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社会还会犯刻舟求剑这类的错误吗?

回答
在我看来,尽管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但“刻舟求剑”这类的思维方式,或者说类似的认知误区,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某些情境下表现得更加隐蔽和复杂。

首先,我们得承认,“刻舟求剑”的本质是一种僵化、教条化的思维模式,是脱离实际、拒绝变化的典型表现。古时候,舟行江河,船身刻痕能相对准确地指示掉落物品的位置。但今天的世界,变化的速度和尺度都已远超从前。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会“刻舟求剑”呢?

一、经验主义的陷阱依然存在,且被过度放大。

我们学习和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这本身是件好事,经验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有效的判断和决策。然而,当我们将过去的经验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并且不愿意根据新的环境和信息进行调整时,就容易陷入“刻舟求剑”的泥沼。

举个例子:在互联网早期,信息获取的渠道相对有限,人们习惯于通过报纸、电视、书籍等传统媒体来获取权威信息。那么,当网络信息泛滥,各种自媒体、社交媒体涌现时,如果有人依然坚持只信任那些“官方发布”或“纸质印刷”的内容,而对网络上的新信息嗤之以鼻,甚至完全排斥,这就是一种“刻舟求剑”。他们习惯了过去的信息获取方式,而没有看到技术和媒介的巨变,依然试图用旧方法去“寻找”信息。

再比如,在商业领域,一家企业可能因为某项产品在过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固守其研发和营销策略,拒绝创新和转型。即使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消费者喜好已经转移,他们也可能依然按照旧有的模式去做,期望“船停了,剑还在”,最终被市场淘汰。这不就是变相的“刻舟求剑”吗?

二、信息过载与认知惰性相互作用。

信息爆炸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刻舟求剑”。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往往会选择性接收,或者依赖于那些最熟悉、最容易理解的片段。如果这些片段来自过去的经验或固有的认知框架,那么即使有新的信息在眼前,也可能被忽略或曲解。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对某个话题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固有看法,当有新的证据或观点出现时,他们不会去审视自己的观点是否需要修正,而是选择性地忽略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只关注那些能印证自己原有想法的内容。这种“选择性注意”和“确认偏误”,本质上就是一种“刻舟求剑”——他们已经“刻”好了自己的认知之“舟”,不愿让新的“剑”落入其中。

这种认知惰性,也让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他们宁愿停留在自己舒适的知识领域,用旧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应对新事物,从而错失了发展的机会。

三、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形式的“刻舟求剑”。

更讽刺的是,科技本身也可能成为“刻舟求剑”的载体。

比如,一些老旧的软件或系统,虽然已经被淘汰,但因为其在过去曾被广泛使用且功能“够用”,就有人依然坚持使用。当新的、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出现时,他们却因为习惯了旧有的操作界面、流程,或者担心学习成本过高,而不愿去尝试,甚至贬低新技术的优越性。他们仿佛认为,只要软件还在电脑里,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而不顾及它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再比如,社交媒体上的“跟风”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现代的“刻舟求剑”。当某个热门话题或流行趋势出现时,很多人会不加思考地跟随,生怕错过什么。但他们往往只看到了当下的“热闹”,而没有去思考这个趋势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或者它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一旦这个趋势过去,他们又可能茫然失措,找不到新的方向。他们以为抓住了“潮流”,却不知道潮流本身一直在变,而他们只是在重复“上一次潮流的痕迹”。

四、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刻舟求剑”的深层原因之一,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变化意味着未知,未知则带来焦虑。固守旧有的模式,尽管可能不再高效,但至少是熟悉的、可控的。这种熟悉感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安定感。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这种恐惧尤为普遍。人们渴望找到稳定的锚点,而将过去的成功经验或固有的知识体系视为救命稻草。他们不敢轻易抛弃旧有的一切,去拥抱未知,因此,即使旧的方法已经失效,他们也宁愿在原地反复尝试,期待奇迹的发生。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并非没有“刻舟求剑”的现象,它只是披上了更复杂的面具,隐藏在信息过载、认知惰性、科技的惯性使用以及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之中。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审视自己的认知框架,拥抱变化,并根据新的现实调整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否则,我们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那个在船上刻下记号,却丢失了手中宝剑的傻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不会,你看下面是不是大家的日常:

1、“哇,这篇文章干货满满,收藏以后看”----以后永远不会看。

2、“哇,这个健身器材好有用啊,买买买”----买了以后永远不用。

3、“好想学游泳啊,好想学英语啊,好想认真看书啊”---明年这个时候继续这么说。

4、“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买下它。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去那旅游”----你倒是认真去赚钱啊!

5、“为了我的健康,今晚一定早睡觉”----昨天你也是这么说的

6、“为了我的健康,硬盘里的学习资料我今晚就清空它”----别再让我看到你又去下载!


看吧,这不仅是刻舟求剑了。

这完全就是刻一下舟,剑都不要了。

人类的本质,真的是复读机啊......

user avatar

会。比如“我们这里是汉族的发源地,所以我们这里讲的话就是正宗汉语。”“你们这里夏朝时还没开化,所以你们这里讲的是蛮夷话。”---- 历史的“舟”已经向前走了很远,驱越人至中南半岛,又被打得衣冠南渡。但这些都不妨碍有些人坚持在原刻痕处捞“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