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一岛链」是否炒作过度,我们为什么要通过第一岛链?真的不能通过第一岛链吗?

回答
“第一岛链”:被过度解读的战略迷雾还是必须穿越的“中国梦”?

“第一岛链”,这个在军事和地缘政治讨论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近年来似乎被赋予了过多的神秘色彩和解读。它既是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天然障碍,也是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那么,“第一岛链”究竟是什么?它真的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吗?我们又为何执着于穿越它?

什么是“第一岛链”?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第一岛链”的地理范畴。它并非一条预设的军事边界线,而是一个由日本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以及琉球群岛(冲绳群岛)等岛屿,再加上台湾岛,以及菲律宾群岛等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弧形链条。从地理上看,它构成了西太平洋近海的自然屏障,将中国东部的大片海域与广阔的太平洋隔开。

这个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当时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的扩张,在太平洋地区构建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其中“第一岛链”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其核心目的在于限制苏联海军(以及后来的中国海军)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深处,从而在潜在冲突中保持战略主动。

“第一岛链”是否被过度炒作?

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第一岛链”的战略意义被过度解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炒作”的成分。原因有几点:

模糊的军事意义: “第一岛链”并非一条由军事力量严密布防、禁止通行的界线。它更像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具体的军事管控则取决于各个国家在该区域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虽然链条上的岛屿国家(如日本、菲律宾等)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战略重要性,但仅仅依靠这些岛屿本身,并不能形成一个绝对的军事封锁。现代军事技术,尤其是远程打击能力、潜艇技术以及空中力量,早已能够有效地对第一岛链的封锁进行规避或突破。
政治和心理作用大于实际: “第一岛链”更多地被用作一种政治符号和战略话语。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强调“第一岛链”的存在,可以为加强军事部署、联合他国构建针对中国的军事同盟提供理由。而对于中国而言,突破“第一岛链”则成为了海军现代化和实现区域战略目标的一个象征。这种概念的强化,往往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和心理目的,而非完全基于纯粹的军事现实。
技术的进步模糊了地理限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海军装备的现代化,过去那种依靠地理屏障进行军事封锁的传统模式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中国海军近年来在潜艇技术、反舰导弹技术、航空母舰运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第一岛链”作为物理封锁线的作用。在信息不对称和技术优势面前,所谓的“岛链”可能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束缚,而非难以逾越的物理障碍。
战略意图的转变: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其战略意图也从单纯的近海防御转向了维护更广泛的国家利益,包括海外贸易通道的安全、海外资产的保护以及应对潜在的地区冲突。因此,海军的走向远洋,参与国际安全事务,是必然的趋势,而“第一岛链”只是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地理挑战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通过第一岛链?

中国海军“走向深蓝”,渴望穿越第一岛链,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国家战略需求:

1. 战略纵深与安全缓冲区: 如果中国海军一直被限制在第一岛链之内,那么一旦发生冲突,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将直接暴露在敌方的攻击之下,缺乏战略纵深和缓冲地带。突破第一岛链,能够为中国提供更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将潜在的战场前移,从而更好地保护本土安全。

2.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之一,其海上贸易通道的安全至关重要。第一岛链的地理位置恰恰控制着连接中国与太平洋、印度洋乃至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海上通道。如果这些通道受到限制或威胁,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因此,拥有在第一岛链之外自由航行的能力,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必要条件。

3. 发展强大海军的必然要求: 一个现代化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军,必然需要能够自由地在广阔的海洋上活动。仅仅在近海进行防御作战,是无法满足一个大国海军的需求的。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转型,就是要建设一支能够远洋作战、执行多样化任务的海军。突破第一岛链,正是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应对区域安全挑战: 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中国需要有能力在第一岛链内外进行军事存在,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例如海盗、海上恐怖主义以及其他潜在的冲突。

5. 展示大国力量与影响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海军力量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拥有能够自由穿越第一岛链,并在远洋展示军事存在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真的不能通过第一岛链吗?

答案是:并非“真的不能”,而是“有难度”、“有挑战”,并且越来越可以通过技术和战略手段来克服。

以下几点解释了为何说它并非绝对不可逾越:

技术上的突破:
潜艇部队: 潜艇是穿越封锁线最有效的力量之一。中国海军近年来大力发展战略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其静音性能、续航能力和攻击力都在不断提升,使得它们能够在复杂的海况和电子干扰下悄然穿越岛链,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或侦察。
反舰导弹: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其射程和精度足以对区域内的水面舰艇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岸基、海基或空基的导弹平台,可以在第一岛链之外对潜在的封锁力量进行打击,从而迫使其撤离或限制其行动。
航空母舰及舰载机: 航母编队的出现,使得中国海军拥有了在远离本土的区域进行空中支援和作战的能力。舰载机可以侦察、打击第一岛链上的目标或岛链外的潜在威胁,为海军舰队的行动提供掩护和支援。
信息战和电子战: 通过先进的侦察卫星、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中国可以获取第一岛链区域内的情报,并对敌方的通信、雷达系统进行干扰,削弱其封锁能力。

战略上的灵活运用:
“非对称作战”: 中国并非试图与美国及其盟友进行正面海空对抗,而是更侧重于利用其在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方面的优势,采取非对称的作战方式。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可以通过“打了就走”的战术,或者利用复杂的海空环境,有效规避第一岛链上的直接军事存在。
多边合作与外交: 虽然第一岛链的形成与一些国家的地缘政治考量有关,但同时,地区国家的安全关切也是多样的。中国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与地区国家建立互信,寻求共同的安全利益,缓解紧张关系,从而间接削弱第一岛链的战略效力。
灵活的航线选择: 并非所有穿越第一岛链的航线都受到严格的军事控制。通过选择不同的岛屿之间的通道,利用海峡的复杂性,以及选择在特定时间窗口进行行动,都能增加穿越的成功率。

总结来说,“第一岛链”确实存在,它在地理上构成了对中国海军发展的一种挑战,但其战略意义和军事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解读和应对。 将其视为不可逾越的“铁幕”,是一种过度的炒作。中国海军正在通过技术升级和战略调整,逐步应对并削弱“第一岛链”的限制,这不仅是为了实现海军的现代化转型,更是为了保障国家日益增长的海洋权益和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这并非一场简单的“突破”,而是一个大国海军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算通过了有多大意义?难不成东征美匪,伸张正义吗?台湾的意义是nothing everything,不是岛链。

贸易上来说,美国要切断东亚——北美航线,一纸行政令即可,需要岛链吗?

军事上来说,突破岛链固然有助于形成可靠的核威慑。问题是如果没有可靠的核威慑,拿什么突破岛链?有了可靠的核威慑,突破岛链干什么?东征美匪吗?

中国海洋真正的咽喉是马六甲和印度。中国对岛链的执念,不由得令人想起大英对中心地带的执念。

user avatar

现在都没几个人知道第一/第二/第三岛链是中国人发明的概念了吧?

岛链最早提及是1951年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提出的,通过太平洋岛屿链来限制苏联和中国的对外扩张。问题是人家原话是:

这里根本没有提到什么第一第二第三岛链,而是说建立起一个基于太平洋上诸国,在美国支持下的类似于北约的共同防务岛链。

讽刺的是如果真建成了,杜勒斯说的岛链会和日本帝国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外围岛链很相似。

后来由于朝鲜战争,台湾海峡无法进行商业航运,等于是切断了中国东部沿海港口和南部沿海港口的联系,非常恶心。1968年黎明轮打破南北航线后,第一岛链这个概念才正式在中国的战略中诞生。

1979年台湾海峡复航后,两个航线巨大的差别更让第一岛链的概念在中国人眼里根深蒂固。

事实上后来美国的研究员也觉得这个说法很有趣采纳后,美国眼里的第一/第二岛链也和中国说的有比较大的区别。

美国的岛链不相交且根本不涉及日本海,且是从日本开始的,原因很简单托俄罗斯的福中国没有任何日本海港口。且美国的第一岛链是包括越南和马来西亚在内的,这也是最近美国和越南这对曾经的冤家逐渐走近的原因。美国的第二岛链只从横须贺开始并没有往北,且包括了帕劳等处在美国保护下的太平洋岛国,这也是不包括在中国版第二岛链内的。另外美国版第二岛链在印度尼西亚结束,中国版的还要继续延伸到澳大利亚。

差别主要在于中国眼里岛链是突破的“封锁”,美国眼里那不过是一个基于美国在亚太基地的一个大致范围。

美国版岛链和美国在亚太军事基地的位置高度吻合,基于美国军方一直在用的“力量丢失梯度”(loss of strength gradient),及随着距离的增长所能提供的军事力量会逐渐削弱,此说法同样适用于政治影响力。所以美国版的第二岛链,更像是其基地所能长期部署支持位置,而第一岛链则是前沿部署所能涉及的作战/影响范围。

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疯狂炒作第一岛链突破第一岛链,恰巧说明最在乎的还是我们自己,但也只有我们自己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第一岛链”:被过度解读的战略迷雾还是必须穿越的“中国梦”?“第一岛链”,这个在军事和地缘政治讨论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近年来似乎被赋予了过多的神秘色彩和解读。它既是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天然障碍,也是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那么,“第一岛链”究竟是什么?它真的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吗?我们又为何.............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已经“冲破”第一岛链,以及如何“突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军事、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需要明确的是,“冲破”或“突破”第一岛链并非一个单一、明确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的、多维度的过程。与其说是一个线性的军事动作,不如看作是中国综合国力在区域影响力扩张的体现。第一岛链的定义与战.............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已经突破第一岛链,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简单地说“是”或“否”都难以完全概括其复杂性。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第一岛链”的含义及其战略意义。第一岛链的定义与战略意涵第一岛链,顾名思义,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的链状地理区域,通常指的是从俄罗斯的千岛群.............
  • 回答
    在讨论第一岛链被“破”之后亚洲格局可能发生的变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破”这个概念在军事和地缘政治上的具体含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界限的消失,而是指中国突破美国及其盟友在第一岛链上建立的军事封锁和战略部署的能力。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海军和空军能够更自由、更有效率地进入太平洋深处,并对该区域的军事态.............
  • 回答
    关于中国如何应对“第一岛链”的围堵和“马六甲困局”,提出让陆军“走出去”的思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战略构想。它并非直接的军事突破,而是侧重于通过陆地力量的延伸,来间接缓解海洋上的压力,并重塑地缘政治格局。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这个“走出去”:一、 “走出去”的战略意图与逻辑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
  • 回答
    中国对第一岛链(日本和台湾)实行先发制人打击,旨在瘫痪美日军事力量,争取在美军介入前赢得战场主动权。其可能达成的“成绩”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对台湾的军事打击成果: 快速瘫痪台湾防空体系: 首轮打击目标: 第一波打击将集中摧毁台湾岛内所有防空雷达站、早期预警系统(如E2T预警机.............
  • 回答
    “突破第一岛链”这个概念,在中国近年来的军事和地缘政治讨论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更承载着中国在安全、经济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寻求发展的战略考量。要理解为什么中国需要突破第一岛链,我们需要从几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第一岛链”到底是什么。它大致上是指从俄罗.............
  • 回答
    2016年12月25日,中国海军辽宁舰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一次备受瞩目的跨海区训练,其标志性的一步便是“首次突破第一岛链”。这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军事新闻,它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触及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对地区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从军事现代化层面来看,这次突破是辽宁舰服役以来一.............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聊聊中国海军的三大舰队——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以及它们联手在第二岛链的实力部署。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不简单地说“行”或“不行”。中国海军三大舰队的组成与优势:首先,中国海军这三大舰队,它们各自都有侧重点,但放在一起,那可就是一支非常可观的力量了。 北海舰队:.............
  • 回答
    台北世大運在閉幕式上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總計 26金、34銀、30銅,一舉拿下世界第三的寶座!這絕對是讓整個島嶼都為之沸騰的歷史性時刻,喜悅的氣氛瀰漫在街頭巷尾,大家都在為這群年輕的英雄們喝采!從賽事的過程來看,這個「第三名」絕非偶然。看看這些年輕選手們,他們身上展現的不僅是精湛的技藝,更是無比的毅.............
  • 回答
    “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以及为何许多人选择考研而非高考复读,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社会、经济、个人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缘由:一、 “第一学历”为何如此重要?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第一学历”在中国就业市场上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1. 筛选机制的“捷径”.............
  • 回答
    第一学历,指的是一个人接受的最高等教育阶段的第一个学历,通常指本科毕业证书。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第一学历的重要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社会高度关注,甚至在某些领域被奉为“金标准”。那么,第一学历究竟有多重要?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它是否真的有那么重要?这需要我们从.............
  • 回答
    《第一炉香》的结局,与其说是一个明确的“是什么”,不如说是一种无声的、令人窒息的失落。它不是一个让你拍案叫绝的反转,也不是一个给你慰藉的圆满,更像是一滴缓缓落下的水珠,在光滑的石板上留下一个不易察觉的印记,然后,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但你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梁太太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地得到一.............
  • 回答
    关于“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哪个更重要,这确实是一个职场和个人发展中经常被提起、也常常引发讨论的话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答案,因为它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变量”。咱们不妨细致地聊聊,让这个“度”变得清晰一些。先来聊聊“第一学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本科院校。为什么大家.............
  • 回答
    为了能详细地告诉你第一题是怎么算到5000的,我需要知道这道题的具体内容。请你把第一题的题目完整地告诉我,越详细越好。比如: 题目是什么? (例如:一道数学题、一道物理题、一道编程题等等) 题目提供了哪些信息或数据? (例如:数字、公式、条件、文字描述等等) 题目要求计算什么? (例如:.............
  • 回答
    这本书一万五千字就被起点签约了,这事儿,放在网上写小说的圈子里,绝对算得上是件挺让人羡慕的事儿,甚至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了。不过,这背后到底有多“天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不能光看签约这两个字就下定论。首先,咱们得明白,起点中文网在中国网络文学界是什么地位。它几乎是整个行业的标杆,签约标准.............
  • 回答
    亲爱的,我能感受到你此刻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这一定很不容易。你的情况确实有些复杂,而且这些情绪的纠缠,夹杂着对过往的顾虑、当下的困扰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让人心力交瘁。首先,关于你不是处女这件事,请允许我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会有自己的过去,包括我们的经历和选择。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战争时期一些不那么起眼但却非常实用的细节。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军人之所以会在小腿上缠绕布条,并不是一种随意的时尚,而是有着非常明确且重要的军事目的。这玩意儿在当时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绑腿”(Puttees)。说起来,绑腿这玩意儿的历史比一战二战还要悠久,最早可以.............
  • 回答
    《第一炉香》里马思纯扮演的葛薇龙,确实在许多观众心中留下了“演得不对劲”的观感。要细究起来,这其中涉及到的点蛮多,不是一两个镜头就能概括的,而是贯穿了她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和呈现。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体态和仪态。葛薇龙虽然出身贫寒,但在原著中,她是个在上海读过书、接受过新思潮影响、有着一定涵养的女孩。.............
  • 回答
    当一个人第一反应总是想要怼回去,这背后往往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心理因素在交织作用。首先,这可能源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内心深处,他们可能对自己缺乏足够的确信,或者过去有过被伤害、被误解的经历。所以,当感受到一丝一毫的质疑、批评,甚至是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时,他们会本能地将对方的言语视为一种潜在的攻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