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约旦前王储自称被软禁”?

回答
约旦前王储哈姆扎·本·侯赛因(Hamzah bin Hussein)自称遭到软禁一事,无疑给约旦王室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牵动了地区和国际的目光。这件事绝非简单的家庭矛盾,而是触及了约旦这个君主制国家的政治稳定、权力传承以及地区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

首先,我们得明确哈姆扎的身份。他是已故国王侯赛因(King Hussein)的长子,在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登基前曾被立为王储。虽然在2004年他被阿卜杜拉二世剥夺了王储头衔,但他的血缘关系和在约旦民众中的一定影响力依然存在。因此,他的动向不可能不引起关注。

哈姆扎“被软禁”的说法,最初是通过一份由他亲自录制的视频流传出来的。 在视频中,他语气显得十分无奈和愤怒,表示自己被限制了行动自由,无法与外界联系,甚至无法离开自己的住所。他还提到,与他联系的几位朋友也遭到了逮捕。他将这一切归咎于约旦政府,声称这是为了压制批评声音和维持统治。

约旦政府对此的反应则截然不同。 他们承认对哈姆扎的行动进行了一些“限制”,但强调这是为了国家安全和稳定,并非“软禁”。官方的说法是,哈姆扎卷入了一场旨在破坏约旦国家稳定和安全的“阴谋”,并与外部势力有所勾结。因此,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才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他们甚至逮捕了一些被指控与哈姆扎一起策划阴谋的人,其中包括一些高级官员和部落领袖。

围绕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解读和评价:

一、 政治权力斗争的可能?

约旦的政治结构高度依赖于王室的稳定和权威。王储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象征着未来的权力继承。哈姆扎虽然被剥夺了王储头衔,但他在某些群体中仍然拥有一定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对当前王室改革力度不满,或者怀念侯赛因时代的人。

一种观点认为,哈姆扎的举动是对阿卜杜拉二世统治合法性或执政方式的一种挑战。他可能不满于自己被边缘化,或者对约旦当前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感到担忧,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发声。而政府则认为他的行为触碰了政治底线,从而采取了强硬措施。

二、 约旦的内部稳定与外部影响

约旦地处中东的十字路口,周边地区局势复杂且充满挑战。约旦长期以来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并与西方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任何内部的不稳定,都可能被外界解读为有机可乘的机会。

如果哈姆扎的说法属实,那么就意味着约旦王室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裂痕,这无疑会削弱约旦的整体实力和国际信誉。相反,如果政府的说法属实,那么则说明约旦成功地挫败了一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阴谋,这有助于巩固其在地区内的角色。

三、 信息透明度与公众信任

这件事情最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信息的模糊和双方说法的差异。约旦政府并没有完全公开其掌握的证据,而是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解释。这使得公众,无论是约旦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难以形成一个清晰的判断。

缺乏透明度,往往会滋生猜测和不信任。如果约旦政府希望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它需要更加公开和透明地处理此事,至少要让事实真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外界所知晓。哈姆扎一方通过视频发声,也正是看到了政府可能存在的宣传优势,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争取舆论支持。

四、 对约旦君主制的深层影响

君主制国家最核心的挑战之一是如何保持权力的平稳过渡和内部团结。哈姆扎的这次发声,无论其背后有多少隐情,都无疑对约旦君主制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它暴露了王室内部可能存在的矛盾,也引发了外界对约旦政治体制稳定性的担忧。

总而言之,评价约旦前王储“自称被软禁”这件事,需要一个谨慎和多维度的视角。

从哈姆扎的角度看,他可能认为自己作为前王储和前国王的儿子,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的指控是否完全属实,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证实。
从约旦政府的角度看,维护国家稳定和君主制的权威是其首要任务,他们有权采取必要措施来应对任何被视为威胁的行动。但如何平衡安全需求与公民权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看,这是一场复杂的政治事件,可能涉及权力斗争、地缘政治以及信息战。我们需要关注事件的进展,但也要警惕片面信息的误导。

目前,事情似乎在“和解”的框架下得以解决,哈姆扎发表了声明,表示自己忠于国王。但这次事件无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看似平静的君主制国家,其内部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和挑战。它是一个警示,提醒人们即使在稳定的国家,政治权力、家族关系和国家利益的交织,也可能随时引发意想不到的波澜。事件的最终评价,仍有待历史和更充分的信息来给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甲申易枢”的约旦版,不知道安曼郊外是不是也有戒台寺。

user avatar

穆斯林社会的部落问题和家族问题又不是约旦一个国家存在,卡扎菲是,萨达姆是,沙特是,阿联酋是,约旦是,就没有不是的,拿这个做文章纯粹是糊弄外国人。

同时被捕的还有:前财政部长巴瑟姆·阿瓦达拉和王室成员谢里夫·哈桑·本·扎伊德。

我认为和沙特以及以色列有关系的原因是因为:

阿瓦达拉担任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的经济顾问,且正在帮助小萨勒曼进行规划,阿瓦达拉还和阿联酋有紧密联系,他本人还是迪拜大学董事会成员。同时阿瓦达拉还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私有化的重要策划者之一,且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在“沙漠达沃斯”论坛上,阿瓦达拉还和小萨勒曼出现在一起。

而好死不死的是,约旦和沙特以及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不好,记得特朗普当年的“世纪交易”吗?约旦是反对的,而且约旦游说过沙特,搞的以色列很反感。

约旦国王儿子侯赛因在拜访阿克萨清真寺的时候,本身根据之前的协议,约旦是圣地监护人,是可以去拜访的,结果以色列和约旦居然因为保镖携带武器的问题吵起来了,结果侯赛因气的不去了。

然后约旦禁止内塔利亚胡的飞机通过约旦空域。

今年3月27日,约旦水不够,根据当年协议,以色列是有义务在干旱期把抽取约旦河的水给约旦的,但是内塔利亚胡就是不给。

在疫情爆发期间,以色列也搞“疫苗外交”,以色列帮助了一圈的国家,比如危地马拉,就是不帮约旦。

在哈姆扎被软禁时,一名叫“Roy Shaposhnik”的以色列人,跑去见哈姆扎的妻子,说可以提供私人飞机安排她和她的儿子逃到国外。



约旦安全部门说,此人是一名前摩萨德军官,而Shaposhnik发表声明,说他从来没担任摩萨德的军官,但是确实向哈姆扎的家人提供帮助,是因为“我是哈姆扎王子的亲密朋友”

Shaposhnik担任不没担任过摩萨德的职位我不知道,但是有几点是肯定的:

第一,他担任过奥尔默特的顾问,奥尔默特是前以色列总理。

第二,他为埃里克普利斯工作过。普林斯这人可能很多人不熟悉----黑水公司老板。

第三,Shaposhnik的公司现在在为普林斯公司提供后勤服务。

那么说此人是摩萨德军官,各位认为是不是有可信度呢?

我有理由相信,就约旦现在和沙特以及以色列的恶劣关系,外加上沙特和以色列在涉事人物里面的

奇怪的关系,沙特和以色列参与此事的可能性比较高。

@卫凌贞

user avatar

可以参考下这篇,这篇从哈姆扎主观的意图动机入手,他试图在约旦经济不行的时候攻击腐败问题搞逆袭。

然后提到了约旦的腐败问题,其实跟我说的也是差不多意思,[部落关系和家族关系的根深蒂固,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真正执行该法律],所以暴戾之徒没法被消灭,约旦就没法解决很多本质问题。

那种美国以色列放个屁其他国家就刮台风的论调,跟约旦小卖部大爷一个水准,以色列就在我隔壁啊,我还能不知道以色列啥水平!?

咱能不能别闲着老夸大美国的作用+妖魔化神化以色列?

疫情期间到处蹦跶还自我阵亡一堆人,跟印度一样搞个宗教活动又阵亡一堆人的以色列这么牛匹,去年前年开始说要让约旦水费涨一涨,我咋到现在都没多交水费。

以色列很容易有点坏心眼,但是骚操作十件可能只做成了两件,都在一个沙姆,都是同款拉垮,我们这边以色列人跟美国精英还是有点区别的。

我还是约旦咋地都比你乎懂王利益相关吧。

约旦社会自己问题就大的一匹,赶着特殊时间被触发一下就得犯点病,这不是很正常。

政变也没影响我吃麦当劳还外出溜达,戚。

===================

其实就是疫情以来约旦形势低迷的产物,但是问题不大,现在已经平息了。

约旦老国王虽然也有四个老婆,但并不是同时的,只是离婚再娶的速度有点快。

而且某些方面跟赌王还有点共性。

第一任王后是政治婚姻,出生于埃及的贵族之女。

反正不众所周知,阿拉伯王室男性结婚娶的第一任妻子不是政治婚姻,什么邻国公主、部长或者大使的女儿,就是家族内部通婚,所谓娶表妹。

这么说显得非常乱伦,实际就是好比李家村的都姓李,村口李小强娶了村长女儿李花花的性质,换在阿拉伯语境就是一个部落,一个宗族里通婚,说起来名义上都是表兄妹,实际得差老远了。

因为他们的名字很长:xx的儿子xx的儿子的xx的儿子...... 的儿子xx。

那么这种就算出五服800米开外,也能追根溯源到一起去,本身他们名字都是那么些,来去不过穆罕默德阿卜杜拉阿里穆斯塔法,兜兜转转又穆罕默德,加剧了这种乱伦感。

不像咱国内,你随你爹姓张去了,你儿子随你老公姓王去了,七七八八看着就不太像自家人了。

总之,第一个王后跟老国王没啥感情,生了个女儿,也不太有水花,就离婚了。

说到底,第一任都比较不幸,没赶着男人发家致富,可能还被利用一把,本身也没那么被爱,基本好事轮不到她们。

老国王第二个王后是英国人,也就是阿卜杜拉二世的妈妈,穆娜. 侯赛因,名下还有一个费索王子,和阿伊莎公主,后者是约旦约旦武装部队妇女事务局局长,女性军官,疑似夭折了一个公主。

第二任往往能赶着好时候,此时男方蒸蒸日上,年富力强,一切都刚刚好,本身又是自由恋爱,在男方心里地位不会低。

更不提,哪怕他们离婚以后,英国皇太后还在约旦境内发光发热。

第三任往往容易悲剧,或者不太有存在感,侯赛因国王的第三个王后也是如此,去世过早,为此建了阿里娅王后机场表示纪念,随后就变成大家心里的白月光。

阿里娅王后名下一儿一女,儿子阿里王子也比较低调,是个少将,然后是国际足球联合会副主席之一,日常发展发展本国足球,支持一下妇女权益。

女儿就是哈雅公主,系迪拜酋长出逃小娇妻,天价离婚官司什么的。

本质这一脉,早早没有母亲庇护,相对失势,本身阿里娅王后也是比较岁月静好温柔恬淡的画风,子女也是差不多调调。

但是中年老国王,丧妻之痛是有的,生活还得继续,所以43岁的时候娶了27岁的努尔王后。

众所周知,一个年轻活泼兴趣爱好丰富的姑娘必须是丧妻老男的强心针,这波不爱不行啊。

本身这个美国人努尔王后也是比较高调的,早前写过书《信仰的飞跃》,就是说我是如何从自由美国嫁到了陌生的国度,如何为消弥西方和阿拉伯的分歧做出我的努力....... 以及如何在1999年我老公生病的时候不离不弃。

就是邓文迪还是赌王四太还是努尔王后这类作为后妻的,某种程度也有自己的一点焦虑,就更倾向表现出对丈夫的爱和维护。

要说存在感吧,前边又有白月光又有贵族之女,前妻还在那儿坐镇,要说利益吧,前边已经有三儿子了,确实得努努力。

虽然她跟老国王过了21年,生了俩儿俩女,但是总归还是有点点晚,比如大儿子哈姆扎王子在老国王去世那会儿才19岁,还太年轻没实际操练过,谈继承确实不太行。

别说二儿子哈希姆王子了,伊曼公主比较低调,然后今年日本文学相关女博士在读的莉亚公主刚嫁了小她8岁的英国年下记者......... 反正此时老国王已经去了,也都看不到。

你要说何猷君死活要让赌王去世前抱孙子,没准还有点利益可图,约旦家族也没那么多财产要继承,争权夺位的精彩程度真不如吃瓜赌王四个姨太太和孩子们。

无非就是,老国王确实宠爱这个儿子,毕竟老来得子不说,哈姆扎王子跟他长得像,然后哈佛毕业,各种优秀,那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儿子。

但是1999年老国王还是立了阿卜杜拉二世为继承人,同年二世把哈姆扎立为王储,又在2004年废掉,过五年改立自己儿子为新王储(也算正常心理吧)。

说了这么一长串背景,其实看完大家心里也有数了,现任国王是长子,目前老娘健在,长袖善舞,外交搞得也好,这件事情很快被按下去以后,美国沙特阿联酋埃及巴林科威特黎巴嫩叙利亚等领导人纷纷对他表示支持,地位还是挺牢的。

哈姆扎王子本身也被边缘化很久了,能有什么水花。

但是为毛出了这个事情,包括王室成员和前部长卷入这次针对国王的阴谋呢。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约旦局势分析家labib kamhawi关于近年约旦的一个文章,标题是《恢复失去的决心或者所需要的安然无恙,但是?》

就是吧,当下的约旦处于各方面低迷,这点我也感同身受,店铺关闭,一系列依靠景区的商业活动无以为继,学校封闭(所以我卡在这边),每日新增几千个,安曼可能勉强保持一个还算繁荣的状态,但是出了安曼非常堪忧。

约旦长久以来都是相对无为而治的,也比较政治正确,也没有特别强势的政策去约束去管控谁,尤其是,约旦境内部落主义很强,那是真管不了。

举个例子:约旦《刑法典》第340条规定,当男子以涉嫌通奸或者“非法在床”的行为杀害或者攻击其妻子和任意女性家属时,可减少刑罚。

98条规定,受害人因非法或危险行为犯下愤怒的罪过,可以减少刑罚。

而第97条表示,当法院用愤怒罪为这类蓄意谋杀辩护时,刑期可以减少至一年。

这类法律其实都是给荣誉谋杀洗地用的,约旦国王王后包括女权团体一直制力于废除这些,目前,臭名昭著的308条法(强奸犯可以娶受害者逃避法律责任)已经被废除,使用频率更高的98条法却仍然存在,只能说实现了废除340条并禁止用98条辩护。

因为部落势力对约旦政治影响极大,早在1999年国王就要对340条法下手,但是修正案未获得国会下议院批准,部落领袖和伊斯兰主义者强烈反对修改取消这类法律,他们认为这样会导致通奸合法化,从而破坏伊斯兰道德。

同时,那些支持取缔340条法的人也面临着[外国势力代理人]的指控。

就是你看,约旦的这些部落势力存在感太强,很多时候都是处于跟国王唱反调状态,不服就是境外势力不爱国警告(跟知乎某些人一个画风)。

再次感慨,全天下开倒车搞分裂阻碍社会进步的十有八九都是这种货色。

你说你去管,不服他就跟你对着干,之前佩特拉就有过这种事情,那国王也不想拆家吧,那只能斡旋一下,各退一步。

你说你来硬的,那就是mbs模式,要建立neom新城,好吧,大家也挺支持。

但是本地部落不乐意,好家伙,以后一堆男女不分国内外,女的吊带短裙裤衩走来走去,这特么是对我保守伊斯兰尊严的侮辱。

除非你从我们尸体上踏过去。

然后mbs就开始对钉子户开杀戒,砍了几个,后边就服了。

那问题来了,现在mbs不是被西方又扣不民主不自由独裁暴君的帽子了吗,别说西方,中国人对他都没啥好印象。

所以说,你让阿拉伯统制者咋办!?

约旦还没这么暴力拆迁呢,就是疫情以来启动了一下《国防法》,各方面严加管控,然后国王各种发言:不阻碍你们自由飞翔哦,就是大家过了这阵子就好了哦,大家要乖哦~

但是你疫情好不了,这倒霉的情况就好不了,经济不好的时候,就会暴露各种问题,就相对需要加强管制, 毕竟政局稳定还能好,政局翻车只会更糟。

这也就是labib kamhawi在文章里提到的[恢复失去的决心],就是他认为约旦政府要是一雄起,必然带有一些压迫、武力等倾向。

这些是人民很不喜欢的东西,以前不都好好的,最近情况差,你还严管,整个社会还出各种问题。

相对应的,那些本身就喜欢开倒车的部落主义,以及宗派主义就要出来搞事情了。

典型的就是境外势力干涉,比如以色列的犹太复国主义要搞我们约旦巴勒斯坦,比如美国以色列和部分阿拉伯国家势力要以牺牲我们为代价,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等等背后小动作和阴谋论。

这点,我之前去老城区就有撞见集会发言,类似上述,喊这种口号,然后抵制以色列的天然气。

此外这几年各种针对腐败问题对国王发起指控,比如说拉尼娅王后铺张浪费,比如早前国王的姑妈的第二个老公确实是贪污了,但是也被抓了,就被部落势力保守份子抓着把柄讨伐了半天。

比如不久前又聚集抗议新冠搞得国内很多人陷入贫困等等。

一些评论分析人士会把新冠以来的某些活动定义为[部落主义支持下的街头群众起义]。

那么为啥扯到哈姆扎呢。

因为他长得更像老国王,他是老国王最宠爱的儿子,而且一早在阿拉伯之春的时候部落保守份子就表示,比起有着蓝眼睛讲英语比阿语利索的现任国王,哈姆扎王子更[阿拉伯],他本人也会在正式场合跟部落首领握手,作风跟老父亲很像,被认为谦虚而又虔诚。

对一些人民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经济不景气,都是现在的政府腐败+境外势力在祸害我们,更像亲爹更[阿]的哈姆扎王子没准才是约旦的希望。

对此,labib kamhawi也说了,只有“我们都是约旦人”的口号,才算对这些可疑的部落主义分裂势力企图破坏约旦社会的和谐做出回应。

约旦属于其人民,无论出身背景宗教如何,都不应受任何歧视。

说白了,要团结,不要被内部那些搞分裂的挑拨了,从而让国家变成敌人的食物。

关于倒霉的哈姆扎王子卷入这次阴谋,具体如何还在调查,约旦官方表示到时候会公布。

王子本人被怀疑跟这些部落势力走得很近,也可能是部落势力试图拉拢撺掇他搞搞事情,反正咱也不知道他自己具体啥想法,但是他确实碰了点红线。

在相关视频里他说自己被软禁,没有背叛国家,勾搭什么利益,参与什么阴谋,以及他万年谴责政府腐败,要对现在疫情下的人权状况恶化负责。

其实也可以把这次软禁看成约旦国王对反动势力的杀鸡儆猴,近年开始约旦一直有在[恢复失去的决心]。

然后2021年约旦空间出版社出了一个书,我也打算最近去看看。

很多个小故事,说了约旦社会问题的阴暗面。

咋说呢,从人民的角度,他们为国家做了很多,但是国家并不能给他提供更多,比如这本书就是从人民的立场着手,表达这种无力。

从统治者或者精英的角度,他们试图为国家做很多,但是能力有限以及立场不同,很多事情不太能落实。

暴戾之徒们和腐败是存在的,大家都痛恨但是无从改革。

难寻出路,也无可奈何。

吃饭去了,单纯写个个人想法也不想讨论,反正你咋认为就咋认为吧,你都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约旦前王储哈姆扎·本·侯赛因(Hamzah bin Hussein)自称遭到软禁一事,无疑给约旦王室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牵动了地区和国际的目光。这件事绝非简单的家庭矛盾,而是触及了约旦这个君主制国家的政治稳定、权力传承以及地区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首先,我们得明确哈姆扎的身份。他是已故国王侯赛因(Kin.............
  • 回答
    科学家们发现距今约一亿年前的蛇琥珀,这绝对是一项激动人心且意义重大的发现。这不仅是对我们了解恐龙时代生命形态的一次宝贵补充,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那个遥远时代生物学、古生态学乃至古气候学的窗口。这项发现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绝佳的“时间胶囊”,保存了生命最真实的瞬间:琥.............
  • 回答
    关于特朗普起诉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出版书籍,称其内容“威胁国家安全”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评价。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基本情况。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起诉其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主要原因是博尔顿出版了一本名为《事发之室:白宫回忆录》(The Room Where.............
  • 回答
    阿卜杜拉二世国王,自1999年登基以来,一直引领着约旦王国。他继位时,国家面临着地区动荡和经济挑战,但他以稳健的领导风格,努力维护约旦的稳定与繁荣。在外交上,阿卜杜拉二世国王扮演着地区和平的积极推动者。他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保持沟通,为实现持久和平不懈努力。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对话与.............
  • 回答
    ISIS 烧死约旦飞行员卡萨贝(Muath alKasasbeh)的事件,无疑是现代恐怖主义历史上令人发指的一幕,其残忍程度和精心策划的宣传手段,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极端野蛮的反人类罪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ISIS 的行为是对人类基本尊严和生命的践.............
  • 回答
    评价约瑟翰·庞麦郎,得先从他最初以“滑板鞋”这个梗闯入大众视野说起。那个时候,大家看到的,是他在网络上发布的一系列粗糙但充满“魔性”的视频。他穿着一身不合时宜的“时尚”单品,扭动着僵硬的身体,用一种独特的、略带外国口音的中文演唱着他自创的歌曲。那首《我的滑板鞋》瞬间火遍全网,甚至超越了歌曲本身,成了.............
  • 回答
    2019年的NBA季后赛,内线球员的统治力依旧是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其中,尼古拉·约基奇(掘金)、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马刺)和乔尔·恩比德(76人)作为各自球队的内线核心,无疑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对象。他们的表现和价值,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对球队体系的带动、关键时刻的担当以及与对.............
  • 回答
    那首《我的滑板鞋》,说实话,就像是一颗突然从天而降的怪异陨石,砸进了我们平静的生活,然后激起了滔天巨浪。一开始,很多人听了都觉得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点发懵。这歌词写的是啥?这旋律咋回事?这唱腔……emmmm,挺有辨识度的。它为什么会火起来?我觉得,这绝对不是因为什么音乐理论上的“优秀”,也不是什么深刻.............
  • 回答
    很抱歉,我无法对“约炮王王敏学”这样的内容进行评价。我的目的是提供有益和无害的信息,而对个人进行带有负面标签的评价,尤其是在缺乏足够且可靠的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是不合适且不道德的。我的设计原则是: 尊重隐私和个人权利: 对个人进行公开的、可能带有污名化的评价,侵犯了个人隐私,并且容易造成不公正的评.............
  • 回答
    约什·史密斯重返休斯顿火箭,这笔交易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作为一个了解火箭队历史、约什·史密斯本人以及NBA交易运作的人,我来好好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透彻些。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为啥这么令人意外。约什·史密斯在火箭的那个时期,说实话,是有过高光时刻的,尤其是在1314赛季,他作为詹.............
  • 回答
    约翰·里德,一个名字,如果稍加了解,便会在脑海中激起一阵复杂的情感波澜。他不是那种安安静静的角落里埋头苦干的学者,也不是那种在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的政客,他更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热烈、执着,也因此,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却又充满争议的印记。要评价约翰·里德,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
  • 回答
    Skeb,这个在插画师和约稿者之间颇有名气的平台,究竟是块怎样的璞玉?要评价它,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从它的好到它的不好,再到它到底适合谁。首先,说到Skeb,最绕不开的就是它的“不接受拒绝”原则。这一点,可以说是它最鲜明的标志,也是它受到一部分人喜爱,另一部分人诟病的关键。好在哪里? 对画师.............
  • 回答
    里约奥运会英国力压中国,在很多人看来,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出人意料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金牌和奖牌数量的简单比拼,背后牵扯着体育体制、社会文化、经济投入以及运动员培养等诸多复杂因素。从现象看,这次英国的表现无疑是惊艳的。 他们在伦敦奥运会上就已经大放异彩,但里约奥运会可以说是一次更具颠覆性的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反映了咱们中国家庭里一些挺普遍的现象。要评价这个情况,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一、 女性掌握家庭财政大权:是“权力”还是“责任”?首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 传统观念的演变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女性负责家庭日常开销。虽然现代社会分工有所改变,但“管.............
  • 回答
    说起里约奥运会,那届的“名场面”可真不少,其中最让人啼笑皆非的,莫过于播放美国国歌时“货不对板”的那一出了。这事儿啊,当时可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一场本来应该载入史册的颁奖典礼上,轮到美国运动员升国旗、奏国歌了。大家就位,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
  • 回答
    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郎平教练的表现,用“神乎其神”来形容,绝不为过。那届奥运会,中国女排绝对是带着巨大的压力走上赛场的。队内新人磨合不足,老将状态起伏,分组又极其凶险,小组赛磕磕绊绊,甚至一度濒临出线危机。但在这样一种“绝境”之下,郎平教练却展现出了她作为一名世界顶级教练的真正底蕴。她的指挥调度,与.............
  • 回答
    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团服,在我看来,是一次颇具争议但也值得细细品味的亮相。每届奥运会,国旗和国家形象都凝结在这小小的队服上,承载了太多期待,自然也容易被放大审视。整体印象:依旧是熟悉的“番茄炒蛋”,但玩出了新花样。谈到中国代表团的奥运制服,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套经典的“番茄炒蛋”——男生红外.............
  • 回答
    评价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李宗伟2:1战胜林丹,这绝对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巅峰对决,即使过去了这么久,依然让人心潮澎湃。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是两位传奇人物十多年恩怨情仇的又一次极致展现,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比赛的意义,远超胜负本身: 史诗级的“林李大战”终章(.............
  • 回答
    Mozilla 裁员约 250 人这件事,确实是科技界近段时间一个相当令人关注的消息。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且以开放网络理念闻名的公司,每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都会引起不少人的议论。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只看表面。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都会面临周期性的调整和.............
  • 回答
    约纳·埃马努伊洛维奇·亚基尔(Иона 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Якир)是一位苏联红军中颇具传奇色彩,但也命运多舛的军事人物。评价他,需要从他的人生轨迹、军事才能、政治立场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等多个角度来审视。早年与革命经历:亚基尔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早年便投身于革命活动。他对沙皇专制统治深恶痛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