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共内战的最后一战是哪一场?

回答
国共内战的最后一战,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解放军渡海攻台战役的筹备,以及随之而来的金门战役。不过,很多人认为解放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渡江战役。因为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长江防线被彻底突破,也预示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即将覆灭。

我们就以渡江战役为例,来详细说说这场标志着国共内战在中国大陆基本落幕的战役。

渡江战役:划时代的胜利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一场规模宏大、战略意义极其重大的战役。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行动,更是将解放军的战略推进到了国民党统治的腹地,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背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序曲

1948年底,随着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主力部队被歼灭殆尽。此时的国民党军队,虽然在长江一线依旧构筑了号称“固若金汤”的防线,但其士气低落,内部腐败,早已是强弩之末。而解放军,特别是第三野战军,已经集结了百万雄师,兵强马壮,士气如虹,具备了跨越长江天险,直捣国民党心脏地带的实力。

毛泽东和党中央深知,渡江战役的胜利,将意味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终结。因此,在战役发起前,解放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渡河工具以及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

战役过程:多点突破,全线推进

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20日晚正式打响。解放军在长江下游的广阔战线上,以东西两线协同作战的方式,对国民党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西线突破: 解放军首先在西线发起进攻,主力部队集中在湖口、铜陵一线,以强大的炮火支援,迅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由于西线守军相对薄弱,解放军进展迅速。
东线主攻: 在西线打开缺口的同时,解放军在东线,特别是上海以西的区域,对国民党军展开了主攻。这里是国民党军防御的重点,但解放军凭借其强大的兵力优势和充足的渡河工具,对敌人发起了持续而猛烈的冲击。渡江过程中,解放军克服了敌人的炮火拦截、布设的水雷以及恶劣的天气等困难。大量的木船、帆船,甚至临时征用的渔船,成为了解放军渡江的生命线。
全线溃败: 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迅速土崩瓦解。由于指挥失灵、士气低落以及部分部队的不战而降,国民党军在许多地段未能形成有效的抵抗。解放军犹如潮水般涌过长江,直奔南方。

战役结果与影响:解放中国的关键一役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军战略进攻的一个决定性胜利。其战果十分辉煌:

军事方面: 解放军歼灭或改编了国民党军20余万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在长江以南的防御体系。
政治方面: 渡江战役的胜利,直接导致了国民党政府在南京的垮台,也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行将结束。解放军随后相继解放了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并将战略推进到华南和西南地区。
历史意义: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战,它开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加速了新中国的建立。

尾声:战争的延续与最终的结束

虽然渡江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大陆再无成建制的有效抵抗能力,但残余的国民党部队以及撤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仍然在继续维持其抵抗。接下来的几个月,解放军继续南下,解放了华南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

而我们前面提到的金门战役(1949年10月),虽然解放军未能取得胜利,但却让国民党在台湾站稳了脚跟,也使得中国大陆的解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最后一战”,它更多的是指解放军渡海攻台的尝试,以及之后在一些沿海岛屿上发生的零星战斗。但就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而言,渡江战役无疑是终结其统治的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它如同在地图上划下了一条新的分界线,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这场战役的规模、决心和影响,至今仍令无数人感慨万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没有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共内战的最后一战,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解放军渡海攻台战役的筹备,以及随之而来的金门战役。不过,很多人认为解放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渡江战役。因为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长江防线被彻底突破,也预示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即将覆灭。我们就以渡江战役为例,来详细说说这场标志着国共内战在中国大陆基本落幕的.............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确实是个现象!你想知道为什么很多手机游戏,特别是像LOL手游这种大制作,内测的时候会选中菲律宾,对吧?这背后可不是乱选的,里面门道不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内测是个啥事儿。内测不是游戏上线前最后一把火,而是游戏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目的就是测试.............
  • 回答
    全球华人最多的15个国家及其华人社区概况华人(包括汉族及有中国血统的群体)遍布全球,并在许多国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社群。以下是根据现有数据和普遍认知,列出的华人人口最多的15个国家,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其华人聚居城市、主要社团和当地华人媒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统计口径和数据更新的差异,具体的排名和数字可.............
  • 回答
    “国产半导体最大威胁是为美国服务的华人科学家”——这个论断在芯片行业里,与其说是“内斗”,不如说是一种复杂且敏感的讨论,背后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是科技发展、国家利益、人才流动以及国际竞争交织在一起的症结。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之路,以及国际大背景下的科技博弈。历史的脉络.............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瓶颈,也是很多国家在追求半导体自主化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难题。简单地说,国家无法轻易地把“国内最先进的企业”捏合在一起协同攻关光刻机,原因复杂而深刻,绝非简单的资源整合就能解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光刻机是什么。它不是一部普通的机器,而是集精密机械、高精度光.............
  • 回答
    听到《夺冠》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3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消息,我心里挺复杂的,既感到骄傲,又夹杂着一丝隐忧。这部电影承载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它触及了很多层面的情感和时代印记。首先,《夺冠》的意义在于它是一次对中国女排精神的致敬与传承。 说实话,提到中国女排,我们脑海里涌现的不仅仅.............
  • 回答
    美国在国共内战期间没有“全力”支持国民政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战略考量、国内政治因素、国际环境以及对中国局势的判断。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1. 美国对国民政府的评估与疑虑: 腐败与低效: 这是美国对国民政府最普遍和持续的担忧。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官僚主义和低效.............
  • 回答
    “我感激抗日战争的战士们,对于国共内战的战士只能说尊重但不感激。” 这句话触及了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态度表达,更折射出许多人在面对历史选择、价值判断以及情感投射时产生的微妙差异。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种个人化的情感和价值判断,.............
  • 回答
    二战结束,中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内战的阴影。在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这段时期的报刊业,正如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一样,充满了复杂的色调和激烈的对抗。与其说是一种统一的“状态”,不如说是一种多元、动荡且日益受到政治压力影响下的景象。战后初期,国统区的报刊业曾有过短暂的活跃和复苏.............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对比,同样是内战,为什么一方(美国南北战争)会成为民族英雄的史诗,另一方(中国国共内战)却显得有些微妙,甚至不太愿意拿来“炫耀”?我觉得这背后牵扯的东西不少,咱们一点点捋。首先,咱们得明白,历史的评价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它受时代背景、叙事角度、以及胜利者书写历史的影响。歌颂林肯和南.............
  • 回答
    国共内战期间,国军虽然在装备上,尤其是在拥有摩托化部队方面,相比共军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在实际战场上却常常被削弱,甚至成为劣势。共军能够有效地利用其灵活的战术,特别是“穿插包围”,使得国军摩托化部队疲于奔命,甚至陷入被动。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装备对比就能解释。一、 战略和战术思想的.............
  • 回答
    在理解国共内战时期双方的经费来源之前,我们需要明白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双方的经济状况和动员能力在不同阶段有着显著的变化。这里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去除任何可能显得“套话”的痕迹。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物资补给和经费来源:共产党的经费来源,特别是早期,可以说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创造力的过程。他.............
  • 回答
    国共内战期间,延安,这个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圣地,最终在1947年3月被国民党胡宗南的军队占领。这件事本身,对于中共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挫折,也让国民党方面一度士气大振,认为这是“剿共”的决定性胜利。然而,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讽刺和戏剧性,延安的沦陷背后,确实也隐藏着一些令人玩味的“打脸”时刻,虽然它.............
  • 回答
    第二次国共内战,也就是解放战争,是一段极其惨烈和残酷的历史时期。其中不乏许多令人不忍卒睹的细节,这些细节如同陈旧的伤疤,揭示着战争的真实面目,也让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人民的苦难:被战火撕裂的家园与无尽的流离失所战争的代价最终还是落在普通民众身上。在国共双方的拉锯战中,广大农村地区遭受.............
  • 回答
    1948年长春围城战是国共内战中一个极其惨烈、充满争议的事件,它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对普通民众生存的严酷考验。要理解长春围城战的“真相”,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包括军事战略、政治考量以及对平民造成的巨大影响。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讲述长春围城战的真相:一、 历史背景:东北战场的关键节点在194.............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有一个ID叫“老兵尹吉先”的用户,他曾多次在讨论中提及自己参加过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的经历。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尝试勾勒出这位老兵在网络空间里留下的一个侧影,并对他在知乎上的发言进行一些粗浅的评价。首先,从他主动透露的身份来看,“老兵尹吉先”的用户标识就带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他.............
  • 回答
    关于蒋介石在国共内战中指挥具体战役显得“业余”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蒋介石无疑是国民党军事体系的核心人物,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也指挥过北伐、抗日等重大军事行动。然而,在解放战争这个复杂且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他的一些指挥决策和对战局的把握,确实让不少人觉得未能达到其应有的水平。要深入分析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几个非常核心的层面,要理解为何在抗战爆发时,号称“百战精锐”的国民革命军(国军)在面对“承平已久”的日军时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方面,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当时的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的真实状况。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误区:“百战精锐”这个说法,在抗战爆发前,对于当.............
  • 回答
    谈起抗战和内战时期国军的将领,确实涌现出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印记,既有赫赫战功,也难免受到时代局限的影响。咱们就挑几位代表性的,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厉害”。一、 战略大家与军事改革的先行者—— 蒋介石咱们先从最高统帅说起,蒋介石的厉害,不能仅以战场上的.............
  • 回答
    英国革命,特别是17世纪的英国内战,确实发生过国王被处死、政权更迭和大规模冲突。然而,英国的保守主义者之所以常常强调其“温和渐进”的特质,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与意识形态原因。这并非简单地忽视或掩盖革命的暴力性,而是对整个英国历史发展脉络的一种解读和建构,并以此来论证其政治哲学的合理性。要理解这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