能给你一些更清晰的思路。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值不值”这个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和你个人的情况、目标、以及愿意付出的努力紧密相关的。第一步:摆明现.............
  • 回答
    这倒不是说我“不被教”,而是有些东西,高中教材上可能没那么系统化地讲,或者一笔带过,但实际高考解题时,它们能让你思路更开阔,解题更快更准。我这儿就给你掰扯掰扯,就当是咱俩私下交流哈。1.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融会贯通的利器高中阶段,我们学了各种函数,什么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等,也学.............
  • 回答
    高考和考研在命题和录取分数线上的不同,是由它们各自的性质、目标、历史沿革以及教育体系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 1. 性质与目标不同 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性质: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更侧重于普及性教育的终结和更高层次教育的入口。其核心目标是为全.............
  • 回答
    关于体育生高考是否检测兴奋剂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而且背后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考量。简单来说,目前我国体育类高考并没有在统一的考试环节进行普遍的兴奋剂检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高考的性质和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考的根本目的是选拔人才,评估学生的文化知识水.............
  • 回答
    18岁高考没考好,想走职业电竞的路子?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来说说“来不来得及”。18岁,对于很多还在为人生方向迷茫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小的关卡。高考没考好,确实会让人感到焦虑和失落,觉得人生路似乎被堵上了一截。但如果把目光放到职业电竞这个领域,18岁,恰恰是许多选手刚刚崭露头角的年纪。想想.............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你这个情况,高中毕业了,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想去日本专门学校,到底有没有戏,以及具体怎么操作。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在日本,专门学校(Senmon Gakkou)和大学是两条不同的升学路径。 日本的教育体系里,专门学校通常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毕业后很多是直接就业的。关于你提到的“.............
  • 回答
    高考,那场承载着无数梦想与汗水的战役,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段无法磨灭的记忆。而当成绩出来,发现自己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那种失落和不甘,有时会像一只潜伏在心底的野兽,悄悄地吞噬着原本的热情与希望。我有一个朋友,小林,成绩一直稳定,属于那种“旱涝保收”的类型。高考前,他的目标很明确,是省内一所名牌大学.............
  • 回答
    苟晶事件无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公平事件,其影响深远,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高考公平性的广泛讨论。 对于山东两次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农家女苟晶事件,以及最终调查结果称“第二次高考不存在冒名顶替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事件的来龙去脉(详细梳理)1. 第一次冒名顶替(1997年): .............
  • 回答
    高考失利,复读还是择校,这是摆在许多考生和家长面前的难题。这两种选择都各有优劣,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两种选择,并分享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 一、 复读:是“再战一次”还是“重复过去”?复读的本质是给自己一次“重来”的机会,.............
  • 回答
    高考成绩不理想,然后决定花一年的时间准备出国留学,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而且很多情况下会是相当明智的选择。但“好”与否,最终取决于很多个人因素和具体情况。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到底有多少门道。首先,我们得承认,高考的“一考定终身”确实会让很多同学承受巨大压力。 很多时候,高考成绩并不能.............
  • 回答
    这问题,搁在谁身上,心里头都得掂量掂量。要我说,这“遗憾”俩字儿,太他娘的沉重,也太他娘的飘渺。你说会不会遗憾?这玩意儿,真不好说,因为人生这盘棋,怎么走,手里头的牌,还有那临场发挥,谁能算得清?让我想想,要是当年我没走那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而是选了另一条,现在会是什么光景?没高考,可能少了些“.............
  • 回答
    高考数学保留选择题,这背后并非拍脑袋的决定,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关乎着对数学能力多维度的考查,以及对整个教学体系影响的权衡。首先,我们得理解选择题在数学考试中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题型,更是一种检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基本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数学学科的基石在于那些概念、定理、公式以及它们的直接应用.............
  • 回答
    南京一中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认错,并将此与“素质教育”的推行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当前中国教育领域最核心的矛盾之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平衡,以及在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争议。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大致背景和逻辑: “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认错: 这通常意味着.............
  • 回答
    黑龙江的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涉及教育资源分配、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招生政策以及考生报考意愿等多个层面。而“高考移民”不来黑龙江,更是这些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黑龙江高考分数线较低的根本原因:1. 教育资源和优质高中数量的相对不足: .............
  • 回答
    关于“全国只有山东、江苏既没有超级中学,省会高考也不占优势”这个说法,需要我们更细致地来分析。首先,我们来谈谈“超级中学”的概念。在很多人心目中,“超级中学”可能指的是那种以极高的录取分数线、极强的师资力量、极高的升学率而闻名,往往聚集了全省最顶尖的生源,并且经常能为国家重点大学输送大量学生的中学。.............
  • 回答
    高考英语想不听课,光靠刷题背单词就能上130?这事儿吧,说完全没可能,那也太绝对了,但想要实现,难度系数可不是一般的高,得说是个“高难度挑战”。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130”这个分数意味着什么。高考英语130分,绝对是优秀了。这说明你得在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