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估计一下吧,2021年。
前提条件:疫苗研究进展不顺利,2021年尚未研究成功或者效果不好。
美国二季度环比-45%左右,相当于同比-15%左右(一季度已经环比-5%同比相当于-1%),这是个定局了。
后面会怎样?
美国抗了一个二季度的疫,结果现在日增比4月还难看,每天死亡也渐渐回升到1000人以上(而且还是好多州改成只统计直接死亡的情况下),二季度的抗疫完全成为了无用功。
既然二季度的抗疫毫无作用,三季度必然需要继续抗疫,预想中的经济反弹瞬间成了明日黄花,反而是页岩油、中小企业之类在抗疫背景下逐渐坚持不住破产的前景,逐渐摆在了我们眼前。因此三季度环比仍然会是负值,同比只会比二季度更差。
四季度呢?四季度冬天了,冬天新冠病毒传播的比夏天快这是常识,那么四季度也别想反弹了。
就算3、4季度环比经济增长率都是0,那2020年美国GDP同比下降也已经有12%了。
2021年,这个取决于疫苗。不考虑疫苗的话,2020年抗不好的疫2021年也凉了,而且没有一季度在那里,因此相比于2019年经济要至少-16%左右,-20%也是很有可能的。
反观中国,今年大概率是正增长,达到2019年美国的70%,2021年会有一波反弹,增长率会有10%,达到美国的77%。
在这个基础上,2021年美国经济是2019年的80%,中国是2019年美国的77%。这两个值方差都很大,如果波动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再偏一点,那就超过了。
但是人均还是差很多,另外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名为”独立国家“,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从属于美国,没有赶超这些国家之和的情况下,其实还是劣势。
6月27日,加两句废话——
如果你想看具体的中美GDP及其增长率的预测,就不要再往下翻了,浪费时间,因为IMF、世行隔几个月就发布一次世界经济展望,国内学者的各种预测也是五花八门,比我专业多了。
不怕大家笑话,本人进入体制内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中长期规划,预测未来五到十年的经济指标,做国际对比,我那时候各种模型玩得可溜了。但是工作时间越长,就越觉得给未来的增长率算命这个活不可靠。举例来说,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没人能预见到08年国际金融危机;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没人能预见到中美经贸摩擦的烈度,新冠这种事更是从未成为模型的考虑因素;五年前,即使最保守的人,也认为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是没问题的,今天再看能说什么呢?(好多人对翻一番这个事表示质疑,所以7.15插一段补丁解释一下——
GDP国际比较这个东西,不确定性更大了,各种黑天鹅、灰犀牛挤爆动物园。而且国际经济变量太复杂,如果两年前有人跟你说国际油价能跌到20美元以下,甚至wti变成负的,你会不会在笑死以前把他脸打肿?再举个例子(后面评论中切下来补在这里)——
看到了吧,IMF一群顶尖经济学家,连半年、一年的情况都说不准,你还想预测五年十年后?所以,中长期预测这些东西就留给学者们刷论文吧,本人实在提不起兴趣。
而且,工作中接触的经济位面越多、和美国人接触的越多,就越觉得GDP这个指标局限性大、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对GDP的预测、尤其是对中美对比的预测,对清醒的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不过是个数字游戏,就像ppp法的GDP,好几年前中国就超美了,可没几个人真把它当回事;对不清醒的人来说,却可能把政策引入歧途,导致灾难性后果。
以下原答案——
作为一个以宏观调控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的公务员,我做梦都在盼着中国国力超过美国的那一天。但是,在不做梦的日子里,我对“超美”的话题充满了警惕。
记得2009年本人刚入某部委的时候,国际金融危机的大潮尚未退去,中国经济已然恢复了高速增长,当时人们的乐观情绪比现在高涨多了,我听的最多、看的最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弯道超车”,后来还有“中国模式”。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我们在赛道上确实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以前是难以望其项背,现在已经模模糊糊看到了美国的背影,我们保持着更快的加速度,甚至在局部赛段取得了与美国相当、或者超过美国的成绩。于是,有些人膨胀了、盲目乐观了。
还记得《三体2》中地球舰队在遭遇水滴前那可笑的自信吗?没错,现在有些中国人就类似于此。也许有人觉得我夸大其词了,我又何尝不希望这是自己吓自己呢?但是现实有时和小说一样残酷,美国在有些方面的控制力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而且是工作的时间越长、和美国打交道越多,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不要说人尽皆知的芯片、中兴、华为、孟晚舟这些热门话题了。就说无处不在的Swift和长臂管辖,就能构成我们无法摆脱的梦魇。比如,只要美国商务部将中国某航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那世界上绝大多数港口、码头就不敢再让这家中国公司的船舶停靠、加油、补水,对远洋运输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顺手就对中国的能源进口和外贸造成沉重打击。而且,美国要制裁你需要证据吗?不需要!一个莫须有的借口就行,全凭心情就能随意决定他人生死,消灭你与你无关。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没有反制美国的武器,但这些武器都是战术级、防御性的,短时间内还摆脱不了被动局面。记得川普开始发动贸易战的时候,美方出牌总是选在中国法定假期的前一天下午,这样中方的工作人员就不得不牺牲假期,连夜研究应对。这种小动作美国人玩得特别溜,让我们有气没处撒。
有一次,一位局领导跟我们说“这一天我退休前是看不到了——希望你们能等到这一天,等到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也能在感恩节、圣诞节前,主动出牌,让美国人也尝尝假期被遛的滋味。”
说回到GDP。有人说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发明,有人说这是最没用的经济指标。不论怎么说,大家对GDP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个指标有明显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很好反映发展质量。在科技领域,我们还有那么多“卡脖子”的短板,GDP反应不出来;在国际收支方面,我们的外汇(美元)结算时刻被美国人监控,GDP反映不出来;在环保、民生等领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具体到中美对比。没错,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创,2020年可能有超过两位数的负增长。但疫情一旦结束,报复性的反弹也是肯定会发生的。而且我们要多问几句:疫情对美国的教育科研体系、金融体系、美元地位造成明显损害了吗?显然没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美国还没有死呢!
就算哪一天我国的GDP赶上美国,那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这是因为,一方面,GDP是个增量,一两年的增量根本弥补不了上百年存量上的差距。另一方面,美国在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早就占据了有力地形,即使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想爬上陡坡和美国平起平坐,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攻坚战要打。
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美国丝毫不掩饰自己打压中国的意图,为此甚至不惜撕烂自己披了半个多世纪的自由贸易等外衣。接下来的几十年,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局势最复杂最严峻最险恶的时期,也是我国面临更多机遇、捅破更多窗户纸的时期。生存还是死亡,更多取决于我们自己。
忍辱负重,砥砺前行,多做少说,合纵连横,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老祖宗的事迹早就给我指明了方向。少一些没有用处的浮想联翩,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必要时可以示弱,遇到困难可以允许步子缓一缓,再用一代人的时间,未来可期,我们能看到这一天。
我们还是太保守,一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就是“求稳”,二是我们根本难以想象欧美发达国家的底裤有多烂。
中国刚刚发生疫情的时候,我说中国2020年悬了,追赶美国的步伐要停下来了,因为一是美国完好无损,二是美国趁你病要你命。
我甚至以为就算遇到同样的疫情,以美国的实力能迅速摆平疫情,美国一定会给我们好好上一课。
结果把我笑哭了。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当时对中国情况非常悲观。很多网民甚至建议2020年全面小康、消灭贫困的战略是不是往后延一延。
并没有!
我们很快控制住了疫情,欧美的地狱模式才刚刚开始。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下一跳,宇宙第一强国现在123万确诊七八万死亡,英国一下子就冲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各个挤破脑袋往确诊病例第一阵营挤,巴西印度像失重了似的往下坠……
一季度,我们GDP萎缩了6.8%,美国后面才爆发疫情就已经萎缩了4.8%。
我们除了外贸以外,别的行业恢复得七七八八了,美国真是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不仅没有好转,还在加速往最坏的情况冲刺。这个势头下去,到了秋天美国还是没能控制住疫情,冬天就等着来第二波吧,真正实现全民感染。
二季度美国GDP会增长-40%,三季度-30%,四季度-30%,明年一季度-30%……一直要等到疫苗出来或者全民染疫。
虽然说外部环境不好了我们外贸受影响,但是外贸在GDP的比重确实不高,美国的毛衣战已经让我们提前下探到谷底了。
兄弟们,别谦虚了,别觉得中国不行,或者认为美国很牛逼,现实就是美国会不断拉低人类的下限,突破你的思维。只要你敢想,就不怕美国做不到。
同时感谢圆圆女士让我无端拔高了对美国的期待,导致我现在看戏的板凳都坐穿了。
别说了,继续看戏吧!
GDP只是数字,不要这么过分关注。只有当核心科技超了,才是真的超越。
举几个核心技术产业:
还有很多行业都是只是量大,但质变才是永远的追求。
不要在意这些虚名,感染人数,死亡人数,GDP都是数字,都是可控的。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把产业升级和一带一路做好才是根本,把教育,科研,军事,医疗,养老,通信,交通这些基础设施做好,GDP自然会增长的。我们要实打实的GDP,要普惠的GDP,这样才能长远,才能稳定。
决定中国超越美国的核心不是GDP,而是科技。当前疫情主要比拼是疫苗研发速度和疫苗效率。后续主要比拼半导体,高端制造。我们哪天高科技领域不再受制于人,我们GDP自然而然会超过美国的。这个阶段,内功没练到家,就算短时期超过了,也会被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地位反超过去。我的建议是在产业升级,一带一路布局完成之前,先守拙,压一压。超了再被超反而不好,超了一直碾压才好。
美国的命门在美元,支撑美元一是科技,二是军事。美国跟我们打的所谓贸易战,本质上其实是美元保卫战。如果中国产业升级成功,不再依赖美国科技,科技美元需求会大幅减少。科技不再被垄断,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美元也会减少,美元霸权地位动摇,军事霸权自然就难以维持。军事霸权不在,石油美元也就瓦解了。
美国针对得很明显,打断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打击中兴华为。打击中国最有希望的高端产业,逼迫其他中国公司就范,让中国企业永远做美国企业的打工仔,美元地位才能保住。保住了美元,美国的GDP就不是事情。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全力以赴保中兴华为,保中兴华为的核心就是突破半导体制造整个产业链,这个任务艰难,但已见到曙光。根据我搜集的信息,28纳米光刻机今年能出整机,明后年能量产。极紫外光刻机5年左右能出整机。这个十年大部分行业都会从量变到质变,这是一个关键的十年。我们只要完成科技美元替代,军事保证战争可控,我们超越美国就指日可待。
疫情只是中国超越路上的一个意外事件,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科技,决定科技是人才和教育。我们要做什么就很清晰了。
千万不能放松警惕,黎明之前的黑暗是最恐怖的,美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遏制中国复兴。前苏联,日本都死在即将超越的前夜。我们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退让,如果半途而废,精气神泄了,那等待我们的必将是万丈深渊。中美已经回不去了,在核心利益面前,我们都只有放手一搏,拼尽全力一战。
很多人抱怨996,抱怨工作环境,如果我们不能占据高端产业,我们的产业命脉被别人控制,我们有权利决定我们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么?别人整天叫嚷的是将产业从中国搬出去,让大批工人失业,出现内乱。没有产业话语权,没有市场话语权,这些我们说了不算。
这个阶段不排除美国怂恿对岸放手一搏,我们产业升级的同时更要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在各个方向上都要加强投入,国人的生活水准有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是为子孙后代计的,今天我们或许需要996,但我坚信,熬过这个阶段就好了。
我预计中国这个十年产业会整体升级成功,其后,GDP会迅速超越美国,并迅速扩大差距。立面旗,等打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