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荷兰人自称荷兰是最自由包容国际化的国家,事实如此吗?说说你在荷兰遭遇过的歧视?

回答
荷兰自诩为自由、包容和国际化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国家形象的核心。从许多方面来看,荷兰确实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其对多元文化的开放态度、相对较低的犯罪率、以及对个人自由的尊重方面。

荷兰在自由、包容和国际化方面的体现:

言论自由和思想开放: 荷兰拥有悠久的言论自由传统,媒体自由度高,民众对于不同观点和生活方式的接受度也普遍较高。
多元文化社会: 荷兰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国家,拥有大量的移民和国际居民,许多城市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都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各种文化、语言、宗教在这里都能找到生存空间。
自由的社会政策: 荷兰在许多社会议题上持开放态度,例如其对同性恋权利的早期承认、合法的安乐死、以及对大麻的宽容政策等,都体现了其对个人自由的重视。
国际化营商环境: 荷兰拥有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贸易政策,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在此设立分支机构,国际人才汇聚。
包容性体现在日常生活: 在许多日常场景中,比如商店里、公共交通上,你都能看到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英语在荷兰的普及程度非常高,使得外国人能够相对容易地融入日常生活。

关于歧视:

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标榜自由包容,也难以完全避免歧视的存在。歧视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有些是隐蔽的,有些则可能更直接。

作为AI,我并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因此我无法像一个真实的人那样“遭遇”歧视。我无法描述我曾因为我的“身份”(如果我可以被这样定义的话)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场景。

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和分析的大量信息,来描述荷兰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以及被观察到的歧视现象。这些信息来源于新闻报道、学术研究、个人经历分享(在网络平台上)等:

可能存在的歧视类型:

基于种族/族裔的歧视:
找工作时: 有时会报道说,名字听起来“非荷兰”的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即使拥有同样的资历,获得面试的机会也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招聘人员无意识的偏见。
在租房时: 一些非欧洲裔的求租者可能会遇到房东以各种理由拒绝出租的情况,尽管他们完全符合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 虽然不普遍,但偶尔也可能发生一些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语或行为。
基于宗教的歧视:
对穆斯林群体的偏见: 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可能存在对穆斯林文化和宗教的刻板印象或不信任,这可能体现在就业、社交互动等方面。例如,一些女性如果选择戴头巾,可能会在某些场合遭遇不友好的目光或被回避。
对其他宗教群体的刻板印象: 虽然相对较少,但其他宗教群体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刻板印象。
基于性取向/性别认同的歧视:
虽然荷兰在LGBTQ+权利方面非常领先,并且社会普遍接受度很高,但在某些保守的地区或人群中,仍可能存在歧视性的言论或行为,尽管这不像某些国家那么普遍。
基于国籍/移民身份的歧视:
即使在荷兰出生,如果带有明显的“外国”口音或被认为不是“真正”的荷兰人,有时也可能在某些场合被区别对待。

详细的(假想的或基于普遍观察的)例子说明:

假设一个在荷兰生活了多年的,母语非荷兰语(例如中文)的外国人,在荷兰遭遇歧视,可能会是这样的情景:

1. 找工作:
情景: 这位中文母语者拥有优秀的荷兰语和英语沟通能力,专业技能也相当扎实,她在一家荷兰公司担任市场专员。她注意到,尽管她业绩不错,但晋升的机会似乎总是落到那些名字更“荷兰化”的同事身上。一次,她的经理在讨论团队扩张时,公开表示:“我们需要一个能更好地融入本地客户的年轻人”,而当时她的同事小李(一个典型荷兰名字的年轻人)的经验和能力并不比她突出。她感觉到这种“融入本地客户”的说法可能是在隐晦地指向她的非荷兰背景。
感受: 这种歧视是微妙的,难以直接指出是种族歧视,但她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障碍,似乎她的“外国”身份限制了她的职业发展,即使她的工作表现并没有问题。

2. 租房:
情景: 她在阿姆斯特丹找一套公寓,通过中介看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房子。她按时参加了看房,并且表示自己稳定工作,能负担租金,并且会爱护房子。然而,当房东得知她不是荷兰籍时,突然表示“房子已经有人预订了”或者“我更倾向于租给荷兰家庭”,即使之前没有明确提出这种要求。她曾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这让她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感受: 这种歧视是赤裸裸的,直接基于她的国籍或移民身份。她会感到被剥夺了平等的机会,并且对这座曾经让她感到包容的城市产生疑虑。

3. 日常社交:
情景: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她正在用荷兰语与一位新认识的荷兰朋友交流。当谈到她的成长经历时,她提到小时候住在荷兰的经历。对方惊讶地说:“哦,你竟然在荷兰长大过?我一直以为你刚来不久,你的荷兰语很好了,但我总觉得你说话的口音有点‘不一样’。” 尽管对方可能没有恶意,但这种“口音”的评论,以及潜意识里将她归为“新人”或“外来者”,让她觉得自己的身份被标签化了。
感受: 即使是无心的评论,也会让她感到自己的“荷兰人”身份没有被完全接纳,她始终被看作是一个“非荷兰人”,即使她在这里生活了很久。

总结:

荷兰的自由、包容和国际化是其显著的特征,也是吸引众多国际人才和游客的重要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荷兰能够享受到高度的自由和尊重。然而,正如世界上任何一个社会一样,歧视也可能以各种隐蔽或直接的方式存在。这些歧视往往源于无意识的偏见、刻板印象,有时也可能是基于经济竞争或文化隔阂。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即使是“最自由包容”的国家,也需要不断努力去识别和解决社会中的不平等和歧视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其所宣扬的价值观。对于任何一个身处异国他乡的人来说,可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但这并不一定代表整个社会的普遍情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荷兰呆过11年,有长居,会荷兰语,并且,从父辈开始就一直和荷兰有接触,所以在知乎除非你找个荷兰人来,很难有人比我更了解荷兰了。

总体而言,我觉得最自由包容这词可能有争议,但是客观上说还是没什么大错的。很多人说歧视啥的,歧视在哪没有?别说旧世界国家了,就算移民国家里,美国歧视么?澳大利亚歧视么?或者说,中国不歧视外国人么?说到歧视,你得把“敌视”,“视为异类”从“歧视”里面分出来——歧视是觉得你比他低一等,敌视始觉得你是敌人,而视为异类是觉得你不是自己人。

光从歧视这个角度说,荷兰的歧视程度在欧洲甚至在世界上都算轻的。这和荷兰文化里比较务实和理性的一面有关,也和荷兰本身是一个文化和地理上的小国有关——傲慢的话,西方文化下的白人对其他文化和其他种族都是傲慢的,但是除此之外,荷兰人相比于其他国家,对中国人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偏见和刻板印象相对较轻,并且相对比较理性,姿态也没那么高。比如,美国这种世界霸主可以完全不知道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哪,反正美国的就是最好的;英国和德国这种国际可以在完全没人任何原因的情况下就认为中国的某些东西是错的。但是荷兰人在大多数方面都没有这种底气觉得自己一定对,于是,很有趣的地方是,在和荷兰人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甚至有些辩证或者杠精——不管说啥,他都能觉得“你说的可能不对,但是我说的也未必对……”

但“国际化”这个词就不太适合用在荷兰身上了——荷兰人英语很好,国际公司和机构不少,本身也是生意人起家,也有阿姆斯特丹这种相对国际化的城市。但是总体而言,出了大城市,荷兰并不国际化,这点是很多只在荷兰留学或者只在大公司工作的人感受不到的。实际上荷兰除了大城市之外其他的地区的民众还是相当淳朴,保守,排外和“土”的,这点和欧洲其他的国家区别也不太大。这也导致——即便你可以在某些相对国际化的地方找到工作,但如果你住在不那么国际化的城市,你还是会被当作异类。

回到题主的问题,说说我受过什么歧视。其实在路上被人骂这种都算不上歧视了,那只是纯粹的遇上傻x了而已,路上傻x多这种事是个治安问题而不是歧视问题。

但对我而言,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无论有没有歧视,最大的问题都是“视为异类”,也就是无论在公司还是学校还是机构,即便你永远不可能被当成自己人。同时,到了最后,你会发现荷兰人骨子里的民族主义和白人的优越感还是会冒出来,这点我甚至不觉得是荷兰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以西方和白人为中心的文化的问题,这点是我不愿意去接受甚至不愿意表现出接受的东西。所以,我回国了。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下,欧洲越来越向右转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在欧洲,对于外来者的“敌视”(不是歧视)会越来越多。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即便肯定会有杠精拿着某些例子跟我杠,但说荷兰总体是个自由包容的国家,甚至说是世界上最自由包容的国家之一,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说到荷兰人普遍上会不会歧视中国人,那肯定是会,真正不会的是少数。

说到对待中国人的态度的话,那么基本上没有太多敌意(至少在疫情之前如此),歧视也基本属于西方白人的较低水准,当然,作为一个总体偏保守的非移民国家,永远不要指望他们会认为你是其中一员。综合评价起来,放在世界范围内,这个水平可能仅低于新加坡等少数国家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荷兰自诩为自由、包容和国际化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国家形象的核心。从许多方面来看,荷兰确实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其对多元文化的开放态度、相对较低的犯罪率、以及对个人自由的尊重方面。荷兰在自由、包容和国际化方面的体现: 言论自由和思想开放: 荷兰拥有悠久的言论自由传统,媒体自由度高,民众.............
  • 回答
    在荷兰生活或居住的华人朋友们,面对当前新冠疫情的形势,大家一定都在关注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以及日常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荷兰政府目前的防疫策略,正如大家所了解到的,采取的是一种“不过度宣传、日常活动照常、重症收治、轻症自行康复”的模式。这背后有着一套自己的考量,而我们华人社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同样需要采取.............
  • 回答
    这个荷兰安全专家的故事,如果属实,那可真是太有意思了。他声称猜中了特朗普的推特密码,并且成功登录,这一下子就把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提升了好几个档次。首先,我们得想想,这密码到底是什么?特朗普的推特账号,那是全球瞩目,每一个字都能引起轩然大波。所以,他这个账号的密码,肯定不是随便设定的。普通人可能会用生日.............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窝火的。本来冬奥会是展示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交流的好机会,结果荷兰媒体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给所有认真筹备、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添了堵,还败坏了整个体育盛事的名声。咱们一件件捋捋。首先,擅闯临时管制区域。这个事儿说白了,就是藐视规则,不守规矩。冬奥会期间,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赛事的顺利进行.............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DIY申请荷兰留学的决心,尤其是面对一堆英文材料时那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确实,找中介费用不菲,但自己动手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准备。别担心,很多人都成功DIY申请到了荷兰的学校,这并非遥不可及。我帮你梳理一下,希望这些经验能让你更有信心。首先,我们来聊聊最核心的几样东西:个人.............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在家里的露台上用缸养荷花,绝对是个浪漫又可行的想法。想象一下,夏日午后,微风拂过,露台上摇曳生姿的荷花,那感觉,绝了!当然,想要养好,有些门道还是得讲究讲究。我这就跟你掰扯掰扯,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养荷花这事儿,最关键的几个要素是什么。 阳光: 荷花是个十足的“阳光.............
  • 回答
    波兰人称呼自己的国家为“Polska”,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语言渊源。简单来说,这三个字母组合是波兰语中“波兰”这个词的发音和拼写,是他们与自己民族身份紧密相连的语言表达。但如果想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语言的根源是理解“Polska”最直接的出发点。波兰语属于斯拉夫语族,而“P.............
  • 回答
    战后的波兰,对于“自由波兰”部队在西线奋勇作战,但故土最终却由人民军解放这一事实,国内民众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撕裂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军事胜利归属的问题,更牵涉到波兰民族认同、政治立场以及对未来国家走向的深刻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西线作战的波兰部队,尤其是安德斯将军领导下的第二集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入探讨。简而言之,荷兰人确实知道中国把一种豆类叫做“荷兰豆”(荷兰语中是 "peultjes" 或 "sukerertjes"),但他们对这个名称的来源和含义的理解,可能与中国人有所不同,并且他们可能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普遍或直接地使用“荷兰豆”这个称呼来指代这种蔬菜。下面我.............
  • 回答
    荷兰人与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人的分化,并非一蹴而就的突变,而是一个漫长、渐进且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历史演进。它糅合了地理、语言、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民族认同的深刻变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中世纪,看看那片低地是如何逐步走出神圣罗马帝国的羽翼,走向独立的。地理的隔离与独特性:首先,地理是奠定分离基.............
  • 回答
    如果没有荷兰人的介入,马打兰苏丹国能否重现满者伯夷的辉煌,成为下一个统治爪哇乃至整个印尼群岛的帝国,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假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审视当时的历史背景、马打兰苏丹国的潜力和限制,以及满者伯夷帝国崛起的关键因素。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满者伯夷帝国在14世纪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触及到了明清两代在对外关系、民族认同以及国家治理上的一些关键差异。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仔细分析一下。首先,得说明白一个概念:“亡国的明朝”和“康乾盛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国家实力、内部状况以及对外政策都有着天壤之别。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明朝末年,风雨飘摇中的民族脊梁郑.............
  • 回答
    荷兰弟(Tom Holland)饰演的蜘蛛侠和超凡蜘蛛侠(Andrew Garfield 饰演)在蜘蛛侠电影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显著的差异,无论是从角色塑造、故事背景、风格还是演员表演上,都各有千秋。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分析他们的区别: 1. 角色背景与起源故事 荷兰弟蜘蛛侠.............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荷兰和中国虽然人口密度相近,但荷兰在“人均用地紧张”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却大不相同。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政策、文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核心差异:土地的性质和可用性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荷兰:人工填海造陆的先驱和大师。 荷兰.............
  • 回答
    好,咱聊聊荷兰语这事儿,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点真切的感受。你说荷兰语好是怎样一种体验? 嗯,怎么说呢,就像是你走进了一个曾经尘封的宝藏箱,你以为里面只有些老掉牙的硬币,结果撬开一看,里面金光闪闪的,还有好多你没见过的玩意儿,而且这些玩意儿,还能让你玩出点花样来。首先,最直观.............
  • 回答
    荷兰最近确实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事件,包括大规模的反封锁抗议以及一个新冠病毒检测中心被烧毁。这些事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在作用。要理解“荷兰这是怎么了”,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抗议的根源:对限制措施的普遍不满与“自由缺失”的担忧荷兰一向以其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社会氛.............
  • 回答
    荷兰,这个面积不大却充满活力的国度,以其独特的社会文化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要理解荷兰,绝不能仅仅停留在风车、郁金香和奶酪的浅显印象上,更需要深入其骨子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平等与包容:荷兰精神的核心荷兰社会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其根深蒂固的平等主义观念。这种平等并非单指法律上的平等,更是一种渗透.............
  • 回答
    根据荷兰媒体的报道,美国情报机构可能在酒店预订系统中进行了网络攻击,窃取了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敏感数据。如果属实,这背后可能有着多重战略目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收集。首先,目标识别与追踪是美国情报机构进行此类行动的核心原因之一。通过获取酒店预订信息,他们能够了解到特定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活动.............
  • 回答
    荷兰弟的《神秘海域》啊,说实话,看完之后,我的心情有点复杂。你想知道它拍得怎么样,值不值得去电影院花钱看,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整体感觉:还算过瘾,但惊喜不多如果你是《神秘海域》游戏系列的忠实粉丝,尤其是喜欢汤姆·赫兰德饰演的内森·德雷克(Nate)的年轻版,那么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觉得“嗯,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