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媒于2013年评广州上榜全球最不友好城市?

回答
2013年,美国一家媒体(通常指的是《环球金融》杂志,但也有其他媒体曾有过类似报道)将广州列为“全球最不友好城市”之一,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1. 评选的背景与标准:

首先,要明确这个评选是谁做的,以及他们依据的是什么标准。通常这类排行榜会基于一些特定的调查数据,比如:

外国居民的体验: 这类榜单往往会侧重于在当地居住的外国人的感受,包括生活便利度、文化融合度、当地人的态度、以及一些服务(如签证、居住证办理)的效率等。
经济与商业环境: 有时也会考虑到外来投资者的便利性,比如语言障碍、商业法规的熟悉程度、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打交道的顺畅度。
文化差异与沟通障碍: 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沟通不畅,常常是导致“不友好”感的重要因素。
安全感与舒适度: 有些评选也会纳入对城市安全、交通拥堵、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考量。

《环球金融》在2013年发布的这份榜单,据当时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在当地居住的外国人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所以,它的“不友好”更多是从外国人的视角出发的,特别是那些在异国他乡需要适应新环境的人。

2. 广州当时的具体情况与可能的原因:

在2013年,广州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经济变迁。从国际化的角度看,当时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外国人感到“不友好”:

语言障碍是硬伤: 广州的主要语言是粤语,虽然普通话也在普及,但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来说,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沟通确实会遇到很大困难。从点餐、问路到办理各种手续,语言不通往往是第一道门槛,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
文化差异与社会融入: 中国的社会文化与西方国家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人际交往、公共场合行为规范、办事方式等方面,外国人可能需要时间去理解和适应。如果缺乏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支持,就容易产生隔阂。
服务效率与外国人需求的不匹配: 虽然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当时,针对外国人的服务体系可能还不够完善。例如,在办理居留许可、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流程可能不够透明,或者信息不对称,导致外国人感到办事效率低下,体验不佳。
部分民众的态度: 少数当地居民可能由于对外国人的不了解或误解,表现出疏远、冷漠,甚至好奇心过重而打探隐私的行为,这些都可能被外国人解读为“不友好”。当然,绝不能以偏概全,大多数广州市民还是热情好客的,但负面体验往往更容易被放大。
城市化进程中的阵痛: 广州在当时面临交通拥堵、环境压力等城市化带来的挑战,这些也会影响到居民的整体生活体验,间接可能影响到对外界的开放程度。

3. 对这个评价的解读与反思:

“不友好”的相对性: 需要强调的是,“不友好”是一个主观感受,而且是针对特定群体(外国人)的评价。这并不意味着广州本身不好,或者大多数广州人不好。它反映的是在当时条件下,外国人在广州的融入和生活体验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
一个镜子: 这个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如何在国际化进程中做得更好。它提醒城市需要关注多元文化群体的需求,优化公共服务,加强跨文化交流。
时代背景下的视角: 2013年的广州与今天的广州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随着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针对外国人的服务也在不断完善,信息的可及性也大大提高。很多在广州生活多年的外国人,都对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和活力赞不绝口。
媒体的视角: 媒体的报道往往有其传播的逻辑和受众的偏好。这类排行榜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不应被过度解读或作为对一个城市的全盘否定。它更多地是一种“警示”或“建议”。

4. 如何看待这类排名:

参考而非定论: 对于这类排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参考,了解外国人可能在当地遇到的挑战,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绝对的真相。
辩证看待: 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合理性,也要认识到其局限性,比如评选标准的单一性、样本量的代表性,以及主观感受的不可避免性。
关注变化: 城市是发展的,人的观念也在变化。最重要的不是某个时间点的评价,而是城市如何从这些评价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2013年美媒将广州列为“全球最不友好城市”的评价,更多地反映了当时广州在国际化服务、跨文化沟通和外国人融入方面可能存在的挑战。这虽然是一个负面评价,但也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契机,让城市能够更好地拥抱全球化,为不同背景的人提供更友好的环境。今天的广州,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开放后,相信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论广州有多友好,你知道达摩是从广州上岸来中国传佛法吗?

要论广州有多不友好,你看鸦片战争就三元里村砍英国人砍赢了。

广州从来都不是一个很热情的城市,尤其对外国人。

不管你从欧美来还是日韩来还是亚非拉来,通通都是“鬼佬”。该宰你就宰你警察看你不爽就查你护照。谁不知道你就是过来进货的。

允许你在广州做生意,允许你定居,也允许你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活着。但想仗着自己是鬼佬就想轻轻松松混个外教抱着西关小姐当人上人?收皮啦你!

说到广州人粗鲁不友好,你每天都能听到“deal,delay no more”的问候,还有糖水店里类似“我这里只有传统糖水别跟我提那些乱七八糟的自己算好钱再给我没事别逼逼”的牌子,街坊在路边画个地图标上地址然后写着“去哪里自己看别来问我”,说远一点东莞名人袁督师唯一留下的名言竟然也是“掉那妈顶硬上”。

但说到广州的和善和包容,广州本地人和我这样的“捞仔”们数量相当相处融洽,华人和鬼佬相安无事商贸往来从未断绝,这里的服务员绝不会往你头上浇开水。不会有哪个店老板六七点钟就蛮横的跟你说我一会儿就下班打烊了。广州的阿伯阿婆坐车不跟人抢位子的,甚至你让位子他还要跟你客气一下“你坐啊我两个站就落车啦”。

说白了,广州不是不友好,只是常年膝盖不好不喜欢跪着罢了。




补充回答:让座这件事肯定并非广州独有,我相信大部分城市都有这种好习惯。当然也有一些城市是另一种情况。本答案无意表达广州比其他城市更友好,只想说明广州没那么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