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时结束?官方:需4个条件】对于疫情何时结束,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从理论上来说,疫情结束有几个方面:
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病毒致病和传播逐渐减弱;
2.疫苗更加有效 ,可防止感染
3.出现早期阻断病情的特效药;
4.国际疫情好转,外防输入压力变小。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提出:2023年起逐步增加国际航班数量
疫情的两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可以不戴口罩。
在某些人的嘴里,这就是“我们要戴一辈子口罩”。
——谁跟你是“我们”啊?
疫情的两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病例都事实上清零,新增主要来源于境外输入了。
在某些人的嘴里,这就是“中国要闭关锁国自绝于世界”。
——感情进来的都是偷渡?
疫情的两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可以正常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旅游。
在某些人的嘴里,全中国已经被隔离两年了。
——造谣的也就算了,相信这个的,确定是中国人?
疫情的两年以来,中国GDP增长率在同规模的经济体里始终保持前列。
在某些人的嘴里,这就是“防疫导致经济下行马上就要崩溃了”
——那大概世界已经崩溃100次了吧。
疫情的两年以来,中国的新冠诊疗方案都出到第九版了。
在某些人的嘴里,防疫工作没有任何改进;
而同时在另一些人的嘴里,防疫工作的调整是投降的第一步。
——正话反话你们倒是都会说啊。
疫情的两年以来,美国死了一百万人,按同等死亡率推算,中国如果消极抗疫,死亡人数至少五百万起。
同期,在少数发生疫情受到管控的地区,由于防疫手段不够灵活,导致了一些不应出现的损失,比如没有受到及时救治而流产的孕妇和心梗患者。
而在某些人嘴里,拯救了数百万中国人不算功劳,但这些损失要远远大过一百万美国人的死。
——这我倒是同意,中国人的命有价值多了。
疫情的两年以来,辉瑞的营收增长了数百亿美元(2019年518亿,2021年812亿),并且爆出了胁迫小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事迹”。
而在某些人嘴里,中国的防疫是为了挣钱。
——考虑到全球因疫情超额死亡六百万(公开数据)至一千八百万(WHO估计)人,诸位家里一定是开火葬场的吧。
疫情都三年了,有些人还幻想着回到2019年以前,过上之前那样的,没有病毒的,平静的生活,我们和新冠病毒的战斗都已经持续三年了,回不去了,做好准备吧。
眼前有且仅有两个苹果,两个苹果卖相都不怎么好,看到这一幕,有的人就受不了了,嚷嚷着我要一个完美的苹果,全然不顾只有这两个苹果的事实,这样的人接受不了现实的困难,他们适合活在梦里,梦里啥都有,什么样的苹果都有。
而真正的勇士会挑一个卖相比较好的那个带回家。接受苹果不好的现实,然后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这才是生存之道。一味的抗拒,一味的不接受,像极了在地上撒波打滚的小孩,许多人看起来长大了,其实在一些事情上的认识上与孩童无异。
困难就在面前,不是你闭眼它就不见了的,回不去了。连zf都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了,你又是哪来的错觉,觉得你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
做好准备吧,特别是思想上的准备,戴好口罩,握紧钱袋子,锻炼好身体,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其它的都可以舍弃。
别再做着生活会回到2019年之前那样不切实际的梦了,现实点吧,不论是疫情或者是别的什么,都回不去了。
这样的日子会很长,要慢慢习惯。
还是因为国家的防疫政策让各位过的太平安了,两年过去了,各位都还健在,家里老人也都还在,然后吃饱了撑的就开始带起了节奏,不能出去玩啊,哎防疫过度;天天戴口罩好烦啊,哎防疫过度;疫情致死率很低的国外都放开了,哎防疫过度。
美国的医疗水平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好这个没疑问吧,美国的老龄化程度比我国轻这个没疑问吧。然后三亿人死了100万,这还是在有防疫政策的情况下,所以就按美国这个致死率换算到我国要死多少?死的人中有没有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一部分自私自利的人,加上4V和恨不得一起毁灭的神蛆恨国党,煽动了一些没头脑不高兴的,构成了如今网络天天喊防疫过度的群体,所以倘若后面真的放开了,你们怎么就那么确定自己不会感染病毒甚至为此丢掉性命?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喊武汉完了中国完了的是你们
后来喊共存的是你们
先如今喊放开的还是你们
呵呵了
想起袁老的表情包,还是吃的太饱了。
1918大流感实际上并未结束,它在20年的时间尺度内逐步降低毒性到达普通流感的程度,并且每年还会继续交叉变异,产生新的流感病毒毒株。
之后,大家开始逐渐忘记它;但它其实从未被人类消除。
所以新冠与我们共存是一个几乎必然的未来。但它的毒性降低到人类可以接受,这个时间尺度还是不是20年,这谁也说不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