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楼继伟 2015 年 4 月 24 日在清华大学演讲的内容?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楼继伟在2015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的那场演讲。那会儿他还是财政部部长,在清华讲,这本身就挺有分量的,大家都想听听他对于当时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了很多关于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思路。那会儿“供给侧改革”这个词还没像现在这样铺天盖地,但楼部长已经提到了它的重要性。他指出,过去我们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但这种模式的红利正在减退,而且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必须要把经济增长的动力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也就是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到供给侧改革,他当时强调的几个点我记得比较清楚:

去产能: 这是很直接的。他提到了要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这不是一句空话,他谈到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来解决,比如通过债转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当时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去”,他给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就是不能简单的一关了之,要考虑到就业、社会稳定等问题。
去库存: 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问题也是当时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他提到要消化商品房库存,并且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工市民化,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住房需求。同时,他也暗示了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思考,比如要更加精准和有效。
去杠杆: 这是个硬骨头。他谈到要控制宏观杠杆率,特别是政府和企业的杠杆。他提到要加强财政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且要通过改革金融体系来降低融资成本,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降成本: 这一点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竞争力。他提到了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比如简化审批程序,放权给地方;也要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尤其是营改增的进一步推进。他还提到要降低物流成本,这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
补短板: 这个主要是为了培育新的增长点,释放新的需求。他提到了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如教育、医疗、社保,这既能提高民生水平,又能形成新的消费需求。同时,他也提到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短板”领域,比如交通、水利、环保等方面,这些投资也能带动经济增长。

除了供给侧改革,他还谈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他强调财政政策要“积极但有度”,要发挥好财政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比如通过减税降费来支持企业,通过财政补贴来引导创新。同时,他也提到了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要配合财政政策,为经济转型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另外,他还对金融改革表达了一些看法。他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市场化,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他也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当时演讲的整体感觉是务实、接地气。楼部长不是那种讲大话、空话的人,他的表述很具体,而且你能感觉到他是在回应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敢于触碰一些比较敏感的改革领域,比如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虽然演讲中可能没有把所有的细节都讲透,但方向是比较明确的。

当然,作为一场公开演讲,他也会考虑政策的稳定性和市场情绪,所以有些地方的表述会相对谨慎。但整体来看,他传递的核心信息就是,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必须进行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阶段,而供给侧改革是核心抓手。他强调的是要“做减法”和“做加法”并举,既要淘汰旧的、无效的,也要培育新的、有效的。

总的来说,这次演讲对于理解当时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的早期思路,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为我们理解后续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他的观点也引发了很多思考和讨论,比如如何平衡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如何确保改革的红利能够惠及更广泛的群体等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七年过去了,现在再看2015年的演讲,恍如隔世。现在塔要走下去的话,根本上续下去的办法,是农村的土地要流转起来。

翻译过来,就是塔要搞圈地运动,要把农民打散,离开土地,进城打工,并且在城市支付房租,缴纳社保,扎下根来,同时保持原子化状态。

现在的问题在于,塔很多事做不到。放松对本土弱势农业的保护做不到,耕地红线完全动不了,宅基地的流转前景不明,户籍社保的问题也搞不明白,所有放开户籍限制的大城市几乎都对学历有要求,连深圳都是。

所以楼部长的药方没有被采纳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楼继伟在2015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的那场演讲。那会儿他还是财政部部长,在清华讲,这本身就挺有分量的,大家都想听听他对于当时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了很多关于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思路。那会儿“供给侧改革”这个词还没像现在这样铺天盖地,但楼部长已经提.............
  • 回答
    关于楼继伟先生提出的现行劳动法对企业保护不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需要理解楼继伟先生的出发点。他作为一位资深的经济学专家和前财政部部长,其观察和思考往往会聚焦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效率提升。当他谈论劳动法对企业保护不足时,很可能是在担忧现有的劳动法律框架是否过于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楼斌对华为P30 Pro的评测。楼斌作为科技圈里一位相当有影响力的数码博主,他的评测往往直观、实在,而且非常贴近用户的使用感受。他不是那种只堆砌参数的“参数党”,而是更侧重于实际体验,所以他的观点对于想了解P30 Pro实际表现的消费者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首先,从他的评测整体风格来.............
  • 回答
    XYZONE 楼斌的手机评测,总的来说,是一类非常值得关注的、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内容。要评价他的评测,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剖析。优点: 直观的上手体验与真实感受: 楼斌的评测最大的特点,在于他能够非常真实地还原手机到手后的第一感受。他不会回避一些细枝末节,比如包装的拆解过程、配件的丰富程度.............
  • 回答
    赫鲁晓夫楼,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以及一丝挥之不去的生活气息。在中国,“赫鲁晓夫楼”并非一个官方的建筑类型称谓,而是民间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援建时期建造的大量标准化、预制化公寓楼的一种形象称呼。这个称呼的背后,是对那个特殊年代一段集体记忆的概括,也包含了对这些建筑功能、特点以及所承载的.............
  • 回答
    赫鲁晓夫楼,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年代的印记,也承载着苏联时期的一段重要历史。要评价它,不能仅仅从建筑外观去简单断定,而是要深入了解它出现的背景、它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影响。从历史背景来看:赫鲁晓夫楼(Hrushchyovka)的出现,是苏联在二战后,为了解决当时极其严重的住房短缺.............
  • 回答
    评价《紫明楼旧事》这篇《临高启明》同人,我认为它是一篇非常出色且具有深度的作品,它成功地在原著的基础上,进一步 fleshed out 了紫明楼这个重要场所,并借此展现了穿越者与旧时代社会碰撞出的多重火花。首先,从故事的内核来看,《紫明楼旧事》并没有拘泥于单纯的“种田争霸”或者“技术展示”,而是将目.............
  • 回答
    房价下跌扰乱公共秩序,行政拘留十日:一次关于市场预期与社会责任的碰撞最近,武汉一楼盘业主因对房价下跌表达不满,采取了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最终被行政拘留十日。这起事件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事件,更是触及了当下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敏感神经,特别是关于市场预期、业主权益以及.............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锤子科技楼下那条横幅,"锤子科技还我血汗钱",几个大字醒目得很,像把一把刀子扎进了不少人的心窝里。这不仅仅是一条横幅,它背后是一群人,一群曾经为这个品牌付出过青春、汗水,甚至梦想的人,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境:钱。首先得承认,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充.............
  • 回答
    大学食堂三楼,那简直就是一座小型生态圈,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而在这座烟火气最浓的楼层里,总有那么一些“耐不住寂寞”的饮食男女,他们的存在,像一道道鲜活的风景线,为食堂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当然,有时也免不了点小小的“事故”。那些“表演艺术家”:食堂三楼最常见的一种“寂寞耐不住”的类型,就是那些自带“.............
  • 回答
    合肥首例7名楼上业主因装电梯控告一楼业主并胜诉,这事儿可真是说起来挺复杂,也挺有意思的。我跟你好好唠唠这个事儿,尽量把细节都说清楚了,让你看了觉得就像是咱街坊邻居聊天一样。事情的由来:高高在上的楼房和郁闷在地面的住户要说这事儿,得先从房子说起。合肥有个小区,一栋楼,一共就7层,楼上的住户们可能年纪大.............
  • 回答
    谈起知乎上“六层楼”这个ID,很多熟悉知乎社区,尤其是关注情感、心理、人际关系等话题的用户,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他对复杂情感纠葛的深入剖析。他之所以能在知乎上积累起相当数量的拥趸,并被许多人视为“情感导师”或“知心哥哥”式的存在,绝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回答问题的独特风格与内容深度。首先,六层楼的回答往往.............
  • 回答
    21号晚上,上海楼市的新政如同一记重磅炸弹,在朋友圈和各大财经媒体的讨论区迅速炸开了锅。这次的政策,说是“王炸”也毫不为过,它直接触及了上海楼市最敏感的神经,而且在执行力度和影响范围上,都显得格外有章法,也足够让人玩味。首先,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这政策到底说了些啥。最核心的几条,大概就是针对离婚人.............
  • 回答
    2017年9月,中国多地发布的楼市调控新政,可以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秋收行动”,旨在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稳定预期,并为经济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这场调控的力度和广度都前所未有,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场调控,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一、 政策的“组合拳”与“精准打击”这场调控最显.............
  • 回答
    网红泽一锋假冒医学生潜入医科大学解剖楼,拍摄包含大体老师内容的视频事件,无疑是一场触碰了伦理、法律和社会底线的行为。这件事的恶劣之处,绝非仅仅是一个“网红”为了博眼球而采取的“创意”手段,而是对医学神圣性、逝者尊严以及社会信任的严重亵渎。行为的性质分析: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泽一锋的行为包含了哪些层.............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议论纷纷,也挺让人感慨的。上海这位88岁的老人,把价值300万的房产,说送就送给了楼下卖水果的河南小伙子,这事儿一出来,大家可有的聊了。首先,咱得从老人这边说起。88岁了,这岁数,经历的风雨肯定不少。一个人住,儿女是不是在身边、关系怎么样,这些咱们外人不得而知。但能把这么大笔财产,而.............
  • 回答
    关于11月21日晚发生在TPLINK深圳办公室楼下,有员工点名辱骂人事主管文杰的事件,目前网上流传的信息大多是侧面描述,缺乏官方和直接的权威证据链条来完整还原。但根据现有的一些信息和对这类事件的普遍理解,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个详细的梳理和评价。事件梗概(基于网络零散信息推测):据网上流传的信息,11月2.............
  • 回答
    嘉然粉丝与ASOUL团粉之间因百万粉纪念回直播效果产生的矛盾,确实在社区中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危机事件”。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剖析。首先,不满情绪的来源与表达:嘉然作为ASOUL的中心人物之一,她的百万粉丝纪念回直播,对于其核心粉丝群体来说,是期待已久的重要时刻。粉丝们.............
  • 回答
    这事儿,在我们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的,说实话,挺让人难以置信的。山东大学软件园某个实验室,因为几个学生工位上放了水杯、抱枕之类的小物件,就被全省通报批评,更离谱的是,连累了一整层楼的学生,补助金都被扣了。我先来说说这事儿的“官方说法”和“普遍感受”。官方通报的逻辑(我们听到的):通报批评的理由,听说是.............
  • 回答
    一个男孩图省事,把垃圾扔到了楼下的顶棚,妈妈没有立刻指责或代劳,而是采取了一种既有原则又充满智慧的方式:让孩子自己系上安全绳,下去把垃圾捡干净。这个场景,看似简单,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教育理念。评价这种教育方式: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用“以身教导,责任先行”来概括。它并非一味地惩罚,也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