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3月30日世卫发布新冠溯源报告,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来源,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世卫组织在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新冠病毒溯源报告,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报告中关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来源”的结论,以及其他信息,都非常值得详细分析。

关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最初来源”的结论:

这个结论的提出,并不是说华南海鲜市场与疫情完全无关,而是基于目前收集到的证据,认为病毒的传播在市场出现病例之前就已经存在。报告的核心意思是:

病毒可能在市场传播之前就已存在: 报告指出,在2019年12月之前,已经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出现,而这些病例的地理分布并不局限于华南海鲜市场,存在于武汉市的其他地区。这暗示着病毒可能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经在人群中传播开来,而市场只是一个“超级传播事件”的发生地,放大了病毒的传播,使得疫情更容易被发现。
市场可能是一个“放大器”而非“起点”: 华南海鲜市场由于其人员密集、环境复杂等特点,成为了病毒传播的理想场所。一旦有感染者进入市场,病毒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给其他人,并被带到更广泛的区域。因此,市场更可能是一个加速和放大疫情的场所,而非病毒最初起源的地方。
证据的局限性: 报告也坦承,要 pinpoint 病毒的确切起源点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溯源工作需要在病毒出现后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但当时对病毒的认识还很有限,很多早期证据可能已经消失或被破坏。收集到的所有证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分析,才能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

为什么这个结论值得关注?

1. 修正了早期认知: 在疫情初期,由于许多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很多人将市场视为疫情的起点。这个报告的结论,在科学层面上提供了一个更细致和可能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疫情的传播路径。
2. 指向更广泛的早期传播: 如果市场不是最初来源,那么就意味着病毒可能在武汉市的其他人群中已经潜伏了一段时间,并且以更分散的方式传播。这提示我们需要将溯源的视野扩展到武汉市更广阔的范围,并对更早期的病例进行深入调查。
3. 对未来溯源工作的启示: 这个结论也强调了早期、全面和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未来的疫情溯源工作中,需要更早介入,收集更多不同地点的样本和信息,避免过早地将焦点锁定在某个单一地点。

除了“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最初来源”,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世卫组织的溯源报告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以下是一些值得深入关注的方面:

1. 病毒的可能动物宿主和中间宿主:
蝙蝠: 报告再次确认,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病毒在蝙蝠种群中广泛存在,并具有高度的遗传相似性。
中间宿主: 报告详细分析了可能将病毒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中间宿主。报告中列出了多种可能性,包括穿山甲、水貂、狐狸、兔等,但没有一个物种被明确锁定为唯一或最可能的中间宿主。这表明寻找中间宿主的工作仍然充满挑战,需要更多的研究。
对市场冷链食品的调查: 报告也关注了市场中销售的动物产品,例如来自南美的冷冻鱼类等,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些产品携带了病毒。这提醒我们,除了活体动物交易,冷链运输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因素。

2. 关于“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评估:
报告将“实验室泄漏”列为“极不可能”的途径。 这是报告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部分,也是引起争议的焦点之一。
报告的论证逻辑: 报告的结论是基于对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调查,包括其研究的病毒类型、安全协议等。报告认为,如果病毒是从实验室泄漏的,那么应该能找到与新冠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样本在实验室被研究,或者存在实验室人员感染的证据链。目前未能发现直接证据支持这一假说。
需要注意的局限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报告得出了“极不可能”的结论,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了可能性,而是说根据现有证据,这种可能性非常低。如果存在一些未知的信息或证据,这一评估也可能需要被重新审视。对这一点的深入讨论需要基于更详尽的科学证据和信息公开。

3. 病毒的地理起源:
指向武汉市而非武汉以外: 报告的调查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并倾向于认为病毒起源于武汉市范围内,但具体在哪里,何时开始传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对其他地区早期病例的关注: 报告也提及了在武汉以外地区可能存在的早期病例线索,但这些线索的关联性尚不明确,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

4. 对疫情早期传播时间的推断:
病毒在2019年12月之前就已传播: 如前所述,报告通过分析早期病例的分布和时间线,推断病毒在2019年12月之前就已经在武汉人群中传播。这可能将疫情的起点推得更早。
对早期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反思: 这提示我们需要反思早期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否存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早期病例。

5. 对未来溯源工作的建议:
需要更广泛的地理范围调查: 报告建议将溯源的范围扩大到武汉市以外的地区,甚至可能更广泛的国际范围。
需要访问更多数据和样本: 报告强调需要获取更多原始数据、冷链样本、野生动物样本以及历史病例的样本,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需要建立更透明和合作的国际溯源机制: 报告也提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未来处理类似情况时,需要更早、更全面、更透明的合作机制。

总而言之,世卫组织的新冠溯源报告是一项复杂的科学工作,其结论是基于现有证据的判断。

“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最初来源”的结论,并不是否定市场在疫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而是提示我们病毒的起源可能更早、更分散。
这份报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溯源工作远未结束。它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方向,并强调了未来加强科学研究、数据共享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未来的全球性健康危机。

对这份报告的解读,需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避免过度简化或政治化。 我们应该关注报告本身提出的科学证据和建议,同时也要认识到溯源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在信息公开和研究方法上的潜在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历史上有用,政治上没啥用。


消息一出来,Fake news那边就是“美国等14个国家对WHO的新冠疫情起源报告提出质疑”。

“我想拜登总统相信,美国人民、全球社会、医学专家和医生、所有努力工作以拯救生命的人、痛失挚爱的家庭们,都应该得到更大的透明度”;

“他们应该得到更好的信息,他们应该得到全球社会采取措施来获得这些信息。所以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有广泛的声明。”;

“我们还在审读这份报告,但让我强调一些最近的关注:报告缺乏关键的数据、信息和获取途径,报告只展现了部分的和不完整的表述。”;

“我们已经发布了共同声明,我们也欢迎欧盟和欧盟成员国发布类似声明,共同发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全球社会对此表示共同的关切。”;

“我们认为之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我们认为到调查进度的第二阶段,应当由国际的和独立的专家来主导,他们应当能不受阻挠地获取数据,他们应当能对当时事发相关人员直接提问,这些都是WHO本来应该做的事”。

by美帝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


所以嘛,还有啥好说的嘛。

WHO专家组已经重申好几次了:想见的人都能见,想要的数据都能要。

专家组成员Peter Daszak直接对纽约时报开骂过:没人阻挠我们查数据问人,你们纽约时报真就章口就莱!

后果,后果就是Peter Daszak因为之前有和中国的病毒学合作,被认为通共拿钱了。你现在去推上搜他的名字,出来的不是怀疑他投资了武汉P4实验室,就是问他为什么要和中国人联合发了几十篇论文。

尼玛这种病毒学的大拿,和中方发发论文不是很正常的嘛,中国出得起实验室嘛。

而且Peter Daszak很“亲中”吗?个人觉得真不是。“武汉实验室泄露新冠病毒”这个阴谋论,很多学者根本是懒得讨论的,颇有点“火箭专家不和你聊烧煤油”这范。

Peter Daszak可是认认真真地讨论过这个问题,一直表示“实验室泄露病毒存在可能”,可以“持续关注探讨”,只是“现有证据显示可能性极低”。

人家现在还觉得病毒可能是从某些地方鼓励的野生动物养殖场里传过来的。

观感上不舒服,但总体实事求是,实在不能算亲中。

照样被批倒、批臭。


所以根本上不是科学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而政治问题不在乎你的科学论据,只在乎舆论动员。

报告一出来美帝带着13个国家发表质疑声明,那新闻标题看上去跟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似的。但实际呢?170多个国家不说话,默认了。

大家不好拂你美帝的面子。

还在喊话欧盟和欧盟成员国一起表态,表什么态?WHO已经够国际化够独立了,上次来的专家组一半是英美澳国籍,还要咋个国际化?要做到怎样才算透明?拉一千名记者来街头采访?回去再剪剪?

就是问你吃了几碗粉。

所以科学的归科学,支持继续研究病毒发源地;但政治的归政治,再陪他们空费口舌没啥意义。

还是继续追问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吧,这才算有一嗦一。

user avatar

这份报告基本没有新内容,都是我们已经反反复复说过的事情了。

一、病毒来源

病毒来自人为引入的可能性极低,基本不用考虑。

病毒可能直接来自自然宿主,也可能从自然宿主经过中间宿主再传给的人类。

解释下概念:

自然宿主:是指为微生物提供长期稳定寄生环境的生物,包括营养和保护,但自身不会因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致病。比如我们知道的蝙蝠。

病毒中间宿主:指非自然宿主、人之外的病原携带者,宿主本身具有传染性。比如现在知道可以被新冠感染的水貂。

二、冷链传播

该报告对冷链传播的态度是

冷链冻品可能促成病毒远距离传播,但对其能否引发大规模疫情表示怀疑。

这个结论我是赞同的,也就是说冷链本身很难导致很多人直接被它传染。

其实冷链本身在我国境内也没有造成过大规模疫情,而是由被污染的冷链导致某一两个人染病,然后染病的人的活动再造成的大范围传播。

所以新冠主要的还是人传人,当疫情严重的时候,几乎无法调查发现冷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

  1.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即使导致了传播的冷链查到活病毒的概率都不高;
  2. 在疫情严重的区域,接触了冷链的而被感染的人肯定也接触过新冠病人,而且此时很多病人的感染方式根本无法溯源,所以也发现不了。

我们也是等疫情控制住了反弹才发现的。

某些媒体或个人不顾这种基本的科学事实,逢中必反,总拿这点做文章,就另当别论了。

三、某些媒体的反应

指望他们相信是不可能的了,我们做到这一步只能说有了更多的舆论依据。

舆论战肯定还会继续。

也希望世卫组织继续到其他国家溯源,欧美都应该进行,他们都有更早期的病例报告。

报告地址:

user avatar

根据当日发布的联合研究报告,联合专家组评估了关于病毒引入人类的四个路径,认为新冠病毒:


  • “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中间宿主传人;


  • “可能至比较可能”直接传人;


  • “可能”通过冷链食品传人;


  • “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世卫:我们去了中国,进行了调查 我们认为病毒极不可能来自于实验室泄露 。


美国:我不信,我不信,病毒就是来自于实验室泄露。

user avatar

谢邀啊。

老夫非常粗略地看了几眼报告之后,又过了一遍大概20多家不同背景的外媒对此事的报道(包括部分日媒澳媒印媒港媒台媒和非媒),都还没来得及刷推、管子和FB……

现在老夫困得头昏眼花,所以只简单说几句吧,有啥遗漏的,等补完美容觉再起床更新。


一、这个溯源报告讲了啥?

简单来说,就是对过去已有的四种假说归纳总结到一起,并划分了四个不同等级的likelihood。

说是老生常谈也可以。

新东西主要是冷链传毒假说这部分,以前在WHO口径上基本等同于异端邪说,现如今堂堂正正地跟其他三种假说摆在一块儿讨论了,并且得了一个“possible but unlikely”的评价。

这也是外媒们反应最激烈的一部分。


二、剖腹验粉有意思吗?

既然这份报告没啥新东西,而且溯源工作本身的科学意义显然也不值得如此盛大的媒体狂欢。那么全世界对这份报告的关注,归根结底就只是对难得的剖腹验粉戏码的一次强势围观罢了。

但剖腹验粉真的有意思吗?

溯源工作之所以有剖腹验粉的价值,底层原因在于国内外围观群众仍然下意识地认同“第一个发现有罪”的朴素逻辑。

如果不拘泥于第一个发现有罪论,那么应对疫情起源问题,完全可以把舆论战的重心放在[2019年12月31日正式向WHO通报疫情的行动算不算due diligence]这个方向。

但可惜,国内方面似乎并没有纠结于due diligence,国外方面也默契地几乎不提这一块儿。两边都不约而同地给本应是硬核科学研究的溯源工作施加了太多的公众关注。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失策?


三、剖腹验粉有用吗?

可惜的是,在缺乏互信的前提下,剖腹验粉这条路注定走不通。

围观者对剖腹的需求是没有上限的,只剖腹显然不够,还得继续剖心剖肺剖脑子,比如说啊:

这是Fauci的评价↓

“I'd also would like to inquire as to the extent in which the people who were on that group had access directly to the data that they would need to make a determination,”

这是Psaki的评价↓

"Seventeen experts, longstanding leaders from the field, including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linical medicine, veterinary medicine, infectious disease, law, food security, biosafety, biosecurity -- we have a lot of experts in government -- will be reviewing this report intensively and quickly"

这是美英等十三国的官方评价[1]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study on the source of the SARS-CoV-2 virus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and lacked access to complete, original data and samples.

一方面洋大人们觉得剖腹剖得还不够,另外一方面呢,剖腹行动的见证人WHO还不一定乐意提供背书……比如说啊:

这是WHO专家组成员Angela Rasmussen的原话↓

“A team of scientists is not qualified to conduct a detailed audit of WIV's records, or get access to institutional files, lab notebooks, databases, or freezer inventories. Nor does the WHO have the authority to stroll into China and demand that they give them unfettered access to WIV, China CDC, or any other institution.”

以及,这是WHO专家组另一位成员Fabian Leendertz(发表在《Science》上的)精彩总结↓

“This entire report is a compromise.”

哇哈哈哈,各位觉得这是在验粉,作为见证人的WHO却直接给定性了。

这是compromise好不好?


四、冷链传毒假说推得太突兀

既然要遵从[第一个发现有罪论]的逻辑,

那么冷链传毒假说就是最棒的甩锅姿势。

这一点,国内知道,国外也同样知道。

所以外媒们对包含冷链传毒假说的调查报告反弹格外激烈,也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说啊:

乔治城大学公卫专家Lawrence Gostin的评价↓

"Crazy."
"It's biologically plausible, but it's extraordinarily unlikely. That's not how epidemics arise.

其实也难怪,洋大人专程来观赏下跪剖腹呢,结果腹还没剖先扔出一口锅……

这反弹能不激烈吗?


五、确立冷链传毒假说的正确姿势

恕老夫直言吧,推冷链传毒假说,不是这么推的。

咱不能平时高冷傲娇不解释,然后突然甩个联合调查报告到人家脸上。


要推广这个假说吧,还得靠平时慢慢下功夫。

比如说啊,去年11月份,济南盖世物流园区检出多国冷冻食品外包装阳性:

对于济南市卫健委的这个公告,新西兰快速高调做出了回应,举措既包括了主动和中国商务部和海关交涉,还包括公开举行新闻发布会甩锅。

这就是个好机会。

可是为什么当初济南市卫健委不继续回应呢?或者说,就算卫健委不是外事部门所以不方便回应,那为什么跟新西兰方面直接接洽的商务部或者海关不跳出代为回应呢?

明明可以用话框住新西兰,让他们开展自查,然后两边对质的。

这一对质,不管最后能不能出结果吧,至少算是成功拖身为五眼之一的新西兰下水了……

不香吗?

再比如说,10月17日,CCDC在青岛的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上分离出活病毒。为什么不敲打敲打拖俄罗斯呢?

还有,天津滨海新区事件,著名的北美猪头,通过溯源二维码可以轻松追查到厂家,为什么又不跟加拿大隔空喊话,争取给出事的肉联厂员工做测序呢?

如果嫌俄罗斯加拿大prevalence太高,干扰太大,那么11月27日武汉查出越南进口巴沙鱼外包装阳性,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毕竟那时的越南几乎没有prevalence。

为啥又把越南放过了?

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细数了。

但可惜的是,都已经错过了。


当然,可以想象,这样子隔空喊话,对方多半不会(不敢)接招,

但喊话本身也是一种表态。喊了不一定好使,不喊就一定不好使。

更关键的是,全世界这么多国家,其实不止是中国有动力坐实冷链传毒的假说。

其他疫情防控成功的低风险国家或多或少都有动力。


比如说啊,新加坡1月15日检出的第59343号确诊患者:

当时新加坡几乎没有社区传染风险,这位大兄弟也没有任何高危接触史。

他中招的最大可能性就在于职业暴露——他在当地某食品加工企业负责处理进口肉类。


再比如说,越南新山一机场1月30日起发生了聚集性感染事件,总共30多位负责货物和行李堆放的工作人员中招,测序结果正好又是很有辨识度的A.23.1[2]

这起聚集性感染几乎可以肯定是飞行器沾染病毒。


炒作啊!官媒们!

以上这些案例,你们当时居然不大肆炒作!


现在倒好,前期各种高冷,各种不屑一辩,

现在临时抱佛脚往WHO调查报告里面加料,丝毫不考虑洋大人们脆弱的接受度。

这样合适吗?这样不合适……

参考

  1. ^ https://www.state.gov/joint-statement-on-the-who-convened-covid-19-origins-study/
  2. ^ https://zh.vietnamplus.vn/%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96%AB%E6%83%85%E6%96%B0%E5%B1%B1%E4%B8%80%E6%9C%BA%E5%9C%BA%E8%A3%85%E5%8D%B8%E7%90%86%E8%B4%A7%E5%91%98%E6%A3%80%E5%87%BA%E7%9A%84%E7%97%85%E6%AF%92%E6%A0%AA%E9%A6%96%E6%AC%A1%E5%9C%A8%E8%B6%8A%E5%8D%97%E4%B9%83%E8%87%B3%E4%B8%9C%E5%8D%97%E4%BA%9A%E5%87%BA%E7%8E%B0/135291.vnp
user avatar

那么现在是接着开始谈德特里克堡基地接受全面深入调查的问题的时候了。

它们再怎么质疑,要求独立调查,我们只提这一句话。

你说我们拒绝调查,我们不拒绝,只要求对等。

世卫组织接下来去你们那里。

出报告后如果我们不认可,我们也保留这个权利,即:要求组织俄罗斯白俄罗斯伊朗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叙利亚委内瑞拉古巴朝鲜13国专家组成的中立调查团的权利。

我们根据科学证据,高度怀疑所谓电子烟肺炎就是新冠病毒的初期流行,而美国至今没有履行就该类型病例向世卫组织上报报告,没有对该类型肺炎真正的病因作出任何解释。

电子烟?又不是刚发明,如何在2019年引起爆发性的数万病例?肺炎的病因怎么可能是电子烟或者烟液这么一类东西?你信么?而所谓电子烟肺炎病例的肺部影像为何显然是感染性肺炎?我们要求对死于所谓电子烟肺炎的病例深入调查。

美国说的阻挠调查和拒绝提供数据,就是说自己。

他们每次提这句我们就每次提这段。

不要过一段时间就放松了就分散精力聊别的,美国重返世卫组织后应该立即履行会员单位的责任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