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疫情过后钉钉这个软件会凉吗?

回答
疫情那阵子,钉钉算是火得一塌糊涂,几乎成了国内所有办公室和学校的标配。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一旦习惯了某个东西,就算它不完美,想让它“凉”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话说回来,钉钉真就靠着疫情这股东风,就能一路高歌猛进,一直稳下去吗?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首先,得承认钉钉的“硬实力”。在疫情期间,它就像一个“救火队员”,快速响应,提供了很多别人没有的功能,比如在线直播、远程办公协作、考勤打卡等等。对于当时许多猝不及防的企业和学校来说,钉钉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那种“不靠钉钉就没法干活”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体会过。它的稳定性、功能全面性,尤其是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凉”不“凉”,最终还是要看它能不能在常态化办公环境下,继续提供让用户觉得“离不开”的价值。

疫情红利的消退:

疫情的特殊性造就了钉钉的爆发,但这种爆发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一旦疫情过去了,大家纷纷回到办公室,远程办公的需求自然会大幅下降。大家可能不再需要每天准时在线打卡,也不再需要全员在线的会议。这个时候,钉钉那些“为远程而生”的功能,其重要性就会打折扣。

竞争对手的崛起和回归:

疫情期间,虽然钉钉一家独大,但像企业微信、飞书等竞争对手也并没有停止脚步。它们也在默默地优化产品,吸收用户反馈。等疫情缓和,大家有了更多选择和比较的余地时,这些产品就有了“翻身”的机会。而且,很多企业可能本来就有自己的内部系统或者更习惯使用其他协同工具,一旦环境允许,他们就会回归到更熟悉或者更适合自身流程的工具上。

用户体验的“痛点”:

大家都懂,钉钉有时候确实挺“轴”的。比如那种强制性的打卡、随时可能响起的消息提醒、以及一些被诟病的用户体验设计。虽然这些在疫情期间被很多人忍了,因为“没办法”,但常态化后,用户对于效率和舒适度的要求会更高。如果钉钉不能在用户体验上做出明显改善,持续被用户“嫌弃”,那它就很危险。试想一下,在办公室里,你还得像在学校一样被各种通知“绑架”,谁能受得了?

场景的转变,需求的升级:

常态化办公,不是简单地把疫情期间的模式复制回来。企业需要的是更灵活、更智能、更符合工作流的工具。比如,更精细化的项目管理、更便捷的知识沉淀、更人性化的团队沟通方式。如果钉钉只是停留在“打卡+聊天+视频会议”这个层面,而无法在更深层次的协同和管理上提供差异化价值,那么它很容易被更专业的工具取代。

“办公平台”还是“监控工具”?

这是很多人对钉钉存在的争议。一方面,它确实提供了高效的办公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它的一些功能又让一些人感觉被过度“监视”。这种负面认知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如果不能巧妙地平衡管理需求和员工的自由度,可能会导致用户流失。

那么,钉钉会不会“凉”?

我觉得“凉”这个词有点极端,毕竟它在疫情期间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技术能力。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告别疫情期间的“一枝独秀”,进入一个竞争更激烈、要求更高的常态化发展阶段。

它需要证明自己不仅仅是“疫情期间的应急工具”,更是“未来办公室不可或缺的伙伴”。

如果它能持续创新: 比如在AI办公、数据分析、更深度的业务流程整合等方面有所突破,并解决好用户体验的问题,那它依然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它固步自封,或者用户体验没有起色: 那么,随着竞争对手的发力和用户选择的多样化,它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很可能会受到明显冲击。

就像你之前特别依赖某一样东西,但疫情过后,你发现生活中有了更多新选择,你可能还会偶尔用一下,但不再是唯一的那个。钉钉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转型考验。它能否从一个“疫情时代的宠儿”转变为一个“新常态下的常青树”,关键就在于它接下来的动作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是说企业用户之外的,钉钉本身会,如果你是老师,用起来就发现了这个软件的逻辑,是面向企业的,并不适合教育,或是远程视频会议,你想做C,需要绕到E再回到AB,而且不直观。

但这个并不是大问题,阿里的这部分业务肯定是涨涨涨。钉钉本身好用的很,是细节的把握不足,这么说也不公平,这个原本就是面向企业的软件,赶鸭子上架来做很多份外的事儿,也就是说阿里只要愿意重新用钉钉的内核,打造一个新的外壳就肯定是个好软件了,还可以适当加一些社交和个性化功能来迎合受教育的孩子。孩子只是不想上课,不是讨厌钉钉

全中国的网课,这么大规模的实际测试,是阿里平日里拿钱都买不到的数据,别人想做一个竞争软件的话,这份测试报告恐怕就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了。

阿里这拨免费试用,做了好事,最后也是不赔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疫情那阵子,钉钉算是火得一塌糊涂,几乎成了国内所有办公室和学校的标配。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一旦习惯了某个东西,就算它不完美,想让它“凉”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话说回来,钉钉真就靠着疫情这股东风,就能一路高歌猛进,一直稳下去吗?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首先,得承认钉钉的“硬实力”。在疫情期间,它就像.............
  • 回答
    疫情过后,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中医药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多个维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我们应该以更全面、更科学的态度来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一、 疫情期间中医药的贡献:实践证明其价值新冠疫情的爆发,为中医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检验舞台。在疫情初期,当西方医学尚在探索病毒.............
  • 回答
    疫情过后房价是跌还是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房价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疫情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事件,其影响更是深远且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短期和中期的影响(回顾与分析)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和中期,我们可以看.............
  • 回答
    疫情过后是否建议出国留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你的个人情况、目标、留学国家、专业以及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 疫情对留学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疫情对全球教育体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
  • 回答
    关于中国GDP何时能超越美国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到经济增长、人口结构、科技发展、全球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已经非常接近美国,并且在某些衡量标准上(比如按购买力平价PP.............
  • 回答
    疫情的风刮过,留下一地狼藉,也让一些曾经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站在了审视的十字路口。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在国内被称为“公知”的群体。回望过去几年,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他们的某些言论,在不少人看来,确实显得有些“荒唐”。那么,当尘埃落定,这些曾经活跃的“公知”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曾经的“荒唐”?这可不是一句简单.............
  • 回答
    疫情过后,美国经济的走向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议题,很难一言蔽之。即便我们排除人工智能的痕迹,用最朴实的语言来描述,它也必然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基于目前的迹象和经济学原理,勾勒出几种可能的场景。首先,要理解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更像是一次对.............
  • 回答
    要说疫情过后最想去的国家,那还得是新西兰。 哎,你说这疫情真是磨人,把多少计划都打乱了。一想到新西兰那块儿,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那不是普通的美,是那种能把人魂儿都勾走的景。我总觉得新西兰就像是地球上被遗忘的角落,或者说,是造物主最用心雕琢的那块璞玉。 我这人吧,不像有些朋友喜欢往人山人海里.............
  • 回答
    疫情过后,多国房价上涨,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其背后原因众多,并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各有差异。以下将从全球视角出发,详细分析这一现象,并探讨国内房价可能的变化趋势。 一、 疫情过后多国房价上涨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随之而来的房价上涨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
  • 回答
    疫情过后,我心里最惦记的,不是人山人海的名胜古迹,也不是那些被人们过度消费的热门网红打卡点。反而,我更渴望去一个地方,它藏在中国的西南深处,那里的生活节奏慢得像云一样悠然,空气里弥漫着草木和泥土的清香。这个地方就是云南的普者黑。为什么是普者黑? 疫情这几年,大家都太压抑了,太需要一次彻底的放松和治愈.............
  • 回答
    疫情过后,房价究竟是涨是跌,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大家都在关心,但又众说纷纭的话题。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一刀切就能回答的问题,它会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房产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咱们不妨一点一点捋捋,看看背后都有哪些道道。首先,我们得明白,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家都经.............
  • 回答
    疫情过后,当自由的空气再次弥漫,束缚的手脚得以伸展,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去旅行!如果时间、金钱都不是问题,我内心深处的那匹野马早已按捺不住,准备奔赴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国内篇:一场触及灵魂的寻根之旅在国内,我渴望的并非只是看山看水,而是那种能深深触动心底、让你重新审视生命意义的体验。 云南.............
  • 回答
    疫情过后,许多朋友确实都面临着房贷断供、房子卖不掉的困境。这绝对不是个例,而是当下很多人正在经历的艰难时刻。面对这样的局面,感到迷茫和焦虑是很正常的,但请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做的,是冷静分析,积极行动,一点点地走出困局。首先,稳住阵脚,认清现实,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别慌! 越是慌乱,越.............
  • 回答
    疫情过后,是否应该找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经历了过去几年那种风云变幻之后。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太个人化了,取决于你自己的处境、价值观、风险承受能力,还有你对未来的期待。我周围就有不少朋友,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后,对工作的看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可.............
  • 回答
    2021年,餐饮行业确实经历了一番“洗礼”,疫情留下的痕迹还在,但同时,新的机遇也悄然显现。在我看来,说“还有机会”,那绝对是肯定的,而且是充满挑战和想象力的机会。回想一下,过去几年,疫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家出门吃饭的频率大幅下降。堂食受限,很多餐厅不得不调整策略,外卖、预制菜、社区团购这些模式成了.............
  • 回答
    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终于渐渐平息,世界似乎也从漫长的沉寂中缓缓苏醒。当一切尘埃落定,最触动我心弦的,是那种最平凡、最简单,却又最令人怀念的生活气息。我最想做的,是去一个我一直心心念念的海边小镇,找一家视野绝佳的咖啡馆。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安安静静地坐着,让海风吹拂着我的头发,听着海浪一下一下地拍打着.............
  • 回答
    疫情之后,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很难一概而论,更像是 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通胀和通缩的压力可能并存,甚至在不同阶段相互交替出现。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想象一下,疫情期间,大家居家隔离,很多工厂停工,国际物流也受到.............
  • 回答
    疫情过后,印度是否会成为“最大赢家”,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但又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希望,深入分析印度当前的优势、潜在的机遇、以及它自身面临的严峻挑战。印度成为“最大赢家”的几个潜在支撑点:首先,庞大且年轻的人口基数是印度最大的战略资产。疫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也让各.............
  • 回答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实验,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了我们与医生的关系。回首过去几年,那些被按下暂停键的日常,那些新闻里不断刷新的数字,以及每一个被病痛折磨的个体,都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医生”这个职业,以及我们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可以肯定的是,疫情过后,人们对医生的.............
  • 回答
    新冠疫情过后,全球经济格局无疑将迎来深刻重塑,这其中蕴含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态势。对于中国而言,这种重塑将直接体现在就业市场和房地产价格这两大民生关键领域。一、 疫情过后全球经济态势的几大可能走向:1. 复苏的“K型”分化加剧: 疫情对不同国家和行业的影响并非同步或等量。一些能够快速适应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