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腰间盘突出,想继续锻炼,可以做哪些运动?

回答
腰间盘突出,想继续锻炼,可以做哪些运动? 别担心,腰间盘突出不代表你要告别运动,相反,科学的锻炼反而能帮助你缓解疼痛,增强核心力量,更好地管理病情。关键在于选择对的运动,并且循序渐进。

我理解你想要详细的建议,也想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咱们就聊聊,怎么在腰间盘突出的情况下,还能动起来,并且动得更健康。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任何新的运动计划,尤其是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来说,最好在咨询过医生或专业的物理治疗师之后再开始。 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比如突出程度、疼痛部位、是否伴随其他症状等,给出最个性化的指导。这就像找了个“教练”,能帮你避开很多潜在的坑。

好了,有了这个底子,咱们来看看有哪些运动是比较适合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以及怎么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 温和的核心稳定训练:这是你的“腰腹部铠甲”

腰间盘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腰部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无法为脊柱提供足够的支撑。所以,加强核心肌群(腹部、背部、臀部)的稳定性和力量,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运动通常是低强度的,并且对腰部压力较小。

1. 死虫式 (Dead Bug):
怎么做: 平躺在瑜伽垫上,双腿屈膝,大小腿呈90度,脚尖着地(或者可以稍稍抬离地面)。手臂伸直,举过头顶,与地面垂直。保持下背部紧贴地面,腹部微收,就像肚脐要去贴着脊柱一样。
动作要点: 缓慢地、有控制地将一侧手臂和对侧腿同时向地面方向伸展,但不要让它们完全接触到地面。伸展过程中,保持核心稳定,腰部不能拱起。然后,用腹部和臀部的力量将手臂和腿收回起始位置。换另一侧重复。
为什么好: 这个动作能让你在不移动脊柱的情况下,练习核心肌群的协同发力,非常安全。它能教你的身体如何保持稳定。
练习建议: 从每侧35次开始,感觉可以了再逐渐增加次数和组数。速度一定要慢,感受肌肉的发力。

2. 臀桥 (Glute Bridge):
怎么做: 平躺,双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面上,与臀部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动作要点: 收紧臀部肌肉,将臀部向上抬起,直到身体从肩膀到膝盖呈一条直线。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腹部微收,不要过度塌腰或弓背。在最高点停留12秒,然后缓慢下放。
为什么好: 这个动作能有效地锻炼臀大肌和下背部肌肉,它们都是核心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壮的臀部能分担腰部的压力。
练习建议: 1015次为一组,做23组。重点在于臀部的发力感,而不是抬多高。

3. 鸟狗式 (Bird Dog):
怎么做: 四点支撑,跪在瑜伽垫上,双手位于肩膀正下方,膝盖位于臀部正下方。保持背部平坦,腹部收紧。
动作要点: 缓慢地同时伸展一侧手臂向前,对侧腿向后,直到手臂、身体和腿呈一条直线。保持身体稳定,不要晃动或塌腰。然后,缓慢地将手臂和腿收回。换另一侧重复。
为什么好: 这是另一个非常经典的稳定核心的动作,它能锻炼到你的背部伸肌、核心肌群和臀部。它可以很好地模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身体稳定的状态。
练习建议: 每侧810次为一组,做23组。关键在于控制,而不是速度。尝试在最高点时,感受对侧臀部和背部的收紧。

二、 增强柔韧性和活动度:让你的脊柱“舒展”起来

适度的柔韧性可以改善肌肉的平衡,减轻对腰椎的牵拉。但是,记住,是“适度”,避免大幅度的、引起疼痛的拉伸。

1. 猫牛式 (CatCow Stretch):
怎么做: 四点支撑,跪在瑜伽垫上,双手位于肩膀正下方,膝盖位于臀部正下方。
动作要点: 牛式(吸气时): 放低腹部,抬起头和臀部,让背部形成一个“U”形凹陷,感受脊柱的向上延伸。猫式(呼气时): 收腹,弓起背部,将下巴靠近胸口,感受脊柱的向上拱起,像一只弓背的猫。
为什么好: 这个动作可以温和地活动脊柱的各个关节,增加脊柱的活动度,同时也能放松紧张的背部肌肉。
练习建议: 1015个来回为一组,做23组。在动作顶端略微停留,感受脊柱的伸展。关键是动作要流畅,随着呼吸进行。

2. 仰卧屈膝抱腿(单腿或双腿):
怎么做: 平躺,双腿屈膝。
动作要点: 可以选择先用双手抱住一侧大腿,将膝盖轻轻拉向胸部。保持几秒钟,感受下背部和臀部的轻微拉伸。然后换另一侧。如果觉得舒适,也可以尝试双手抱住双腿,将膝盖一起拉向胸部。注意: 如果抱双腿让你感觉腰部压力增大,就只做单腿抱腿。
为什么好: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放松和伸展下背部的肌肉,缓解可能存在的紧张感。
练习建议: 每侧保持1530秒,重复23次。千万不要用力拉扯,感觉温和的拉伸即可。

3. 侧卧腹股沟拉伸 (Supine Hamstring Stretch variation):
怎么做: 平躺,屈膝,脚掌平放在地面上。将一侧腿的膝盖弯曲,另一侧腿伸直。
动作要点: 用同侧的手去抓住伸直腿的膝盖窝(或者用毛巾套住脚底,手拉住毛巾),然后轻轻地将伸直的腿向前伸展,同时保持另一侧膝盖弯曲。目标是感觉大腿后侧有轻微拉伸感。腰部要保持放松,不要拱起。
为什么好: 大腿后侧(腘绳肌)紧张会影响骨盆的稳定性,间接影响腰部。放松腘绳肌对腰部健康很有帮助。
练习建议: 每侧保持2030秒,重复23次。同样,温和拉伸,不要引起疼痛。

三、 适度的有氧运动:提高整体体能和血液循环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这对组织修复和疼痛管理都有好处。

1. 快走:
怎么做: 选择平坦的地面,保持良好的姿势,腹部微收,肩膀放松。
为什么好: 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它对关节的冲击小,可以很好地锻炼心肺功能,并且能温和地活动腰部和腿部。
练习建议: 从每天2030分钟开始,每周35次。逐渐增加时长和速度,但要根据身体感受来调整。如果快走过程中腰部有不适,可以适当放慢速度或缩短时间。

2. 游泳或水中漫步:
怎么做: 在水中进行各种活动。
为什么好: 水的浮力可以大大减轻身体对脊柱的压力,同时水的阻力又能提供有效的锻炼。游泳(尤其是自由泳和仰泳)是极佳的选择。如果游泳有困难,只是在水中漫步,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练习建议: 每周23次,每次2040分钟。注意选择水温适宜的泳池,避免憋气和快速转身等动作。

3. 固定自行车(平缓路段或低阻力):
怎么做: 调整好座椅高度,确保骑行时膝盖能适度弯曲,身体前倾不要过度。
为什么好: 与快走类似,它也是一种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心肺功能。
练习建议: 从低阻力、平缓路段开始,每次2030分钟。如果你发现骑行过程中腰部不适,可以尝试稍微调整座椅高度或把手位置,或者减少骑行时间。避免爬坡或高强度冲刺。

四、 需要警惕或避免的运动:

有些运动动作会给腰椎带来过大的压力或扭力,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来说,需要特别小心,甚至完全避免:

大幅度的体前屈或后伸动作: 比如某些深蹲、硬拉(除非是在专业指导下,并且负重极轻且姿势完美)、过度弯腰的拉伸。
剧烈的旋转动作: 比如某些高尔夫挥杆、网球击球,或者突然的扭身。
高冲击性的运动: 比如跑步(尤其是在硬地面上)、跳跃、篮球、足球等。
长时间坐姿或站姿不佳的运动: 比如长时间驾驶、久坐不动后突然进行剧烈运动。

给你的一些“过来人”的建议:

倾听你的身体: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运动过程中,如果感到任何尖锐的、放射性的疼痛,或者疼痛加剧,立刻停止。轻微的肌肉酸痛是正常的,但尖锐的疼痛绝对是身体在发出警报。
循序渐进是王道: 不要急于求成。刚开始可以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然后慢慢增加时长、次数或强度。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注重动作质量而非数量: 宁可少做几个动作但做得标准,也不要为了数量而牺牲了动作的准确性。错误的姿势可能比不运动更伤腰。
热身与拉伸必不可少: 在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温和热身(如慢走、原地踏步),运动后进行适度的拉伸,能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运动,并预防受伤。
保持良好的日常姿势: 不仅仅是在运动时,日常生活中的坐姿、站姿、睡姿都很重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经常起来走动一下。
坚持是关键: 腰间盘突出不是一天形成的,恢复和管理也需要时间。规律的、长期的锻炼,才能看到真正的效果。

总的来说,腰间盘突出并非运动的“终结者”,而是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的“提醒者”。通过上述这些温和而有效的运动,你会发现自己的腰部力量和稳定性在不知不觉中增强,疼痛也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记住,科学、耐心和坚持,是你战胜腰间盘突出最好的武器。祝你运动愉快,早日恢复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腰椎间盘突出

很多人被腰椎间盘突出所困,导致腰痛、腿部放射性疼痛、肌肉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怎么形成的、形成了之后应该如何恢复、怎么可以预防?

1什么是腰椎间盘

我们先从脊柱开始了解。脊柱是从枕骨下的颈椎一直往下延伸到尾骨这一大段柱子(如图1)。脊这个字太形象,造字本意:后背中间支撑上体骨骼框架的龙骨(如图2),连接肋骨之后(如图3),脊字“月”以上的部分与图很像,尤其是附有肋骨的时候。下部的“月”则代表身体,建议在此处可暂将其理解为下方的椎骨体。“月”字中间两横所围的“口”即是髓核。脊柱上每一块如图x的骨头都叫椎骨,处于腰部的椎骨就叫腰椎,椎骨与椎骨之间的部分,从上往下看像盘子一样,取名椎间盘。可以看到大盘子里还套了一个小盘,大盘称为纤维环,小环为髓核。椎间盘往外突就叫椎间盘突出。有时候会按突出的成都不同分别称为膨出、突出、脱出,此处统一称为突出,只是程度不同。(如图4)。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2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髓核是含有水分的一种髓样凝胶物质,可以分散、转移邻近椎骨之间的压力负荷,像一个非常结实的充着气体的气球。当站立时,椎间盘承受上部重量向下的挤压,纤维环弹性变差、形变小,髓核弹性大、形变大。压力致使髓核在水平面向四周形变、变大,推挤纤维环(如图5)。正常情况下,纤维环是可以承受住这些压力的,当弯腰的时候,腰椎前侧间距变小,压力变大,推动髓核往后,后侧纤维环的张力因此变大。好在纤维环也有帮手,后纵韧带也可以承担部分张力(如图6),虽然后纵韧带在腰椎除薄又窄,抗变形的能力减弱,但总比没有好。当压力过大时,髓核会顶着纤维环向外突出,再大就会冲破纤维环(纤维环破裂),一部分从纤维环后方挤出。这就造成了突出,突出并不一定会疼,只有这些突出部分挤到后面的神经才会又疼痛感。神经的位置(如图7)

图 5

图 6

图 7

3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

腰部不适首先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医生诊断可以采用非手术疗法,不需要手术治疗(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或长期缓解),那么我们则可以开始非手术恢复,并且在恢复过程有压迫、挤压不适,或者比不锻炼更糟糕的状况务必停止锻炼,寻求医生指导。

首先要恢复/增加椎间盘垂直方向的间距,其次加强腰椎后侧软组织力量。突出椎间盘受到后侧软组织提供的向前的推力,增加椎间盘垂直方向的间距,有益于突出部分回纳。部分椎间盘突出的后侧可能没有直接与软组织接触,但椎间盘垂直方向间距的增加仍有益于回纳。

可选择吊单杠、牵引,吊单杠最好用手抓握单杠,其余部位尽可能放松,去感受地球引力,想象身体一直延伸到地球另一端(如图8)。有些人的力量不够,吊不住自己的身体,初期可以用“倒挂脚套”或者助力带(如图9)来辅助,待力量增长之后逐渐减少使用辅助工具时间。每次最多吊到使出百分之七八十的全力,保证有力气控制平稳落地,以免落地不稳引起损伤。每次吊杠时间不必过长,最长不超过两分钟,让手臂适当休息之后再继续进行,可根据自身体力安排每天累积吊在杠上时间。牵引要选择正规医院。

图 8

图 9

在此之后,我们就该做一些躯干伸的动作来加强腰椎后侧软组织力量,这样才能在平时更好地保护椎间盘,帮助把椎间盘往前推。躯干伸的动作可以选择小燕飞(俯卧姿势,身体后侧发力使手脚两端逐渐抬起,手指伸展、脚背绷直,动作过程要慢速控制,到达极限稍作停顿下放),在锻炼腰椎后侧软组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锻炼过程或锻炼后凡是有加重腰突症状者立即停止!因为此时症状加重很可能是在做躯干伸的动作之前,我们突出的髓核已经离神经很近,躯干伸会挤压髓核向后突出更多,挤压到神经产生异样疼痛。应该寻求医生帮助或者回到上一步,继续增加椎间盘间距,让髓核进一步回纳之后再开始此步锻炼。


或者分解来做


除此之外,游泳也是非常好的动作选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突出很严重者不建议参与游泳,水中发生意外引起肢体不适后果严重,可以先进行陆上练习。对于突出很轻微者,建议选择蛙泳,手划水的过程,水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上肢,给躯干向头顶方向的力,可以增加椎间盘间距,而且髓核承受重力朝向脊柱前侧,利于回纳。呼吸过程有明显躯干伸,也利于髓核回纳;而对于突出略严重者,则建议选择自由泳,同样是因为手划水的过程可以增加椎间盘间距,髓核承受重力朝向脊柱前侧利于回纳。相比蛙泳,自由泳全程躯干伸幅度较小,突出髓核不会受到大的挤压,这样就不会产生大的变形而挤压神经引发不适。

4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

预防只适用于没有腰突者,已经腰突者不可以按本段内容进行锻炼。对于椎间盘突出的预防,我们可以应该着手于减小髓核向四周的形变、增加外周软组织的保护能力。

减小髓核向四周的形变,我们应该减小脊柱轴向的压力,减轻体重、腰部以上负重不要过大、躯干不要过度屈曲。

增加外周软组织的保护能力,这样可以增加把髓核往椎间盘中间推的力,使椎间盘不宜突出。不要长期保持一个身体姿势,至少每隔一段时间让身体参与活动,同时可以选择做一些躯干伸/等长收缩的锻炼。可以选择游泳、爬行锻炼(图10)、引体向上、做小燕飞(图11)、臀桥等。在进行爬行锻炼的过程要保持躯干平直,有正常生理弯曲。爬行的动作有很多,想了解更多的爬行动作可以参考《城市就是健生房》一书。

图 10

图11





忭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