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腰间盘突出是否应该选择微创?

回答
腰间盘突出,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腰部的酸痛、麻木,甚至放射到腿部的剧痛。当这个恼人的问题找上门来,很多人会开始琢磨:“我是不是该试试微创手术?” 这个问题,我想好好跟你聊聊,抛开那些冰冷的医学术语,用大白话告诉你,微创手术到底适不适合你。

首先,我们得明白,腰间盘突出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简单问题。它有轻有重,表现也多种多样。有人可能只是偶尔腰酸,有人则可能疼得下不了床,腿也麻得不像自己的。所以,回答“是否应该选择微创”,其实是在问:“我的腰间盘突出到了需要微创的程度了吗?微创手术到底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

什么情况下,微创手术会进入我们的考虑范围?

通常来说,腰间盘突出并非一开始就需要手术。医生们普遍的治疗顺序是:

1. 保守治疗:这是首选,也是大多数腰间盘突出患者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阶段。这包括:
卧床休息:但不是绝对卧床,而是短期的、限制活动度的休息,避免加重疼痛的动作。
药物治疗:止痛药、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等,帮助缓解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包括牵引、理疗(如热敷、超声波)、腰部训练(如燕飞、臀桥等)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脊柱。
腰部支具:在疼痛剧烈时,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但长期依赖会削弱腰部肌肉,所以要慎用。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46周,甚至更长)的规范保守治疗,疼痛症状依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在加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或者出现了以下这些比较严重的信号,医生们才会考虑手术治疗,而微创手术则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持续性的、剧烈的疼痛:保守治疗无效,疼痛让你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影响睡眠。
神经压迫症状明显:比如:
腿部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从臀部、大腿后侧一直向下放射到小腿、脚踝,甚至脚趾。
麻木或感觉减退:腿部、脚部出现麻木、刺痛、蚁行感等异常感觉。
肌力减弱:你可能会发现抬脚困难、踮脚无力等,这说明神经受压影响了肌肉的功能。
马尾神经综合征(这是个紧急情况!):一旦出现大小便失禁、会阴部麻木,这说明神经根受到严重压迫,可能损伤脊髓的马尾神经,必须立即就医,手术刻不容缓。

为什么微创手术会成为一个热门选择?

传统开放式手术,大家可能联想到长长的切口、大面积的组织剥离,恢复起来会比较慢。而微创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更小的切口,使用特殊的器械和技术,将手术的创伤降到最低。

具体来说,微创手术有很多种技术,比如:

椎间孔镜技术(PELD/UPELD):这是目前最主流的微创腰间盘突出治疗技术之一。通过一个直径只有几毫米的管道(椎间孔镜),医生可以在高清视频监视下,精确定位突出椎间盘的病灶,然后用特制的器械将突出、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切除。整个过程在局部麻醉下就可以完成,切口非常小,几乎看不到。
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切口”,但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医生可以看到更清晰的组织结构,从而可以用更小的切口和更精细的操作完成髓核的摘除。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用激光将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汽化一部分,减轻对神经的压力。
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能量对突出椎间盘进行“烧灼”治疗,使其体积缩小,减轻对神经的刺激。

微创手术的“好”在哪里?

选择微创手术,很多时候是因为它带来了以下几个“好”:

创伤小,出血少:小小的切口,避免了对周围肌肉、韧带的广泛剥离,术中出血量很少,甚至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输血。
恢复快:由于创伤小,术后疼痛减轻,患者往往术后几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几天就能出院,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并发症少: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降低。
保护脊柱稳定性:很多微创技术是在不破坏或少量破坏椎板的情况下进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脊柱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避免了术后“骨质疏松症”等长远问题。
疼痛缓解效果显著:对于确实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压迫疼痛,微创手术通常能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

但是,微创手术也不是万能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微创手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的腰间盘突出患者。你需要了解:

并非所有类型的腰间盘突出都适合:
椎间盘突出程度非常大,或者伴有严重的椎管狭窄:这可能需要开放手术来彻底减压。
椎间盘伴有明显的脱垂、游离:这些游离的髓核块可能需要更精细的处理,有时微创器械难以完全清除。
严重的脊柱不稳或合并其他脊柱退变性疾病:可能需要融合手术来稳定脊柱。
技术要求高,依赖医生经验:微创手术对医生的技术、经验和设备要求很高。不是每个医生都能熟练操作,也不是每个医院都有完善的设备。选择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一家技术过硬的医院至关重要。
可能存在复发风险:尽管微创手术移除了部分突出的髓核,但如果术后不注意康复锻炼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椎间盘依然可能再次受损,导致复发。
并非完全无痛:虽然术后疼痛会明显减轻,但完全无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

那么,我到底该不该选微创?

这个问题,最直接的答案是:听医生的!

在你考虑微创手术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

1. 详细咨询医生:把你的症状、病史、治疗经历都详细告诉医生。让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如影像学(CT、MRI)结果、神经学检查等,来评估你是否是微创手术的适应症。
2. 了解手术方案:如果医生建议手术,一定要问清楚他将采用哪种具体的技术(比如椎间孔镜、显微镜等),这种技术有什么优缺点,成功率大概是多少。
3. 评估自身情况:你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手术?有没有其他基础疾病?
4. 对手术有合理预期:微创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神经压迫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它不是“神奇的万能药”,术后还需要配合康复锻炼。

总结一下:

腰间盘突出是否选择微创,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它取决于你的病情严重程度、保守治疗的效果、神经压迫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紧急情况。

如果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症状仍然严重,并且符合微创手术的适应症,那么微创手术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能以更小的代价换取更好的疗效,让你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但请记住,科学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在你的腰间盘问题上,不要自己盲目下结论,更不要轻信所谓的“包治百病”的广告。选择一位值得信赖的医生,和他一起,为你的腰椎健康找到最适合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2021年7月13日,术后2年

我的老腰维持的还不错,3月份,做过核磁共振检查,凸出6-7mm吧,好在平时没有明显症状。6月份,阴雨天右腿臀部疼痛,感觉很可怕,影响到右腿了,好在过几天没事了,猜测压迫神经根导致水肿。

前几天陪孩子毕业旅行,上海迪斯尼,玩了创极、冲天抱抱龙、小矮人过山车,带着护腰玩的,没有大影响;去三亚蜈支洲岛,玩了潜水项目,虽说项目介绍高血压、腰椎突都不建议玩,好在没出问题;从长沙去张家界,来回租车自驾,单程4个多小时,影响很大,回家后夜里不能睡觉了,颈椎整个不敢粘枕头,这几天才好了点。感觉腰椎出问题后,颈椎也不好了,经常背板,疼痛。

另外,近一年来,胸闷气短,喘不动气,饱受困扰。去医院无数次,做了各种检查,有的医生说是间性呼吸,有的中医说是大气下陷,有的医生说是哮喘,有的医生说是高血压,吃了些西药、中药,也没有作用,医生判断是心理问题,只能自我调试。但我确实难受啊,经常喘不动气,需要大口呼吸,打哈欠打不上来,张着大嘴很尴尬!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下降,社会、心理压力倍增,体会到有些事不是想做就能做,心底凄凉。

==================================

2020年2月24日,术后1年

因疫情,待在家里为祖国做贡献,总结一下腰突现状。

突,还是突,这一点其实术后第一个月的检查就显示突了,术后又检查过几次,从3mm突到6mm,伴随着椎管狭窄,脊柱变直。

但从症状上来讲,腰不疼,腿不疼,腿弯也不疼,偶尔脚趾疼几下。不能半躺,感觉整个脊柱不舒服。左腿由于压迫神经,明显比右腿细。

综上所述,手术不能算失败,因为消除了症状,比术前有改善(这一点也是主治医师反复强调的)。但从检查指标上看,不能算好。

术后几个月内,对检查指标耿耿于怀,做了多次核磁共振。遇到一次老专家,对我去做微创很不屑,说不可能治好,等着一年后复发疼得哇哇哭吧!好在现在还没发生。

又有一次,因为年终体能测试,需要去开免测证明,一位老先生说,我这种情况不应当开,因为术后半年就可以正常运动。但我还突着呢,能不能跑步啊?老先生也说,他也是腰椎突,好多年了,但一直工作。需要平常注意,尤其不能搬重物。证明最后还是开了。但也没用,不参加体测,最终就是不及格,好在我也无所求,不及格就不及格吧。

检查做多了,也感觉没什么意义,突了也回不去,看看突几毫米也没什么意思,好几个月不去做核磁共振了。包括主治医师的定期复诊,这两次也没去,去了也没意义,问身体症状也啥大毛病,跟他说突了他就说比术前有改善,所以去复诊干什么。

到现在,工作10个月了,每天开车上下班。工作时难免久坐,坐一会,站一会。夏天去过外地旅游,没有爬山。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偶尔做做keep,做做悬垂,游过几次泳。

回想过去的一年,有些事对腰突的影响也不是很清楚。比如术后躺一个月对不对?应当进行什么样的康复训练?在工作中是不是没注意养身体?老是感觉自己恢复的不好才导致重新突了。

总之,虽然现在和正常人无异,但是腰突的阴影还是挥之不去啊!

===================================

2019年1月17日,早上突发兴致,与老婆大人为爱鼓掌。白天感觉左大腿不适,以为是扭了胯,被老婆大人嘲笑逞能,乱用姿势。本来按照惯例,下午体能时间去打羽毛球,因身体不适,想了想没去。一直到周末,这种不适感也没有消失,决定上班时间去医务室先看看。

2019年1月21日,白天开车去上班,下车时一瘸一拐,走一段路能恢复正常。白天比较忙,决定第二天去医务室看病。

2019年1月22日,去医务室找外科医生看了看,他怀疑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好去某某定点医院看一看。

2019年1月23日,去了某某定点医院,挂了个外科,做了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L3-L4腰椎间盘膨出,L5-S1向左后方突出4mm,部分钙化。出片要等1小时,报告等2小时,因快到中午下班了,老婆大人说直接找医生,在电脑上看片。医生老大不耐烦,说这种情况先吃吃药,不行就得做手术。但我还没有认识到严重性,对手术思想上也比较抗拒,因此就给开了些药,也没说保守治疗怎么办。我也没有认真吃,以为走走路,就恢复了。

2019年1月25日,母亲生日,驱车300公里赶回老家,母亲很高兴。她老人家也曾患腰椎间盘突出,后来做了个手术恢复了。

(注:母亲40多岁时,家里农活比较重,一次挑着两大提篮地瓜走山路,扭了腰。腰不痛,腿疼,压迫神经,痛的哇哇哭。父亲给她用热水敷,一晚上几壶水都不管用。去医院做牵引,做了几次也无效。腿部肌肉萎缩,瘦了3CM。去县医院找熟悉的医生做手术,缝了16针,做完手术就不疼了。一个月后,就下地做饭。)

去年又复发,严重时早上不能起床,有医生去村里诊治,在腰上打针,打了30多针,腰不疼了,也能走路了。

(注:刚电话确认,不管用!村里很多人打这个针,现在证实无效,又开始疼了,怀疑打的针是一种止疼类的针,缓解症状。对腰椎突本身无效,骗钱!)

弟弟说,他也得过腰椎突,严重时需要拄着双拐下地,后来吃腰痛宁吃好了。

我这时候其实还没太当回事,以为腰椎突是常见病,不用力就慢慢恢复了。

在老家呆了三天,陪母亲说说话,赶赶集,小年当天返回。病情有点加重,再去某某定点医院看看。换了个医生,说上一次拿的药是老年人吃的,见效慢,给另开了腰痹通和弥可保甲钴胺,营养神经,缓解疼痛。网上查了查,说是做小燕飞、悬垂或者倒走,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于是早上去公园倒走,在床上做做小燕飞,白天确实好点,能走路正常。

很快就要过年了,家里还比较乱,作为强迫症患者怎么受得了。从网上买了5个大整理箱,趁着放假,决定把家里来个大清理。断舍离!该扔的扔,该卖的卖,该归位的归位。早上起来,已经不能直接起床了,左腿从屁股尖到腿弯疼痛,需要先把左脚放地下,才能缓慢起身。去公园倒走,白天整理家务。

2019年2月4日,除夕,一瘸一拐的,自己感觉形象比较差,就不回老家过年了,母亲过年比较冷清。

2019年2月7日,老婆大人回娘家的日子,也不能陪她去了,在家躺一会,然后再打扫打扫卫生,把没整理完的再整理整理。

2019年2月10日,大年初六,惯例是几个老乡聚会的日子,虽然不想让他们知道身体不舒服,但一瘸一拐的克服不了。他们也推荐了几个医生或者偏方。

2019年2月12日,又去某某定点医院,又换了个医生,做了个核磁共振,显示L5-S1腰椎间盘向左后突出10-11mm。一下感觉晴天霹雳!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病情发展很快。又说前边医生开的药见效慢,给开了虎力散和艾瑞昔布。

在此真要吐槽一下某某定点医院了,仪器检查随便做,做多少次都行,要什么药也随便,就是不给好好看病。可能是他们也正处于改革当中,人心浮动,很多医生心思根本不在看病上。

人有了病,去找原因就麻烦了。我的腰椎间盘突出也许是因为打羽毛球造成的,经常进行单打、双打比赛对抗,野路子动作不规范,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运动后没有恢复调整。也许是因为跑步,年龄大了,还争强好胜。腰椎突了,就什么都不好说了。

另外,近20多天也是作死的经历,本来病情初发时,绝对卧床,也许能躺好。但是,我先是坚持上班,然后又往返600公里回了趟老家,年前年后又整理家,还去公园走路……

同事母亲是腰椎突的老患者,她是医院的,一直没有做手术,坚持保守治疗。她是腰疼,腿没有太大感觉,每年都犯病好几次,疼痛时在床上躺着,大小便都成问题。给她打了个电话,她说也考虑过手术治疗,但她有点神经黏连,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因此也不好选择做手术。另外,她也说,有人手术就好了,有人不好,一人一个样,开放手术要好点,微创手术容易复发。

2019年2月14日,去家附近的某医院,找了个专家看了看,他推荐做微创手术,我这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情况比较适合。但他推荐的医生在东院,离我家比较远。

现在,要考虑手术了,还牵涉到费用的问题。本来在某某定点医院治疗或者手术,不用花钱,但他们做不了微创手术,只能做开放手术。如果想做微创手术,需要转院去北京。按道理开放手术比较好,开口大,直观,但是恢复时间长,也可能复发。微创手术,可视性差,可能做不到位,复发率可能高,但开口小,损伤小,恢复快。根据某医院专家说法,我这种情况做开放手术可惜了!考虑来考虑去,做微创手术吧,自掏腰包,经济受损失,就当年底的双薪白花了吧。现在需要解除痛苦,已经当了一个月的瘸子了!!

2019年2月15日,根据熟人推荐,在某医院另外找了个专家,做微创手术比较多,在本院做,离我家比较近。但手术排队,床位也比较紧张,先办理了住院手续,挂床,计划20日做手术。

祈祷好运吧!!

2019年2月19日,陷入做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纠结!

昨天晚上腿疼的症状大大缓解,原来在床上不敢曲腿,现在没问题了。思想上一下有了反复,考虑安排好的手术有没有必要,是不是继续保守治疗就能治好。千般纠结中,又去找主治医师,他耐心的给我分析了一下CT影像,突出的还是比较严重,不进行手术突出回不去,即使有所缓解,以后摩擦还会压迫神经。

决定还是手术,去护士站报道,验血,没在病房呆,回家了,走路都很正常,不一瘸一拐了。

吃午饭时,吃不下,在家里来回走,还是考虑到底应不应当做手术。老婆大人看我犹豫不决,让我再去做个核磁共振,和一周前做的比较下有没有区别。去某某定点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找医生看了看,突出很严重,症状缓解是因为神经根水肿消除了(这个说法比较靠谱,还是首次医生这么给我分析),不做手术拿掉突出的髓核不会恢复,还会压迫神经根。

好吧,还是做安排好的手术吧!

2019年2月20日,手术日,5台手术,我排第4个,前面3台手术是开放手术。

按照护士的规定,第二天手术的头天晚上应当留病房,晚10点以后空腹,这两条我都没做到。

预计手术时间在下午4点以后,问过主治医师,早上可以吃饭,保证术前8小时不吃饭就可以。因为吃了早饭,营养针也可以不打,省一点。又查了下,空腹是全身麻醉的需要。如果胃肠内有食物,诱导麻醉时可能会发生“反流”,出现恶心呕吐,造成危险。

从来没进过手术室,对手术有点恐惧。同室的病友给我说,没什么感觉,就相当于睡了一觉。他是昨晚的手术,脊椎脱出,本来想做微创手术的,后来家属签字改为开放手术。晚上十点半进手术室,凌晨四点才出来。

早上吃了一大碗面条,上了五次厕所以后,肚子空了,也没喝水。等待比较焦急,晚上六点手术车来接,要进手术室了。

在手术室,医生给标记了手术位置,护士给装了置留针,麻醉师问了体重,主治医师问了下是不是左腿。躺在手术台上,感觉像待宰的羔羊。

开始麻醉了,时间很短,感觉无边的倦意袭来,意识消失。醒来时,我说了句“你们辛苦了”(“同志们辛苦了”)。意识不是特别清醒,问了时间是晚上九点,做的微创手术。插了导尿管,背后靠近尾椎处手术开口隐隐有痛感,翻身时,左腿还是很痛。

老婆大人和远道赶来的侄子等的很焦急,出了手术室大家才放下心。回到病房,上了心电监护、氧气,打了五个小吊瓶。后半夜,护士不断的来帮助翻身,查看血压和心率,没大问题。有点麻烦的事,一个是插了尿管,很不舒服;第二个是背下有个垫子,黏黏糊糊。

主治医师很负责,10点多,下了手术,特意来看手术病人。说本来准备15分钟就可以把突出部分髓核掏完,后来又把纤维环内髓核掏了掏,花了30分钟,掏的很干净,尽量减少复发。

2019年2月21日,早上主治医师又来查房,说当天就可以出院了。出院后,不要久坐久站,不要下腰拿重物。3-6个月,纤维环开口能长好,相当于纤维环上长个疤。6个月以后,就可以了,打球等等都不受影响。

该院床位紧张,不留病人,隔壁床的开放手术病友也要求明天出院,他们还想多住几天的。

上午打了两个吊瓶,一个消炎一个止痛。医生给换了药,护士拔尿管时,那个酸爽,如果不是全麻时插管,肯定会很疼。

结算,总共花了21000,全自费,如果报销估计也要15000,有个消融电极很贵,8736元,不能报销。

扎上护腰带,在床上坐一会,慢慢站起来,有点晕,但还好,所有知觉都在。老婆大人开车来接,由于离家近,调了调,坐在副驾驶位。

现在,躺在床上,左腿从屁股到腿都没有疼痛了,也没有隐隐约约的痛了,感觉很舒爽。跟女儿开玩笑,以后爸爸有2万块钱的腰,不要乱碰。

以后干什么事,都要考虑考虑腰能否受得了了。需要定期去复查,康复时间很长。也初步打算去游泳,打羽毛球先免了。

重构身体,慢慢恢复!

2019年2月25日,术后第五天。

出院时,医生给开的金天格和西乐葆,营养神经和止痛。考虑到少花点钱,并且家里还有药,所以没有取药。

术后除了吃饭和大小便,一直在床上躺着。

前两天,左腿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手术开口也没有太多痛感。

第三天和第四天,左腿偶发火烧火燎的感觉,有点担心,希望只是手术后神经根水肿的影响。

术后第五天,去除手术开口包扎,创口很小,类似抓痕。

长时间在床上躺着很累人,即使看看手机也累,常被手机砸脸,把我的一颗牙也砸松了。以前我都枕高枕头,有人说枕头高牵拉脊柱,现在换矮一点的枕头。

后面的路还长,要躺住了!

2019年3月1日,术后第九天,感觉舒适,与常人无异。

趁老婆大人不在家,偷着洗了个澡。她一直让我半个月以后再洗澡,实在受不了。手术创口已经结痂了,应当没有什么影响。但还是在创口上贴了个膏药。贴的不牢,没管用,洗澡时掉下来了。洗完澡,浑身舒坦。

2019年3月5日,换了个床垫。

一般床垫材质包括弹簧、乳胶、山棕、椰棕等。

先前床垫是椰棕和弹簧复合的,一面软一面硬,硬的一面让我睡塌了,椰棕断了,很多坑。

从某东新买的床垫选择山棕材质,中间是山棕丝绷紧的本体,表面敷有软的一层。这样表面软芯部硬,支撑性符合人体工学。

躺在新的床垫上,怎么翻身床垫也不会相应发生形变,就是硬板床的感觉,适合腰椎突患者。

2019年3月15日,术后第23天,复查

最近一周感觉不太好,左腿屁股疼,腿弯有灼烧感,并且右腿腹股沟和腿弯有灼烧感,比较忧虑,担心再突了。

上午去定点医院做了个核磁共振,显示除了钙化点还在,其他没啥问题。开了点甲钴胺,最近一直在吃,也没感觉有啥用。

下午挂了个主刀医师的号,看了下片子,说纤维环缺口在愈合,没有突,疼痛和灼烧感是受压迫的神经在恢复。

我问主刀医师是不是要一直躺着,他说没必要但是要合理用腰,不能久坐久站,不能提重物等就可以。

我也就放了心。我还是多躺躺吧,毕竟躺着对腰椎压迫小。

2019年4月12日,早上逛公园

术后一个半月多,神经根水肿终于消除,左腿疼痛及不适感终于没有了,身体舒适。尚存的问题,天冷时腿会发胀。另外,仰卧时腰没有感觉,侧卧时明显感觉到腰椎上手术位置的存在。

我这老腰确实不是以前的腰了。

今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早上扎上护腰,去我家附近的公园逛逛。沿台阶拾级而上,我缓慢的往上爬。迎面下来一个老头,背着旅行包,神采奕奕。

劈面问我,你有50岁吗?我一愣,我怎么就成了50岁了?你什么意思?老头转身给我示范,年轻人应当这么上山,蹬蹬蹬蹬,而不是一步一挪。

我。。。。。。我默默的掀起来运动服,漏出我的护腰。腰!两万块钱的腰呢!!

老头连声说着对不起,下山了。很有趣的老头!

2019年5月26日 休病假要结束了

伤筋动骨100天,休假三个多月了,领导打电话催我该上班了,老是不上班,别让人盯上了。

身体状况:刚做了核磁共振,报告显示,腰椎突出5mm,压迫左侧神经,也存在神经根水肿没消除,脊柱弯曲略直。

身体症状:左右腿弯处有胀感,有时腿麻,有几天脚趾突然疼痛,生疼,短暂,不持续。

询问主刀医生,是不是复发了?他说,不必担心,恢复很好,创口愈合,肌肉包裹神经根良好。他强调的观点是,不要老是看片子,应当看症状,看自己的感受。手术前,左腿从屁股到腿,疼的不能走路,手术后走路没问题,说明手术是成功的。

我强调现在存在突出情况,有神经根水肿,他也不得不承认。其实,我每个月都拍片子,这种状况从第一个月就开始了。好在,这几个月情况都差不多,没有扩展,这点还好。

去我们的定点医院,十次能碰到十个不同的值班医生给看。上次遇到一个医生,我先没告诉他是术后复诊。他说有点突,不严重,也有点神经根水肿。然后我告诉他是微创术后三个月,顿时他来了劲,说是十个患者里边只有一个适合微创,微创做不干净,很多人一到两年复发,让我等一年后再来看,把我气的要命。现在不确认的是,是手术后复发?还是没做干净?我本来就有纤维环的钙化突出点,微创是没法清理的。

所以,总结现在的状况,腰椎有点突,压迫神经,神经根有点水肿,但是腰腿不疼,能正常活动,不能久坐久站。

一旦优秀恐怕永远优秀了,以后干什么都得先想想腰。

老是呆在家里,时间长了也确实无聊。集体生活过惯了,突然没有规律,还真适应不了。如果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力,做不成事。三个月,也相当于提前体验了一下退休生活。

读了一些书,《西行漫记》,《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苦难与辉煌》,《毛泽东传》,《邓小平传》。这些书有的以前读过,重读还是很新鲜,很感动。感悟也很多,想想主席和他们的战友们开天辟地的经历,自己这点毛病真没什么,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也经常听老郭和于谦的相声,散步时经常会发出蜜汁笑声,虽然比较俗,快乐就好啊。

我家附近的公园一草一木都比较熟悉了,固定的几个点,照片能一天一天的排起来。

另外,也进入股市当了一把韭菜,现在还被套着,一动不动,姿势很标准。

想想这三个月,也做了一些事啊。

明天就要上班了,有点不适应。

2019年7月14日

术后快五个月了,刚游泳出来,等孩子没事干,再更新一点吧。

上班以后,每天上下班开车,好在时间不长,单程20多分钟,还受得了。另外,现在想想,以前长时间开车,也是造成腰椎突的重要原因。曾经开车14小时去黄山,开车10多小时去五台山,长时间佝偻在座椅上,真不是好的感受……坐在驾驶座椅上,感觉腰部很空,没有支撑,很难受。特意从京东买了个藤编腰靠,有东西撑着能舒服点。

单位会议、集会、讲座比较多,每次都跟领导请假。在办公室,也是坐一会,站一会……中午也不好在办公室躺椅上躺了,睡一张结实的木板床。

走路还是有点不正常,感觉上台阶拖拉着腿。另外,感觉左腿下楼无力,有一次,下楼膝盖撑不住,差点摔倒,这样也扭了膝盖。

有人说游泳对腰椎突有效,开始去游泳。我的姿势不正规啊,别人都是蛙泳,自由泳,我还是狗刨,慢慢跟孩子学学。游泳姿势不正常,可能对腰也不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