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萨达姆?

回答
评价萨达姆·侯赛因,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充满争议的画像。想要说得透彻点,就得把他的前半生、统治手段、对地区的影响以及最终的结局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从出身到掌权:一部充满血腥的上升史

萨达姆出生在伊拉克提克里特附近一个相对贫困的逊尼派家庭。他的童年并不算快乐,听闻他早年就被叔叔(被认为是他的重要启蒙者,也是一个有纳赛尔主义倾向的人)影响,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加入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Ba'ath Party),这是一个鼓吹泛阿拉伯主义和反对殖民统治的政党。

他真正走上权力之路,是在19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当时伊拉克政局动荡,王室被推翻,军人政权频频更迭。萨达姆凭借他的野心和手段,在党内迅速崛起。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59年策划的刺杀伊拉克总理卡塞姆的行动。虽然行动失败了,萨达姆本人也因此受伤并流亡埃及,但这次经历让他名声大噪,也展现了他的狠辣和决心。

1963年,复兴党发动政变上台,但很快又被推翻。萨达姆在此期间表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情报工作技巧。1968年,复兴党再次发动政变,这次他们成功了,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统治。萨达姆在这次政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迅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利用职权铲除异己,加强控制,最终在1979年正式接替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成为伊拉克总统。

统治手段:铁腕下的稳定与恐怖

一旦掌权,萨达姆就展现了他标志性的统治风格:铁腕和高度集权。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安全机构网络,包括情报部门、国内安全部等,对国内所有潜在的反对力量进行严密监控和压制。任何形式的异议,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宗派上的,都可能招致严厉的镇压。

在他的统治下,伊拉克社会呈现出一种表面上的“稳定”。他推行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改善了教育和医疗条件,尤其是在石油收入增加的时期。这使得一部分伊拉克民众,尤其是逊尼派,从他早期的政策中受益,对他的统治也曾有一定程度的支持。

然而,这种稳定是建立在恐惧和压迫之上的。萨达姆政权对什叶派穆斯林和库尔德人进行了系统性的歧视和迫害。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之一是1988年的“安法尔行动”,伊拉克军队对北部的库尔德人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化学武器袭击,导致数万人死亡,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哈拉卜贾毒气袭击就是其中的一个惨痛例子。

同时,萨达姆也极力推行个人崇拜。他的肖像遍布全国,媒体不断歌颂他的功绩,将他塑造成伊拉克民族的伟大救星和领袖。这种宣传机器的运作,为他巩固权力、制造“合法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区域野心与外交政策:动荡的源头

萨达姆的外交政策同样充满争议。他继承了复兴党泛阿拉伯主义的理想,但更多时候是围绕着伊拉克的国家利益和他的个人野心来运作。

他最引人注目的举动之一,便是1980年发动的两伊战争。他认为伊朗革命后力量薄弱,并且希望利用历史上的领土争端,将伊拉克打造成为地区强国。这场持续了八年的战争,给两国都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并没有实现萨达姆最初的目标。在战争期间,他为了对抗伊朗,甚至不惜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改善关系。

1990年,萨达姆做出了另一个极具争议的决定:入侵科威特。他声称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并且指责科威特过度开采石油,损害了伊拉克的经济利益。这次入侵直接引发了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打击,迫使伊拉克撤军,并遭受了严厉的国际制裁。

萨达姆政权也一度被指控支持恐怖主义,尽管他本人否认了这一点。他的政权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的道路上,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担忧。

最终的结局:覆灭与遗产

海湾战争后,萨达姆的统治虽然免于直接终结,但伊拉克遭受了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和长期的孤立。国内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起义(什叶派和库尔德人),都被萨达姆残酷镇压。

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支持恐怖主义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迅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萨达姆本人在战争结束后开始了逃亡生涯,并最终在2003年12月被美军逮捕。

经过审判,萨达姆因其在哈拉卜贾事件中下令使用化学武器屠杀库尔德人而被判处死刑,并于2006年被绞死。

评价总结:成败功过,谁能定论?

评价萨达姆,就像剥洋葱,一层层都是复杂的滋味。

正面来看, 他在初期曾为伊拉克带来过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威望(尤其是在两伊战争初期,他被一些阿拉伯国家视为对抗伊朗的代表)。他展现了强烈的政治手腕和国家意志,在某种程度上让伊拉克在地区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一些支持者而言,他是一个强大的领导者,敢于挑战西方霸权。

然而,他的统治充斥着血腥和暴政。 他对国内少数民族和政治反对派的残酷镇压,尤其是化学武器的使用,是不可原谅的反人类罪行。他的好战和鲁莽的外交政策,给整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冲突。他试图建立的个人独裁和强力统治,最终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真正的稳定和繁荣,反而导致了长期的创伤和分裂。

可以说,萨达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矛盾的领导人。他既有改革和建设的一面,更有毁灭和压迫的一面。他的执政风格和外交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至今仍在产生深远影响。历史对他留下的,是“铁腕统治者”的标签,是无数受害者的血泪,也是一个国家在经历动荡后的沉重遗产。最终如何评价他,恐怕还需要时间,以及更多不同视角的审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即便我杀人放火 迫害库尔德人,发动两伊战争,造成伊拉克伊朗两国成百上千的民众死亡,对百姓穷尽剥削,允许特权阶级以及萨家一众废物穷奢极欲,为还战争债强行吞并邻国惹得天下震怒,只要我反美,我就是个优秀的领袖,是一个值得所有被美国压迫国家的人民推崇的领袖。

我就奇怪了

一个典型的失败了的中东独裁者

还能被某些人如此洗地


某些人反美已经反的脑子都不要了,这类人就跟隔壁某模仿北一辉的大拿一样,凡是美国的西方的就是错的不对的,跟美国西方的相反的都是正确的,于是从理论到人物,这群人就开始闹笑话式的吹捧一些明显过失的理论和名不副实的人物。

这群人吹捧你萨达姆老哥算是很经典的一个案例了,毕竟这些人真不是库尔德人,人家没被毒气熏啊,人家也不是伊拉克人啊,也不用出钱捧伊拉克国内达官贵人的臭脚啊,萨达姆也不会喝他们的血,他们当然可以毫无忌惮为萨达姆挑战美国的行为去喝彩。

当然了他们要是上辈子是萨家和伊拉克资本家或者某些擅长跑路的官僚也可以吹一波萨达姆反美

可惜他们不是

你要这帮人有同情心是不可能的,他们信奉的是19世纪末期民族主义狂热下的产物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萨达姆成功,弱肉强食,天经地义,谁叫你库尔德人不耐打,活该被剥削,萨达姆失败,弱肉强食,你美国海湾战争就是欺负人,还不允许我家萨萨吞并一个科威特了,这么小心眼,萨达姆死了 弱肉强食,法庭指控萨达姆的罪名全是瞎编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萨萨就是输在没有美国强.

在这些人眼里,各种道德法律正义都是不存在的

我记得某个回答里,有个答主反问,东条英机也反美,你们怎么不去粉东条英机

他们的代表人物回答就很经典

因为萨达姆没有侵略中国

对对,他侵略的是科威特,打得是伊朗,杀是库尔德人

关我们什么事

某些人啊,还没有怎么学会帝国主义式的公民发言的话术,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展现出那股只要和自己的利益无关就枉顾事实与公理的无耻的帝国主义精神了

我还特别愁没人活体展示无脑反美洗萨流,这不,评论区都是,大家想看的话,去评论区看好了,我都懒得回复了,比起回复,给他们分类比较有意思,什么扣帽子流啊,耍无赖流啊,冲锋队流啊,逻辑不清,事实不明(发回重审)流啊,都有,可精彩了


有的时候啊,你就不得不佩服一些人

我反对无脑洗萨达姆,为啥有人觉得我是舔美国的

这种理解能力,我愿称之为企业级理解

鉴于一些人逻辑学得稀烂,友善地出来提醒一下

一些人注意啊,我认为萨达姆是个独裁统治者而已,我不是很明白你们通过列举中东其他独裁统治者是想说明什么,那些列举萨达姆身后伊拉克现状的,就更离谱,这和我们的话题已经到了毫无联系的程度了,我只是说他是独裁统治者还不怎么成功,至于后来来了一个更烂的,也丝毫改变不了它是个不怎么成功的统治者的事实。你做的差,你的后继者做的比你更差,最多证明你们都很菜,只有别有用心的人和菜鸟才会五十步笑百步。

user avatar

推行世俗主义不如凯末尔,种族屠杀库尔德人和沼地阿拉伯人堪比伊诺努。

复兴阿拉伯不如纳赛尔,外战无能更胜老阿萨德。

治理国家不如侯赛因与阿卜杜拉父子,家族骄奢与残暴碾压海湾各国王室。

和卡扎菲真的是一对绝配呢。不是吗?


如果一定要在中东标榜反美英雄的话,以区区教士推翻王权的霍梅尼,和苦撑十年熬下台多少欧美暴君的巴沙尔,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user avatar

给其他人做点补充。

楼下有人把萨达姆和东条上等兵相提并论,简直侮辱东条上等兵好吗?

萨达姆不过一个有石油的常凯申罢了。

萨达姆走得比传统的复兴党右派贝克尔更远,正如常凯申走得比胡汉民更远一样。

萨达姆勾结教权势力和地头蛇,正如常凯申买办集团拥抱腐朽的传统势力,向农村封建主妥协。

不过常凯申也算是因祸得福,因为中国并没有石油这么来钱的东西,30年代间战期国际上也没有冷战时期那么多的流通武器。所以经济贫困、军备废弛的常凯申只能被人侵略。于是常凯申成为了“民族抗战”的英雄和领袖,给他自己披上了一层悲剧英雄的外衣,以至于多少年后还有人为他招魂。

而靠石油收入了大笔美元,买来了大批军火的萨达姆飘飘然到了极致(我就不说这家伙连化武原料都是西欧进口的),忘了自己不过是美苏英法等各大列强的一颗棋子的身份。于是他自然只能从云端摔下来摔得粉碎。当各国对其武器禁运的时候,萨达姆只能把飞机埋进沙漠里,靠黑市进口武器,甚至不得不把缴获的伊朗坦克编入共和国卫队里。

萨达姆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取代他的是除了从伊拉克人民身上吸血之外就没有别的欲望的美国占领军。于是萨达姆也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悲剧性的面纱。美军占领机构退向后台后,达瓦党和SCIRI走向了前台——讽刺的是,两伊战争中达瓦党曾经炸过伊拉克的某个大使馆,然而如今这些人全都洗白了。

另外,萨达姆对真正世俗和进步的伊共、复兴党左派从未仁慈,正如常凯申那样。

当然伊共自身也并不值得同情:

伊共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王明之流的路线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另外萨达姆还残忍迫害了亲叙利亚的伊拉克左派复兴党。数百人因此被其杀害。

然而该党在和伊共、库爱盟、库尔德斯坦社会党组织同盟的同时,该党也反对美国在伊拉克反萨达姆运动之中扮演的角色。为此,直到今天,它的领袖Fawzi Mutlaq al-Rawi还受到美国占领军的通缉,不得不躲藏在大马士革,不能返回自己的国家——虽然美国假惺惺地宣称“去复兴党化与参加了反抗萨达姆的复兴党左派无关”。

我想请问某些给反对萨达姆者到处扣“美国特务”帽子的人:

按照你们的逻辑,难道CPC和邓演达也是日帝用来渗透常凯申的工具,和汪兆铭可以相提并论吗?

先说这么多吧。

user avatar

反对两个答案,我们先看看萨达姆都干了什么?


1、萨达姆不是“世俗统治者”。
萨达姆本身就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保守派。

他的政治导师贝克尔(1968至1979年任伊拉克总统,1976年中风前掌实权八年)是复兴党保守派的元老重臣,曾暴力镇压复兴党内的左派和共产党,复兴党左派在叙利亚上台后更是率领伊拉克支部与之决裂在叙利亚另立山头。

萨达姆在复兴党(保守派)内上位的第一步,也是刺杀力行社会改革的伊拉克第一共和国总统卡塞姆。因此,贝克尔和萨达姆从一开始就对社会改革不热心,其中也包括土改和世俗化。


不过虽然如此,萨达姆在他统治的前期总体上还是比较世俗化,尚可归为“保守的世俗统治者”。然而到了两伊战争无功特别是海湾战争惨败后,他面对库尔德斯坦事实独立和南部什叶派总暴动(1991年),开始手足无措起来。绝望之中,他跟许多当时阿拉伯世界的“世俗”独裁者(如卡扎菲、阿萨德、萨利赫等人)一样,开始转向伊斯兰教权,并且在这些人中间也可算得上是走得比较远的。
1990年代,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残酷镇压什叶派的同时,萨达姆在国内(已经事实独立的库尔德自治区除外)先后推行了以下政策:
一、神化自身权力来源。萨达姆用自己的鲜血混合墨水抄写整整一本古兰经,把自己手书的清真言加到国旗上,竭力把自己神化为得到安拉授权以统治伊拉克的“信士长官”。


二、推行伊斯兰教育。萨达姆在全国中小学课本中强制加入伊斯兰宗教课程,给学生们灌输逊尼派宗教思想(虽然主要是苏菲主义纳克什班底教团的思想),培养了一代年轻人。这些人中后来出了不少伊斯兰国干部。


三、恢复伊斯兰教法。萨达姆时代伊斯兰教法在民法领域一直有所存在,但90年代萨达姆开始重新在刑法领域推行伊斯兰教法,逆时代潮流而动恢复了砍手砍脚之类的肉刑、还给“荣誉谋杀”免罪。这一做法也与今天伊斯兰国的所作所为完全一致。


四、将教权派教士引入国家机器。萨达姆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开始把教权派教士引入国家机器,把他们收编进自己的军事情报局,通过给他们发津贴以期监视和控制人民的思想。据说哈里发伊卜拉欣就曾是这种特务教士。


总之,经过十余年苦心经营,到萨达姆被推翻时伊拉克已经笼罩在教权阴影之下。整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教育上、司法上乃至日常生活上,无一不在向教权方向发展。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萨达姆一伙人尊奉苏菲派教义,特别是纳克什班底教团,尚不像哈里发伊卜拉欣等伊斯兰国头目那样极端(想想也是,毕竟既得利益集团)。


2、萨达姆本身就是教派冲突的制造者。
如上所述,后期的萨达姆政权是逊尼派教权主义政权。萨达姆在1991年和1999年两次残酷镇压什叶派暴动,屠杀了3万多什叶派国民;

他推行国家的逊尼派教权化,反过来又导致国内什叶派社区团结在自己的宗教上层人物周围,在伊朗支持下日益走向(什叶派的)教权化。到了萨达姆后期,国内教派矛盾空前尖锐。

更别或库尔德人了


3、从另一角度来看,伊斯兰国就是萨达姆政权的一个延续。
2003年萨达姆政权垮台后,美国取缔伊拉克的复兴党组织,禁止旧官僚从政。

结果,大批复兴党文武官吏加入了各种教权派组织,后来又纷纷百川归海投入伊斯兰国怀抱。

伊斯兰国总军事委员会主席伊拉奇、伊拉克埃米尔土库曼尼、叙利亚埃米尔安巴里全都是萨达姆时代的军官;

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文官也多是萨达姆的旧部。巴格达迪本人就是萨达姆大学的学生,他的家族还出了不少军警高官,可以说,萨达姆政权为伊斯兰国提供了官僚系统,两者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为同一批人所掌握。也可以说,伊斯兰国就是萨达姆的加强版而已。


再看腐败:

萨达姆在伊拉克当权期间,他的子女及亲属担任着各种重要的职位,在伊拉克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这样他们真的活的开心快乐吗?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左手边站着的两个男子是萨达姆的两个女婿,也是一对亲兄弟,萨达姆-卡迈勒(曾任工矿业部长)和侯赛因-卡迈勒(曾任共和国卫队司令)他们因为饱受乌代羞辱1995年叛逃,后因穷途末路回国连同十多名子女一同被杀

中间的女子是库赛的妻子,两伊战争英雄第三军团司令拉希德将军,但就她的父亲在海湾战争前反对出兵被萨达姆下令和几百名持相同意见的军官一同处决。

坐在萨达姆身边的是他的妻子哈依拉拉,她的父亲是萨达姆的亲舅舅,是萨达姆的入党介绍人,萨达姆从小学到高中都吃住在哈依拉拉家里,学费都是舅舅出的。

但登上总统大位后,萨达姆就开始四处寻花问柳,为此乌代曾打死了给萨达姆找女人的贴身警卫,萨达姆囚禁乌代,哈依拉拉找到哥哥,时任国防部长的阿德南通融,结果阿德南反而和萨达姆因为海湾战争吵翻了,不久就死于神秘的飞机失事✈️


萨达姆有两个儿子,长子乌代一直名声都不太好,他生性孤僻,好色又残暴。而人们对萨达姆的二儿子库塞的评价普遍都比较好。


乌代因深受其父宠爱,先后主管过伊拉克的内外贸易、新闻、体育、青年学生组织等各项工作,也一度掌管过伊拉克装备精良的准军事组织“萨达姆敢死队”。随着羽翼渐丰,乌代被其父授予中将军衔,享有与父亲同样的生杀大权,并被内定为萨达姆的接班人。


有了权力后的乌代,好色又残暴到什么程度?

他的亲密助手证实说,每周有5天,由朋友推荐的20多名女孩,被带到底格里斯河边,一座富丽堂皇的“巴格达赛艇俱乐部”中去见乌代。在享受饮料、音乐和跳舞之后,这些年轻的姑娘们,像艳丽的皇妃一样,等待着乌代的宠幸,其中只有几个人因为没有被乌代看上而被赶走。留下来的将会和乌代去他在俱乐部的卧室,然后带着25万第纳尔(125美元)、金首饰和透明内衣离开。一名前管家说:“他从来不和同一个女孩睡3次以上。对于女人,他特别特别的挑剔。”



自从1984年主管伊拉克体育以来,乌代就使伊拉克奥委会成了监禁、拷打和谋杀运动员的机构。他看比赛的时候,一旦发现运动员失败而归,就会用刑罚来惩治运动员,很多运动员在监狱内被关押数月,很多运动员在监狱内受到异常折磨。




在萨达姆未上台前,伊拉克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元,人民生活富裕。伊拉克财政盈余390亿美元,

这些都是亲共产党的前总理卡塞姆;阿里夫;纳赛尔派军人纳伊夫,甚至哈桑贝克尔的功劳;

可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已经变成了欠外债800亿美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萨达姆·侯赛因,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充满争议的画像。想要说得透彻点,就得把他的前半生、统治手段、对地区的影响以及最终的结局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从出身到掌权:一部充满血腥的上升史萨达姆出生在伊拉克提克里特附近一个相对贫困的逊尼派家庭。他的童年并不算快乐,听闻他早.............
  • 回答
    评价萨达姆·侯赛因和穆阿迈尔·卡扎菲这两位具有争议性的领导人,需要剥离政治宣传和碎片化的信息,深入探究他们各自的执政轨迹、政策影响以及最终的结局。这并非易事,因为他们的人生都充满了戏剧性与复杂性,对他们的评价往往取决于评价者的立场和关注点。萨达姆·侯赛因:一个民族主义者的崛起与陨落萨达姆·侯赛因,伊.............
  • 回答
    萨乌尔·尼格斯(Saúl Ñíguez),作为一位西班牙职业足球运动员,拥有出色的技术和对比赛深刻的理解。他能说出这样一番评价,其深度和道理值得细致解读。他的话语概括了对两位足球巨星的不同角度的欣赏,并最终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判断。要评价萨乌尔的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一、 评价萨乌尔的立场和动.............
  • 回答
    好的,我来为你梳理一下关于萨卡什维利被格鲁吉亚逮捕这件事,尽量把情况讲得明白一些,并且避免AI写作的痕迹。这件事发生在2021年10月1日,也就是格鲁吉亚的议会选举前夕,前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突然出现在了格鲁吉亚的波季市,并且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视频,宣布自己已经回到祖国,准备在选举中发挥作用.............
  • 回答
    萨顶顶的唱功,我觉得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不是那种能用简单的“好”或者“不好”就概括的。她的声音条件本身是很不错的,有辨识度,而且音域也比较宽。首先,我们得说说她最鲜明的特点——独特的嗓音和演唱风格。萨顶顶的声音,就像她很多歌曲给人的感觉一样,带有某种神秘、空灵甚至有点飘渺的特质。她的声音不是那种力量.............
  • 回答
    萨镇冰,一个在近代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提及他,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不是一个模糊的政治符号,而是一位历经晚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传奇海军将领,一个在动荡年代里试图坚守良知与责任的复杂人物。评价萨镇冰,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了解他的人生轨迹、政治立场,以及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
  • 回答
    萨特的那句“他人即地狱”,听着像是极端的悲观论调,也像是在描绘某种令人窒息的境遇。但仔细揣摩,它其实触及了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核心且令人不安的真相,也因此引人深思。首先,我们要理解萨特所处的哲学背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同时也揭示了人生而自由但又被“抛入”这个世界,没有预设的意义.............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萨摩耶金服被315点名后,否认违规获取用户信息这件事。这件事情从发生到现在的表述,确实牵扯了不少方面,也值得我们仔细掰扯一下。首先,得明确一点,“央视315点名”这四个字本身就自带一股巨大的舆论压力。315晚会是什么?它是消费者权益的守护者,是曝光不良商家和行为的利器。一旦被它点名,.............
  • 回答
    萨拉丁:一位被历史铭记的伟丈夫谈论萨拉丁,我们并非仅仅在回溯一段历史,更是在审视一位在东西方文明交汇处留下深刻印记的传奇人物。他的名字,至今仍能唤起无数的联想,有的是对伟大征服者的崇敬,有的是对伊斯兰世界英雄的赞美,当然,也有对十字军战士而言的强大对手的敬畏。要评价萨拉丁,我们必须剥离掉那些脸谱化的.............
  • 回答
    萨姆·卡塞尔(Sam Cassell)这个名字,在NBA的历史长河中,总会勾起一部分球迷复杂的情绪。他不是那种能让你目不转睛、瞬间点燃全场激情的超级巨星,但他的价值,就像一杯需要细细品味的陈年佳酿,越品越有滋味。评价他,得从多个维度深入挖掘,才能真正理解他在那些年里,给球队带来的,远超账面数据的东西.............
  • 回答
    萨沙的《蒋介石指挥的长征》一书,作为一部在海外出版的军事历史类作品,其问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叙事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史上那场波澜壮阔的军事和政治事件。要评价这本书,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其史料运用、论证逻辑、叙事风格以及它所带来的历史解读新意。首先,从史料的运用来看,萨沙.............
  • 回答
    萨尔曼·鲁西迪,一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复杂的文化碰撞以及激烈的思想论战。要评价这样一位作家,绝非易事,他像一块打磨了无数年的宝石,折射出多样的光芒,也吸引着不同的目光。首先,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鲁西迪无疑是一位技艺高超、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叙事大师。他最显著的特点便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娴熟运用。.............
  • 回答
    一次触及灵魂的飞行:关于《萨利机长》的深度回味《萨利机长》(Sully)这部电影,如果仅仅将其归类为一部灾难片或是英雄传记片,未免有些过于浅薄了。它更像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情感剖析,一次对人性、责任、以及体制僵化可能带来的无形压力的精准描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为导演,再次展现了他那标志性的沉稳叙事风格.............
  • 回答
    鲍里斯·萨温科夫(Boris Savinkov),这个名字在俄罗斯的近现代历史上投下了复杂而深刻的阴影。他不是一个容易被简单标签化的历史人物,评价他,需要我们穿透表面的激进主义和暴力,去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内心的矛盾,以及他行动背后所追求的模糊理想。从一个角度看,萨温科夫是一位毫不妥协的革命者,.............
  • 回答
    萨苏,原名萨继诚,是一位活跃于日本的知名华语作家、历史研究者和评论家。他以其对二战历史,特别是侵华战争的深度研究和独特视角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能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评价一位作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萨苏:一、 写作内容与主题: 聚焦侵华战争史实: 萨苏.............
  • 回答
    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和他在葡萄牙建立的“新国家”(Estado Novo)政权,是20世纪葡萄牙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且饱受争议的时期。要评价萨拉查和“新国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他的崛起背景、政权特点、政策影响、以及最终.............
  • 回答
    萨拉赫·梅杰里,这个名字可能对于一些NBA的 casual 观众来说并不算家喻户晓,但他绝对是达拉斯独行侠队阵中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一个来自突尼斯的中锋,梅杰里凭借着他朴实无华却又异常高效的打法,以及他那份异乎寻常的篮球热情,赢得了达拉斯球迷的喜爱,也给自己在联盟中打下了一席之地。特点:防守悍将与“.............
  • 回答
    萨迪·设拉子,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温润的文学气息,仿佛来自那片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土地。提起他,就不能不说到那两部传世之作:《蔷薇园》(Golestan)和《果园》(Bustan)。这两部作品,就像波斯文学的两颗璀璨明珠,光芒穿越了几个世纪,依然能点亮我们对人生、道德和智慧的思考。萨迪的伟大之处,首先.............
  • 回答
    2020赛季的F1萨基尔大奖赛,绝对是F1历史上最令人瞠目结舌、最让人费解的比赛之一,而奔驰车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是让人一头雾水,堪称“迷幻操作”。这场比赛,本应是梅奔提前锁定年度总冠军后的一次“例行公事”的表演,结果却变成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一切的起点:汉密尔顿的缺席与拉塞尔的临危受命首先.............
  • 回答
    要评价非洲刚果的萨普协会(Sapeurs),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的起源、文化意义、社会影响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侧面。萨普协会绝非仅仅是“穿着时髦”的群体,它承载着复杂的历史印记和深层的社会心理。起源与历史根源:殖民主义的遗产与反抗的幽默萨普协会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法国和比利时殖民刚果时期。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