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没有一家数码相机公司?

回答
中国确实没有一家能够与索尼、佳能、尼康、富士等国际巨头匹敌的“本土品牌”数码相机公司,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长期以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技术积累、市场格局、品牌认知、生态系统、研发投入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 技术积累的“鸿沟”:

起步晚,追赶难: 数码相机技术的核心在于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芯片(ISP)、镜头、光学设计、软件算法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技术大多起源于欧美和日本,它们在胶片时代就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中国在数码相机兴起时,相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错过了早期奠定技术优势的时机。
核心零部件的依赖: 现代数码相机高度依赖于高度集成化和专业化的零部件。
图像传感器: 这是数码相机的“眼睛”,直接决定了画质。索尼在CMOS传感器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传感器几乎垄断了整个行业。国内虽然有少数企业在研发传感器,但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能规模,都难以与索尼抗衡。
图像处理芯片(ISP): ISP负责处理传感器传来的原始数据,进行色彩还原、降噪、锐化等一系列复杂的运算,直接影响相机的成像速度和最终画质。这些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极高的技术门槛和庞大的研发投入,国内在这方面也存在差距。
镜头: 高素质的相机镜头需要精密的镜片研磨、镀膜技术以及先进的光学设计能力。日本的佳能、尼康、适马、腾龙等在镜头领域拥有数十年的积累,其光学设计、制造工艺和品控都非常成熟。国内虽然有一些镜头厂商,但高端镜头仍然依赖进口。
软件与算法的深度: 除了硬件,相机厂商在固件(firmware)的优化、图像算法的开发(如AI对焦、降噪、色彩科学)上也投入巨大。这些算法决定了用户体验和最终成像风格,是各大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在这些软件和算法的积累上也相对较弱。

二、 市场格局的“高墙”:

巨头的垄断与品牌忠诚度: 索尼、佳能、尼康等品牌在数码相机市场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和用户忠诚度。它们拥有成熟的产品线、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用户一旦习惯了某个品牌的操控、菜单逻辑以及镜头群,就很难轻易更换。
市场增长放缓与竞争加剧: 随着智能手机摄影能力的飞速发展,传统数码相机市场(尤其是卡片机和入门级单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整体市场规模在萎缩。在这种环境下,新进入者要打开市场,难度更大。国际巨头凭借其技术和品牌优势,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
价格战的“陷阱”: 如果试图通过低价来抢占市场,很可能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数码相机(特别是专业相机)的研发和制造成本都非常高,低价策略难以支撑持续的研发投入,容易导致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下降。

三、 品牌认知与“信任壁垒”: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更多地被认为是代工生产,而非原创品牌。虽然近年来中国品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数码相机这种技术密集型和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的领域,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仍然需要时间来培养。
高端定位的困难: 相机作为一种相对专业的摄影器材,用户往往追求更高的画质、更专业的性能和更可靠的品牌。要让消费者相信一个新生的中国相机品牌能够提供与国际顶尖品牌相媲美的产品,甚至超越它们,需要极其出色的产品和持续的品牌建设。

四、 生态系统的不完整:

镜头群的缺失: 相机不仅仅是机身,更包括庞大且高质量的镜头群。相机厂商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去研发和生产不同焦段、不同光圈的镜头,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国际巨头在这方面已经建立了数十年的积累,拥有从广角到长焦,从定焦到变焦的丰富镜头选择。中国品牌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如此完善的镜头体系。
配件与第三方支持: 摄影生态还包括闪光灯、滤镜、三脚架等各种配件,以及第三方软件、培训、社区等。一个成熟的品牌能够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吸引第三方厂商和用户参与。

五、 研发投入与人才储备:

高昂的研发成本: 数码相机技术的更新迭代非常快,需要持续且巨额的研发投入,包括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光学设计、人工智能算法等。这对于初创的中国相机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财务挑战。
高端人才的稀缺: 能够进行先进光学设计、图像算法开发、高精密制造的顶尖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稀缺资源。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培养相对不足。

中国在影像领域的努力与未来:

尽管如此,中国在影像技术领域并非停滞不前。

智能手机摄影的崛起: 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在移动影像技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包括与光学厂商合作研发镜头、优化ISP和算法、以及通过计算摄影模拟更专业的成像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手机在物理传感器尺寸上的劣势。
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 一些中国企业在图像传感器、镜头组件、存储设备等零部件制造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际大厂提供代工服务或生产部分组件。这为未来培养本土技术和人才奠定了基础。
新兴品牌的尝试: 确实有一些中国品牌在尝试进入高端相机市场,例如通过众筹平台或推出一些有特色的产品。但目前来看,它们更多的是在某个细分领域或某个功能上进行创新,距离成为主流的、能够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结来说,中国没有一家能够与索尼、佳能、尼康等比肩的本土数码相机公司,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技术积累的巨大差距、核心零部件的严重依赖、国际巨头已经牢固占据的市场格局、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以及不完整的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中国科技产业的整体崛起,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精密制造等领域的进步,以及智能手机影像技术的驱动,未来中国在相机领域能否出现有竞争力的本土品牌,仍然值得期待。但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爬坡过程,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以及强大的品牌塑造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国有两种工业品没有:

一种像是核动力航母,复用火箭,高端芯片,航发等……,这一类是现在真正搞不定的,我国也一直努力在搞,但就是门槛高,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另外一种就很有趣了,比如说,高端数码相机/单反,圆珠笔的圆珠,打印机,单机游戏,过山车,高端自行车、高端机械表……等


他们其实也都有一些共同点,就是都在一个极小的或是一个不断萎缩的市场里。

2019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全球数码相机12个月中有8个月同比下跌超22%,2019年预计还会出现13%的下跌。

从2009年到2019年的仅仅十年,数码相机的销量萎缩了快90%,从1.24亿台到1400多w台,我看着都觉得疼。

这种行业杀进来会面对什么呢?

圆珠笔圆珠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太钢用了6000w组织攻关,半年实现量产,牛逼。然后定睛一看,整个行业就剩两个家族小厂枯守全年几百万的毛利;新进来总得低价抢别人市场吧,这下好了,几百万也没有了;圆珠笔行业本来在中性笔的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了,过几年可能行业都没有了,太钢这6000w肯定是打了水漂了……


很多人说相机的技术门槛多高多高,什么光学微电子集成电路的……

其实,真正的重点是——现代工业的复杂度和门槛已远超普通公众的想象;任何一个行业的门槛都高的吓人,注意,是任何一个。

那些我们率先征服的、看起来技术门槛极低的行业,像打火机、锅具、制衣制鞋、化肥等,每一个,都有几十个国家在后面辗转多年而不得其门。像印度这种大国,建国70多年,至今仍然搞不定我们50年前就搞定的化肥产业;越南承接我国纺织业多年,至今仍然大多只能做我国已经主动放弃的最后一道的组装环节,从制版、打样、布料、零件、饰品几乎全依赖中国完成,越南也因此成为我国化纤和工业纺织品类的最大出口国。

任何一个工业品,从挖掘机到龙门吊,从鼠标到手机,从电动牙刷到冰箱,从子弹到装甲车,任何一个工业品的行业,对普通公众来说,都能模仿高赞答案们写出其难以想象的行业门槛。

数码相机行业的特殊之处仅在于,先行者都面对每天下滑的销售额,后来者根本赚不到钱而已。


/

/

/

分割线……………………………………………………………………

有些是在评论里密集出现的,一个个的回太累了,我在这儿集中回复一下:

1,圆珠笔的圆珠/座体,中性笔也能用。

因为中性笔圆珠小,要求和圆珠笔不一样。在圆珠笔搞定之前,我国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就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可供大量出口了。

现在情况更糟,大小哥俩都可以出口了(尴尬ing)。


2,一切圆珠笔相关的问题都建议先看这个


3,相机是在萎缩,但成像处理/光学/视觉/各种名词,的市场没有萎缩啊。

因为题目问的是数码相机,所以我答的也是数码相机,咱们就不把他扩展成相关行业了。

光学和成像能细分的行业太多了,很多相关性没有公众想的那么强,尼康和佳能相机做那么好,手机成像模组怎么就做不过欧菲和舜宇呢?实在对手机摄像模组感兴趣的,可以翻翻评论区,有专业人士。

所以既然研究的是马车行业是夕阳行业,咱们就不讨论畜牧业有没有萎缩了。


4,单机游戏

全球单机游戏占游戏市场20%的市场份额,这是从90%一路被网游手游压下来的。国内就更不乐观了,2018年游戏销售额2400亿,单机游戏4.2亿。

数据不会说谎,全球非联网游戏从上千亿萎缩到几百亿。国内单机在游戏里占比千分位,小到快可以忽略不计了。

单机游戏公司现在背着两座大山,一个是被网络游戏和手游冲击的很厉害,一个是3D化。3D普及以后,游戏的制作成本呈指数级提升,现在除了头部几家公司在吃老玩家老IP的本活的尚还可以,小公司不是转型去做手游就是倒闭没了。

3A大作起投就是一亿美金,老厂家都不咋敢完全上新作。想当年2D时代多好,几个人几十万美金就能做出爆款,运气好了也能卖到上亿。

关键是单机游戏产业的人才和特效电影,网游手游大面积重合,人才往哪里流动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是必然的,这种行业谁会进来呢。


5,牛逼的人应该重新定义数码相机。

其实苹果,华为,OPPO,小米,大疆,和海康威视不就是重新定义了相机么。

而且事实证明,消费者就是喜欢这样的相机,能把自己拍的美美哒。


6,还有一口咬死相机市场没下滑的,还拿自己身边换微单的做例子,或者认为高端市场没下滑的。

数据都摆到这种程度了。

单反(含微单)去年销量也下降了6%,尼康去年利润大降60%,佳能的原话是,成像事业部这几年每年稳定下降10%。

这几年尼康和佳能的高端机都在涨价,很多人一看,觉得人家好牛逼,肯定是不愁卖啊。其实公司快赔钱了,销量太少了,成本没法摊薄。

2019年高端全画幅的坚挺,部分是因为2020年有奥运会,同样的,2015年,2011年,2007年,高端全画幅也都大幅增长过,但还是不能改变萎缩的趋势。


7,人家都去做手机摄像头了,利润特别多/产能都不够。

数码相机上的积累并不能直接导致其在手机摄像模组上的优势,事实也是如此,在数码相机时代风起云涌的诸多厂商,尼康,佳能,奥林巴斯,松下,富士,适马等,只有索尼吃到了手机摄像爆发的蛋糕。

索尼在CMOS上的早期投入在手机摄像市场爆发后获得了其应有的收获。但这份收益更得益于其在半导体上的积累而非其在数码相机上的积累。

(这里我原来写的是索尼影像的经营情况,但有知友在评论里指出索尼半导体才是做CMOS的,是我搞错了,在此道歉)



我这里欢迎各种观点,但是请尽量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稍稍找找数据,看看能不能为论点做有效的支撑。

user avatar

中国早就有了,大疆在2015年开始布局,2017年收购哈苏,大疆开始布局数码相机市场。

前几天长光辰芯作为牵头单位,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大疆百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一起发布了两款重量级CMOS。

一款是480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

一款是1.27亿像素的中画幅CMOS

同时大疆一款相机的专利以及渲染图泄露。



很多人说这是全画幅相机,我认为是中画幅无反相机。

原因很简单,哈苏早就完成了困扰国内镜头镜头厂家的自动对焦技术,同时哈苏在中画幅市场就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积累了大量中画幅镜头专利。

科普一下中画幅


中画幅尺寸大于全画幅,镜头尺寸也大于全画幅,一般开发的企业较少,而哈苏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快上百年,有大量镜头技术。

中画幅镜头这一块,佳能,尼康都赶不上

大疆不可能放弃大量中画幅现有资源,一头扎进全画幅相机里去竞争,而且也太耗精力,中画幅目前大疆已经完成闭环,自有CMOS加上哈苏机身与镜头技术,一切都已经完成,中国数码相机时代来了。

user avatar

现有的回答提到

没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镜头加工技术,没有低成本的镜片生产水平。

我只从光学玻璃这一个角度谈一点个人见解。


应该说,国产的光学玻璃比此前是有很大的进步的。当然,对于摄影镜头而言,一些最新、性能最特殊的型号,我们目前还不能做得很好,但相比于六七十年代的落后局面已经好得多了。


七十年代,由于样板戏电影的需要,国内曾组织多个高校、院所的专家会战,研究设计并制造电影摄影机用电影镜头的问题。西德蔡司和英国TTH的电影镜头和相关的摄影镜头被重点研究过,专家们也曾讨论并提出一些设计上的改进方案。然而,受限于国内光学玻璃生产能力,材料选择经常只能折衷——镧冕、磷冕、高透光度的重火石玻璃,西德蔡司可以常规使用,国内就要退而求其次,把镧冕的位置换成超重冕甚至钡冕,高折射率的重火石也换成折射率略低、更容易制造的牌号。


这种保守,主要是因为工艺流程不够精细,同时也由于国内满足光学玻璃熔炼要求的高纯度原料不够丰富。在玻璃配方的理论推导方面,通过对玻璃理论的演算和创新,结合对外国专利的分析,以长春光机所干福熹、龚祖同院士为代表的团队能拿出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无几的配方,但考虑到国内高纯度原料供应、实际工艺(坩埚损耗、炉前测试)等问题,实用的配方总趋于保守。


例如,国外很早就开发出肖特LaK9(折射率1.691,阿贝数54.7)等镧冕玻璃,我们通过计算可以知道这类SiO2-B2O3-BaO-La2O3体系的极限基本就是折射率1.7、阿贝数57左右(约合今天的H-LaK12),但最后敲定的牌号比这个规格略低,具体我不太记得,应该是折射率接近,阿贝数低3-5。当然,这是国内60年代末的水平,后来八九十年代我们也做出相似的材料,这是后话。


类似地,西德肖特厂在六十年代率先做出FK50等低色散氟磷酸盐玻璃,随后日本小原株式会社很快做出优化配方的FK01(今S-FPL51),而我国第一次试验此种玻璃成功是1977年,体积也仅为20升。而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小原已经能用300升的铂金容器熔炼此类玻璃。


随着光学玻璃环保化,多个类别的玻璃配方需要重新设计,这实际上为国产光学玻璃追赶提供了机遇。虽然我国并非铌和钽的高产国家,但受益于改善的国际贸易环境,以及对钆、钇等轻稀土氧化物的利用,环保化重镧火石为代表的新光学玻璃配方发展很快。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提升了试验的效率,现在以成都光明长为代表的国产光学玻璃厂商,已经基本能满足摄影镜头设计的需求,甚至由于熔炼量大、性能稳定,可以大规模供应日本摄影镜头生产(参见cdgm官网)。仅有的几个弱点在于,超高折射率玻璃的透光度比日本HOYA等厂仍有些差距(例如TAFD40-w),同时异常部分色散材料和低软化点玻璃等不如日本和德国肖特的选择丰富(例如FCD705、N-KZFS11)。不过我们也在追赶,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国内玻璃制造商有望与国外同步量产低折射率、低色散的“超级萤石玻璃”(阿贝数Vd=100)。


总体而言,国内在光学玻璃领域,虽然比最顶尖的需求(例如高档电影镜头)有所不足,但作为国际一流供应商还是毫无问题的。毕竟,蔡司电影镜头选用的,也就肖特和小原而已。而到了英国Cooke (前述TTH公司),已经在公开文档里可以选用国产的cdgm玻璃了。更不用说每年还大量出口日本,HOYA到中国来还不时要打价格战。

user avatar

为什么要用数码相机?手机拍照功能已经对数码相机完成了降维打击,就好像mp3完成了对卡带随身听的降维打击,然后又被手机降维打击了。。。

user avatar

中国不知名的相机公司很多,楼上很多人都提过了。

包括手机拍照组件整体解决方案中国还不能独立出来,但已经能够独立做出很多关键的子系统了(比如小米和华为的长焦模组)。

数码相机是一个衰退的市场,不值得大额投资来做。还是关心下手机拍照的全套组件尤其是CMOS的竞争比较靠谱,这个领域里,索尼和三星都是霸主,但中国的一票企业也在快速追赶,国际前十厂家里中国数量多。

等手机CMOS追上索尼以后,数码相机的大底CMOS也就是顺道的事情(前提市场还足够吸引人)

user avatar
  1. 新时代的单反有新的名字,叫大疆
  2. 比单反更厉害的不叫全画幅,叫QHY

知乎让我多写几句。

手机面对传统卡片机的优势现在是不争的事实。可换镜头相机比起手机,天生具有大光圈长焦段等光学优势。

这一方面手机通过深度视觉景深优化等等,逐渐弥补背景虚化能力的差距(脑补)。

另一方面随着短视频和延迟摄影等等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需求不只是要求光学素质,而是对光学相机运动能力的控制。

因此大疆从会飞的照相机厂商越来越变成手持影像稳定器厂商,甚至是拇指大小的超小型云台稳定相机厂商,这不仅是先天的技术优势,更是时代的需求。

觉得OSMO这样的小相机光学素质不够的,可以考虑下大疆X5s,这完全是一款对标单电定位的相机,优异的视频性能,可换镜头,尤其特别的优势是方便接续影像稳定器:

很多人拿出全画幅相机来比,必须说的是全画幅已经是非常狭窄的行业了,事实上这是个披着民用相机的皮的专业相机。专业相机能比的就太多了,红外/超快速成像/X光/单光子,甚至广义的连CT机和MRI核磁共振都能叫做相机。现代的影像科学兴起了一个新的门类就叫做计算影像学,包含从HDR/计算防抖到无透镜成像等等的各种奇技淫巧。但是既然是说相机,我就拉来一个正儿八经的民用国产相机来对比一下:

挑了QHY比较专业的天文台级制冷CCD做对比,这个定位呢,应该也就相当于专业影楼全画幅。专业圈之外的人应该很少知道QHY这家厂家,一些易用性的细节和常规的消费类产品也很不一样。但是这是一家耕耘天文摄影快二十年的专业公司,国际四大天文CCD厂商之一。

创始人邱虹云的历程也很传奇:

看完这两个例子,可以再想想中国有创新吗?

user avatar

不是没有过,消费者不买账

user avatar

数码摄像机公司有不少,zcam和卓耀

user avatar

除了关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产品之外,不是说所有的产品,我们中国都必须要自己制造。

比如,深圳不用开发高科技研究如何生产大葱,大葱交给寿光来生产就行了。寿光也不用研究如何制造鼠标键盘。

随着大家手机、大疆口袋灵眸Osmo Pocket云台相机、无人机各种各样的拍摄设备的发展,不是和十年前,只有单反可以选择。

不太懂相机的朋友会觉着,哎呀,单反好贵!其实,一般的单反一套配齐了也就是几万元,如果是中画幅相机比如飞思IQ4 150MP,配齐了恐怕就要往百万数了!

基于单反好贵=单反利润太高了,引申来的就是为什么单反这么贵,我们国家没有企业去研究挣这个钱。

其实,和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手机这些生活必需品比,单反这点儿市场容量和利润基本就不算啥事儿。

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在这些领域完全战胜了外国产业了,大部分生产制造利润留在中国国内了。苹果手机的利润不在我国,但是产业链也养活了培养了很多中国企业和从业人员。数码相机这个夕阳行业就别掺乎了。

user avatar

中国有数码相机厂家。

过去爱国者搞过一些卡片机,其实还凑合,有一部分市场份额。我刚工作的时候公司买过很多爱国者相机给各部门做记录用。

单反由于镜头和芯片产业不行(注意是产业不是技术,军工级的镜头和芯片技术基本就是中美两家互别苗头),一直想搞却没搞起来。爱国者的单反年年画饼,没有实际产品。

那时候我国商务部年年都忽悠日本厂商来国内建生产线,条件要多优惠有多优惠。

但是日本人也不傻。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卡片机的市场被手机替代了。所以过去很受欢迎的索尼卡片机也没有了。

至于高端相机,现在任然在努力忽悠日本人来建厂,但是没以前力度大了。这个市场比较小众,自己从头搞个产业链很难有竞争力。

国产镜头和芯片产业也不是没在发展,在安防等工业级产品方面进步是很大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确实没有一家能够与索尼、佳能、尼康、富士等国际巨头匹敌的“本土品牌”数码相机公司,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长期以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技术积累、市场格局、品牌认知、生态系统、研发投入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技术积累的“鸿沟”: 起步晚,追赶难: 数码相机技术的核心在于图像传感.............
  • 回答
    中国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有目共睹。腾讯、网易等巨头不仅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以其独特创意、精良制作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而闻名于世的国际游戏公司时,比如育碧(Ubisoft)或CD Projekt Red(蠢驴),一个问题似乎开始浮现:为.............
  • 回答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差异显著,这使得形成“一城独大”的格局成为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政治原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释。首先,我们得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家,其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并非一成不变。从周朝的镐京,到秦汉的咸阳、长安,再到.............
  • 回答
    听到“中国没有操作系统”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太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在核心、底层、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并且一直在努力追赶。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以及背后的一些原因。什么是“操作系统”?在说中国有没有操作系统之前,得先明白它到底是什么。你可以把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许多领域都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为何在现代奢侈品领域,却不像LV(路易·威登)这样的品牌那样具有全球影响力?这背后涉及的是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传承与创新、品牌构建策略、市场定位以及历史机遇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的一些深层原因。要回答为什么中国没有像霉霉(Taylor Swift)、阿黛尔(Adele)、蕾哈娜(Rihanna)、Lady Gaga那样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影响力巨大的音乐天后,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剖析。而蔡依林作为华语乐坛的天后级人物,她与这.............
  • 回答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在秦汉之后的历史中,确实存在许多以古代诸侯国名称命名的割据政权,比如后赵、南燕、北齐、西梁、后唐等等。但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为什么在这些割据政权中,我们很少见到直接以“韩”作为国号的呢?甚至一些以战国七雄为名号的政权,也往往会选择齐、魏、赵、燕、楚、秦,但很少直接冠以“韩”。这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论神话底蕴,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比很多西方奇幻要扎实多了,什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还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里的种种神仙妖魔,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撑起一部大作。可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我们好像还没见到一款真正意义上以“上古神话”为核心,并且口碑炸裂的独立游戏。这.............
  • 回答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但它需要更细致的理解和辩证的看待。这个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文化和政治连续性强,主体文明从未被外来文明彻底取代,并且其历史记录能够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时期。然而,其他文明古国也经历过辉煌的时期,并且它们的影响至今仍在,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经历了.............
  • 回答
    关于成吉思汗在世界范围内的评价差异,以及为何有人将他与希特勒相提并论,这背后涉及历史的复杂性、不同文化视角以及信息传播的偏差。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为什么世界其他国家不普遍视成吉思汗为“伟人”,而中国视他为伟人?这主要源于视角、历史叙事以及“伟人”定义的差异。1. 历史的视角与叙事: 中.............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自由、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复杂而多维度的关系,同时也涉及到我们对“充满自由、民主的空气”的理解和衡量标准。以下将详细阐述为什么人均GDP高(特别是中国的两倍以上,约1.6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也未必能简单地被描述为“充满自由、民主的空气”,并探讨其中的原因:一、 定义“充满自由、民主的空气.............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中国开发者心中的一个疑问。当我们放眼全球,看到像C、Java、Python、JavaScript这些风靡世界的编程语言,它们背后似乎都没有中国人的名字,这难免让人产生思考。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一、历史的维度:早期计算机和编程语言的孕育土壤首先,计.............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国家首都在选址和省会选择逻辑的根本差异。如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其中大有学问,而且并非“一个都没有”那么绝对。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国家首都在选址上的考量,和省会在选址上的考量,其出发点和权重是不一样的。一、 国家首都在边境附近:历史、战略与象征意义的博弈很多国家的首都.............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刁钻的,考察的是对市场、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理解,尤其是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低价买房子”这个需求,中国人绝对有,而且是普遍需求,这毋庸置疑。 就像“吃饱穿暖”一样基本。但问题出在,这真的是一个“产品经理能独立解决”的范畴吗?咱们拆解一下,一个产品经理做产品的逻辑.............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史官制度如同一面永不磨灭的镜子,映照着王朝的兴衰,也记录着帝王的功过。这个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但真正将其系统化、制度化的,普遍认为始于周朝。史官制度的奠基者:从三代到周朝的演变在周朝之前,夏、商两代就已经有了掌管记录的官员。《左传》中提到,“夏朝有史”,《尚书》中.............
  • 回答
    在中国投资界,“股神”的称号常常被赋予那些在股市中创造了传奇般财富,并且其投资理念和方法被广大投资者奉为圭臬的人物。然而,当我们提及这个响亮的称号时,确实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缠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网络ID“缠中说禅”——的名字,似乎并不像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股神”那样,被直接冠以这个标签,或者.............
  • 回答
    “哎,你说现在这事儿,不管闹得有多大,搁过去怎么也得惦记个十天半个月,现在倒好,一个礼拜,可能都算长了,后头啥消息都没有,好像这事儿就没发生过一样。”这可不是信口胡说,而是咱们身边很多人都有的切身体会。以前,一件大事儿,哪怕是邻村儿丢了一头牛,那也得在村头巷尾议论个好几天,要是再有点儿曲折离奇的情节.............
  • 回答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出现过叱咤风云、改写历史的人物,只不过他们的辉煌,与波斯、希腊、印度等地的伟大君主,在成长的土壤、施展的舞台以及历史的轨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西方和南亚的先驱者们。居鲁士大帝,他崛起于一个小小的安山部落,凭借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政治手腕,将分散的部族整合成一个.............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中国,相较于许多其他国家,大规模的、被广泛报道的罢工确实不那么常见,即便是在一些小型企业,例如餐馆,似乎也鲜有耳闻。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在起作用,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当今中国劳资关系的现实。首先,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是绕不开的一环。中国的《工会法》规定,工会是职工的群众组织.............
  • 回答
    关于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的感染情况,有几点需要澄清。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东京奥运会期间,确实有一些运动员和与奥运会相关的人员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但要说“感染的都是外国运动员,中国一个都没有被感染”这种说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读或者信息上的偏差。实际上,根据当时公开的报道,奥运村内确实出现过运动员感染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