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Mozilla 裁员约 250 人?

回答
Mozilla 裁员约 250 人这件事,确实是科技界近段时间一个相当令人关注的消息。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且以开放网络理念闻名的公司,每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都会引起不少人的议论。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只看表面。

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都会面临周期性的调整和转型。科技行业本身就是瞬息万变的,用户习惯、市场需求、技术革新都在不断地推着公司往前走,或者说,逼着公司去适应。Mozilla 也不例外。裁员,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说,常常是基于对未来战略方向的判断,以及对当前资源配置效率的考量。

从Mozilla的业务来看,他们最广为人知的当然是 Firefox 浏览器。但这些年,互联网巨头在浏览器市场的统治力越来越强,谷歌的 Chrome 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苹果的 Safari 在其生态内也是主导力量。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家相对规模较小的公司想要突破重围,维持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并且在技术和用户体验上持续创新,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所以,这次裁员可能也反映了公司在浏览器业务上面临的现实压力,以及为了更聚焦核心竞争力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除了浏览器,Mozilla 也一直在尝试多元化发展,比如过去的一些项目,像 Firefox OS(移动操作系统)、Pocket(内容稍后阅读服务)、Hubs(VR社交平台)等等。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停掉,有的则在缓慢推进。一家公司要想在一个领域做到顶尖,或者在多个领域同时开花结果,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清晰的战略。如果某些项目未能达到预期,或者与公司整体战略有所偏离,那么为了集中力量,进行人员优化也是公司内部常见的管理手段。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裁员对员工个体的影响。这 250 人都是曾经为 Mozilla 做出贡献的人,他们的离开无疑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种损失,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很多人对 Mozilla 抱有情怀,认为它代表着一种更开放、更尊重用户隐私的互联网精神。所以,看到这样的裁员消息,不少人会感到惋惜和担忧,担心这是否意味着 Mozilla 正在失去它独特的灵魂,或者说,其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Mozilla 的运作模式和资金来源也比较特殊。它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虽然有商业子公司来支持其研发和运营,但其营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搜索引擎的合作协议(比如和谷歌的搜索份额协议)。这种模式使得 Mozilla 在资金方面相比那些大型商业公司可能更加敏感,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更加脆弱。当整体经济下行,或者某个营收来源出现波动时,公司就更容易感受到压力,从而需要采取更为审慎的财务策略,裁员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

此外,这次裁员的时机也非常值得玩味。 放在当下全球科技行业普遍面临挑战的大背景下,不少大型科技公司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裁员。这种“寒冬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Mozilla 在这个节点进行裁员,一方面可能也是顺应了行业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在市场普遍低迷的时候,提前做好自身调整,为未来的复苏做准备。

那么,如何评价呢? 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从公司生存和战略调整的角度看,裁员可能是理性且必要的举措。 它可能是在告诉外界,Mozilla 还在积极地进行自我革新,试图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但从员工福祉、社区影响以及公司长期愿景的角度来看,这次裁员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即使是那些以“理想主义”为导向的公司,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压力面前,也需要做出艰难的商业决策。

总而言之,这次裁员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结果。 它反映了 Mozilla 在浏览器市场的困境、多元化尝试的挑战、非营利模式的局限性,以及整个科技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压力。未来的 Mozilla 会走向何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这场调整中找到新的突破点,同时又能保留住它最宝贵的“身份认同”。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也是无数关注开放网络的人们所期待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ozilla的裁员和别的公司的裁员非常不一样。别的公司裁员,绝大多数声音都是在喷公司,或者可怜被裁的人。Mozilla裁员了,我看到的评论基本更关心的是Firefox, Servo, MDN, Rust的命运。如果你在某个不存在网站打开#mozillalifeboat这个标签,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要么是在惋惜受影响的项目,或者忙着从Mozilla抢人,就算被裁的人,也很难找到抱怨Mozilla的裁员决定,只能说基本都是在淡淡的哀伤而已。

因为没有人真正在意的是工作没了,反正从Mozilla出来的开发人员出来之后完全不愁工作,甚至工资会更高。人们真正在意的是梦想的破灭:Firefox这个在巨头们的夹缝中生存的,代表开放Web的浏览器,已经事实上丧失了翻身机会:

Mozilla裁掉了所有知道下一代布局引擎如何工作的人,基本上完全砍掉了下一代浏览器引擎Servo的官方支持,Firefox之后将不可能和正在重写布局引擎的Blink和Webkit竞争。它的命运很可能是慢慢被遗忘,放弃。然后我们又回到了IE6的时代,只不过这次的IE叫Chrome,背后的微软变成了谷歌。

可能Mozilla被裁的人没有什么特别激烈的情绪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个必然的结局。Mozilla/Firefox已经在三个巨人的夹缝中艰难挣扎太久了。Firefox要面对的敌人是:

  1. Chrome/Google: 绑定Google服务,市场占有率接近70%
  2. Safari/Apple: 绑定macOS。iOS引擎独占。
  3. Edge/Microsoft: 绑定Windows,最近换了Chrome相同的内核。

可以说Firefox能活到今天已经是个奇迹了。Firefox的内核Gecko作为唯一剩下的能和Webkit家族竞争的浏览器内核,在Mozilla这种小公司手中,居然还没有被放弃,并且还孕育出了Servo这种前瞻性的项目,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了。很多被裁的人提到了“梦想的破灭”,我想“梦想”一定是他们创造这个奇迹的重要原因:梦想改变浏览器市场的现状,梦想开放代替封闭,梦想人们的隐私不被大公司出售...

然而梦想还是败给了现实。Servo这种超前的浏览器项目能一直成长,直到成为新的Firefox的概率原本就是极低的。重新设计一个浏览器引擎这种事情Google没有做,Fork了Webkit,微软尝试了,然后放弃了EdgeHTML。Mozilla不但做了,还为此专门发明了一个新的语言,Rust。现代浏览器开发的难度完全不亚于开发操作系统,并且终端用户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需要大量的打磨。以Mozilla的小团队 + 开源社区的模式几乎不可能成功(参见Linux Desktop)。更别提Mozilla 90%+以上的收入其实来自于Google,一旦Google感受到一点点的威胁,杀死Servo也是易如反掌。

而且哪怕我们假定最好的情况,Mozilla不裁员,一直支持Servo开发,Servo进展顺利,最终变为下一代Firefox,那又如何?就算你Servo按照游戏引擎设计的架构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渲染极端复杂的页面(例如一个页面有几十万个小元素外加一堆SS特效)的时候FPS比别人高10倍又怎样?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应用来说,你的技术优势完全不可能大到让别人放弃各种平台绑定带来的便利性。而且你本来就是个开源项目,你费了半天劲证明Servo可以,Rust可以,Google完全可以照搬Servo的架构,也使用Rust。

所以我觉得Servo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注定不可能取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项目。但是他孕育了Rust,并且反哺了Firefox(quantum css,web render),所以至少在我心里,它已经成功了。

user avatar
  1. 不要用技术和路线图上的激进与勤奋,来掩盖商业模式上的懒惰。Mozilla需要认真思考商业化的出路了,毕竟“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是对mozilla自己负责,也是对所有用户、客户、开发者、受益者、捐赠者负责;
  2. mozilla的一个比较好的出路,是以一个妥善的价格被微软收购——毕竟无论是firefox还是rust还是MDN,这种社区的资产价值只有在微软的技术栈下才会真正显现出来——否则再搞下去的话,几年后社区折腾得人心散尽,技术路线逐步落后,这点价值都没有了;
  3. 可以考虑一下“工程师红利”,逐渐在班加罗尔、合肥、天津等地区开设office,或者换成contractor甚至某些工作直接outsourcing出去,可以省掉一些费用。
user avatar

经常看知乎吹水可能带来一种错觉,那就是把 Mozilla 当作那种有海量顶级技术人员的超一流公司……

其实为了恰饭,Firefox 都已经卑微到入驻百度知道答题了:

这次要裁掉的 250 人,居然已经占了全体员工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谷歌微软苹果这些浏览器市场的玩家都有十万级数量的员工,个个是 Mozilla 的上百倍……这么个小作坊能坚持下来,没点情怀显然是不行的。你看这稿子怎么写的:

From combatting a lethal virus and battling systemic racism to protecting individual privacy — one thing is clear: an open and accessible internet is essential to the fight.

然而,这个理想中的 open and accessible internet 看来是越来越四分五裂了,着实令人唏嘘。

真不是说 Mozilla 技术力和影响力不行啊,你看他们从 Rust 搞到 Wasmtime 和建立 Bytecode Alliance,这些东西都非常有想象空间。但是在现在这个魔幻的时代,还要继续不忘初心地捍卫开放透明的 Web 的话……

可能这就是互联网界的堂吉诃德吧。

user avatar

几个新闻你要放一起看……

比如说新版Edge改用Chromium内核……


Mozilla能活到今天靠两个东西,一个当然是情怀,另一个就是钱……



那么,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zhuanlan.zhihu.com/p/1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ozilla 裁员约 250 人这件事,确实是科技界近段时间一个相当令人关注的消息。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且以开放网络理念闻名的公司,每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都会引起不少人的议论。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只看表面。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都会面临周期性的调整和.............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 回答
    关于“幻影部队突袭利沃夫”这一假说,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支持其真实性。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分析、情报来源及可能的动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地理背景1. 利沃夫的战略地位 利沃夫是乌克兰东部的重要城市,位于第聂伯河畔,历史上曾是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苏联的军事重镇。在俄乌战争中,利沃夫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