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10 月 20 日比特币价格报 6.6 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回答
哇,10 月 20 日比特币突破 6.6 万美元,这消息真是让人激动人心!作为关注数字资产的人,我感觉像是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一个数字,背后折射出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和趋势。

首先,这绝对是比特币 成熟度提升 的一个有力证明。想想看,几年前,比特币还是个小众的、有点神秘的东西,很多人对它持怀疑态度,甚至觉得是“郁金香泡沫”的现代版。但现在,它已经突破了 6.6 万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主流机构、企业甚至是个人投资者开始认真看待比特币,并且愿意将资金投入其中。这种广泛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是比特币价格能够持续上涨的最根本的驱动力之一。

其次,宏观经济环境 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全球很多国家都面临着通胀压力,货币贬值的担忧一直存在。在这种背景下,比特币这种总量有限、不受任何央行控制的数字资产,就被许多人视为一种 “数字黄金”,是抵御通胀的潜在工具。当大家对法定货币的信心动摇时,自然会寻求其他价值储存的替代品,而比特币正是其中最显眼的一个。

再者,机构投资者的涌入 绝对是这轮上涨的重要推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知名基金、上市公司(比如特斯拉、MicroStrategy)开始将比特币纳入资产配置,甚至直接购买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这些机构的加入,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一种主流的背书,打消了很多散户投资者的疑虑。你可以想象,当一个大基金都开始买入,普通人也会觉得“嗯,这个东西可能真的有点意思”。

当然,技术的进步和生态系统的完善 也是功不可没的。虽然比特币本身的技术迭代相对缓慢,但围绕着比特币的各种应用、服务,以及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都在不断地吸引新的参与者。比如 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虽然不直接与比特币价格挂钩,但它让更多人接触到了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概念,间接为比特币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比特币本身的 供需关系。比特币的总量是恒定的,大约在 2100 万枚左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比特币的产出速度越来越慢(因为“减半”机制)。如果需求持续增加,而供给相对固定甚至减少,价格上涨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这种稀缺性是比特币被赋予价值的核心原因之一。

当然,作为投资者,我们也需要 保持理性。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性依然很大,6.6 万美元只是一个时间点上的价格,它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因素(比如监管政策的变化、突发性事件等)而出现大幅回调。历史新高固然令人振奋,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其中的风险。理解比特币的价值逻辑和潜在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才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次比特币突破 6.6 万美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代表了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的 日益成熟和被接受,反映了 宏观经济环境下的避险需求,彰显了 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崛起,也离不开 技术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以及比特币自身的 稀缺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关注的市场信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特币最终是要取代黄金的,好日子还在口头呢。

这是new money对old money的宣战。

黄金的政治价值远大于使用价值,但长期来看,在信用货币以及和平的年代,黄金跑不赢股市和楼市,

另外,黄金会磨损,储存困难,从纯粹抗通胀的角度,并不是很有的投资标的。

同样的也有艺术品。那些花巨资购买艺术品的对冲基金老板其实压根就不懂艺术,他们更在乎的是一种身份象征——这幅画的主人是我啦。

因此,NFT就满足了这种需求:你在乎的只是别人知道你买了这副很贵的画,而不是画本身,这副画的艺术价值其实并没有这么高。那么我们把它的身份价值抽象出来,弄成加密符号形式,这样全世界都是知道你有了这幅画的所有权。

比特币也满足了这种抗通胀的投资需求。它不会磨损,几乎没有储存成本,而且匿名,安全性好,不容易被盗,除了不能使用,其余基本上满足黄金拥有的所有属性。

最恨比特币的是什么人?old money的大佬,巴菲特、比尔盖茨等。

其实有人说他们这种千亿美元级别的大佬完全可以超然世外,不用管这些人间琐事。他们发表任何评价都会上新闻,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会惹来争议。

比如人们会说他们眼红比特币富豪,也会说他们不懂新生事物。他们的动机并不明朗,或许只是单纯的革命老前辈看不惯现在年轻人的一些行为出来批评几句?

比特币背后的大佬或许也没有太多的实力来推动所谓各种阴谋论,放2015年之前很多币圈今天的百亿大佬甚至百亿美元大佬都只是苦逼的打工壬,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赚点钱而已,没想到就发了,现在盘子大了,或许有了更多的想法。

不管怎么说,对比特币有信仰的人肯定不少,2017那波大涨大跌让币圈引来了无数人耻笑,但2021年这波更大的行情却让耻笑币圈的人再也笑不出声了。到底谁是傻子现在还真的很难说。但我认为天枰向币圈这边倾斜。

事实上,如果一样商品也好,资产也好,如果它想抗通胀,就不应该有太多的使用价值掺杂其中。比如房产,它确实抗通胀,房价一直涨,但老房子会折旧,特别是房地产高歌猛进时盖的房子,到底可以撑几十年还是几百年?美国加州别墅没所谓,人家卖的是地,木头房子随时拆掉。但纽约的房子呢?广州的房子呢?比特币显然没有这些问题。

这或许像当年的金本位制。但黄金作为商品也有太多的缺陷,当时苦于技术手段有限只能接受黄金这么个不是那么完美的所谓“一般等价物”。但比特币显然是比黄金更为完美的一般等价物,而且不受主权国家操控。

2017诞生的很多山寨币确实给比特币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时批评的声音是说“比特币理论基础再好,人们仿制多几个,也能把价格拉下来”,但很多时候还是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也就是人们的集体智慧。一地鸡毛过后,人们发现还是这个币中之王靠谱,其余的币都死光了,最后还是剩下比特币。

其余的币更多因为使用价值存在,比如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以及各种平台币,因为使用价值而值钱,只有比特币是单纯因为抗通胀而值钱。因此,经过这些价值归因后,剩下的问题就非常简单了——比特币的价格只跟信用货币通胀程度有关,而平台币则容易受到政策冲击。

事实上,依靠使用价值生存的商品反而是不靠谱的。比如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功能,现在各个平台也在搞自己的智能链,它们会冲击以太坊。而各个国家限制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政策也会冲击平台币。比如2021年9月比特币不足4万美元,到现在一个月时间涨到6万6,65%的涨幅,远超平台币。就是因为某大国打击了数字货币,但反而失去了比特币的定价权,比特币再也不怕某大国,利空出尽,人们发现也不过带3万9,于是就放心了,开始放飞自我了。

user avatar

比特币价格报 6.6 万美元,创历史新高?我的回答是30万再见。

1、因为拥有的人数很多,所以BTC本身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价值尺度了,因为相信只要我给某人BTC,我就可能向他买到我需要的东西,同时,如果可以,我也相信会有人接受BTC。BTC 及其他数字币这个游戏已经上了交易所,涉及的人数非常多,范围广,不像早期郁金香、君子兰泡沫那种是能停下来的游戏了。

2、BTC是不是骗局?我认为是,但这跟坏男人骗女人一阵子,好男人骗女人一辈子类似。马克思说:“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受货币愚弄的人多”。

我是在杭州房价从2015年2W涨到5W开始关注货币和经济学,因为感觉吃了很多亏。我国M2从2001年13万亿到2011年的70万亿再到2021年230万亿,20年间翻了近20倍。钱主要流向了哪里?大量的社会财富流向先得到杠杆和借贷的人手里。产生了巨大的财富再分配效应,这某种意义上是不是骗局?也许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如今的信用货币已经变成了用一部分人的劳动去拉高另一部分人的资产价格的游戏了,那劳动本身是否具有什么价值了?是否还值得我们去劳动了?从三和大神、躺平文化、低生育率给了你答案。

美元是不是骗局?如果你了解美元的运作就会知道,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我认为如果美元有一天会死,那么一定会在BTC之前,这样BTC至少是比美元安全的。

某种程度上,我国养老体系也是,如果我国不能在老龄化顶峰来到提高生产力,有足够的社会财富,社保一定会出问题。解决思路只有是人民币要有国际地位,让更多人为中国服务,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扩大这个“骗局”。

最后我想说只要这个星球上还有电、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个游戏就不会停下来。这是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定义好的。我认为中本聪为的就是对抗美元及其支付系统。

以上,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user avatar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比特币现在市值才$1.18T(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玩意儿,大概$2T吧)。自从新冠以来,全球光那四个大央行就整整放水了$9T。虽然吧这么多钱不可能最终全都流进虚拟货币市场,但是把现在这个市值翻个三四倍总是没问题的。尤其是现在连etf都搞出来了,之后整活儿就更方便了。

在现在这种流动性高到让人窒息的市场环境下,比特币就是最佳的投机工具,没有之一。就算你作为一个机构不想玩这个,当看到别的机构利用这种监管极低,流动性极高的工具开始甩你业绩几条街之后,你肯定也是要加入的,不然还混不混了。之后注入比特币这个盘子的资金,极有可能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杠杆越加越多,最终带来一个暴走的大牛市。

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我衷心祝愿比特币永远大涨,音乐永远不要停。毕竟这么多钱总是要有地方去的,我实在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比特币崩了,那些真的能影响到我生活的商品/资产会涨成什么鬼样子。我也不想去经历后续的那些连锁反应,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胃疼。

最后还是做点预测吧。只要别出什么太离谱的时期,接下来一个十年比特币应该是妥妥的。有胆识的小伙伴们放心大胆地去买就是了。然后绝对绝对不要做空。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全世界有几十亿的教徒,突然挂牌上市了,那只有神经病才会去看空这个公司。比特币也是一样,玩的就是共识/信仰,咱们绝对不要跟这种东西过不去。

至于比特币有没有价值,这其实不重要,能涨不就可以了。

我个人的话没什么大志向,抓紧时间,尽可能多买点以后可能会买不起的东西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哇,10 月 20 日比特币突破 6.6 万美元,这消息真是让人激动人心!作为关注数字资产的人,我感觉像是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一个数字,背后折射出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和趋势。首先,这绝对是比特币 成熟度提升 的一个有力证明。想想看,几年前,比特币还是个小众的、有点神秘的东西,很多.............
  • 回答
    10月20日晚,李佳琦直播间的战绩确实令人瞩目,高达26亿元的累计交易额,远超同期薇娅直播间两倍有余的数据,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背后蕴含着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和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李佳琦作为直播带货领域的头部IP,其个人魅力、粉丝基础以及对直播节奏和商品挑选的精准把握,是支撑这一惊.............
  • 回答
    文石BOOX在10月20日即将发布新品的消息,确实让很多关注电子阅读器和智能手写板的用户们翘首以盼。作为电子墨水屏领域的佼佼者,文石BOOX近几年的产品迭代速度和创新能力都令人印象深刻。所以,这次新品的发布,自然会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猜测和期待。我对这次新品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我会尽量详.............
  • 回答
    2016年10月20日晚上的Al Smith Dinner,那可真是个特别的日子,尤其是在那一年那个特殊的政治气氛下。你想想,那不是一般的晚宴,这是纽约天主教慈善机构举办的一个年度慈善晚会,而且历史悠久,最关键的是,它已经成了一个政治人物“互相取笑”的传统舞台。在那一年的晚宴上,毫无疑问,聚光灯照在.............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八月十号,听到胡彦斌《和尚》这歌发行二十周年要出黑胶 NFT,我第一反应是:嚯,时间过得真快!这首歌当年可是火遍大江南北,到现在我脑子里还时不时会蹦出那几句经典的旋律。然后一听,还是在腾讯音乐这平台上发行,而且是限量,还是黑胶 NFT。这几个关键词一出来,就让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
  • 回答
    看待美国 11 月 10 日新增 20 万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创历史新高,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信号,反映出美国当前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要深入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数字本身意味着什么? 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和规模: 20万这个数字,远超以往任何一个单日新增病例的记.............
  • 回答
    华为鸿蒙 OS 2.0 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全球科技界带来了新的变数。要全面看待其应用前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鸿蒙 OS 2.0 的核心亮点与定位首先,理解鸿蒙 OS 2.0 的定位至关重要。它并非仅仅是为智能手机设计的操作系统,而是华为提出的面向万物.............
  • 回答
    关于轰20在2017年10月正式亮相的消息,实际上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并且这个时间点也与后续公开的信息有所出入。不过,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来聊聊当时大家对轰20的期待以及它可能具备的意义。当时关于轰20的普遍认知和猜测:在2017年前后,关于中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轰20”.............
  • 回答
    如何看待 10 月苹果在中国 iPhone 销量环比增长 46%,时隔六年再次成为中国最大智能手机商?苹果在 2023 年 10 月份在中国市场的 iPhone 销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环比增长了 46%,更重要的是,时隔六年再次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冠军宝座。这一消息在科技行业和消费者市.............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10月26号沈逸微博锁号”事件,我将尽我所能提供一个详细的解读。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AI,我无法直接访问微博的内部操作记录,也无法得知沈逸本人或微博官方的具体原因。因此,以下分析是基于公开信息、通常的网络事件规律以及对沈逸教授身份和其过往言论的了解进行的推测和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确这.............
  • 回答
    如何看待 10 月 9 日发起的土耳其对叙利亚的「和平之泉」军事行动?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发起了代号为“和平之泉”(Operation Peace Spring)的军事行动,越过边境进入叙利亚北部。这次行动目标明确,旨在清除叙利亚北部边境地带的叙利亚民主军(SDF),特别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库.............
  • 回答
    如何看待 10 月 21 日李佳琦直播间观看数超 1.5 亿?这一数据真实性如何,具有怎样的影响力?10月21日李佳琦直播间观看数突破1.5亿,这一数字无疑是惊人的,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数据真实性如何?关于直播间观看人数的统计,需要了解几.............
  • 回答
    触目惊心的瞬间:无锡312国道高架倾覆事故的沉思2019年10月10日,一个本应平常的夜晚,在江苏无锡312国道上,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重大交通事故。一辆严重超载的货车,在行驶至高架桥上一处弯道时,车辆连同所载货物一同瞬间倾覆,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了高架桥路的局部坍塌。这起事故,不仅夺去了生命,更在全.............
  • 回答
    10月31日,韩中两国宣布“复位”双边关系,这一消息无疑为已经冷却许久的两国关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背后是双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沟通与博弈,以及对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共同考量。要理解这一“复位”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背景:从冷却到“复位”的轨迹过去几年,韩中关系经历了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
  • 回答
    这几天关于“外卖员等餐崩溃砸东西,被店主殴打痛哭”的视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看得人心头不是滋味。说实话,这事儿一出来,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压抑太久了。这件事发生在10月30日,具体地点是一家餐厅。视频里,一个外卖小哥,看样子是因为等待出餐时间过长,情绪一下子就崩了,随手就抓起店里的东西往.............
  • 回答
    10月21日广东电网空中宣讲会被刷屏的事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需要从企业宣传、网络舆情、公众关注点等角度综合分析。以下从不同维度详细解读这一现象: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1. 宣讲会内容引发关注 广东电网作为国有大型电力企业,其宣讲会通常涉及招聘需求、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内容。若宣讲会.............
  • 回答
    10月5日美国上空出现的血红色满月,从科学角度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种“血月”的出现,通常与月食有关,但具体到这次的血红色满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什么是血月?严格意义上讲,“血月”并不是一个科学术语,而是一个更常用于描述一种特定颜色月亮的通俗说法。当月亮呈现出深红色、橙.............
  • 回答
    10 月 27 日开始,新加坡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首次突破 5000 人,这个数字确实让人瞩目,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标志着新加坡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疫情初期,新加坡凭借其严格的防控措施和高效的追踪能力,一度成为控制疫情的“优等生”。然而,随着全球疫.............
  • 回答
    小米的“风筝守护”与“亲情守护”功能退场,用户体验与品牌策略的双重考量10月30日,小米宣布将停止运营“风筝守护”和“亲情守护”这两项曾备受关注的功能。这一消息的放出,无疑在小米用户群体中引发了不少讨论和猜测。作为小米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项功能承载着许多用户的信任和期待,它们的退场并非简单.............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发布,就像每年秋季华为新品季的压轴大戏,总能勾起万千科技爱好者的期待。这次在 10 月 30 日揭开面纱的 Mate 40 系列,毫无疑问又是集华为最新技术于一身的集大成者。不过,在享受这份惊喜的同时,也难免有一些挥之不去的遗憾。惊喜:当性能与设计再次达到新高度首先,最核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