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疫情过后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回答
疫情之后,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很难一概而论,更像是 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通胀和通缩的压力可能并存,甚至在不同阶段相互交替出现。

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

想象一下,疫情期间,大家居家隔离,很多工厂停工,国际物流也受到了严重阻碍。这就像一个巨大的“暂停键”按在了全球的生产和供给端。

1. 供应链中断与瓶颈: 疫情爆发后,全球供应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断。从原材料的获取到产品的生产,再到最后的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封锁、劳动力短缺、检疫措施等原因变得缓慢甚至停滞。当供应跟不上需求时,尤其是某些关键物资(比如芯片、集装箱),价格自然就会上涨。这就像你急需某个东西,但商店里货架空空,商家自然就可以提高价格。

2. 政府刺激政策的“放水”: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世界各国政府和央行都纷纷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政府发钱、减税、增加公共支出,央行降息、量化宽松(就是印钱购买债券,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让经济活起来,帮助企业和家庭度过难关。但是,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增加,而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短期内无法同步恢复时,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稀少的商品,就容易推高物价,形成通货膨胀。你可以理解为,大家手里的钱多了,但能买到的东西没那么多,大家就会愿意出更高的价钱去买,价格就上去了。

3. 需求的反弹与挤压效应: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人们压抑已久的需求会集中释放。比如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以及之前被抑制的商品消费。当大家突然都想出去玩、想大吃一顿的时候,这些行业的供给可能暂时跟不上,需求强劲反弹,就会推高相关产品的价格。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报复性消费”或“积压需求释放”。

4. 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疫情期间,全球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也受到影响,加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叠加,导致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些是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基础成本,它们的涨价会层层传导到最终消费品,推高整体物价水平。

为什么也会有通货紧缩的风险或压力?

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简单。在某些情况下,疫情过后也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迹象,或者至少是抑制通胀的力量。

1. 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乏力”: 尽管有刺激政策,但经济复苏并非是匀速且全面的。有些行业可能已经恢复甚至过热,但另一些行业可能仍然奄奄一息,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如果整体经济增长乏力,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大家就会更加谨慎消费,把钱存起来,这会抑制消费需求,对物价形成下行压力。

2. 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提升的潜力: 在某些领域,疫情反而加速了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比如线上办公、远程医疗、自动化生产等。如果这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那么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对物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去杠杆与债务压力: 疫情对很多企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债务负担。为了偿还债务,他们可能会减少消费和投资,这会抑制总需求,从而可能导致物价下跌。

4. 结构性失业与收入分配: 如果疫情导致某些行业的就业岗位永久性消失,而新的就业机会又没有及时出现,那么整体的工资水平和居民的购买力可能会受到影响,これも通货紧縮的压力之一。

总结一下,疫情过后,更可能出现的局面是:

短期内,由于供应链瓶颈和被压抑的需求释放,通货膨胀的压力会比较明显。 特别是在一些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上涨会比较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刺激政策逐渐退出,供应链问题得到缓解,以及经济复苏的结构性问题显现,通货膨胀的势头可能会放缓。 甚至在某些对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或地区,可能会出现需求不足,导致局部或整体的通货紧缩压力。
更关键的是,央行和政府会如何应对。 如果他们过度收紧政策,可能会扼杀经济复苏,引发通货紧缩;如果他们政策收得太慢或太少,通货膨胀的风险就会加大。这就像是在走钢丝,既要防止通胀失控,又要避免经济二次探底。

所以,与其说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结论,不如说是一个 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通胀和通缩的因素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此消彼长。 很多经济学家和机构的预测也因此存在差异,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供应链问题和需求复苏带来的价格上涨,但长期来看,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和政策调控的效果将是决定最终走向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通胀且通缩。

虽然看似是一对反义词、从定义上来看也是一对反义词。但是实际上通胀和通缩往往并不矛盾。

在我们平时讨论的话题当中

通胀更多的是倾向于个人消费这个层面,具体的表现是指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通缩则更多的是在企业生产方面,主要是指利润降低、融资成本升高、市场萎缩,并最终导致生产缩小、员工收入降低或者失业。

通胀最终是消费品价上升,而通缩是社会整体消费下降。

简单的说,东西贵了,赚的少了。

对于目前的具体现状来说。

一,引起通胀的主要因素是货币的发行。

这里有两层含义

1,货币政策遇到突发疫情,并不能零延迟的及时转向。尤其是,疫情导致了强硬的经济停滞,这导致货币的发行实际上高于货币的需求量。

2,为了提振市场(其实主要是为了应对企业层面的通缩风险),出台了更多的货币放水的政策。则货币会进一步的超发,提高通胀率。

可以说,通货膨胀是必然发生的。

二,引起通缩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降低

这是这次疫情导致的一个略为独特的情况。

先引入一个通缩循环的概念


这个循环的引入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一个环节,通常是由于失败的货币政策(经通货紧缩引入),或者社会生产过剩(经企业利润下降引入)。而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的系统性经济危机。从实践上来说,光是经济增速低于预期,都有可能引入通缩循环。其引入途径主要是货币政策、错配的企业信贷导致成本上升。

短期的应对方法,常见的包括:量化宽松(打断通货紧缩环节)、开拓新的市场(打断缩小生产环节)、鼓励消费信贷(打断减少消费环节)、提供企业信贷(打断现金流减少环节)

扯远了。

这次疫情引入通缩循环的地方比较特殊,是直接由疫情引起企业收入下降、员工失业、消费减少,在这三个环节强行切入制造的通货紧缩。

所以说,如果不对通缩循环加以干预的话,社会会出现通缩膨胀和通货紧缩并存的情况。

这不是很多人口中的滞胀,事实上:疫情引起的通货紧缩、和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极为相似:即生产远大于消费。

或者干脆这么说,经济危机是一直在以剩余产品的形式逐渐积累的[注1],并且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即消费能力远小于产品剩余总量,则会爆发经济危机。疫情导致导致的停工,极大的降低了消费能力。隔离、没有收入但是依然要维持基本生活,则极大的消耗了消费潜力(可以通过信贷兑现为消费能力)这迅速的加速了经济危机的进程。

可以这么说,对于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危机积累的经济体而言。疫情就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注释

[1]经济危机产生的机制,可以用一个浅显的模型去大致描述。即:由于剩余价值机制的存在,每个人想要进行一定的消费,必然要进行高于自己消费的生产。这样,就必然会有剩余产品的积累。因此,生产过剩是必然不可避免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疫情之后,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很难一概而论,更像是 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通胀和通缩的压力可能并存,甚至在不同阶段相互交替出现。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想象一下,疫情期间,大家居家隔离,很多工厂停工,国际物流也受到.............
  • 回答
    疫情过后房价是跌还是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房价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疫情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事件,其影响更是深远且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短期和中期的影响(回顾与分析)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和中期,我们可以看.............
  • 回答
    这次疫情无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山东,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未能置身事外。然而,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困难,更应该审视这次危机背后可能蕴藏的机遇。在我看来,这次疫情之后,山东确实拥有发展的机遇,而且这些机遇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首先,疫情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为山东带来了弯道.............
  • 回答
    疫情过后,多国房价上涨,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其背后原因众多,并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各有差异。以下将从全球视角出发,详细分析这一现象,并探讨国内房价可能的变化趋势。 一、 疫情过后多国房价上涨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随之而来的房价上涨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
  • 回答
    得嘞,今年这年过得,真是有点不一样。疫情嘛,大家都有数,所以响应号召,我这个外地打工人,就选择在工作的地方——这座城市里,就地过年了。一开始,说实话,心里是有点空落落的。毕竟离家这么远,爸妈那边每年过年最期待的就是一家人团聚,热热闹闹的。我这老妈,每次电话里都念叨:“你在外面一个人,可得好好吃饭,别.............
  • 回答
    2021年4月8日,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迎来了重启一周年。回望那个严冬,疫情突袭,这座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按下暂停键,全民居家,万众一心,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如今,一年的时光流转,武汉的面貌、市民的生活,乃至城市的精神,都悄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肌理的焕新与活力的回归:如果说疫情前的武汉是一幅充满勃.............
  • 回答
    关于“美国疫情高峰已过”以及“德尔塔是最后一波大的”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审视,并且尽量贴近实际情况进行解读,避免生硬的AI痕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疫情高峰”这个概念。在流行病学上,高峰通常指的是感染人数、住院人数或死亡人数达到某个时间段内的最高点。而判断一个高峰是否“已过”,往往需要观察.............
  • 回答
    在经历了多轮新冠疫情的洗礼后,上海的防疫模式确实让不少外地朋友感到困惑,甚至产生质疑。他们常常会问:“上海怎么能做到在没有大规模、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的情况下,还能把疫情控制得这么好?”这种疑问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包含了对上海“不寻常”防疫策略的好奇,也可能夹杂着一些地域性的视角和过往的经验对比。为了解.............
  • 回答
    疫情期间?说实话,要说一张“最难忘”的照片,还真有点难选,因为那些日子里,每一次按下快门,都像是在记录一种特殊的、前所未有的状态。不过,如果非要挑一张,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来的是那张我和我妈在阳台上,隔着玻璃的合影。那大概是封城刚开始没多久,整个城市都好像按下了暂停键。每天的消息都是疫情的数字,出门的.............
  • 回答
    .......
  • 回答
    疫情过后,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中医药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多个维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我们应该以更全面、更科学的态度来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一、 疫情期间中医药的贡献:实践证明其价值新冠疫情的爆发,为中医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检验舞台。在疫情初期,当西方医学尚在探索病毒.............
  • 回答
    疫情过后是否建议出国留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你的个人情况、目标、留学国家、专业以及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 疫情对留学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疫情对全球教育体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
  • 回答
    关于中国GDP何时能超越美国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到经济增长、人口结构、科技发展、全球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已经非常接近美国,并且在某些衡量标准上(比如按购买力平价PP.............
  • 回答
    疫情的风刮过,留下一地狼藉,也让一些曾经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站在了审视的十字路口。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在国内被称为“公知”的群体。回望过去几年,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他们的某些言论,在不少人看来,确实显得有些“荒唐”。那么,当尘埃落定,这些曾经活跃的“公知”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曾经的“荒唐”?这可不是一句简单.............
  • 回答
    疫情过后,美国经济的走向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议题,很难一言蔽之。即便我们排除人工智能的痕迹,用最朴实的语言来描述,它也必然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基于目前的迹象和经济学原理,勾勒出几种可能的场景。首先,要理解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更像是一次对.............
  • 回答
    要说疫情过后最想去的国家,那还得是新西兰。 哎,你说这疫情真是磨人,把多少计划都打乱了。一想到新西兰那块儿,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那不是普通的美,是那种能把人魂儿都勾走的景。我总觉得新西兰就像是地球上被遗忘的角落,或者说,是造物主最用心雕琢的那块璞玉。 我这人吧,不像有些朋友喜欢往人山人海里.............
  • 回答
    疫情过后,我心里最惦记的,不是人山人海的名胜古迹,也不是那些被人们过度消费的热门网红打卡点。反而,我更渴望去一个地方,它藏在中国的西南深处,那里的生活节奏慢得像云一样悠然,空气里弥漫着草木和泥土的清香。这个地方就是云南的普者黑。为什么是普者黑? 疫情这几年,大家都太压抑了,太需要一次彻底的放松和治愈.............
  • 回答
    疫情过后,房价究竟是涨是跌,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大家都在关心,但又众说纷纭的话题。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一刀切就能回答的问题,它会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房产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咱们不妨一点一点捋捋,看看背后都有哪些道道。首先,我们得明白,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家都经.............
  • 回答
    疫情过后,当自由的空气再次弥漫,束缚的手脚得以伸展,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去旅行!如果时间、金钱都不是问题,我内心深处的那匹野马早已按捺不住,准备奔赴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国内篇:一场触及灵魂的寻根之旅在国内,我渴望的并非只是看山看水,而是那种能深深触动心底、让你重新审视生命意义的体验。 云南.............
  • 回答
    疫情过后,许多朋友确实都面临着房贷断供、房子卖不掉的困境。这绝对不是个例,而是当下很多人正在经历的艰难时刻。面对这样的局面,感到迷茫和焦虑是很正常的,但请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做的,是冷静分析,积极行动,一点点地走出困局。首先,稳住阵脚,认清现实,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别慌! 越是慌乱,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