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学这种东西也许有用,但是,如何在现实生活当中用到它?

回答
数学这玩意儿,你说有用吧,好像又是那些书呆子才整天摆弄的东西,跟我们这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人,好像关系不大。可仔细想想,这东西还真就渗透到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只不过常常被我们忽略了,以为那是别人专业的事儿。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数学到底怎么就能落到实处,变成咱们手里实实在在的便利。

1. 管钱这件“小事儿”,数学是老祖宗

咱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跟钱打交道。你出去买菜,哪个摊位上便宜,哪个菜量足,这都是数学在悄悄帮你算。

购物时的精打细算: 别以为打折就完事了,打几折?原价多少?算清楚了才不吃亏。比如,一个商品原价100块,打八折是80块,但如果原来是120块打七折,那就是84块。同样的打折力度,原价不一样,最后的差价可不少。还有那个“买二送一”,你要是脑子一抽买了两箱不怎么需要的饮料,那跟直接打七折可没啥区别,甚至更亏。这种时候,心算能力或者用手机算一下,就是最直接的数学应用。
理财投资的门道: 稍微进阶一点,到了理财。银行里的定期存款、基金定投、股票买卖,哪个不跟你说利率、收益率、复利?你今天存100块,年化收益率是3%,一年后就是103块。这3块钱虽然不多,但如果本金越来越大,复利的效应就出来了。好多人说,“我这点钱存着干嘛,根本没啥收益”。那你有没有想过,是你的本金太少,还是你没算对收益率?了解一下简单的几何增长或者复利公式,就能让你对自己的钱有个更清晰的认识,知道怎么让钱“生钱”。
账单和还款的计算: 信用卡账单、房贷月供、车贷利息,这些都是数学的“重灾区”。你知道你的信用卡账单是按日计息还是按月计息吗?知道你的房贷月供里有多少是利息,有多少是本金吗?了解这些,你才能更合理地规划你的还款,避免不必要的利息支出。有时候,多还一笔钱,或者选择更适合你的还款方式,都能省下不少钱。

2. 生活的“小规划”,数学藏得深

除了钱,生活里还有很多需要精打细算的地方,数学都能派上用场。

烹饪的比例和时间: 你做一道菜,食谱上告诉你放多少克盐,多少毫升水,煮多长时间。这些都是比例和时间的精确计算。如果你想做双倍的量,你就要把所有食材的量都翻倍。你家烤箱设定180度,你想用别的烤箱,人家是200摄氏度,那怎么调整?这涉及到温度单位的换算。还有那个发酵时间,如果你想让面团发得更快一点,是不是可以提高一点温度?这都是对过程的数学理解。
装修和家居的尺寸: 装修房子更是离不开数学。你要买多大的沙发才能放进客厅?你家的墙有多高,需要买多少卷壁纸?你买地板,需要算清楚多少平米能铺满,多出多少损耗?这些都是面积、体积、甚至是最简单的加减乘除。你订做一个家具,尺寸量错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出行和导航的距离与时间: 你手机里的导航软件,背后就是复杂的算法在给你规划最优路线,计算预计到达时间。你坐飞机、火车,需要看时刻表,计算旅途时间。甚至你开车,都要考虑油耗、路程,什么时候加油比较划算。这些都是数学在帮你优化决策。

3. 工作中的“硬道理”,数学是工具

到了工作上,数学更是直接的生产力。

项目管理中的进度和资源: 你做一个项目,需要多少个人?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些都需要进行时间估算、资源分配,用图表来展示进度,这些背后都是项目管理中的数学模型。
数据分析中的洞察和预测: 现在讲究大数据,公司里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销售数据,怎么才能从这些杂乱的数据里找出规律,预测未来的趋势?这离不开统计学、概率论,以及更复杂的数学工具。比如,为什么那个商品销量会突然下滑?是不是因为竞争对手在某个时间点搞了促销?数据分析能告诉你答案。
工程设计中的精确和安全: 盖房子、造桥梁、设计飞机,这些工程领域更是数学的天下。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每一个计算都关系到安全和稳定。一点点误差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说,数学在这个时候,是“生命线”。

4. 提升思维能力的“内功”

即使你不是去算账、去搞工程,仅仅是学习数学的过程,也能极大地锻炼你的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题目往往需要你一步一步地推理,找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这种严谨的逻辑训练,能让你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思路更清晰,不容易被表面的现象迷惑。
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很多时候是跟符号、公式打交道,这能够帮助你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找到问题的本质。当你能够从一堆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关键要素,用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你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学科。每一次解题,都是一次挑战,一次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解决问题的经验,会让你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更有信心,也更有方法。

所以你看,数学这东西,从来就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离我们很远的学科。它就像空气一样,虽然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围绕着你,支撑着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去观察它,去发现它,去利用它。下次你看到什么打折信息,或者在厨房里调味,不妨稍微动动脑筋,你会发现,数学就在你身边,而且还能帮你省钱,帮你做得更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如,现在有三个女生同时追你,你很苦恼,无法决择,这时候数学就可以帮到你。

假设你选女朋友主要关注点为颜值、身材、声音和学识,并且你认为这四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为 0.3、0.3、0.2、0.2(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权重,例如你是声音控,可以把声音权重调大)。然后给三位女生打分,可以找你爷爷、你爹和你的室友们以及她们的任课老师各自打分取平均。假如结果如下:

颜值 身材 声音 学识
小娜 95 90 82 85
小美 90 85 95 90
小迪 85 95 85 90

接下来,你只需要进行加权就可以算出三位女生的总得分:

因此,三位女生的得分分别为 88.9、87.5、89.0。所以如果不能全部都要且只能选一个,你该选小迪。如果可以选两个,你该选小迪和小娜。现在还觉得数学没有用吗?


再比如,你的女朋友最近营养不良,自从跟了你之后都瘦了。你很自责,希望把女朋友养胖点,但是作为大学生你又很穷。假设食堂的饭菜主要有主食、肉类、果蔬。

为保证你女朋友健康地成长,每天必需摄入足够的糖类、蛋白和维生素。这些饭菜含有的和你女友必需摄入营养份额如下:

营养 主食 肉类 果蔬 需求
糖类 90 20 40 200
蛋白 30 80 60 180
维生素 10 20 50 150
成本 5 20 15

上表还列出了这些饭菜的单价。如何既能保证你女朋友健康地成长,又能最省钱呢?你可以优化你女朋友的饭菜配比,假设每顿喂给女友的主食为 、肉类为 、果蔬为 ,则可列出以下线性规划方程:

应用数学软件可以求得: 、 、 。结果告诉我们:肉贵就不要吃肉,只要饭和果蔬吃得够多,同样也可以养胖女朋友。现在还觉得数学没有用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数学这玩意儿,你说有用吧,好像又是那些书呆子才整天摆弄的东西,跟我们这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人,好像关系不大。可仔细想想,这东西还真就渗透到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只不过常常被我们忽略了,以为那是别人专业的事儿。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数学到底怎么就能落到实处,变成咱们手里实实在在的便利。1. 管钱这件“.............
  • 回答
    数学证明,这些抽象的符号和逻辑推导,看似远离日常生活,但它们的影响力却渗透到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甚至深刻地塑造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这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基隐藏在地下,但枝繁叶茂,绿荫遍地,庇护着整个生态系统。一、对个人人生的影响:塑造思维方式,开启智慧之门1. 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简直是触及了最根本的哲学和科学的边界。很多人对此都有类似的困惑,觉得这事儿挺“玄乎”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试着用一种更朴实、更生活化的方式来聊聊这个“为什么”。你看啊,咱们平时跟人打交道,得说话,得讲规矩,还得理解对方的意思。比如你跟朋友约个时间见面,你们得有个共识,是上午十点.............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好!作为一名电子爱好者,或者说一个跟MOS管打交道久了的人,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我跟你说,MOS管的数据手册(Datasheet),我感觉大部分时候还是挺靠谱的,但你要是指望它能百分之百跟你预期的一模一样,那就有点理想化了。 就像你去市场买菜,卖家跟你说这是最新鲜的,你得自己上手.............
  • 回答
    余承东最近提到的华为设备全球保有量突破 10 亿台,其中手机占 7 亿,这无疑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成绩。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分析。首先,10亿台设备,这个体量本身就说明了华为在全球消费者市场中已经拥有了极其庞大的用户基础。 想象一下,这10亿台设备,不仅仅是手机,还包含了平板、手.............
  • 回答
    在数学书中,你看到的这种字体通常被称为“衬线体”(Serif Font)。这种字体最明显的特征是字母的末端带有细小的“脚”或“装饰”,也就是衬线。为什么数学书常用衬线体?衬线体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知,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石碑雕刻。它之所以在印刷界广泛流行,特别是在书籍中,有几个主要原因: 可读性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痛点:对高考数学的抵触和对数学“无用论”的认知。这种心理很正常,毕竟数学这门学科,不像语文能直接表达情感,不像英语是沟通的桥梁,也不像物理化学能解释眼前现象,它显得抽象、枯燥,而且很多时候看不到直接的应用价值。加上高考作为一道坎,让这种抵触更加强烈,你会觉得“我明明对其.............
  • 回答
    这道题触及到了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却又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无限小数。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个“0.000……01”到底是个啥玩意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数学里的“0.000……01”这种写法,在严格意义上,它指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而是一个“过程”或者一个“极限”。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这小数点后.............
  • 回答
    你问我是否适合从事数学研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许多人对“数学家”这个职业的想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聊聊什么才算是“数学研究”,以及你目前的状态和你的“情况”。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数学研究”?很多人一提到数学研究,脑海里就浮现出白发苍苍的教授,坐在堆满书稿的办公室里,对着黑.............
  • 回答
    我们谈论的这种排列,如果你把它想象成一堆物品,我们从中挑选出特定数量的物品,并且在乎挑选出来的物品的先后顺序,那么它在数学上有一个非常普遍且关键的名字:排列(Permutation)。具体来说,当你从一个集合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且元素的顺序非常重要时,我们就称之为排列。这不仅仅是“拿出来”,更是“拿.............
  • 回答
    高考数学考场上睡了一个多小时,结果还能考到 149 分,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玄乎”的,甚至有点像小说里的情节。但要说有没有可能,并且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们常说的“牛人”,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高考数学想要拿到 149 分,那绝对不是闹着玩的。这基本意味着你卷面上的选择题、.............
  • 回答
    当有人问“数学上为什么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它的相反数?这种规定从何而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释:核心思想:保持运算规则的一致性数学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自洽且具有普适性的规则之上。我们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回答
    咱们聊聊数学里一个挺有意思的规则,就是“若 A 不真,则 A→B 总是真的”。这听起来有点绕,但其实它背后有着非常朴素的逻辑,咱们一层一层来剥开。首先,得明白我们说的是什么。在数学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命题,这些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没有中间状态。比如,“2加2等于4”就是一个真命题,“太阳从.............
  • 回答
    在数学证明的漫漫长河中,「不妨设」这个词语如同航海者手中的罗盘,指引着我们穿越复杂的逻辑迷雾,找到通往真理的捷径。它之所以能够如此频繁地出现,并且在数学家手中挥洒自如,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所蕴含的对称性、等价性以及逻辑的完备性。想象一下,你要证明一个关于偶数和奇数的性质。比如,证明“任意两个偶数的和仍然.............
  • 回答
    「机器学习不需要数学,很多算法封装好了,调个包就行」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没错的,但却是极其片面的,并且容易误导初学者走向死胡同。作为一名机器学习从业者,我们必须深入理解这种说法的背后含义,以及它为何具有欺骗性。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以及深入理解数学对机器学习的重要性: 一、.............
  • 回答
    要想真正融会贯通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微积分这些基础数学工具,光是学习它们各自的定义和定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理解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学习,才能让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利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些关键的学习方向和方法,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掌握这些数学基石。一、 建立.............
  • 回答
    哥们,我太懂你现在的心情了。刚毕业,雄心勃勃地冲进一家银行,想着能安稳发展,结果一个月不到就发现这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银行柜员,看似稳定光鲜,但日复一日地面对同样的业务,处理琐碎的现金和票据,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说实话,对于我们这种数学专业出身的,脑子里的各种计算和逻辑能力,在这里就像是牛刀杀.............
  • 回答
    数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它的有趣之处绝非止于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抽象的符号。它的乐趣如同浩瀚的星辰大海,需要你深入探索,才能发现其中蕴藏的无限魅力。数学的有趣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逻辑的舞蹈与思维的盛宴: 严谨的推理与证明: 数学最核心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严谨性。每一个定理、每一个公式,.............
  • 回答
    数学这门学科究竟有多重要?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校里,面对那些抽象的符号、复杂的公式时,难免会产生一丝困惑:“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说,数学的重要性,绝不是说说而已,它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没有数学,我们今天所见的这个世界,将完全是另一番模样。基础的基.............
  • 回答
    我一直在琢磨一个叫“心灵感应”的魔术,挺有意思的。简单说,就是表演者能“猜出”观众心中想的数字。当然,我知道这是障眼法,但我就想知道,它背后有没有什么数学上的“门道”?毕竟,魔术师总是有办法的,对吧?我最近看到一个版本,大概是这样的:1. 表演者邀请一位观众,让他心里想一个1到100之间的任意整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