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6年7月16日凌晨的土耳其军事政变(兵变)?

回答
2016年7月16日凌晨发生的土耳其军事政变未遂事件,是土耳其现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对土耳其国内政治、社会以及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事件经过回顾(详述):

最初的迹象: 2016年7月15日晚间,土耳其国内开始出现一些异常信号。一些地区的交通开始受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受到限制。
军事力量的介入: 当天晚些时候,土耳其军队中一部分力量开始行动。据事后调查和报道,这部分军队控制了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战略要地,例如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后被命名为“7月15日烈士桥”)、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等。他们还封锁了通往重要政府部门的道路,并试图控制国家电视台。
政府的回应与总统的号召: 时任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当时正在土耳其西南部度假。在政变者控制部分地区后,他通过FaceTime视频通话向CNN Turk电视台发表讲话,号召土耳其人民走上街头,反对政变。
人民的反抗: 埃尔多安的号召得到了许多民众的响应。数万甚至数十万土耳其民众走上街头,聚集在广场和桥梁上,与政变士兵对峙。一些民众甚至试图阻止坦克前进。
政府的控制恢复: 在民众的抵制和政府安全部队的努力下,政变者的行动逐渐被瓦解。到7月16日凌晨,大部分重要地区的安全控制权被政府重新夺回。政变领导层也开始被捕。
伤亡情况: 这次政变及其后的冲突造成了数百人死亡,包括士兵、警察和平民,另有数千人受伤。

二、 政变的主要参与者与动机分析:

发动政变一方: 事后,土耳其政府将政变的主要责任归咎于伊斯兰传教士费图拉·葛兰(Fethullah Gülen)及其追随者组成的“希兹梅特”(Hizmet)运动。葛兰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土耳其人,他的追随者在土耳其的军队、司法、教育和媒体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政府指控的动机: 政府认为,葛兰及其追随者企图通过这次政变推翻埃尔多安政府,建立一个以他们为首的政权。他们被指控渗透军队,利用军中的支持者发动了这次行动。
政变者的实际动机(可能): 除了官方宣称的“葛兰阴谋”外,也有分析认为,军队内部可能存在对埃尔多安政府日益伊斯兰化政策、压制异见以及对外政策的一些不满。部分军方人士可能认为,埃尔多安政府已经偏离了土耳其共和国创始人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建立的世俗化和西方化原则。然而,这些因素的权重以及它们是否构成政变的主要驱动力,仍然是讨论的焦点。

三、 事件的深远影响:

对土耳其国内政治的冲击:
埃尔多安权力的巩固: 政变未遂极大地巩固了埃尔多安的权力。他成功地将这次事件描绘成一次对国家命运的捍卫,赢得了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
大规模的政治清洗: 在政变之后,土耳其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数万名军队成员、警察、法官、检察官、教师、记者等被解雇、逮捕或判刑,理由是他们与葛兰运动有关或支持政变。这种大规模的清洗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土耳其人权和法治状况的担忧。
国家安全体制的重组: 土耳其政府对军队和情报机构进行了重组,加强了对这些部门的中央控制。
修宪与总统制的确立: 受到政变的影响,土耳其加速了修宪进程,最终在2017年通过了修宪公投,将土耳其从议会制国家转变为总统制国家,进一步集中了总统权力,埃尔多安得以继续担任总统至2029年,并且拥有了比以往更大的行政权力。
社会分裂的加剧: 政变事件及其后续处理,加剧了土耳其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分裂,亲埃尔多安派和反对派之间的鸿沟更加明显。

对土耳其与国际关系的影响:
与美国关系的紧张: 土耳其政府要求美国引渡葛兰,但美国以缺乏足够证据为由拒绝,这导致两国关系持续紧张。土耳其政府认为美国对葛兰的庇护是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
与欧盟关系的疏远: 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和对民主自由的限制,使得土耳其与欧盟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欧盟对土耳其人权状况的批评,也让土耳其感受到被西方排斥。
对地区力量格局的影响: 土耳其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以及其与西方关系的波动,也影响了其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扮演的角色和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四、 对事件的不同解读与争议:

“自导自演”的阴谋论: 尽管官方将政变归咎于葛兰,但也有一些批评者和国际观察家提出了“自导自演”的阴谋论,认为埃尔多安政府可能利用这次政变作为 pretext(借口)来巩固权力,进行政治清洗。他们质疑政府在政变发生过程中的某些反应,以及随后清洗的规模之大。然而,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政变规模与性质: 对于参与政变的军队人数、他们的实际意图以及他们是否真正代表了军队的主流意见,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西方国家反应的批评: 土耳其政府曾批评一些西方国家在政变发生时未能给予足够的支持,甚至指责一些国家对政变持观望态度。

总结:

2016年7月16日凌晨的土耳其军事政变是一次惊心动魄的事件,它不仅揭示了土耳其国内深层的政治和军事矛盾,也对土耳其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国际地位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政变被粉碎后,埃尔多安政府以强大的民意基础和政治手腕,利用这次事件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并在政治、法律和安全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清洗,将土耳其推向了总统制,同时也加剧了与西方世界的隔阂。理解这次事件,需要结合其发生的背景、过程、各方动机以及深远影响,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它标志着土耳其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时期,其影响至今仍在持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寒战2》剧情最大的亮点就是最后对贪官的赦免。当政府变革时,之前的任何行为都是沉淀成本,不应该影响决策。因此只要不走回头路,赦免和枪杀旧官僚都无所谓。可问题在于任何变革都不会是尽善尽美的,必然会有新的矛盾。当官员看到放权就枪毙时,傻子才会再放权。由于放权的成本太高,因此改革的难度就非常大,因为只有极端条件才能促使改革,不是特殊时期傻子才丢权,结果国家肯定是不停的动荡,所以说土耳其离文明还很远。同样,马英九不特赦陈水扁足见其短视,而邓小平同意陈云的意见没有处死江青等人,也使得中国之后的改革阻力小很多。

user avatar

看到 埃尔多安 开始报复军人,下次政变才是看点,内战无法避免,另外 东部的 库尔德人看到了建国曙光


BILD 德国媒体报道 士兵在街上被打,尸体停留在街上,另外看到RT报道 叛军还控制着海军。。。




现在看不知道下次政变是什么时候,但是根据这次政变的结果,军人被疯狂的报复,下次就没有那么容易让劣势的军人投降了。事实上这次政变并不是全部军人,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军队站在政府那一边的

=============================================

感觉要内战了啊,土耳其 直接 辞退了 全部大学校长

土耳其政變失敗後,總統艾多根展開「大清洗」:

1)土耳其總統艾多根主張恢復死刑:人民的要求(判處政變士兵死刑)不能被忽視。這是人民的聲音!

2)政變後土耳其已無空軍總司令等,包括總統首席軍事顧問等主要軍事領䄂均被逮捕。


3)路透社報導政變時,土耳其政變軍方戰機一度瞄准總統艾多根度假的座機!政變方的F16曾試圖以雷達鎖定其座機:最後為何沒開火,至今是一個謎。

4)歐盟區域政策專員哈恩日前表示,土耳其總統艾多根政府在鎮壓軍事政變之後公佈的逮捕名單是早就擬定好的。政變也可能是提前準備好的:土耳其軍事政變失敗後,迅雷逮捕2745名法官,將近3000名以上軍人被迅速逮捕或者解雇,很顯然這份名單早已擬定。據悉,土耳其總統艾多根在政變當天稱,「這場暴亂是真主送的大禮。」外媒和反艾多根人士甚至朝陰謀論方向揣測:政變可能是艾多根自導自演。有關人士分析,土耳其可能提前大選,力保艾多根拿到壓倒性選票,進而確保他「繼續掌權10到15年,成為人民選出的伊斯蘭教政權。」

5)7/19日土耳其解聘了30名市長 - 47 區長 - 8777警察和內政部人員 - 2745 法官 - 3000+以上士兵。

6)7/18日土耳其尚未平靜,伊斯坦堡Sisli區副市長週一被槍殺,頭部中彈,無救死亡。

7)土耳其實施戒嚴令,所有的土耳其公民出國前必須拿到政府許可證。

8)7/19日土耳其教育部要求所有公立大學校長和院長辭職(1577人)。

9)土耳其為北約組織成員國,西方不可能支持此地政治動盪革命。德國媒體估計,北約在土耳其的因吉利克空軍基地,至少佈置了50枚B61戰術「核彈」。

user avatar

7.17日更新

我跟一位一直在土耳其上学的新疆朋友这两天都在长谈此事,她这几天已经近乎绝望。

是真的绝望。

她是个爱国的中国维族姑娘,在土耳其念研究生,同时也很热爱土耳其的文化历史与艺术,极端反感宗教化和原教旨伊斯兰。敬佩凯末尔与土耳其作为穆斯林国家世俗化的成就。



上面全是这几天她朋友圈的照片,她告诉我,政变后埃尔多安第一时间用手机呼吁土耳其民众上街去抗议阻拦军队。


而那些口口声声说【民主是撒旦】的清真寺阿訇们, 昨晚高喊” 维护民主,保卫民主” 的口号一呼百应,带领信徒们冲上街头,阻拦军队。






(新浪微博,侵删)


凯末尔精神的军队历代政变都只对政府不对民众,从来没有对民众大举开枪的光荣传统,可当这些年轻的士兵举手投降后,这些清真寺的信徒们一拥而上,开始对士兵们疯狂的殴打上私刑。



转我朋友的翻译:

大哥别打,我只剩四天了(结束兵役)
大哥、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大哥,让我向百姓开火,我投降了(没开火)我难道会背叛祖国吗
大哥, 我发誓我真不知道
大哥,别打了。求你。
大哥,我害怕
大哥,我腿没知觉了。
大哥,别拍、我妈妈会看到。


那位朋友还说,今天她穿短裙上街,已经开始受到一些人的鄙视了。

===================

这是一次军方为了维护世俗化而试图推翻日益宗教化的政府,这已经是土耳其历史上第四次政变了。


土耳其的世俗化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成就,了解土耳其历史的人都知道凯末尔的伟大。而军队是忠于凯末尔的遗训,忠于国家和宪法,忠于世俗化的力量。土耳其历代军事政变,都是国家和政府开始倾向于宗教化,军队就依照宪法赋予的权力及时推翻政府,将国家带回正轨。然后还政于民。

本人亲自去过土耳其,一个女人不包头巾,同性恋可以上街游行的穆斯林国家,先不论因为新疆问题土耳其人给中国人留下的不好印象。土耳其真的可以算是穆斯林融入当今世界世俗化的榜样了。

如今伊拉克的世俗化政府已经被美国推翻(导致伊斯兰国的崛起),叙利亚的世俗化政府只剩不到半壁江山,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兴风作浪。而土耳其的世俗化也在遭遇宗教势力的反扑。

在全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复辟的强大背景下,如果土耳其的世俗化再遭到倒退,那必将造成全球宗教问题的巨大动荡。

user avatar

埃尔多安执政后一直致力于打压军方势力,军方则未能抓住时机作出有力回击,势力被不断削弱,这次政变失败也可以算情理之中了。以下简略回顾双方博弈的过程。

1997年,军方通过软政变解散了埃尔巴坎政府并取缔了后者的伊斯兰主义政党---繁荣党。时任伊斯坦布尔市长的繁荣党党员埃尔多安受到牵连,随着军方对伊斯兰分子的大清洗,埃尔多安也被捕入狱并被禁止从政,罪名是曾在1997年吟诵“清真寺是我们的兵营,穹顶是我们的头盔,宣礼塔是我们的刺刀,信仰是我们的士兵”这样带有宗教暴力色彩的诗句。

但埃尔多安的政治生涯并未就此终结,随着军方对政治控制的放松,埃尔多安出狱后于2001年建立了正义与发展党(AKP)并在翌年议会选举中大胜,为了绕过从政禁令,他于03年才通过锡尔特省的重新选举进入议会,登上首相宝座。但此时军方的世俗力量仍然非常强势,兹举一例:02年11月20日,议会发言人布伦特.阿瑞恩和妻子一起在机场为总统送行,他的妻子当时戴了头巾。世俗派军官对此大为光火,他们在总参谋长厄兹柯克的带领下于11月20日前往阿瑞恩的议会办公室,静静停留了三分钟后离开,以此警告阿瑞恩不要触犯土耳其的世俗原则。

面对军方的压力,埃尔多安一方面尽力淡化正发党的伊斯兰色彩,一面利用与欧盟的入盟谈判来削弱军方。欧盟为衡量申请国的加入资格而制定了哥本哈根标准,其中对军政关系进行了规定,埃尔多安以此为借口开始改革土耳其的政治体制。军方在1960年第一次政变后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用来监控政府。埃尔多安打着满足哥本哈根标准的旗号,剥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实权。之后入盟谈判虽然失败,但这项改革成果却被保留了下来,军方对政局的控制能力迅速下降。

埃尔多安的第一位军方对手,第24任总参谋长希勒米.厄兹柯克虽然也是世俗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但却颇为顾忌军方过多干政,并认为土军的前三次政变并不成功。在他任上,虽然成功抵制了正发党扶助宗教学校的教育改革计划,遏制了后者进一步伊斯兰化的倾向,但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从而失去了趁其羽翼未丰之际一举歼之的机会。

他与06年卸任后,土军总参谋长换成了世俗主义立场更坚定的亚希尔.比于克阿纳特将军(25任),他和埃尔多安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是2007年土耳其总统选举。当时土耳其总统虽然不像埃尔多安修宪后那样大权在握,但仍然拥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其时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作为多数党的AKP推出前外交部长居尔作为候选人,他的当选似乎已然板上钉钉。但居尔的宗教背景迅速激起世俗主义者们的警惕,他们走上街头进行抗议,高呼“我们绝不接受一个伊玛目来做总统”。比于克阿纳特将军趁机介入,发出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称“当前总统选举中产生的问题集中在世俗主义引发的争论上。。。土耳其军队作为这场争论中的一方,将会坚决捍卫世俗主义。”这份声明后来被称为“电子版最后通牒”。宪法法院也以议员投票率未达三分之二多数而宣布选举无效。重重压力下,正发党选择了暂退一步,居尔自行退出选举。但埃尔多安并未就此放弃,他求助于民意,将原定11月举行的议会选举提前到7月,并在选举中大获全胜。8月重新举行总统选举,占据更多席位的正发党重新提名居尔,已无人再能组织AKP将总统宝座收入囊中。军方见民意如此,也无法再做干涉了。

比于克阿纳特将军任职两年后离开,继任者是伊尔凯尔.巴什布将军(26任)。他在两年任期内也坚持了与埃尔多安的斗争,但整体形势已然逆转。2009年,埃尔多安以存在密谋推翻正发党政府的计划为由,要求对军方进行调查,巴什布将军回应称所谓的计划“只是张废纸”,并警告“不要插手军队的事”。但从此也可以看出,在与正发党的斗争中,军方已处于守势。同时由于土军在与PKK的交战中表现不佳,正发党控制的媒体对此大肆宣传,使军方形象进一步受损。见时机已到,埃尔多安对军方的总攻开始了。

2010年,一份代号为为“大锤”(sledgehammer)的政变计划被公之于众,计划中政变军人密谋击落土耳其自己的军机并嫁祸给希腊,以此来激发民族主义情绪,他们还准备炸掉两座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以此显示正发党政府的无能,促使人民支持政变。民众对此自然极为愤怒,埃尔多安政府开始对这份计划涉及到的军方成员进行大规模逮捕,又同在司法系统拥有强大势力的居伦运动结盟,操纵一系列审判肆意迫害世俗主义者。短短一年间,已有超过四十名将军因涉嫌反政府活动被拘捕,几乎达土军高级军官的十分之一。巴什布的继任者,新总参谋长厄舍克.科沙内尔(27任)不堪忍受这等侮辱,遂于2011年7月29日连同陆海空三军司令一同辞职,希望以此迫使正发党收敛。可惜只有军队的武力才能真正阻止埃尔多安,这种文质彬彬的抗议方式对他则根本无效。他欣然接受辞呈,转手就把总参谋长的职位授予了唯一没有辞职的高级将领---宪兵司令杰戴特.厄泽尔(28任)。将军们以辞职来抗议的行动不仅未能迫使埃尔多安让步,反而使后者在军界的势力迅速扩张。

厄泽尔既为埃尔多安钦点,其立场不问可知。在他任上,正发党-居伦运动联盟对世俗派军人的迫害愈演愈烈,更多军官被捕,腾出来的位子被埃尔多安授予自己的亲信。甚至前总参谋长巴什布也在12年被捕,罪名是参与子虚乌有的恐怖组织“埃尔盖内孔”,被判处终身监禁。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竟然是恐怖分子,这种罪名实在是荒唐可笑至极!埃尔多安也自知这一系列荒谬的判决难以服众,在和居伦运动决裂后,也就顺势把判决不公的锅都推给居伦运动。法院重新审议后释放了大部分被押军官,巴什布老将军也在2014年重获自由。但正发党打击军部势力的政策却并未变化,先是将宪兵部队的指挥权由军方收归内务部,又在议会通过了对军队内部服务条例第三十五条的修改,之前该条规定“军队的指责是保护土耳其领土和土耳其共和国”,这被认为提供了军队干政的合法依据,修改后的条例规定“军队的职责是保卫土耳其领土,抵御从外部而来的威胁”,等于剥夺了军队干政的权力。总参谋长厄泽尔对此自然也未多加阻拦。

厄泽尔卸任后,下一任参谋长胡鲁西.阿卡(29任)同样是埃尔多安的傀儡,甚至表现得更加不堪。他于今年五月公然作为见证人参加埃尔多安女儿的婚礼,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这也难怪埃尔多安在今年3月对土耳其军事学院毕业生的演讲中,能够当着阿卡总参谋长的面公开宣称“我之前一直说‘一个民族,一面旗帜,一个国家’,现在我想加上‘一支军队,一个司令’。”他在演讲中以“执行总司令”(executive commander in chief)自居,显然,他已不再满足于国家元首作为总司令的象征性地位,而是想将军权实实在在地握在手中。正因为早就明白了阿卡的立场,这次政变军才第一时间将他拘押。只可惜,埃尔多安对军队的渗透已经太深,根本不缺乏追随者,即使没了阿卡,也有第一集团军司令杜达尔来“勤王”,作为代理总参谋长迅速组织对政变军的反击。土军的世俗主义者在经历了成功政变三次半,捍卫凯末尔立国原则近百年的辉煌后,面对老奸巨猾的埃尔多安也只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