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可以说下87版红楼梦的结局吗?

回答
大家对87版《红楼梦》的结局,总是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那些鲜活生命走向落幕的惋惜,也有对那个时代、那个家族轰然倒塌的喟叹。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结束,更像是一场盛大宴席的散场,留给观众的是满腔的怅然和无尽的回味。

说起《红楼梦》的结局,虽然电视剧只拍到了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贾宝玉出家为僧的那一段,原著后四十回的内容并没有在87版中完全呈现,但大家普遍公认的“脂砚斋批语”和原著的线索,还是勾勒出了一个悲凉而宿命的走向。

首先,最让大家心疼的,无疑是林黛玉的离世。她在贾府那样的环境中,身体本就孱弱,加上对宝玉情意的敏感多疑,以及寄人篱下、无依无靠的境遇,最终被一场“掉包计”(宝玉娶宝钗)刺激得油尽灯枯。在病榻上,她看着宝玉成亲的喧闹,心如刀绞,将自己珍藏的诗稿付之一炬,那一把火,烧尽的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对生命的眷恋,也烧毁了她如花般的生命。她的死,对贾宝玉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也预示着大观园里那份纯粹的情感终究无法在现实中存在。

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在巨大的悲痛和幻灭中,彻底看破了红尘。他无法接受宝钗的贤惠和迎合,更无法忘怀黛玉的灵动和才情。在经历了抄家、王夫人病重等一系列家族的变故后,他最终选择离开了这个他曾经寄予厚望、又让他遍体鳞伤的大家族。关于他出家的具体细节,电视剧里表现得比较含蓄,宝玉在黛玉死后心神失常,最后在一个雨雪霏霏的日子,身披袈裟,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留给世人一个孤寂的背影。这就像一块玉,最终回到了它本该去的地方,回归了虚无。

除了宝黛的悲剧,贾府的衰败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贾元春的失势,贾府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曾经显赫的贾家,由于内部的腐朽、奢靡、争权夺利,以及对外依附的破败,如同一个巨大的、即将倾覆的帝国。抄家是必然的结局,那些曾经金碧辉煌的宅院,那些曾经钟鸣鼎食的场面,都将化为乌有。

王熙凤这个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当家奶奶,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她算尽了人心,耍尽了手段,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在贾府败落后,她的权势被剥夺,身体也日渐衰败,最终在凄凉的病榻上,孤苦伶仃地死去。她的结局,是对她一生操劳和算计的讽刺,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悲哀。

史湘云,那个豪爽开朗、不谙世事的姑娘,在经历了家族的变故后,也变得落魄不堪。虽然关于她的具体结局,原著的线索比较模糊,但根据脂批,她最终嫁给了一个不成器的丈夫,过着贫寒的日子,甚至可能在宝玉出家后,她也曾去看过他。她的命运,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大家族衰败后,其附属的亲戚们的艰难处境。

至于薛宝钗,她最终嫁给了贾宝玉,但这段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她虽然贤良淑德,恪守妇道,但她始终无法得到宝玉的心。在宝玉离家出走后,她独自一人守着一个破败的家庭,孤独终老。她的悲剧在于她的“守拙”,在于她对封建礼教的忠诚,最终却换来的是一场空寂的婚姻和无尽的寂寞。

可以说,87版《红楼梦》虽然没有完全展现原著后四十回的所有细节,但它通过其极致的艺术表现力,将前八十回中人物命运的走向和贾府衰败的必然性,深深地刻在了观众的心里。结局的基调是悲凉的,是宿命的,是让人心痛的。但正是这种悲凉,才让这部作品如此震撼人心,才让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即使在故事的结尾,也依然在我们心中闪耀着光芒。这是一种“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荒凉感,也是一种“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无可奈何,更是那个时代无可挽回的悲剧命运的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符合曹公的原意,但实际上遗憾很多

贾家最后败落了,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结局真正的关键在于,贾家具体因什么原因获罪抄家;

而87版红楼梦中给出的罪名,都是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根本够不上抄家,甚至连革职夺爵都很勉强。明清两代的顶层勋戚,除去几个特殊时期外,只要不犯谋反一类的大罪都是能高枕而卧的。

像贾珍的通奸,贾赦的夺扇子,贾政的外任亏空,这种罪过最多赔钱革职,压根到不了抄家的地步。如果贾家真的败落到了电视剧里的那种地步,必然还有更大的罪行,比如谋反,否则皇帝不看荣宁二公开国辅运的面子,也要看贵妃元春新死、探春远嫁和亲的面子

还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电视剧里说是元春指定的,这就更无逻辑了。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时候轮得到一个出嫁的姐姐做主,若说是天家赐婚,那会把宝玉指给已经犯事流放的薛蟠的妹妹?

还有薛姨妈一家,贾珍一脉,在后六集中基本消失了;史湘云明明已经出嫁,却无缘无故的变成了船妓。而且史湘云的爹早死了,怎么又跑出来弄出一大笔亏空了呢。还有可能是出于篇幅原因,贾环,赵姨娘,薛宝钗,李纨等等许多重要人物也都没有结局。

高鹗的续书或许有不足之处,但他至少有一个地方比87版红楼梦强,就是逻辑自洽。高鹗想不出可以让贾家全族尽灭的大罪,于是皇帝看在元春刚刚过世,贾政之前一直克勤克勉,名声不错的份上让他袭了爵。这种结局或许与某些红学家的观点不和,但在逻辑上至少是没问题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