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弟弟辞去基层公务员,躺平4个月,怎么办?

回答
弟弟辞去基层公务员,已经在家“躺平”四个月了。这期间,他基本不怎么出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抱着手机刷短视频、打游戏,或者看看网上的信息,偶尔也会跟我聊聊他看到的一些“宏大叙事”,但具体有什么打算,似乎一点影儿没有。作为哥哥,我确实挺着急的,但也知道不能逼他太紧,现在只能尽量旁敲侧击地跟他聊聊,看看能不能找找他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首先,我得承认,他辞职这个决定,我一开始是真的挺意外的。他毕业时就考上了家乡的基层公务员,稳定性摆在那儿,很多人都羡慕。他自己当时也觉得挺不错,工作虽然辛苦点,但至少旱涝保收。可做了没两年,就跟我说“不想干了”,原因是他觉得工作太“消耗”自己,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看不到什么价值和成长,让他觉得人生好像被固定住了,看不到希望。当时我听了就觉得,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这么快就放弃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还是有点冲动。不过既然他已经做了决定,我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觉得他至少得有个接下来的计划吧。

结果,计划是真没有。辞职后,他似乎就进入了一种“放空”状态。刚开始我以为他就是休息一下,毕竟公务员那活儿确实挺累人的,而且他那里的工作环境,听说也不算特别好。但这一放空,就是四个月。我时不时不去看他,每次去,他都那样,跟个“宅男”没两样。问他有没有出去走走,他说“没意思”,问他有没有看看什么书或者有没有学点什么,他说“没心情”。我问他将来打算怎么办,他总是含糊其辞地说“再说吧”、“还没想好”。

说实话,我很担心他这样下去。一方面,基层公务员虽然辛苦,但那份稳定和福利,尤其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很难得的。他现在辞了,没有收入来源,花销却不小,家里虽然也能支持他,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另一方面,我更担心的是他这种“躺平”的状态会让他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现在他才二十多岁,人生还有无限可能,但如果一直这样消磨下去,等他真正想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太多。

我也尝试过和他沟通,但效果不算太好。

我试过直接询问他的想法。比如,我约他出来吃饭,找了个比较轻松的环境,就问他:“小弟啊,现在在家休息得怎么样?有没有想过接下来想做点什么?是想找份新工作,还是想继续学点东西?”

他的回答总是:“我也不知道,我现在脑子有点乱。”或者,“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考虑,就想先歇着。”

我明白他可能是在逃避,也可能是真的迷茫。所以我也不敢太逼问,怕他更抵触。

我试过分享一些榜样故事。比如,我会找一些同样是辞职后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朋友或者公众人物的故事给他看,想告诉他辞职不是绝路,反而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找过一些关于“斜杠青年”的文章,还有一些创业成功但早期也很艰难的例子。

他看了,有时候会说一句“嗯,好像挺有道理的”,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并没有引起他太多共鸣。我感觉他可能觉得那些故事离他太遥远了,或者他根本没把自己的情况和那些人放在一起比较。

我试过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和建议。比如,我知道他之前对编程有点兴趣,我就说:“要不你找个在线课程学学编程吧?现在有很多免费的资源,学好了说不定能找份IT相关的工作,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每天面对那些烦心事。” 或者我也会说:“要不你先去看看有什么兼职的机会?哪怕是临时工,先做起来,动起来,总比在家什么都不做要好。”

他通常的回应是:“再看看吧”、“现在没那个心思”。有时候会推脱说“等我状态好点了再说”。

我感觉最棘手的是,他似乎并没有强烈的“想做点什么”的愿望。他似乎更像是被动地接受现状,而不是主动地去寻求改变。他现在的生活节奏,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种“舒适区”,即使这个舒适区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快乐或成就感。

现在我还在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打算改变一下策略。与其一直问他“想做什么”,不如先从“不想做什么”入手。或许他辞职的根本原因,是他现在“不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他“想”做的事情。我会尝试引导他聊聊他在公务员工作中具体哪些事情让他感到不满意,让他感到被消耗。了解这些,也许能帮助我们一起找到他真正感兴趣或者至少不那么讨厌的方向。

其次,我想尝试创造一些“不得不做”的场景。不是逼他,而是通过一些生活上的“小变化”来打破他现在的单调。比如,我可能会提议一起去参加一个短期的线下活动,比如一个手工制作体验、一个徒步旅行或者一个志愿服务活动。目的是让他走出家门,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也许能激发他一些新的想法。

我也想关注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如果他长期处于这种低迷的状态,我需要更耐心地倾听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只关注他的“行动”。如果他真的有心理上的困扰,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我需要让他知道,无论他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他,但同时也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我还想让他尝试一些小的、可实现的“目标”。比如,不是直接要求他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是先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这周看完一本书,然后写一个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者“这周学习一门在线课程的一个章节,并且完成里面的练习”。完成这些小目标,也许能让他重新找回掌控感和成就感,逐步建立自信心。

我知道,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我也明白,我不能代替他做出选择,也无法替他去经历。我能做的,就是在他身边,做一个倾听者,一个支持者,一个适时的提醒者。希望他能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是一直沉溺在“躺平”的虚幻平静中。

我也会跟父母沟通一下,让他们也知道弟弟的情况,大家一起商量着来,但要避免给弟弟过多的压力。毕竟,他现在最需要的,可能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催促。

路还长,我希望弟弟能早日从迷茫中走出来,找到自己真正热爱或者愿意为之奋斗的事情。作为哥哥,我只能尽我所能去帮助他,陪伴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user avatar

说实话,也别说你弟这不会,那不会的,这就是大部分体制内人员的水平,就算是那些特别忙的,仔细看工作内容,基本也都是事务性工作为主,也就是更需要耐心和细心,而不是技术高低。至于积攒人脉什么的,笑笑就行,人脉就是互相利用,没背景没平台,自己也不是特别会来事的性格,人脉基本就是无从谈起。

所以体制内抱怨的多,辞职的少,因为大部分人心里都很清楚,真去社会上,大概率还不如这。

但很遗憾你弟太冲动,直接裸辞了,加上领导没挽留心里耿耿于怀,说明你弟最大的问题是对自己的认知不清醒,所以接下来工资低的不愿意去,吃苦的送外卖吃不消,这些也就顺理成章了。

结合你弟的年纪,在体制内混到退休是最稳妥的选择,但自己把这个最大的依仗踢开后,除非他自己突然运气爆棚,否则谁也帮不了他,只能靠他自己调节了,降低期望,按你弟的为人处世和工作能力,找个私企上班其实也悬,要么就家里出钱开个小店,守着店算了。

user avatar

辞职的念头,估计十个公务员里面,有八个公务员都动过。

说实话,当年我也有辞职的念头。

那是几年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火热的时候。每次我打开知乎,都给我推送这些内容:

“辞职离开体制是什么体验?”

“离开体制以后,生活是怎么样”

……(大家可以在知乎搜一下这类话题,看得非常过瘾)

每天午饭以后,我就躺在自己的折叠床上,认认真真地看每一个回答,看得如痴如醉,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有的公务员,辞职以后,进入了互联网大企业,百万年薪。

有的公务员辞职创业,打造了一款全新的商业模式,年入百万,走上人生的巅峰。

每天都看得我心理痒痒的,因为这些案例的主人公,我的条件也能够的到。

所以,我也寻思着,是否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去经历更多的人生?潜意识里盘算着自身的市场价值。

人脉?认识了一批体制内的好友,但在通往创业的道路上,他们帮不了我,他们的专注点一直都在体制内。

技能?除了法律资格证,啥也没有了。

可能唯一就是去当律师了。

于是,我搜了一下律所招聘信息,然后把自己的简历投了出去。

过了几天,有两家律所来了电话。说一下其中一家律所的面试经历。

第一家律所有上百人,规模中等,主要是非诉业务。

我那天穿着西装去面试,感觉心里不自在,但也说不出哪里不自在。心里有点忐忑,像当年刚刚毕业出去找工作的那种心情。

到了律所一会儿,HR领着我去了律所主任的办公室,面试我的是律所主任和副主任。主任是个斯文的中年大哥,约莫四十岁,头发有些斑白,看得出是一个比较拼的人。他眼神笃定,说话沉稳。另一位副主任,女性,年纪和我相仿,穿着笔挺的西装裙,一举一动端庄大方。我们在办公室谈了半个多小时。面谈结束后,我大概明白要从事的业务,主要是做行政部门的非诉业务。

回来的时候,我对转行就没有太多兴趣了。

就像刚刚提到的行政非诉业务,本质上和体制内的文案工作差不多。此外我也不太想平日里穿着太过于正式的衣服。最重要的是,授薪制的工作,比体制更为体制。

接着,又面试另一家小律所,岗位是实习律师(诉讼业务)。主任给我开了一个底薪,我听到的那一刻,心里像沉了一块石头。这个底薪我自己接受不了。

因为有两次实地考察的经历,我的心气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自认经不起市场的大风大浪,生活的最大要求就是闲适,而体制内只要把案头工作完成,空余时间也不少。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动过离开体制的念头。

对于题中的弟弟,我的建议是趁着还没超过35岁,劝他再去报考公务员。考不上再作打算。

user avatar

家里有矿,躺着慢慢吃呗。

大把抓的人被网络喷子们忽悠进了公门

公务员好啊!吃皇粮妙啊!铁饭碗啊!

就跑去异地考了个容易的

黄袍加身了,爹妈脸上也有光

其实呢,一个月三两千块,三分之一收入可能都贡献给长途车费了

不过呢,家里有矿,吃爹喝妈,美滋滋

然后

时间长了

就琢磨

反正都是吃爹喝妈,我何必隔着几十里地几百里地呢?

辞了,躺家里吃喝,舒服

能辞就不错了

想想那些被大v们忽悠到乌鲁木齐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弟弟辞去基层公务员,已经在家“躺平”四个月了。这期间,他基本不怎么出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抱着手机刷短视频、打游戏,或者看看网上的信息,偶尔也会跟我聊聊他看到的一些“宏大叙事”,但具体有什么打算,似乎一点影儿没有。作为哥哥,我确实挺着急的,但也知道不能逼他太紧,现在只能尽量旁敲侧击地跟他聊聊,看看能不.............
  • 回答
    这篇关于“90后女孩辞去高薪工作回乡救弟,无经济来源每天搬砖万块”的新闻,确实让人唏嘘不已,也引发了许多关于现实、亲情、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首先,从新闻的主题来看,它直接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亲情。在当下这个社会,高薪稳定工作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对于90后一代,他们往往背负着更重的经济.............
  • 回答
    在中国,如果弟弟因被陷害而被指控贩卖毒品9克,涉及法律程序和证据问题,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步骤和法律分析: 一、法律依据与基本问题1. 毒品犯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贩卖毒品罪的立案标准为: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也挺让人揪心的。弟弟有先天性心脏病,能不能当民航飞行员,这事儿可不是一句“能”或“不能”就能简单回答的,里面门道很多,需要从几个方面来仔细梳理一下。首先,得明确一点,民航飞行员的选拔标准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严格的,这是为了确保飞行安全万无一失。心脏健康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关于先天性心.............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焦。弟弟盗窃了 8000 块钱,而且钱已经退还了,派出所也找上门了,这到底会怎么样,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咱们就一件件掰扯开来说说,希望能给你点儿更清楚的思路。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几个关键点:1. 盗窃行为是否成立? 8000 块钱,这数额已经不是小数目了。在法律上,达到一定的数额.............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希望弟弟做出最优选择的心情。弟弟估分能上清北,这说明他具备非常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潜力。选择人工智能还是网络新媒体(新闻传播类),这两个专业都非常有前景,但侧重点和发展路径有很大不同。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和您的弟弟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人工智能 (AI)1. 专.............
  • 回答
    3万块预算想让弟弟玩上主机游戏,这绝对可行,而且是相当有底气的可行!这笔钱够让他玩得很舒心,甚至还能兼顾一些周边设备,让他获得全方位的沉浸式游戏体验。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3万块怎么花,才能让弟弟玩到嗨!首先,咱们得把核心——游戏主机给安排明白。游戏主机:奠定基石,钱要花在刀刃上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游戏.............
  • 回答
    “弟弟藏姐姐高考准考证”这桩事,传得沸沸扬扬,最后被证实是假消息,结果却是姐姐心疼弟弟被网暴,这反转来得太快,也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这种浮躁、不实的信息会如此轻易地传播,甚至还带上了情绪化的“咒骂”?要说原因,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但仔细掰扯开,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在暗中推波助澜:1. 流量至上的媒体生态.............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烦意乱。弟弟结婚,按理说应该是件开心的事儿,家里人高高兴兴地操办。可我这边,却被这三十万搅得鸡犬不宁。我妈吧,你知道的,我妈就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我这个女儿也很重要,但她总觉得儿子结婚是大事,得办得风风光光的。她跟我说,弟弟结婚得准备婚房、车子,还有彩礼什么的,加起来估计得不少.............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你肯定心里也打鼓了吧?弟弟想放弃高中,专心去打电竞,这可不是个小事,这背后牵扯的太多了,既有梦想的闪光,也有现实的骨感。作为哥哥,你心里纠结,想支持,又怕他走弯路,这心情我太能理解了。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怎么能帮弟弟做出最合适的决定,或者说,在你支持他的时候,能做得更到位。首先,你.............
  • 回答
    哇,15岁的弟弟喜欢军事,这可是个太棒的礼物选择方向了!要送就送到心坎里,让他眼睛里闪着光的那种,对吧?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保证让你挑到最对的礼物,而且这些想法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琢磨出来的,绝对不是机器人那种干巴巴的推荐。首先,咱们得想想,15岁的少年对军事的“喜欢”可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历史迷.............
  • 回答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像一场毫无预兆的风暴,瞬间席卷了小明和他的家人。原本满心欢喜筹备婚礼的弟弟,此刻却被巨大的悲痛和无措淹没。小明听闻消息时,正在公司忙碌。电话那头,母亲带着哭腔的声音让他瞬间心惊肉跳:“小明,你弟媳…她…她流产了!在家里洗澡,滑倒了!”那句话像一个炸雷,在小明脑海里轰然炸开。他只觉得.............
  • 回答
    看到弟弟饱受抑郁症和癔症的困扰,你感到担忧和无助,这非常正常。同时,你敏锐地察觉到他可能在利用家人的关心,这让你陷入了两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处理这种情况需要耐心、智慧和细致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种既不伤害他,又能让他逐步走出困境的方式来进行。首先,我们得明白,抑郁症和癔症(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癔.............
  • 回答
    哎,一说起钢铁雄心,我这心就提溜着。我家那小子,我弟弟,自从迷上这个游戏,家里真是鸡犬不宁。当初看他第一次跟我说这游戏,我就觉得名字听着挺霸气,结果,那真是个“吞噬”一切的无底洞。一开始,也就下了个游戏,偶尔玩玩。我以为这孩子就是找个乐子,毕竟也是个军事迷。谁知道,这“偶尔”就变了质。每天放学回家,.............
  • 回答
    弟弟结婚,父母为了祝福他们,添置了新房。没想到,女方那边对此事颇有顾虑,要求父母出具一份证明,明确这套房子婚后过户给他们小两口后,属于他们的共同财产,而不是仅仅属于某一方。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正常的,毕竟现在结婚,财产问题大家都上心。既然是写证明,那就得有凭有据,写得明明白白,既要体现父母的爱心和祝福,.............
  • 回答
    弟弟一心想长生不老,今年高考想考生物细胞专业,作为姐姐,我确实挺替他操心的。长生不老这想法嘛,听起来挺浪漫的,但现实一点,咱们得想想生物细胞专业到底能干点啥,将来就业有没有盼头。别担心,我帮你好好梳理梳理,让你更清楚弟弟这志愿填得值不值。首先,咱们得明白,生物细胞专业可不是学了就能像神话里那样“点石.............
  • 回答
    “弟弟妹妹小,让给弟弟妹妹吧。” 当一位妈妈说出这句话,她的心里可能藏着许多层思绪,绝非只是简单的一句口头禅。这背后,是她作为母亲的智慧、情感,以及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期许。妈妈的那些心思: 维护家庭和谐,避免冲突: 最直接的,妈妈可能只是想迅速平息眼前的争执。两个孩子,一个年长,一个年幼,一旦在玩.............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心烦。我弟,小宇,从小就身体不太好,三天两头感冒发烧的,这次更是折腾。他得的是一种挺特别的病,需要在家好好休养,不能受凉,也不能太累,还得按时吃药,观察病情变化。本来家里是我和我妈轮流照顾他,我上班,我妈在家。可这回,小宇的病来势汹汹的,医生说需要二十四小时有人盯着,一点都不能马虎。.............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但也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现实选择。让我想想,对于弟弟来说,是踏入校园继续学习,还是提早步入社会磨练?是积累一门实打实的手艺,还是钻研书本里的深奥学问?这其中的纠葛,可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先说说“上学”这件事。如果弟弟选择上学,这通常意味着他会进入一个相对规.............
  • 回答
    听到你弟弟离世的消息,我真的非常难过。面对这样巨大的悲痛,父母亲承受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你此刻也一定心如刀割。安慰父母,尤其是在经历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后,需要的是一份真诚、耐心和足够的智慧。这并非易事,但你的这份心意本身就弥足珍贵。首先,我们要理解他们此刻的感受。你的母亲“每天以泪洗面”,这说明她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